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是胡太后帶著自己的女兒和陽平公主,一起說動了常山公主出山。

  這些年常山公主愈發的像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泥塑菩薩了,是胡太后的念經好姬友,一般人想說動常山公主可不容易,也就胡太后了。

  常山公主一旦答應了,就肯定會認真完成,她不是那種信口開河的人。

  哪怕有敵人入了城,常山公主也會堅守在洛陽皇宮內,完成她的承諾:“人在,宮在,人亡,宮依舊在。”

  王濟比誰都了解他眼瞎心不瞎的老妻的這種一諾千金的君子風度,他曾愛慘了常山公主這份內心的強大,如今卻又想著若她能少幾分她的堅強該多好。他只想她活著,並不關心洛陽皇宮會因此損失多少。

  “除了小輩,就徹底沒有人逃出來了嗎?”衛玠的眼前開始走馬燈一樣的閃過他的朋友,陸機、溫嶠、楚王世子,除了這二年他所不知道的外調的人,其他人肯定都在城內。

  “後來倒也陸陸續續逃出來一些。”

  世家總會有一二壓箱底的手段,狡兔三窟,誰家能沒個地道、密室的?他們肯定不可能在城中坐以待斃。

  “那些人里有咱們認識的人嗎?”衛玠急不可耐的詢問了下去,“如果沒有,那逃出來的人里有帶回來什麼有關於咱們認識的人的消息嗎?”

  王濟再一次沉默了,有些事情,他並不想讓衛玠知道,但肯定瞞不住,與其讓衛玠從別人口中聽到什麼含含糊糊的話,還不如由他來說。

  “有認識的人逃出來了,但衛王兩家,沒有任何一人在其中;這些人也帶回了一些城內的消息,但是情況不容樂觀。”洛陽城曾是無數人所憧憬的全國中心,如今卻已是人間煉獄。糟糕的消息里首當其衝的便是,不少世家女不堪受辱,第一批就自盡了。

  這個世界付諸在女性身上的惡意,總是在不斷的刷新著底線。

  “我要去洛陽!立刻!馬上!”

  衛玠已經毫無理智可言了,因為他的女性親屬幾乎都在洛陽!他的阿娘,他的舅母、叔母,他的從姊從妹……

  衛玠前幾天才從栆哥口中知道,吃貨七娘去年生了一對雙胞胎,長的是一模一樣的可愛,讓繁昌公主這個外祖母嘚瑟了很久,逢人就夸那對孩子多像、多像衛玠。王氏還拿了兩件衛玠小時候穿過的衣服送給雙胞胎,希望雙胞胎長大後能像衛玠一樣,顏值才華兩不誤。

  抱著、逗弄雙胞胎,幾乎已經成了在衛玠沉睡後,唯一能領王氏重展笑顏的事情了。

  七娘也一直心心念念著要衛玠給兩個孩子起名,因為那是在她出嫁前就說好的,要讓衛玠這個小舅舅給她未來的孩子起名,她一直記得這個約定。

  第196章古代一百九十三點都不友好:

  衛玠仿佛再一次看到了七娘,那個時候她還很年幼,穿著一身湖藍色的紗罩襦裙,興奮地坐在馬車裡與衛玠同游銅駝大道,熱鬧的繁景引得小蘿莉驚呼連連,眼睛睜的滾圓,生怕錯過什麼景象。偶爾有飄香的美味陣陣傳來,薄如蟬翼的鼻翼還會靈活可愛的顫動,十足十的饞嘴貓模樣。

  但是,當七娘發現繁昌公主從宮裡帶回來的點心只剩下最後一塊的時候,她總會忍著一臉的肉痛,對衛玠奶聲奶氣的說:“還是讓給阿弟吧。”

  王氏放下牙籤捲軸,笑著逗她:“給了阿弟,七娘不就沒有了嗎?七娘都不心疼的哦?”

  “心疼啊。”七娘傻乎乎的仰著頭,對二伯母老老實實的回答。

  “那為什麼還要給阿弟?”

  “因為阿弟是阿弟啊。”七娘歪頭,不解的看向王氏,有這一個理由還不夠嗎?那可是她阿弟呢,對她很好很好,這個世界上她最喜歡的阿弟。

  其實在衛玠心中,他從未把只大了他一歲的從姊七娘當做過姐姐,更多的是把她當一個妹妹在照顧。但七娘卻在很認真的把衛玠當做弟弟,一個姐姐應該做的她都做了,一個姐姐不一定做的,她也做了。有了什麼好吃的,都會第一時間想到衛玠,因為那是她最喜歡的、最能令她開心的事情,她也希望阿弟能開心。

  這樣的七娘,只是衛家小輩娘子中很普通的一個,她們的父母把她們教的都很好。性格或許有所不同,但對家人的那份關愛之心卻是一模一樣的。洛陽城內有著那麼多的七娘……

  想及此,不等衛玠有所表示,衛璪已經不淡定了,身為嫡子嫡孫,衛家註定要由他來繼承,家族成員的安危也註定了會成為他肩膀上的重量。權利與責任總是並肩而行的,棗哥這方面的自覺還是有的。

  “仲寶(棗哥的字)你冷靜點。”王濟按住了衛璪的肩膀。

  但是完全沒用,衛璪還是揮舞著拳頭站了起來,道:“你讓我怎麼冷靜?!”

  “你既然了解咱們家的娘子,就應該知道她們大多都不笨,一定會保護好自己;她們的性格那麼堅強,絕不會、絕不會……”只因為這點事情就自殺的。她們的仇只會自己報,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了。

  棗哥無言以對,這還真是家裡那群娘子們的性格。

  然後就輪到衛玠反問了:“你們以為自殺就一定要出於本意嗎?!”

  為了防止寡婦嫁人,乾脆活活絞死;為了全家族的榮譽,隨隨便便就能犧牲一二“不潔”之女什麼的……不要說古代了,在現代也是比比皆是,女性只是離個婚,都會被人指指點點,娘家人總會以“你不嫌丟人我們還嫌”來作為阻止女兒離婚的理由。

  衛家當然不會這麼慘無人道的對待兒媳婦們,但是衛家那些嫁到別的世家的女兒們呢?

  “在那些逃出來的世家帶回來的名單里,沒有衛家任何一個娘子的名字,哪怕是外嫁女也一樣!”王濟道。他就說不應該把這些告訴小娘的,他根本受不住!

  衛玠卻受住了,就像是那日反殺劉聰和拓跋六脩,哪怕心臟痛到爆炸,衛玠依舊保持著清醒的大腦,堅持到了最後。

  疼痛促使衛玠變得更加清醒,他說:“那我們去北邙!”

  衛玠去北邙的想法,正與王濟不謀而合。

  北邙那邊有不少世家的別苑和塢堡在,裡面圈養著大批的部曲,閒時務農,戰時當兵。部曲的社會地位在進入魏晉後,越來越低,蓋因這種武裝力量越來越私人化,帶著濃重的從屬色彩。不少部曲都是在天災戰亂下失去了土地的流民,軍事行動越頻繁,世家部曲越活躍,也就代表著人命越不值錢。再加上一些海外黃金和糧食的流入,世家能夠承擔起的部曲上限在不斷上漲。

  即便朝廷對於世家私兵有著明確的人數規定,也架不住世家暗中圈養部曲的數字瘋狂增多,只不過這部分部曲會當做隱民,不會上報。

  這曾是衛老爺子一心想要阻止的,但在歷史的車輪下,個體的力量會被無限的渺小化。

  可也正因此,才有了王濟今時今日的便宜。他要整合這股“隱藏”的力量,依託北邙的天然地理優勢,謀取洛陽,給入侵的胡人一個大大的“驚喜”。一夜間就在洛陽城附近“變出”千軍萬馬,想想就有趣極了。

  至於世家們會不會同意,王濟並不擔心,他有的是說服他們的手段。

  去北邙的原因還有一個——太子司馬頊和羊皇后都在那裡。

  從洛陽城裡逃出來的世家們,大多也都在那裡接受著庇佑。不是他們不想逃往別處,而是他們根本逃不了。先不說他們還有家人在城內等待救援,只說如今晉朝的混亂局勢,就讓這些大部分有生力量都是孩子的世家們不敢千里南渡。而且如今的洛陽城,也不知道為什麼,詭異的只是緊鎖城門,並沒有向外擴張,世家們都在打著“誓於太子共存亡”的旗號,靜觀著局勢的變化。

  於是,就這麼火速而愉快的決定了,去北邙!

  不到一天之內,大軍再一次集結完畢,朝著北邙整裝待發。

  至於盪陰城的大大小小事務,還是後勤小能手棗哥快刀斬亂麻的做出了決定,當然,這一次打的是晉惠帝的旗號,那幫助棗哥在做很多決定的時候變得更加暢通利索了。

  對於叛軍,為防止生亂,大多就地格殺,在處決時會事先宣布罪行,只一條吃人,就足夠盪陰城內的百姓對這些惡魔再生不起任何憐憫之心;少數的叛軍將領,和之前魏興郡的胡人高層一個待遇,他們被秘密關押在了盪陰城內,由石勒親自率部負責留守看押,他特意在這些人面前領了命令明確的聖旨——一旦這些高層有任何異動,可直接斬首,不用留情。

  盪陰城的安全,也一併交給了石勒和留下的一部分士兵守護。

  盪陰城的百姓自發的組織起了護衛隊,有配合石勒一起留下守護家園的,也有主動請纓想跟著聖駕打回洛陽的。

  這一世,晉惠帝還是像歷史上被綁架時做的那樣,免了不少百姓的稅收。傻皇帝對脅迫他的藩王表示,戰爭已經夠苦的了,不能再加重百姓的負擔,你們要是不同意朕下旨,朕就不走了!

  噸位日益增加的晉惠帝可不是說著玩的,他若不想走,沒三五個壯漢別想抬動他。

  威脅成功後,盪陰城便成為了這道旨意的受益者之一,百姓無不感念晉惠帝的恩德。又有這些年潛移默化的越來越強勢的民風所致,晉朝的百姓比歷史上多平添了一分奮起反抗的勇氣。

  炎黃子孫善於忍耐,不喜歡戰爭,但那並不代表著他們會一直忍氣吞聲,他們也有著會頑強不息的鬥爭的一面,只為他們覺得值得的事情。

  這是我們共同的祖國,理當由我們共同守護!

  王濟哪怕還受著傷,也咬牙挺直了腰板出現在了人前,他不能再繼續養傷了,他是大將軍,這是他不可脫卸的責任。

  就像是晉惠帝被救活後,也堅持跟著眾人一起回了北邙一樣,哪怕他的傷口還會時不時的撕裂,他也一聲都沒哭。

  好吧,至少是在人前沒哭。

  人後,萌皇對著衛玠哭的可傷心了,一直吧嗒吧嗒的掉眼淚,順便遺憾於他的眼淚沒辦法像衛玠給他的講的故事裡的鮫人一樣變成珍珠,若是能變成珍珠,那能為國家賺多少錢啊。

  咳,衛玠想表達的重點是,哪怕這麼難受了,晉惠帝也沒有絲毫一丁點想要退縮的打算,該需要他出來當表率的時候,他會比任何一個演員都要敬業的站出來唬人,穩定軍心。沒有什麼為什麼,這是他身為一個皇帝應該做的,他享受到了全國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權利,自然不會吝嗇在關鍵時刻的那百分百的付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