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這一路上見到面有菜色、甚至瘦骨嶙峋的百姓,寶玉便命隨從送上他們攜帶的口糧,聊表心意。雖然還沒到易子相食,餓殍遍野的地步,寶玉也有了幾分興亡皆是百姓苦的切膚之痛。
寶玉神色鬱郁,回到府中時知道父親尚未歸來,便悶在書房裡奮筆疾書,以宣洩心中不平。
話說寶玉安插在隨行隊伍里的蔣玉菡和襲人,早早就被他爹發現了。
賈政自然沒把一個小戲子和小丫頭的生死放在心上,可聽了寶玉身邊的長隨回稟過蔣玉菡如何與寶玉相識,又為何躲在車隊之中,卻決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賈政看來,寶玉這個兒子雖然不務正業,但勝在仁厚還有幾分俠義之氣,但凡跟著他的人,他都能盡力照應。這種性情其實很得人心,不僅僕從忠誠,甚至還能結交上幾個真正的朋友。
至於忠順王府和自家早就是解不開的冤讎,哪裡就差上這一筆了?
傍晚時分,賈政回府,聽說兒子又在書房裡待了大半天,他便親自過去瞧了瞧。等到看見寶玉落在紙上的字句,他欣慰之情簡直溢於言表:若說寶玉以前的詩句雖有靈氣卻限於小情小愛的話,這回卻能看出些邊塞詩人的味道來了。
全家唯一一個“異類”的父親,賈政壓力也挺大的。發現寶玉真的長進了,興奮不已的刺史大人當晚也寫了封家信:趕緊向媳婦報喜。
得了“喜訊”的王咨更是頻繁跟著婆婆史令儀出入史家。
史令儀這會兒也瞧出來了:哥哥史騫和嫂子王彥都挺樂意讓湘雲嫁進榮府。如今局勢微妙,史家和北靜王府一樣,已經不太在意什麼“換親不妥”了。
作為文臣,尤其是人口不太多又從不結黨的文臣,讓兒孫們和知根知底的武勛世家結親,才更妥當也更安心。
至於湘雲的母親意思也挺明白:見過世面的男人總比孤陋寡聞的男人更能把持得住吧?
這話還害得王咨反覆思量了一整天:這是夸寶玉吧?
這婚事就在賈璉成親之前便定了下來,完全繞過了寶玉和湘雲,也壓根就沒問過他倆的心意。
聽到自己將要迎娶湘雲,寶玉當時就愣住了,之後便是五味雜陳:他傾心於林妹妹,可是他再傻也知道姑父姑母都沒看中他。至於湘雲妹妹,他自己也有些遲疑,說他對湘雲妹妹沒有情意絕對是說謊,但二人之間卻又不是他和林妹妹那般情投意合、兩小無猜……京中的湘雲聽說自己的婚事,登時就紅了臉。嫁給寶玉哥哥,湘雲自己也是樂意:她覺得寶哥哥脾氣好,又跟她合得來……誰的閨女誰知道!湘雲的娘太明白女兒這是……還沒徹底開竅呢。說起“脾氣好、合得來”這兩條……雲兒和榮府的璉表哥、珠表哥還不是合得來?換成嫁給這兩個表哥之一,估計女兒心裡也一樣樂意!
不管怎麼樣,這門親事也算是“皆大歡喜”了。
可就在賈璉成親的前一天,二皇子在江南遇刺的消息傳進了京城……☆、第67章
消息傳來,史令儀心口一滯:二皇子身邊有她兩個兒子!親生的,而且親手養大的兒子!
她保養得再好,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驟然聽到這種消息,心神不寧之下不僅是呼吸都急促了幾分,胸口更是隱隱悶痛。
她還算穩得住,但是這些日子一直在她跟前伺候的小兒媳婦表現就不成了:趙晴端著茶盞的雙手猛地一抖,險些灑出熱水來。
史令儀目光剛落在小兒媳婦的手上,鴛鴦便上前從少奶奶手裡接過了茶盞。史令儀微微點了點頭,聲音依舊平和,“先坐下。”
趙晴小臉這會兒已經白了,聽見婆婆的吩咐,竟然還是怔愣了一下,才深吸口氣緩緩坐到了婆婆的下手。
她的想法很是簡單:二皇子遇刺,沒準兒自己的丈夫……還有大伯就在救駕之時受了傷或是……她已經再不敢深想。
史令儀拍了拍趙晴的手背,盡力柔聲道:“別聽風就是雨,也別自己胡思亂想。一切得等老爺回來再說。”
趙晴本想起身領訓,可又讓婆婆拉住了一隻手,便矮了身子低了頭,可聲音都有些發顫了,“媳婦兒……知道錯了。”
史令儀剛聽到消息時也唬住了,這會兒略微琢磨過味兒來,卻也不便對媳婦兒明說:有些東西可需要自己悟出來。不過她還是引導了一句,“自己細想想。”
婆媳正說話的功夫,水凝與王咨也都到了榮禧堂。牽扯到各自丈夫,甚至是整個家族命運的大事,哪怕水凝正為父親老北靜王服齊衰,得到消息也是匆匆趕了過來。
父親去世,丈夫不在身邊,還要勉力操持一雙兒女的婚事:賈璉和賈瑛為外祖父之喪只需服小功五個月,居然都沒耽誤孩子們秋末的婚期……尤其是賈璉乃是榮府嫡長孫,如無意外也要和他父親一樣在將來的某一天承襲爵位,因此賈璉的婚事雖然不必奢華鋪張,但禮數和排場,甚至所用的器物都和其餘的兄弟們不同。
哀痛加上疲勞……因此水凝這陣子的氣色相當不好。她進門請安後,便讓史令儀拉到身邊坐下了。
史令儀連忙勸慰道:“我的兒,可苦了你了。”
水凝鼻尖一酸,靠在婆婆肩上竟然抑制不住,低聲抽泣起來。
王咨和趙晴二人悄悄對視一眼,也都跟著心酸上了。
不過出乎史令儀預料,賈代善今天回府比平時還早上一個時辰。進了榮禧堂,廳里的兒媳婦們紛紛起身見禮,賈代善也能猜到兒媳婦們的擔憂,便先給這個孩子們吃了個定心丸,“赦兒和攸兒都沒事。不過這些日子裡,誰找你們打探消息都別搭理。”
公爹鮮少有這么正經的提醒,三位兒媳婦皆是恭敬應了,才相伴告退。
只剩夫妻兩個說話的時候,史令儀可就沒什麼顧忌了,“我怎麼越琢磨越不對勁兒啊。”
賈代善竟然笑問:“哪兒不對勁兒?說來聽聽。”
“二皇子到江南還不到半年,假使聖上在南邊的心腹全無私心、鼎力支持,這點功夫能把官員和背後的派系捋清,就是挺不簡單的事兒了。”史令儀說著,還比了個手勢,“想拿下封疆大吏,沒有實證說不過去,這幾個月都還不夠核實人證物證的;而四五品官員又哪有本事動用大隊人馬的守軍來突襲二皇子所在的驛館?咱們赦兒可是帶了本部幾千人馬……分明是……”說到這裡,她忽然閉口不言。
總的來說,就是這點時日不夠拿住“大魚”,可而也只有“大魚”才有本錢做到行刺層層守衛之下的二皇子……賈代善聞言撫掌大笑,“可不就是苦肉計。”頓了頓,又感慨道,“這位二殿下如今可真是長進了不少,可也陰狠太多了。”
江南那些別有居心的官員可一點都不傻:動手行刺可不就給了聖上和二皇子堂而皇之舉起屠刀的理由!不到逼不得已,他們絕不會鋌而走險。
因此二皇子才出了奇招……
與此同時,東宮裡那對心心相印的夫婦也在長吁短嘆。
太子摟著媳婦,真心嘆道:“二弟這是何苦呢。”好歹你也是皇子啊,愛惜點名聲行不行?!老子向父皇推薦你,榮國公還把兩個兒子送到你身邊保駕護航……你讓我怎麼跟榮國公交代啊!
太子妃心說:為了證明他有用唄,還連榮府賈赦和賈攸兄弟都一口氣拉下了水……萬一出了岔子,我可怎麼跟令儀交代啊!
這夫妻倆又心有靈犀了:都明白這是二弟的苦肉計,可同時覺得為這種事兒得罪榮國公不值啊!
如今北疆大軍之中,以忠順王府為首的那些王爺們動輒鬧事,榮國公的人可經常給在聖上的心腹擋箭……比如春日裡那次糧糙不足,宗室王爺們的門人就有藉機發作的意思在內——他們不怕鬧得大,也是因為當時北面暫無戰事……當時,榮國公親手提拔的一位將軍當眾表態:又不缺吃不缺穿,聖上也已下旨再調糧糙過來,你們還不依不饒,是何居心?
這番話充分顯示了榮國公一系的態度和決心了。
而太子在婚姻幸福、家庭和美的時候,個人操守很是值得一提:他和他爹一樣,不僅能容人,更能善待自己人,尤其是功臣。如今聽說弟弟坑了自己人,太子良心還小有不安。
而聖上跟長子夫妻倆關心的地方又不太一樣。
二皇子身邊當然有聖上的人,守衛第一,傳信第二。江南也有些品秩不太高的官員投奔了費家,能正經跟太子搭上線的人物至少也是刺史這一水準。
也正是因為有了能傳回消息的人物,太子也就沒往二皇子一行之中再安插自己的心腹,也沒想藉機撈上什麼好處——也正是這一點,讓聖上對太子越發欣賞和放心:誰都知道二皇子再無能,也能弄倒幾個官員,這空缺可不又讓不少人動心?可太子真是把持得住,這種時候也全沒想過順手撈點什麼。
寶玉神色鬱郁,回到府中時知道父親尚未歸來,便悶在書房裡奮筆疾書,以宣洩心中不平。
話說寶玉安插在隨行隊伍里的蔣玉菡和襲人,早早就被他爹發現了。
賈政自然沒把一個小戲子和小丫頭的生死放在心上,可聽了寶玉身邊的長隨回稟過蔣玉菡如何與寶玉相識,又為何躲在車隊之中,卻決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賈政看來,寶玉這個兒子雖然不務正業,但勝在仁厚還有幾分俠義之氣,但凡跟著他的人,他都能盡力照應。這種性情其實很得人心,不僅僕從忠誠,甚至還能結交上幾個真正的朋友。
至於忠順王府和自家早就是解不開的冤讎,哪裡就差上這一筆了?
傍晚時分,賈政回府,聽說兒子又在書房裡待了大半天,他便親自過去瞧了瞧。等到看見寶玉落在紙上的字句,他欣慰之情簡直溢於言表:若說寶玉以前的詩句雖有靈氣卻限於小情小愛的話,這回卻能看出些邊塞詩人的味道來了。
全家唯一一個“異類”的父親,賈政壓力也挺大的。發現寶玉真的長進了,興奮不已的刺史大人當晚也寫了封家信:趕緊向媳婦報喜。
得了“喜訊”的王咨更是頻繁跟著婆婆史令儀出入史家。
史令儀這會兒也瞧出來了:哥哥史騫和嫂子王彥都挺樂意讓湘雲嫁進榮府。如今局勢微妙,史家和北靜王府一樣,已經不太在意什麼“換親不妥”了。
作為文臣,尤其是人口不太多又從不結黨的文臣,讓兒孫們和知根知底的武勛世家結親,才更妥當也更安心。
至於湘雲的母親意思也挺明白:見過世面的男人總比孤陋寡聞的男人更能把持得住吧?
這話還害得王咨反覆思量了一整天:這是夸寶玉吧?
這婚事就在賈璉成親之前便定了下來,完全繞過了寶玉和湘雲,也壓根就沒問過他倆的心意。
聽到自己將要迎娶湘雲,寶玉當時就愣住了,之後便是五味雜陳:他傾心於林妹妹,可是他再傻也知道姑父姑母都沒看中他。至於湘雲妹妹,他自己也有些遲疑,說他對湘雲妹妹沒有情意絕對是說謊,但二人之間卻又不是他和林妹妹那般情投意合、兩小無猜……京中的湘雲聽說自己的婚事,登時就紅了臉。嫁給寶玉哥哥,湘雲自己也是樂意:她覺得寶哥哥脾氣好,又跟她合得來……誰的閨女誰知道!湘雲的娘太明白女兒這是……還沒徹底開竅呢。說起“脾氣好、合得來”這兩條……雲兒和榮府的璉表哥、珠表哥還不是合得來?換成嫁給這兩個表哥之一,估計女兒心裡也一樣樂意!
不管怎麼樣,這門親事也算是“皆大歡喜”了。
可就在賈璉成親的前一天,二皇子在江南遇刺的消息傳進了京城……☆、第67章
消息傳來,史令儀心口一滯:二皇子身邊有她兩個兒子!親生的,而且親手養大的兒子!
她保養得再好,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驟然聽到這種消息,心神不寧之下不僅是呼吸都急促了幾分,胸口更是隱隱悶痛。
她還算穩得住,但是這些日子一直在她跟前伺候的小兒媳婦表現就不成了:趙晴端著茶盞的雙手猛地一抖,險些灑出熱水來。
史令儀目光剛落在小兒媳婦的手上,鴛鴦便上前從少奶奶手裡接過了茶盞。史令儀微微點了點頭,聲音依舊平和,“先坐下。”
趙晴小臉這會兒已經白了,聽見婆婆的吩咐,竟然還是怔愣了一下,才深吸口氣緩緩坐到了婆婆的下手。
她的想法很是簡單:二皇子遇刺,沒準兒自己的丈夫……還有大伯就在救駕之時受了傷或是……她已經再不敢深想。
史令儀拍了拍趙晴的手背,盡力柔聲道:“別聽風就是雨,也別自己胡思亂想。一切得等老爺回來再說。”
趙晴本想起身領訓,可又讓婆婆拉住了一隻手,便矮了身子低了頭,可聲音都有些發顫了,“媳婦兒……知道錯了。”
史令儀剛聽到消息時也唬住了,這會兒略微琢磨過味兒來,卻也不便對媳婦兒明說:有些東西可需要自己悟出來。不過她還是引導了一句,“自己細想想。”
婆媳正說話的功夫,水凝與王咨也都到了榮禧堂。牽扯到各自丈夫,甚至是整個家族命運的大事,哪怕水凝正為父親老北靜王服齊衰,得到消息也是匆匆趕了過來。
父親去世,丈夫不在身邊,還要勉力操持一雙兒女的婚事:賈璉和賈瑛為外祖父之喪只需服小功五個月,居然都沒耽誤孩子們秋末的婚期……尤其是賈璉乃是榮府嫡長孫,如無意外也要和他父親一樣在將來的某一天承襲爵位,因此賈璉的婚事雖然不必奢華鋪張,但禮數和排場,甚至所用的器物都和其餘的兄弟們不同。
哀痛加上疲勞……因此水凝這陣子的氣色相當不好。她進門請安後,便讓史令儀拉到身邊坐下了。
史令儀連忙勸慰道:“我的兒,可苦了你了。”
水凝鼻尖一酸,靠在婆婆肩上竟然抑制不住,低聲抽泣起來。
王咨和趙晴二人悄悄對視一眼,也都跟著心酸上了。
不過出乎史令儀預料,賈代善今天回府比平時還早上一個時辰。進了榮禧堂,廳里的兒媳婦們紛紛起身見禮,賈代善也能猜到兒媳婦們的擔憂,便先給這個孩子們吃了個定心丸,“赦兒和攸兒都沒事。不過這些日子裡,誰找你們打探消息都別搭理。”
公爹鮮少有這么正經的提醒,三位兒媳婦皆是恭敬應了,才相伴告退。
只剩夫妻兩個說話的時候,史令儀可就沒什麼顧忌了,“我怎麼越琢磨越不對勁兒啊。”
賈代善竟然笑問:“哪兒不對勁兒?說來聽聽。”
“二皇子到江南還不到半年,假使聖上在南邊的心腹全無私心、鼎力支持,這點功夫能把官員和背後的派系捋清,就是挺不簡單的事兒了。”史令儀說著,還比了個手勢,“想拿下封疆大吏,沒有實證說不過去,這幾個月都還不夠核實人證物證的;而四五品官員又哪有本事動用大隊人馬的守軍來突襲二皇子所在的驛館?咱們赦兒可是帶了本部幾千人馬……分明是……”說到這裡,她忽然閉口不言。
總的來說,就是這點時日不夠拿住“大魚”,可而也只有“大魚”才有本錢做到行刺層層守衛之下的二皇子……賈代善聞言撫掌大笑,“可不就是苦肉計。”頓了頓,又感慨道,“這位二殿下如今可真是長進了不少,可也陰狠太多了。”
江南那些別有居心的官員可一點都不傻:動手行刺可不就給了聖上和二皇子堂而皇之舉起屠刀的理由!不到逼不得已,他們絕不會鋌而走險。
因此二皇子才出了奇招……
與此同時,東宮裡那對心心相印的夫婦也在長吁短嘆。
太子摟著媳婦,真心嘆道:“二弟這是何苦呢。”好歹你也是皇子啊,愛惜點名聲行不行?!老子向父皇推薦你,榮國公還把兩個兒子送到你身邊保駕護航……你讓我怎麼跟榮國公交代啊!
太子妃心說:為了證明他有用唄,還連榮府賈赦和賈攸兄弟都一口氣拉下了水……萬一出了岔子,我可怎麼跟令儀交代啊!
這夫妻倆又心有靈犀了:都明白這是二弟的苦肉計,可同時覺得為這種事兒得罪榮國公不值啊!
如今北疆大軍之中,以忠順王府為首的那些王爺們動輒鬧事,榮國公的人可經常給在聖上的心腹擋箭……比如春日裡那次糧糙不足,宗室王爺們的門人就有藉機發作的意思在內——他們不怕鬧得大,也是因為當時北面暫無戰事……當時,榮國公親手提拔的一位將軍當眾表態:又不缺吃不缺穿,聖上也已下旨再調糧糙過來,你們還不依不饒,是何居心?
這番話充分顯示了榮國公一系的態度和決心了。
而太子在婚姻幸福、家庭和美的時候,個人操守很是值得一提:他和他爹一樣,不僅能容人,更能善待自己人,尤其是功臣。如今聽說弟弟坑了自己人,太子良心還小有不安。
而聖上跟長子夫妻倆關心的地方又不太一樣。
二皇子身邊當然有聖上的人,守衛第一,傳信第二。江南也有些品秩不太高的官員投奔了費家,能正經跟太子搭上線的人物至少也是刺史這一水準。
也正是因為有了能傳回消息的人物,太子也就沒往二皇子一行之中再安插自己的心腹,也沒想藉機撈上什麼好處——也正是這一點,讓聖上對太子越發欣賞和放心:誰都知道二皇子再無能,也能弄倒幾個官員,這空缺可不又讓不少人動心?可太子真是把持得住,這種時候也全沒想過順手撈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