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這樣真的行嗎?”衛玠雖然這麼問,心裡卻已經傾向於這麼做了。他不想和家裡人鬧翻,卻也想和拓跋六修在一起。這樣努力下去,總能讓家人看到他的決心,接受他們的。
流言蜚語什麼的,隨便吧,嘴長在別人身上,幸福卻只有自己能感受。
“試試吧。”衛熠鼓勵弟弟道。只在心裡想著,背後的事情就交給她這個當姐姐的來做好了。說服家人、引導輿論、為日後鋪路什麼的,雖然麻煩了點,但是誰讓她就喜歡挑戰困難呢?最近的幾年她可有的幹了,這波值了!
第二天一早,拓跋六修果然來了,穿著考究,進退有度,對衛家上下極盡討好之能,還不會讓你覺得他諂媚討厭,只覺得如沐春風。對方畢竟是代王,讓這麼一個人物如此費心,哪怕是兩朝元老的衛老爺子,也不可能繼續給拓跋六修臉色看。
石勒聽到這裡的時候,基本已經知道衛家算是雨過天晴了:“看來你們家長輩也撐不了多久了。”
“未必。”衛熠想起了她父母“偉大的夕陽紅環球蜜月之旅”,衛玠想日日找拓跋六修來一起來鐵杵磨針,也要問鐵錘答應不答應,他們不在了,衛玠能如何?這事兒可有的磨呢。
“但至少化解了本有可能會造成的矛盾。”石勒一邊安慰衛熠,一邊給衛熠按摩。
“那倒也是,還是謝謝你提醒我,要不是你找我回來,我指不定多會兒才能知道這事兒呢。要是到時候已經鬧僵了,我勸什麼都沒用了。”衛熠笑了。
石勒手有了一陣短暫的停頓,他找衛熠回來,可不是為了衛玠的事兒。
“誒,你說好笑不好笑?”衛熠突然轉身,笑眯眯的看著石勒,“我猜過你找我是因為分公司的事情,其實也猜過你是不是打算學我哥那個惡俗狗血愛好者,在七夕向我求婚。”
石勒也跟著笑了。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內心在瘋狂吶喊,啊啊啊,絕壁不能讓衛熠知道他藏了個戒指在家裡啊,要不這輩子都不夠丟人的!以及……那什麼時候求婚合適呢?求給個名分啊,總裁大人!
第204章古代二百點都不友好:
故都重遊,滿目瘡痍。
衛玠騎著王濟的汗血寶馬,重新踏上銅駝大街,想著它從閶闔門一路延伸到宣陽門,北接皇宮,南連大市,曾商賈雲集,繁花似錦。回憶起兒時第一次乘公主叔母的油壁車從這裡走過,聽拓跋六修給他講走馬章台,見世家公子詩酒逐歡,與異域風情的商人駝隊擦肩而過,人間煙火撲面而來。
如今卻再也找不回記憶力的樣子了,昂頸而立的銅駝被沉入洛川,引以為傲的街道被一把大火付諸一炬。
胡人的負隅頑抗其實也是很可怕的,他們得不到的,也不想讓別人得到。
路過鴻鵠樓時,衛玠差點沒認出來那已經被燒成一片焦土的地方,曾是他和他的友人經常聚在一起聽管弦嘔啞的天下第一樓。
勒馬駐足,耳邊好像依稀還能聽到陸機吟誦他的新詩“金馬門外聚群賢,銅駝陌上集少年”的聲音。他已經忘記當時他們聚在一起到底在討論什麼了,也許是歐陽建又一次在一群唯心主義中間宣傳他唯物主義“邪教”;也許是巨富石崇又在說他給他的金谷園增添了什麼稀世珍寶;甚至可能只是幾個學問最高的又在高談闊論、誰也不服誰。
衛玠曾以為他對那樣紙醉金迷的生活是沒什麼期待的,如今卻發現他願意用他最好的一切去換取洛陽城重回過去的樓台煙雨,他迫不急的想回到那個王家世叔王澄一眼就能在人煙稠密的街道上準確無誤的認出他、並招他上來飲酒品茗的肆意過去。
如果昨日重現,他大概還是會嫌棄的轉過頭,假裝沒有看到放浪形骸的王澄吧。但是至少他會因為當時洛陽城人人富足幸福的笑容而欣喜。
如今……
百姓已經逐批在接受過檢查與核實後,被從洛陽皇宮放出,回到了自己的家裡。有人奔走在街頭巷陌,呼喊著已逝親人的名字;也有人看著被糟蹋的面目全非的家園嚎啕大哭;更多的人是一臉的茫然與絕望,活下來又如何呢?他們熟悉的那個洛陽已經回不去了。
災後重建,談何容易?劫後餘生,與家人相擁而泣自然好,若沒有家人可以抱了呢?曾經的洛陽連衽成帷、舉袂成幕;如今的洛陽屍骨累累、生靈塗炭。
幾乎每一家都有白事,喪葬業無比興盛,連棺材店的老闆都在葬著自己的麼兒。
稚子何辜。
能逃入洛陽皇宮的終究還是少數,活下來的人未必會覺得幸福。
拓跋六修與衛玠並馬而立,他握住他空閒的手說:“那些野心家我一個都不會放過!我發誓!不管是暴露的,還是沒有暴露的,他們都要為他們的一己之私付出代價!”
“那洛陽城的百姓怎麼辦呢?”衛玠沒想過要當什麼救世主,卻也是發自真心的希望能夠避免亂世。
如今亂世確實是避免了,可該死的人卻好像一點都沒有少。
以前看小說,總覺得主角亂世梟雄、成就宏圖霸業有多帥、有多好,等真看到戰爭給現實所帶來的災難後,衛玠才明白賢哲為何總說平凡是福。他年少時只能看到腳踏五彩祥雲、身披鮮花盔甲的大將軍如何榮耀加身,卻想不到在每一條逝去的生命背後,被破壞的有可能是一整個家庭的希望與夢想。
“自然是團結一心,守望相助。不要忘了,我們還有海外的金銀礦啊。”拓跋六修努力安慰著衛玠,“你以為衛璪為什麼放棄了曾經當大將軍的雄心壯志,轉為了管理後勤?”
“因為他也曾在益州看到過如今的這一幕。”
為了守護一方百姓,當沖在最前面的戰神,這很偉大;但是當戰到最後,復興家園的幕後工作者,同樣偉大。衛璪其實是個很大智若愚的人,他不是想的太少,反倒是想的太多。衛家有武賢法師、石勒以及拓跋六修這一個個的招牌就夠了,他甘當一個在幕後把一切fèngfèng補補起來的人。有些工作總有人要去做,他覺得他能做到最好。
最主要的是,如今可不就把他的能力顯出來了?→棗哥如是說。
大將軍又如何,進擊的長公主又如何?誰有他衛璪戰後收場的經驗多?洛陽城如今百廢待興,衛璪是所有參與了這次戰爭中最早升官的,當下的他也算是大權在握,獨挑了災後重建工作小組的大梁,連王濟想要修繕王家祖宅都需要找衛璪特批條子。
“不要小瞧了百姓的自愈性。我們當晚攻入洛陽城的時候,你是沒看到那喜極而泣、夾道歡迎的盛況。”
如今在哭,是因為當時已經高興過了,現在自然要對逝去的曾經緬懷一二。但沒有人會一直沉浸在過去的悲痛中無法自拔,洛陽人的自強不息,可不會輸給魏興郡、盪陰城,沒什麼為什麼,他們可是真正的天子腳下、龍脈之上的京師人!
遠遠的,伺候在晉惠帝身邊多年的大太監,火急火燎的朝著衛玠快馬而來:“衛少傅,衛少傅,可算是找到您了,陛下口諭,宣您入宮。”
衛玠與拓跋六修一起入了宮,雖然晉惠帝並沒有宣召拓跋六修,但他還是找了個理由跟著覲見了。
晉惠帝如今帶著老婆孩子,一大家子一起蝸居在一處很小的宮殿裡,沒辦法,其他更好、更大、更適合住人的宮殿,早在當日情況緊急時,安排了儘可能多的人暫住,如今自然是不太適合再給皇上住的,怎麼著也要等全部打掃乾淨、修繕完畢之後再恭請聖駕。但是偏偏晉惠帝堅持要工部先緊著洛陽城,最後再管皇宮。皇后、太子以及太后對此都沒有意見,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委屈,於是只能如此湊合。
連衛玠都覺得有些看不下去了,偏偏晉惠帝還心大的表示:“這裡很好啊,人多,熱鬧。”
太子抱著“小太子”,也一本正經的點了點頭:“我們已然比很多流離失所的百姓好太多了,至少有片瓦遮身。身為皇室,自當表率!”
晉惠帝一臉“我兒砸說什麼都對”的驕傲表情。
衛玠無奈,想想他們家如今貌似都比皇帝住的好,還是有點淡淡的肝疼,但他也不能阻止晉惠帝去當個好皇帝,所以他只能跳過這個話題:“不知陛下宣臣,所為何事?”
心寬體胖的晉惠帝提起這個話題就皺起了一張包子臉,變得更像是個薄皮大餡、十八個褶的天津包子了。
還是太子代為回答。
常山公主正在鬧,請陛下責罰於她,要不然她就以死謝罪。
“……”啊?
對於把世家和百姓都放入皇宮這件事,晉惠帝本人是沒什麼不滿的,特殊情況特殊處理,他覺得他的姑母和姐妹們做的很好,能救下那麼多人,簡直不能更棒。但是常山公主卻並不這麼覺得,當時情況緊急,再讓她選一萬遍,她還是會那麼做,可事後她卻覺得她愧對列祖列宗,毀了皇室的威嚴,她沒能依照約定,照顧好晉惠帝的皇宮。數以萬計的災民給皇宮帶來的破壞是沒辦法想像的,即便住進來的人已經足夠小心翼翼。
常山公主覺得她這樣的自作主張若不被懲罰,日後都沒臉去九泉之下見她的皇兄。不管別人對晉武帝的感官如何,常山公主隨著年歲漸大,滿心滿眼只記得了晉武帝對她的好。D但是她卻辜負了她皇兄對她託孤的期待。
衛玠沒想到他舅母還有這一出。但他還是不明白晉惠帝找他來告訴他這些幹什麼。
“只有老師能說服姑祖母了。”太子繼續代答,晉惠帝根本說不清楚事情。他並不想懲罰他姑母,可是他又不敢不聽姑母的話,如今簡直左右為難的都快要把自己逼成精神分裂了。
“臣定當竭盡全力。”
衛玠領了命,但轉身出去的時候其實心裡根本沒譜,別人都覺得他是衛王兩家的掌中寶,跺一跺,抖三抖的那種,但他自己卻並沒有那個信心。
常山公主已經搬回了自己的公主府,王家的人如今也一併住在那裡。衛王兩家因為最初對胡人的抗爭,他們兩家的宅子是被報復性毀的最嚴重的,根本沒辦法主人。王濟這個身為一家之主的大將軍,上馬要殺敵,下了馬還要為一家老小住的地方奔波操心,也是不容易。
但無論如何都要儘快搞定,整日住在老婆的府里,是王濟的大男子主義所無法忍受的。
衛玠暢通無阻的進了公主府,僕從無不小心翼翼的伺候著,不敢有絲毫怠慢,不說衛玠是常山公主和駙馬的寶貝,只說衛家在這一劫中所立的功勞,就足夠他們橫著走了。
流言蜚語什麼的,隨便吧,嘴長在別人身上,幸福卻只有自己能感受。
“試試吧。”衛熠鼓勵弟弟道。只在心裡想著,背後的事情就交給她這個當姐姐的來做好了。說服家人、引導輿論、為日後鋪路什麼的,雖然麻煩了點,但是誰讓她就喜歡挑戰困難呢?最近的幾年她可有的幹了,這波值了!
第二天一早,拓跋六修果然來了,穿著考究,進退有度,對衛家上下極盡討好之能,還不會讓你覺得他諂媚討厭,只覺得如沐春風。對方畢竟是代王,讓這麼一個人物如此費心,哪怕是兩朝元老的衛老爺子,也不可能繼續給拓跋六修臉色看。
石勒聽到這裡的時候,基本已經知道衛家算是雨過天晴了:“看來你們家長輩也撐不了多久了。”
“未必。”衛熠想起了她父母“偉大的夕陽紅環球蜜月之旅”,衛玠想日日找拓跋六修來一起來鐵杵磨針,也要問鐵錘答應不答應,他們不在了,衛玠能如何?這事兒可有的磨呢。
“但至少化解了本有可能會造成的矛盾。”石勒一邊安慰衛熠,一邊給衛熠按摩。
“那倒也是,還是謝謝你提醒我,要不是你找我回來,我指不定多會兒才能知道這事兒呢。要是到時候已經鬧僵了,我勸什麼都沒用了。”衛熠笑了。
石勒手有了一陣短暫的停頓,他找衛熠回來,可不是為了衛玠的事兒。
“誒,你說好笑不好笑?”衛熠突然轉身,笑眯眯的看著石勒,“我猜過你找我是因為分公司的事情,其實也猜過你是不是打算學我哥那個惡俗狗血愛好者,在七夕向我求婚。”
石勒也跟著笑了。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內心在瘋狂吶喊,啊啊啊,絕壁不能讓衛熠知道他藏了個戒指在家裡啊,要不這輩子都不夠丟人的!以及……那什麼時候求婚合適呢?求給個名分啊,總裁大人!
第204章古代二百點都不友好:
故都重遊,滿目瘡痍。
衛玠騎著王濟的汗血寶馬,重新踏上銅駝大街,想著它從閶闔門一路延伸到宣陽門,北接皇宮,南連大市,曾商賈雲集,繁花似錦。回憶起兒時第一次乘公主叔母的油壁車從這裡走過,聽拓跋六修給他講走馬章台,見世家公子詩酒逐歡,與異域風情的商人駝隊擦肩而過,人間煙火撲面而來。
如今卻再也找不回記憶力的樣子了,昂頸而立的銅駝被沉入洛川,引以為傲的街道被一把大火付諸一炬。
胡人的負隅頑抗其實也是很可怕的,他們得不到的,也不想讓別人得到。
路過鴻鵠樓時,衛玠差點沒認出來那已經被燒成一片焦土的地方,曾是他和他的友人經常聚在一起聽管弦嘔啞的天下第一樓。
勒馬駐足,耳邊好像依稀還能聽到陸機吟誦他的新詩“金馬門外聚群賢,銅駝陌上集少年”的聲音。他已經忘記當時他們聚在一起到底在討論什麼了,也許是歐陽建又一次在一群唯心主義中間宣傳他唯物主義“邪教”;也許是巨富石崇又在說他給他的金谷園增添了什麼稀世珍寶;甚至可能只是幾個學問最高的又在高談闊論、誰也不服誰。
衛玠曾以為他對那樣紙醉金迷的生活是沒什麼期待的,如今卻發現他願意用他最好的一切去換取洛陽城重回過去的樓台煙雨,他迫不急的想回到那個王家世叔王澄一眼就能在人煙稠密的街道上準確無誤的認出他、並招他上來飲酒品茗的肆意過去。
如果昨日重現,他大概還是會嫌棄的轉過頭,假裝沒有看到放浪形骸的王澄吧。但是至少他會因為當時洛陽城人人富足幸福的笑容而欣喜。
如今……
百姓已經逐批在接受過檢查與核實後,被從洛陽皇宮放出,回到了自己的家裡。有人奔走在街頭巷陌,呼喊著已逝親人的名字;也有人看著被糟蹋的面目全非的家園嚎啕大哭;更多的人是一臉的茫然與絕望,活下來又如何呢?他們熟悉的那個洛陽已經回不去了。
災後重建,談何容易?劫後餘生,與家人相擁而泣自然好,若沒有家人可以抱了呢?曾經的洛陽連衽成帷、舉袂成幕;如今的洛陽屍骨累累、生靈塗炭。
幾乎每一家都有白事,喪葬業無比興盛,連棺材店的老闆都在葬著自己的麼兒。
稚子何辜。
能逃入洛陽皇宮的終究還是少數,活下來的人未必會覺得幸福。
拓跋六修與衛玠並馬而立,他握住他空閒的手說:“那些野心家我一個都不會放過!我發誓!不管是暴露的,還是沒有暴露的,他們都要為他們的一己之私付出代價!”
“那洛陽城的百姓怎麼辦呢?”衛玠沒想過要當什麼救世主,卻也是發自真心的希望能夠避免亂世。
如今亂世確實是避免了,可該死的人卻好像一點都沒有少。
以前看小說,總覺得主角亂世梟雄、成就宏圖霸業有多帥、有多好,等真看到戰爭給現實所帶來的災難後,衛玠才明白賢哲為何總說平凡是福。他年少時只能看到腳踏五彩祥雲、身披鮮花盔甲的大將軍如何榮耀加身,卻想不到在每一條逝去的生命背後,被破壞的有可能是一整個家庭的希望與夢想。
“自然是團結一心,守望相助。不要忘了,我們還有海外的金銀礦啊。”拓跋六修努力安慰著衛玠,“你以為衛璪為什麼放棄了曾經當大將軍的雄心壯志,轉為了管理後勤?”
“因為他也曾在益州看到過如今的這一幕。”
為了守護一方百姓,當沖在最前面的戰神,這很偉大;但是當戰到最後,復興家園的幕後工作者,同樣偉大。衛璪其實是個很大智若愚的人,他不是想的太少,反倒是想的太多。衛家有武賢法師、石勒以及拓跋六修這一個個的招牌就夠了,他甘當一個在幕後把一切fèngfèng補補起來的人。有些工作總有人要去做,他覺得他能做到最好。
最主要的是,如今可不就把他的能力顯出來了?→棗哥如是說。
大將軍又如何,進擊的長公主又如何?誰有他衛璪戰後收場的經驗多?洛陽城如今百廢待興,衛璪是所有參與了這次戰爭中最早升官的,當下的他也算是大權在握,獨挑了災後重建工作小組的大梁,連王濟想要修繕王家祖宅都需要找衛璪特批條子。
“不要小瞧了百姓的自愈性。我們當晚攻入洛陽城的時候,你是沒看到那喜極而泣、夾道歡迎的盛況。”
如今在哭,是因為當時已經高興過了,現在自然要對逝去的曾經緬懷一二。但沒有人會一直沉浸在過去的悲痛中無法自拔,洛陽人的自強不息,可不會輸給魏興郡、盪陰城,沒什麼為什麼,他們可是真正的天子腳下、龍脈之上的京師人!
遠遠的,伺候在晉惠帝身邊多年的大太監,火急火燎的朝著衛玠快馬而來:“衛少傅,衛少傅,可算是找到您了,陛下口諭,宣您入宮。”
衛玠與拓跋六修一起入了宮,雖然晉惠帝並沒有宣召拓跋六修,但他還是找了個理由跟著覲見了。
晉惠帝如今帶著老婆孩子,一大家子一起蝸居在一處很小的宮殿裡,沒辦法,其他更好、更大、更適合住人的宮殿,早在當日情況緊急時,安排了儘可能多的人暫住,如今自然是不太適合再給皇上住的,怎麼著也要等全部打掃乾淨、修繕完畢之後再恭請聖駕。但是偏偏晉惠帝堅持要工部先緊著洛陽城,最後再管皇宮。皇后、太子以及太后對此都沒有意見,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委屈,於是只能如此湊合。
連衛玠都覺得有些看不下去了,偏偏晉惠帝還心大的表示:“這裡很好啊,人多,熱鬧。”
太子抱著“小太子”,也一本正經的點了點頭:“我們已然比很多流離失所的百姓好太多了,至少有片瓦遮身。身為皇室,自當表率!”
晉惠帝一臉“我兒砸說什麼都對”的驕傲表情。
衛玠無奈,想想他們家如今貌似都比皇帝住的好,還是有點淡淡的肝疼,但他也不能阻止晉惠帝去當個好皇帝,所以他只能跳過這個話題:“不知陛下宣臣,所為何事?”
心寬體胖的晉惠帝提起這個話題就皺起了一張包子臉,變得更像是個薄皮大餡、十八個褶的天津包子了。
還是太子代為回答。
常山公主正在鬧,請陛下責罰於她,要不然她就以死謝罪。
“……”啊?
對於把世家和百姓都放入皇宮這件事,晉惠帝本人是沒什麼不滿的,特殊情況特殊處理,他覺得他的姑母和姐妹們做的很好,能救下那麼多人,簡直不能更棒。但是常山公主卻並不這麼覺得,當時情況緊急,再讓她選一萬遍,她還是會那麼做,可事後她卻覺得她愧對列祖列宗,毀了皇室的威嚴,她沒能依照約定,照顧好晉惠帝的皇宮。數以萬計的災民給皇宮帶來的破壞是沒辦法想像的,即便住進來的人已經足夠小心翼翼。
常山公主覺得她這樣的自作主張若不被懲罰,日後都沒臉去九泉之下見她的皇兄。不管別人對晉武帝的感官如何,常山公主隨著年歲漸大,滿心滿眼只記得了晉武帝對她的好。D但是她卻辜負了她皇兄對她託孤的期待。
衛玠沒想到他舅母還有這一出。但他還是不明白晉惠帝找他來告訴他這些幹什麼。
“只有老師能說服姑祖母了。”太子繼續代答,晉惠帝根本說不清楚事情。他並不想懲罰他姑母,可是他又不敢不聽姑母的話,如今簡直左右為難的都快要把自己逼成精神分裂了。
“臣定當竭盡全力。”
衛玠領了命,但轉身出去的時候其實心裡根本沒譜,別人都覺得他是衛王兩家的掌中寶,跺一跺,抖三抖的那種,但他自己卻並沒有那個信心。
常山公主已經搬回了自己的公主府,王家的人如今也一併住在那裡。衛王兩家因為最初對胡人的抗爭,他們兩家的宅子是被報復性毀的最嚴重的,根本沒辦法主人。王濟這個身為一家之主的大將軍,上馬要殺敵,下了馬還要為一家老小住的地方奔波操心,也是不容易。
但無論如何都要儘快搞定,整日住在老婆的府里,是王濟的大男子主義所無法忍受的。
衛玠暢通無阻的進了公主府,僕從無不小心翼翼的伺候著,不敢有絲毫怠慢,不說衛玠是常山公主和駙馬的寶貝,只說衛家在這一劫中所立的功勞,就足夠他們橫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