第84頁
自己的長子不僅仁厚、沉穩,還並不貪婪,和他相比,老三老四和老五……聖上眯眼看著御案上攤開的幾本摺子:朕再給你們一次機會。
聽說二哥遇刺,在沒得到更多消息佐證的時候,三四兩位皇子便在下朝後齊齊去拜會了各自的“高參”,今早也先後遞了摺子上來。
他們兩個就像是商量過一樣,都向父皇請命,去江南照顧二哥,並接手二哥的職責。
至於本該在此時做些文章的忠順王府,卻沒有任何應對,因為忠順王薨了……世子只得和親爹沒了一年多的南安王世子,不,如今已經襲了爵,成了南安王的“好友”一起悶在家守孝了。
在府中書房,忠順王世子獨自一人,一身生麻孝服,他的臉色都沒比衣料眼色好看上幾分:老爹死得不是時候啊……他算計過二皇子和已經自盡的忠義王世子,在回京並交回兵權之後便到了兵部任職,這回丁憂也只能把這個實缺送出去了,但無論如何,就算送也得是送到自己人的手裡。
正好熟人故舊上門弔唁時可以見面好好商量,忠順王世子輕嘆了一聲,看著案上老爹的遺表,忽然悲從中來:一直為他遮風擋雨、出謀劃策的親爹再也見不到了……卻說江南不得不待在房中的二皇子也不太舒服,他正在等人出面給他個交代。
二皇子早已悟出皇子的確地位尊貴,但同樣也挺遭人嫉恨。因此他在到江南之前也做足了準備:譬如說初期打不開局面,當地有問題的官員不配合且暗中使絆子之類……但江南總共六位封疆大吏,竟有一人公然對他整治吏治和鹽鐵兩項買賣表達了不滿,更有三位態度微妙,剩下一個牆頭糙,至於最後那位……是聖上的心腹!目前,也只有這位能盡力支持他,並在處境艱難時說些真話。
足見宗室的王爺們,尤其是西南那二位手伸得多長了!
正所謂槍打出頭鳥,二皇子這時挺沉得住氣,也正想借鹽鐵一事發難,好好查一查那位公然和他叫板的高官——其實這位仁兄拿了西南兩位王爺太多的銀子,這些年也偷偷送了不少鐵器過去。若是不壓住二皇子的銳氣,讓他放棄追查,這位督撫深知自己會是何等下場!坦白講,他覺得自己死上三四回都不算冤枉,因此才不得不出頭抵抗……其實若是南下的是三四五這三位皇子,這位督撫也不會這般態度分明地和欽差皇子硬槓起來。
因為那三位皇子抵達江南,著手公事時也會在摸底之後,發覺此行萬分棘手,改為抓小放大,活活稀泥,順便在江南收攏些人手,再和西南兩位王爺達成些心照不宣的協議,就會回京交差了。
而到來的偏偏是二皇子。這個如今也沒什麼私慾,更無畏懼之心,只專心完成父皇心愿的二皇子……其實江南官員們還是低估了這位皇子,二皇子在鹹魚翻身之後連節操都扔了!
二皇子可謂廣撒網,將帶來的能人暗中派了出去,過了半個月便逐漸收到回報:這位督撫的把柄可不難抓,知道他靠什麼發達的人也並不少,只是那些證供卻難以拿到——多在各路官員、大商戶之手。
而且這位督撫和宗室王爺們也不好欺負,他們推出了一位聖上的心腹,此人在江南為官也順手撈了幾筆,可這幾筆都和鹽鐵有關。
追查到此,二皇子也只得暫時停手了。陷入僵局,他自然召來了軍師們群策群力。計策有了,還缺個契機,也該是二皇子此行建功,他瞌睡了還真有人上前送枕頭。
先是有位親近西南的郡王在吃酒小聚時,說了一句“二皇子又該得些教訓”,隨後當地駐軍又有些人員調整……二皇子抓准機會,他“果然”遇刺了!
話說要是跟來護衛的是賈敬,他一定會長跪不起請二皇子收回成命,但賈赦和賈攸可遠沒親兄弟這般正直。
賈赦先道:“無毒不丈夫,打仗沒點陰招能行?”
而賈攸則說,“咱們得琢磨好後路。”
再加上二皇子,三人一拍即合……有隨行護衛的大將幫忙作假,遇刺一事真的震住了整個江南官場。這回大家都知道,想救下那位一時不慎“一語成讖”的郡王,就得找個夠分量的替罪羊來換——而那位郡王知道得可真不少,如今他又被賈赦帶人扣住了,萬一關久了扛不住而招供,跑不掉的人可就更多了!
當然,究竟犧牲誰,還是得吵上一陣子。
而賈攸自覺年輕,在分寸上拿捏不好,便偷偷往家裡送了封信,徵求下親爹老狐狸賈代善的意思。而賈代善的回信也挺直接:等,到時候至少能得兩個督撫之位。
為什麼要等?因為北疆這邊開戰了。當在軍事和政治全都有所損失,為了保住現有的地位,必定會讓出不少東西……這個道理不用說得太明白,賈攸就琢磨透了。當然,他明白了,他哥自然也不會糊塗著。
而知道兒子們都沒事兒,史令儀的心也放下了大半,不過眼前她就算再欣慰也得暫且繃住了:寶釵過來拜訪,當然是為了她那個不省事的親哥。
這事兒其實也不複雜。寶釵偷偷用了丈夫的名帖把薛蟠從牢里救了出來,而寶釵丈夫休婚假的時候也的確是一切順利,本來苦主都答應收錢了事,寶釵她丈夫這會兒也因為假期結束而回了北疆。
這苦主又忽然改口不依不饒起來。
寶釵使了不少銀錢,到處打聽。這事兒她暫且不想讓父母知道:她爹如今身子越發不好,母親的心思多放在照看丈夫身上。而她哥哥薛蟠若是真的下獄定罪,連在外做官的二叔都得受牽連!
至於誰在後面支招挑撥……寶釵心裡也大致有數:單是西寧王府里,王妃和世子妃可都見不得她過得好。
寶釵逼不得已,只得厚著臉皮跑到榮府求救:一來,她的二嬸就是榮國公的親侄女兒;二來,她丈夫恩師兼上峰也是榮國公故舊,換句話說,西寧王這個兒子也屬於榮國公這一系。
因此她來求救,也說得過去,只是人家肯不肯幫忙,寶釵心裡也沒什麼譜——她出了宮,再想見到太子妃和表姐元春,要麼得等宣召,要麼就得煩請榮國公夫人帶她走上一遭……史令儀輕嘆了一聲,壓根就沒接寶釵的話,問了問寶釵家裡人如何,便擺了擺手表示自己乏了。
寶釵臉都紅了,她也知道自己這是急病亂投醫,出了榮禧堂心神不寧地走出了幾步,還是丫頭提醒,她才發現賈瑛正在招呼她。
賈瑛趕到寶釵身前,挽住她的胳膊,輕聲勸道:“表姐可是關心則亂了。你找姨媽王夫人遞話不是更好?如今……”她越發壓低了聲音,“我們常往宮裡跑算是怎麼回事兒?還有,寧府祖父可是管著刑部呢。”
寶釵有如頓悟:她委實該去找姨媽,還有嫁到寧府的表姐王熙鳳啊!光想著榮府尊貴,可不如現管不是……☆、第68章
正大著肚子的鳳姐如今可是公婆和丈夫的心尖兒。
榮府賈代善和史令儀兩口子總感慨孩子還是太少,可就算如此,寧府對榮府也只有羨慕的份兒。
賈敷和賈敬哥倆都只有一個兒子,再往下一輩,賈珞如今也只有一個兒子,至於賈珍他媳婦肚裡是男是女還不知道呢……只是子女再少他們也不會想著納妾,靠庶出的孩子們壯大家族——原因簡單極了,寧府乃是長子長房。
而身為賈代化的嫡長子,賈敷的才華和心機更勝於賈赦與賈政兄弟,他將來就算止步於內閣之外,也能官居一品。
這樣一個兒子,賈代化幾乎是傾盡全力地給他鋪路,又如何能容忍這孩子的親兄弟、親侄子拖長子的後腿?
這件事兒賈敬尚沒想得通透,或者說他是不願想通透,但賈珍卻看出了不少端倪:祖父與大伯,還有親老子,選哪邊還用說嗎?就算他真的選錯了,他老子也只有他一個兒子。
無論如何都立於不敗之地的賈珍……便很老實地按照祖父的要求謹慎行事起來。
這天,在鳳姐與寶釵說了半晌話,寶釵告辭後足有一個多時辰,賈珍才回到房裡,鳳姐見狀,笑盈盈地上前幫他脫下外袍。
自從鳳姐懷孕,夫婦相處再難有針尖對麥芒的時候,再說這回也是娘家表妹過來央求,鳳姐便先探探口風:“我那薛家表妹正為她娘家哥哥犯愁呢。”
薛蟠那點事兒在這些紈絝子弟眼裡,連飯後談資都算不上,等到寶釵的正經婆婆和嫂子,也就是西寧王妃與世子妃暗中插手之後,大家才笑了一回:西寧王兩個兒子之間可有得熱鬧了,但也僅此而已。
坦白說,西寧王府式微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而西寧王的次子雖然略微出挑一些,可等他出頭怎麼也得十來年呢。
不過以賈珍看來,西寧王次子……還是值得推上一把。他也聽說薛寶釵先去了榮府,榮府太太壓根沒接她的話茬,最後還是瑛兒妹妹親口指了條“明路”,既然堂妹都開了口,賈珍也不好無動於衷。
聽說二哥遇刺,在沒得到更多消息佐證的時候,三四兩位皇子便在下朝後齊齊去拜會了各自的“高參”,今早也先後遞了摺子上來。
他們兩個就像是商量過一樣,都向父皇請命,去江南照顧二哥,並接手二哥的職責。
至於本該在此時做些文章的忠順王府,卻沒有任何應對,因為忠順王薨了……世子只得和親爹沒了一年多的南安王世子,不,如今已經襲了爵,成了南安王的“好友”一起悶在家守孝了。
在府中書房,忠順王世子獨自一人,一身生麻孝服,他的臉色都沒比衣料眼色好看上幾分:老爹死得不是時候啊……他算計過二皇子和已經自盡的忠義王世子,在回京並交回兵權之後便到了兵部任職,這回丁憂也只能把這個實缺送出去了,但無論如何,就算送也得是送到自己人的手裡。
正好熟人故舊上門弔唁時可以見面好好商量,忠順王世子輕嘆了一聲,看著案上老爹的遺表,忽然悲從中來:一直為他遮風擋雨、出謀劃策的親爹再也見不到了……卻說江南不得不待在房中的二皇子也不太舒服,他正在等人出面給他個交代。
二皇子早已悟出皇子的確地位尊貴,但同樣也挺遭人嫉恨。因此他在到江南之前也做足了準備:譬如說初期打不開局面,當地有問題的官員不配合且暗中使絆子之類……但江南總共六位封疆大吏,竟有一人公然對他整治吏治和鹽鐵兩項買賣表達了不滿,更有三位態度微妙,剩下一個牆頭糙,至於最後那位……是聖上的心腹!目前,也只有這位能盡力支持他,並在處境艱難時說些真話。
足見宗室的王爺們,尤其是西南那二位手伸得多長了!
正所謂槍打出頭鳥,二皇子這時挺沉得住氣,也正想借鹽鐵一事發難,好好查一查那位公然和他叫板的高官——其實這位仁兄拿了西南兩位王爺太多的銀子,這些年也偷偷送了不少鐵器過去。若是不壓住二皇子的銳氣,讓他放棄追查,這位督撫深知自己會是何等下場!坦白講,他覺得自己死上三四回都不算冤枉,因此才不得不出頭抵抗……其實若是南下的是三四五這三位皇子,這位督撫也不會這般態度分明地和欽差皇子硬槓起來。
因為那三位皇子抵達江南,著手公事時也會在摸底之後,發覺此行萬分棘手,改為抓小放大,活活稀泥,順便在江南收攏些人手,再和西南兩位王爺達成些心照不宣的協議,就會回京交差了。
而到來的偏偏是二皇子。這個如今也沒什麼私慾,更無畏懼之心,只專心完成父皇心愿的二皇子……其實江南官員們還是低估了這位皇子,二皇子在鹹魚翻身之後連節操都扔了!
二皇子可謂廣撒網,將帶來的能人暗中派了出去,過了半個月便逐漸收到回報:這位督撫的把柄可不難抓,知道他靠什麼發達的人也並不少,只是那些證供卻難以拿到——多在各路官員、大商戶之手。
而且這位督撫和宗室王爺們也不好欺負,他們推出了一位聖上的心腹,此人在江南為官也順手撈了幾筆,可這幾筆都和鹽鐵有關。
追查到此,二皇子也只得暫時停手了。陷入僵局,他自然召來了軍師們群策群力。計策有了,還缺個契機,也該是二皇子此行建功,他瞌睡了還真有人上前送枕頭。
先是有位親近西南的郡王在吃酒小聚時,說了一句“二皇子又該得些教訓”,隨後當地駐軍又有些人員調整……二皇子抓准機會,他“果然”遇刺了!
話說要是跟來護衛的是賈敬,他一定會長跪不起請二皇子收回成命,但賈赦和賈攸可遠沒親兄弟這般正直。
賈赦先道:“無毒不丈夫,打仗沒點陰招能行?”
而賈攸則說,“咱們得琢磨好後路。”
再加上二皇子,三人一拍即合……有隨行護衛的大將幫忙作假,遇刺一事真的震住了整個江南官場。這回大家都知道,想救下那位一時不慎“一語成讖”的郡王,就得找個夠分量的替罪羊來換——而那位郡王知道得可真不少,如今他又被賈赦帶人扣住了,萬一關久了扛不住而招供,跑不掉的人可就更多了!
當然,究竟犧牲誰,還是得吵上一陣子。
而賈攸自覺年輕,在分寸上拿捏不好,便偷偷往家裡送了封信,徵求下親爹老狐狸賈代善的意思。而賈代善的回信也挺直接:等,到時候至少能得兩個督撫之位。
為什麼要等?因為北疆這邊開戰了。當在軍事和政治全都有所損失,為了保住現有的地位,必定會讓出不少東西……這個道理不用說得太明白,賈攸就琢磨透了。當然,他明白了,他哥自然也不會糊塗著。
而知道兒子們都沒事兒,史令儀的心也放下了大半,不過眼前她就算再欣慰也得暫且繃住了:寶釵過來拜訪,當然是為了她那個不省事的親哥。
這事兒其實也不複雜。寶釵偷偷用了丈夫的名帖把薛蟠從牢里救了出來,而寶釵丈夫休婚假的時候也的確是一切順利,本來苦主都答應收錢了事,寶釵她丈夫這會兒也因為假期結束而回了北疆。
這苦主又忽然改口不依不饒起來。
寶釵使了不少銀錢,到處打聽。這事兒她暫且不想讓父母知道:她爹如今身子越發不好,母親的心思多放在照看丈夫身上。而她哥哥薛蟠若是真的下獄定罪,連在外做官的二叔都得受牽連!
至於誰在後面支招挑撥……寶釵心裡也大致有數:單是西寧王府里,王妃和世子妃可都見不得她過得好。
寶釵逼不得已,只得厚著臉皮跑到榮府求救:一來,她的二嬸就是榮國公的親侄女兒;二來,她丈夫恩師兼上峰也是榮國公故舊,換句話說,西寧王這個兒子也屬於榮國公這一系。
因此她來求救,也說得過去,只是人家肯不肯幫忙,寶釵心裡也沒什麼譜——她出了宮,再想見到太子妃和表姐元春,要麼得等宣召,要麼就得煩請榮國公夫人帶她走上一遭……史令儀輕嘆了一聲,壓根就沒接寶釵的話,問了問寶釵家裡人如何,便擺了擺手表示自己乏了。
寶釵臉都紅了,她也知道自己這是急病亂投醫,出了榮禧堂心神不寧地走出了幾步,還是丫頭提醒,她才發現賈瑛正在招呼她。
賈瑛趕到寶釵身前,挽住她的胳膊,輕聲勸道:“表姐可是關心則亂了。你找姨媽王夫人遞話不是更好?如今……”她越發壓低了聲音,“我們常往宮裡跑算是怎麼回事兒?還有,寧府祖父可是管著刑部呢。”
寶釵有如頓悟:她委實該去找姨媽,還有嫁到寧府的表姐王熙鳳啊!光想著榮府尊貴,可不如現管不是……☆、第68章
正大著肚子的鳳姐如今可是公婆和丈夫的心尖兒。
榮府賈代善和史令儀兩口子總感慨孩子還是太少,可就算如此,寧府對榮府也只有羨慕的份兒。
賈敷和賈敬哥倆都只有一個兒子,再往下一輩,賈珞如今也只有一個兒子,至於賈珍他媳婦肚裡是男是女還不知道呢……只是子女再少他們也不會想著納妾,靠庶出的孩子們壯大家族——原因簡單極了,寧府乃是長子長房。
而身為賈代化的嫡長子,賈敷的才華和心機更勝於賈赦與賈政兄弟,他將來就算止步於內閣之外,也能官居一品。
這樣一個兒子,賈代化幾乎是傾盡全力地給他鋪路,又如何能容忍這孩子的親兄弟、親侄子拖長子的後腿?
這件事兒賈敬尚沒想得通透,或者說他是不願想通透,但賈珍卻看出了不少端倪:祖父與大伯,還有親老子,選哪邊還用說嗎?就算他真的選錯了,他老子也只有他一個兒子。
無論如何都立於不敗之地的賈珍……便很老實地按照祖父的要求謹慎行事起來。
這天,在鳳姐與寶釵說了半晌話,寶釵告辭後足有一個多時辰,賈珍才回到房裡,鳳姐見狀,笑盈盈地上前幫他脫下外袍。
自從鳳姐懷孕,夫婦相處再難有針尖對麥芒的時候,再說這回也是娘家表妹過來央求,鳳姐便先探探口風:“我那薛家表妹正為她娘家哥哥犯愁呢。”
薛蟠那點事兒在這些紈絝子弟眼裡,連飯後談資都算不上,等到寶釵的正經婆婆和嫂子,也就是西寧王妃與世子妃暗中插手之後,大家才笑了一回:西寧王兩個兒子之間可有得熱鬧了,但也僅此而已。
坦白說,西寧王府式微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而西寧王的次子雖然略微出挑一些,可等他出頭怎麼也得十來年呢。
不過以賈珍看來,西寧王次子……還是值得推上一把。他也聽說薛寶釵先去了榮府,榮府太太壓根沒接她的話茬,最後還是瑛兒妹妹親口指了條“明路”,既然堂妹都開了口,賈珍也不好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