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見牛祿身穿一件寬袖大氅,上描八卦圖形,可又不是捧燈熟悉的道家“紫授仙衣”。他披散著頭髮,左手持一柄桃木劍,右手舉一個小金鈴,注目井口,嘴唇囁嚅,似乎正在誦念著些什麼。再看他的面前,燃著香、點著燭,還擺了豬牛羊三牲和其它一些認不出來的東西。

  捧燈左右望望,不見劉鑒等人,心說難道他們還陷身在陣中嗎?還是求求老神仙,也把他們給接出來吧。可是就這麼一愣,身邊卻早不見了那個神出鬼沒的老頭的蹤影。

  捧燈沒辦法,看那牛祿似乎專心念咒,沒注意到自己,他就躡手躡腳,慢慢地向山頂爬去。爬了幾步,腳下一絆,低頭看時,原來是手臂粗細、兩尺來長一截樹枝。於是小書童一咬牙關,輕輕抄起樹枝,悄悄地蹩到牛祿身後,雙手舉起來,輪圓了就朝那傢伙後腦狠狠地打下去。

  其實牛祿早就發現了身旁有動靜,但念咒正在緊要關頭,一分神就得前功盡棄,所以也不敢轉頭去看來者究竟是誰。他早就在外面布下了陣法,別說平常人等難以進入,就算劉鑒他們到了,也能阻個一時三刻,心中盼著來的只是一隻飛鳥走獸而已。等他感覺到這“飛鳥走獸”到了自己背後,還來不及有所反應,突然腦後一陣劇痛,一個前傾就栽倒在地,嘴巴恰巧就正對著上供的豬頭,結結實實親了個嘴。

  捧燈一擊得手,急忙後退,凝神戒備。等了好一會兒,不見牛祿動彈,這才大著膽子再次靠近,用手裡樹枝捅了捅牛祿的後腰。牛祿還是一動不動,捧燈左右望望,還見不到劉鑒等人的身影,大叫了兩聲:“爺,您在哪兒?”沒有人回答。又叫:“尊主……老神仙速來相助!”也不見回應。

  這可怎麼辦好呢?牛祿是暫時暈過去了,可天知道他什麼時候就會醒來。捧燈想了想,乾脆蹲下身撩開牛祿身披的大氅,費了半天勁,把他褲帶給解了下來,反背對方兩手,用褲帶給捆了個結實。轉頭一想不對,這手雖然綁上了,他還有腳哪,一會兒醒來了撒腿就跑,自己可追趕不上。一不做,二不休,乾脆解下自己的褲帶,把牛祿雙腿也綁在了一起。

  小書童一手提著褲子站起身來,只見四周蒼茫一片,別說人影,連鳥也不見一隻,心裡多少有點打哆嗦。可是也沒別的法子,乾脆蹲下來乾等吧。還好,沒讓他等多久,就聽見腦後有腳步聲,轉頭一看,只見袁忠徹不知道何時突然出現了,左手端一個小羅盤,右手還提著一把金算盤。

  劉鑒等人早就來到了太液池畔,但在船屋為了調船耽誤了一段時間,登上瓊華島的時候,十三娘主僕和捧燈已經闖入了皇城工地,兩撥人也就前後腳。等上了山,他們沒走兩步就邁入迷陣之中。

  照理說布置奇門陣法,得有樹木土石之類為依託,任你法術高深,也不可能在平地上憑空變出一個陣來。只要有所憑藉,那麼懂行的人遠遠一看,自然心中瞭然,還沒想明白破法,輕易不會踏足進去。

  但是牛祿布這個陣,巧妙地運用了瓊華島上的地理環境。這裡到處都堆滿了元朝宮闕的廢墟,磚石、樑柱,他略加移動就成為了陣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便精通數術之人,不細瞧也瞧不出來。

  劉鑒等人一方面追尋牛祿之心急切,另方面也是疏忽了島上的地理,所以毫無防備,一腳就邁進去了。雖然剛進陣就有所警覺,但要他們後退那是萬萬不能,這就是行家的臭脾氣,三個人同時在想:“牛祿果有本領,這是故意考較我來著,如果此刻退出陣外,尋思破陣之策,不見我的能為,就算最終破陣而出,也要被他嘲笑。”

  本來事態緊急,最忌冒進,如果三人中任何一人單獨入陣,大概立刻就抽身而退了。只要退出陣外,旁觀者清,以他們的本領,很快就能識破陣法。偏偏這三個人是一起來的,怕被同伴看輕了,誰都不肯先一步後退,不僅不退,反而大著膽子朝里闖走。這又多走了幾步,可就徹底陷身陣中了。

  三個人師承不同,擅長各異,都循著自己的思路去尋找前進方向,走了幾步就各自失散。袁忠徹比較機靈,一看身邊沒有旁人了,立刻就從饕餮袋裡掏出來羅盤和算盤,一邊用羅盤指示方向,一邊撥算盤計算五行八門的生克,很快就算出了自己所處的位置。一點通,點點通,只要算出自己現在在哪裡,再試試前後幾個方位,不一會兒他就搶先走出陣來。

  出得陣外,袁忠徹左右一望,沒看到劉鑒和王遠華,不免心中得意,趕緊揣好寶物,邁方步上了山頭。捧燈是蹲在地上的,牛祿這個時候已經被打翻在地,袁忠徹不上山頂還看不見他們,等上了山頂才不禁愣住了,心說是這小書童比我還厲害?還是劉鑒他們其實早就到了,藏起來要看我的笑話呢?

  還好就在此時,劉鑒等人也都陸續出了陣,袁忠徹才放下了心上的一塊大石頭。劉鑒和十三娘是肩並著肩,從山南爬上來的,王遠華則是出現在山北,只有個瑞秋仍然不見蹤影。

  捧燈見了劉鑒,大喜過望,跳起來就喊:“尊主,仆已擒得牛祿在此!”他忘記自己抽了褲帶去綁牛祿了,這一跳,立刻長褲褪下,把自己給生絆了一個大跟頭。

  劉鑒走上前去扶起捧燈,驚訝地問他:“這個陣挺厲害,你是怎麼走出來的?”捧燈笑著回答說:“是個老神仙領我出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