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哪怕聖上遲遲還沒有下旨領功行賞,但誰的心裡不跟明鏡似的?陛下的賞賜旨意里,缺了誰,都不可能缺了衛家。衛玠三兄妹救駕有功,衛老爺子為大部分世家和百姓爭取到了活下去的機會,哪怕是衛老爺子最大的政敵,私下裡都不得不承情,心想著這次就不給衛瓘那老匹夫下絆子了。先安靜如花的搞一段時間的建設,咱們日後再戰!

  常山公主正在房間裡口述,讓婢子將離替她奮筆疾書,寫第N封請求降罪的摺子。

  將離心裡苦,卻還是要保持微笑,替自家公主字字帶血的寫下去。見衛玠來,差點高興的跳起來,當即就擱下筆,噓寒問暖的問衛玠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吃點心。

  將離是常山公主從宮裡帶出來的老人,也算是看著衛玠長大,對衛玠一向熱情,但也沒有哪次會比如今更熱情。因為她實在是不想再給公主寫什麼勞什子的降罪摺子了。各種排比形容,簡直坑爹!她當年替公主學寫字,可不是為了如今寫下這些辱罵公主的誅心之言的。

  常山公主聽到衛玠來了也很開心,但是不等衛玠開口,她已經猜到了衛玠的來意:“你若是來給皇上當說客的,那就不要開口了。”

  衛玠:“……”

  常山公主嘆了口氣:“不是舅母非要沒事找事,你可明白?若我不被罰,過些年被口誅筆伐的就是所有主事的公主了。女子活在當世不容易,參政的就更不容易了。我不能留下這個把柄。”

  如今戰事剛過,文人還在哭家中被毀的良田大屋,沒空拿起筆桿子攪風攪雨,日後可就不同了。當他們不想被公主集團指手畫腳,覺得公主們權利過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時,如今她們做的這一切都會被過河拆橋,顛倒黑白,成為不敬皇室、女心向外的赤裸證據。別覺得不可思議,歷史上很多事不都是如此嗎?是好是歹,不過文人的一張嘴。你對別人的好,只是甜甜的點心,吃過就忘。

  但若是晉惠帝提前一步降罪了常山公主,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哪怕事後被人翻舊帳,公主集團也有的說。是常山公主這個主事人一意孤行,與人無尤,皇上也已經懲罰過了,你們還要如何?

  這一番苦心,這一份為求生存的小心翼翼,是天生就站在權利頂端的男子所不能懂,也不能理解的。

  “我們好不容易改善了一點女子的地位,斷然不能毀於我手!”

  “可您明明做的是好事……”為什麼要被懲罰呢?

  第205章古代二百零一點都不友好:

  衛玠覺得這事對常山公主不公平。

  常山公主卻說:“哪裡來的那麼多公平或者是不公平呢?”

  若公平,為什麼一定要男主外,女主內?若公平,為什麼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卻連和離都要被人指指點點?若公平,為什麼皇子天生就可以為那把椅子拼個你死我活,公主卻只能成為聯姻的工具?

  她們如今享受到的,已然是先輩們好不容易才爭取來的地位,她們能做的唯有替後世爭取更多的自由。

  不只是學如逆水行舟,人生也是,都不過是不進反退。

  常山公主先聲奪人,唬的衛玠一愣一愣的。幸好,來之前有阿娘王氏提點,衛玠倒也不至於啞口無言。他說不過常山公主,卻也不想就此罷了,所以他繞過了常山公主的話,堅持按照他的套路來:“那舅母可曾想過陛下為何到如今都沒有論功行賞?”

  戰爭之後的第一件事,往往都是論功行賞。不論是戲文里,小說里,還是現實中,都是這麼做的。

  晉惠帝卻再一次不走尋常路了一回,他先審判了戰爭犯。

  給出的理由也還算站得住腳,一方面是皇上重傷未愈,沒辦法上朝,如何給予贏家最大是體面?另外一方面則是不清算好了胡人犯了多大的錯,又如何來算功臣立了多大的功?

  但這種表面上的理由只是為了堵住別人的嘴,真正不這麼做的理由其實不過一句——皇上不樂意。

  那皇上為什麼不樂意呢?

  “陛下有顆稚子之心,對舅母又一腔孺慕。在舅母救了洛陽那麼多百姓之後,卻讓他懲罰於您……這樣的事,陛下是斷然不會做的。不僅如此,陛下還堅持論功行賞的時候必須第一個說您。若不能如此,他寧可拖著。說到做到。”

  換言之,若常山公主不受賞,那其他人就只能眼巴巴的等著。

  常山公主可以高風亮節的把自己的功勞推出去,卻肯定不忍心耽誤了別人的前程。特別是這些功勞里有很多都事關她在乎的人,公主集團,衛王兩家,幾乎就沒有和她完全沒關係的。這也算是常山公主一個不大不小的弱點了,你怎麼欺負她,她都能以柔克剛的硬抗下來,但若因為她連累了別人,她就怎麼都受不了了。

  常山公主百轉愁腸,最後只能化作一聲無奈的嘆息:“你阿娘教你的?”

  衛玠沒承認,也沒否認。

  這個世界上能讓常山公主退步的,其實不是衛玠,而是衛玠的阿娘王氏。那才是常山公主真正的心肝肉,是常山公主過去長達十幾年孤獨歲月里唯一的快樂。

  “舅母,你就可憐一下我二兄(棗哥)吧,他遠走益州這麼多年,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功成名就的回來嘛,這眼瞅著就要實現了……”

  常山公主佯裝嗔怒:“那好啊,我這就去給你二兄求,絕口不提拓跋六修。”

  “……也、也不能完全不提啊。”衛玠對自己的救駕之功是沒什麼想法的,他更在意的是其他人。好比衛璪多年的期盼,武賢法師的揚名,以及拓跋六修當年用代王之位換了他如今的侯爵,他也想為拓跋六修做些什麼。

  “嘖。”常山公主抬手,雖然看不見,卻也準確無誤的點在了衛玠的額頭上。衛玠皮膚嬌嫩,一戳便是紅紅的一片,看上去好不可憐。

  可是……常山公主她看不見啊=V=

  “況且舅母一心為了其他公主,可曾問過其他公主的意願?陽平公主的性格您又不是不知道。”賣隊友得來的地位,以陽平公主的傲氣,是絕對不會要的。

  衛玠的話還沒說完,陽平公主的拜帖已經到了。

  “您看吧。”

  最終,衛玠起到了一個傳聲筒的作用,把兩邊都不方便明著講出來的話,來來回回的商量了好幾次,這才酌情安排出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晉惠帝終於一臉病容的上了朝。

  上朝的太極殿倒是保留的好好,常山公主再為了裝下難民,也斷然是不會動這地方的。

  衛玠穿著趕製出來的五時朝服,第一次在天還未蒙蒙亮的時候,就被婢子叫醒,隨祖父、父親、兄長等一大家子人,一起上了朝。在微涼的清晨,隨朝臣走過一道道朱紅色的宮門,看遍古老而滄桑的歷史。宮檐上的五脊六獸莊嚴肅穆,鼻樑上的彩壁雕樑畫棟,用不一樣的身份去看待它們,總能體會到不一樣的心境。

  上朝的學問有很多,衛玠有家人帶著,又從小耳濡目染,到也不怕鬧出什麼笑話。他唯一需要擔心的,只有他那弱不禁風的身子能不能扛得住漫長的上朝路。

  別覺得衛玠誇張,要知道,太極殿僅三座殿基的占地面積達就多達八千平方米。更不用提外圍布局嚴謹的迴廊、院牆等附屬建築,那是必須生生走過去的,也就衛老爺子等老臣得晉惠帝體恤,有在宮內乘一段代步工具的資格,但也就是一段而已,到了太極殿的第一道門時,除了皇帝,哪怕是虛歲七歲的太子都得下來自己走。

  簡直沒人性。

  以前衛玠入宮,都有嵇紹或者皇后做主,早早的派人去接體弱多病的衛玠直接入後宮,如今身為大臣的衛玠,卻是沒有了這樣的特殊待遇的。

  不僅衛玠自己擔心,他身邊的人就沒有不擔心的。

  衛王兩家能上朝的人,都在隱晦的朝衛玠看來,連衛玠身邊與他同品級的文官也是心驚肉跳,仿佛衛玠隨時都會暈過去。衛家三郎的身子骨弱,在京中也算是出了名的了,再加上他之前還有一暈暈兩年的前科,誰不害怕?

  幸好,萬物糙還是很給力的,衛玠的鼻樑上只出了一層薄薄的汗,就幫他挺到了太極殿東堂。

  太極殿分正殿、西堂和東堂。

  正殿只有新年朝會、皇帝登基這種大事才會用到,東堂才是召開日常朝會的地方,比去正殿能少走不少路,謝天謝地。

  大家停下的第一件事,就是集體齊刷刷的回頭看衛玠。

  只看到一個弱不勝衣的羸弱美人,頭戴進賢冠,身穿五時朝服,佩水蒼玉的站在那裡,明明穿的是一樣的衣服,穿在衛玠身上卻偏偏立時就有了一種卓爾不群的渺渺仙氣,連那塊水蒼玉都顯得仿佛是無上之寶,引人垂涎。寬大廣博的袖袍捲起的是名士風度,晶瑩剔透的汗水滑過的是如瓷肌膚。衛少傅年少有為,才華出眾,逆著光,迎風而立,端的是翩翩君子,優雅貴氣。

  不少人都在暗暗感慨,當年的何郎傅粉,也不過如此了吧?出了汗,美人只會更美、更白,顯出一種色轉皎然的驚心動魄。誰家璧人的稱讚,當真不是誰都能受得住的。

  王濟是武官之表,站在最前列,既驕傲又鬧心。驕傲的是衛玠的出眾,王濟不曾見過兄長王尚上朝時的樣子,但王濟覺得只看衛玠,就足以想像那是何等的盛況;鬧心的則是眾人的圍觀,看什麼看,再怎麼看,我妹子也不會成為你們家的!

  拓跋六修在這點上是和王濟保持著高度一致的,只恨不能把衛玠擋住了不讓除了他以外的人看到。

  幸好圍觀的時間不久,因為東堂里的晉惠帝也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衛玠。既然大臣已經到齊了,那就不要耽誤時間了。早朝,走起!

  上朝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大家一起恭請聖安,關心一下晉惠帝的身體恢復情況。

  晉惠帝想哭,難受,他一點都不好,傷口癒合時奇癢難耐,還不能吃太油膩的東西,他都生生餓瘦一圈了,咳,雖然瘦的不太明顯。但是嘴上,晉惠帝還是必須繃住了一張好皇帝臉,表示勞愛卿們操心了,朕很好,咱們來說正題吧。

  然後大家再一次勸皇帝保重龍體,帶病上朝真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呀,巴拉巴拉。

  互相恭維完了,衛璪就一步上前,開始了他準備了數日的報告,從洛陽城的損失,一路說到了如今的恢復情況。錢是個好東西,不管是無償幫助沒辦法自力更生的老弱病殘,還是以工代賑救急壯勞力,都離不開錢。而晉惠帝這二年因著海外的金銀礦……最不缺的就是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