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呸呸呸,這種不吉利的話你也敢亂說。我聽郎君院子裡的阿孫說,郎君早慧,每日都要讀書,一定是在書中尋求救世之法。”

  僕從們八卦的話里,倒是對了一個字。

  ——救。

  衛玠把自己關在房裡,確實是在和拓跋六修一起埋頭尋找拯救之法,只不過救的不是世界,而是衛家。

  ……起因……

  一如穿越局那個不靠譜的傢伙的建議,作為貨真價實的古人,拓跋六修是個很好的翻譯機。

  有了拓跋六修,再也不用擔心衛玠讀不懂《晉書》了呢。

  在六修同學的梳理下,衛玠快速跳過了第一卷《帝王本紀》和比第一卷囉嗦了一倍有餘的第二卷《志》,直奔第三卷《列傳》而去。他在第六章的開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衛瓘,字伯玉,河東安邑人也。

  “祖父的列傳。”對於衛玠來說,祖父衛瓘的名字仿佛自帶某種安全感光環,只單單這麼看著,就有一種如山的磅礴氣勢撲面而來。

  他屹立于波瀾壯闊的歷史洪流之上,漫不經心的笑看人生滄海。

  與生俱來的贏家氣質,讓人感覺他仿佛無所不能。

  “我祖父是最厲害的。”衛玠的語氣里充滿了對衛瓘盲目的個人崇拜。

  拓跋六修沉默著沒說話,他開始有些拿不準該不該讓衛玠看下去了。所以他找了個推脫的藉口,交由命運來決定什麼時候才該讓衛玠知道殘酷的真相。

  【我看不到你腦海里的《晉書》,怎麼給你翻譯?】拓跋六修提出問題後,就自問自答道,【要不還是等你啟蒙之後再說吧?反正我隨時都在。】衛玠不知道拓跋六修真正的顧慮,只狡黠一笑,賣了個小關子,他沒回答,直接拍手讓婢子抬進了一個髹漆紙糊長案。

  案上放著衛玠提前就命人準備好的東西——沙盤。

  “《晉書》上沒有標點符號,也沒有段落,糊成一團,還是豎排繁體的,我感覺我念也容易念錯。所以就想到了照葫蘆畫瓢,我在沙盤上寫出來,你來斷句翻譯。今天先把第六章攻克了,我看了一下,也不算太長的樣子。”衛玠白皙的脖頸伸的老長,對著拓跋六修一臉的渴求表揚。

  拓跋六修只能在內心中苦笑。

  《晉書.列傳》的第六章里寫了兩個名臣,衛老爺子只占了前半段,其中大半還都是在講衛瓘早年間已經發生過的功績。衛瓘老爺子是一員猛將,在《三國演義》中都有出場機會的那種猛。衛玠在衛家從小聽到大,早已耳熟能詳。

  所以,他們的翻譯工作進展的奇快無比。

  快速的掠過沒必要的東西,直擊了拓跋六修最不希望衛玠看到的一句:【瓘不從遂與子恆岳裔及孫等九人同被害時年七十二恆子璪玠時在醫家得免】。

  這話不用拓跋六修翻譯,衛玠自己都能看懂個七七八八。

  【衛瓘不聽,於是和兒子衛恆、衛岳、衛裔以及孫子等九人,同時被害,死去時衛瓘已經七十二歲。衛恆的兩個兒子衛璪和衛玠恰好在別人家做客,得以倖免於難。】衛瓘老爺子今年剛過了六十九歲的生辰,也就是說……

  還有不到三年,衛家就要被滅門了!

  “這怎麼可能呢?”噩耗來的太突然,衛玠整個人都懵了,“不是說衛玠是人生贏家嗎?”

  之前在得知自己就是傳說中的衛玠後,拓跋六修又給衛玠詳細的說了一下歷史上衛玠的人生軌跡:出身世家,少有盛名。

  祖父官至太保,父親是著名書法家,兄長衛璪襲蘭陵郡公爵,他自己既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又是繼何晏、王弼之後被譽為具有“正始之音”的清談名士。

  房玄齡贊他“風神秀異”;杜甫作詩“堪留衛玠車”;元稹言“衛瓘諸孫衛玠珍”……

  除了早死以外,好像再沒有誰擁有比衛玠更人生贏家的人設。

  “全家被滅門算哪門子的人生贏家?”衛玠後退數步,倒在屏風塌上,臉頰煞白,呼吸困難。他感覺自己的心臟就像是被什麼鈍器重重的捶打了下來,猛的一剎那,痛感就由發麻的舌尖傳遍了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他雙手緊緊的握著胸口,和自己的意識做著鬥爭,他還不能就這樣暈過去。

  【你沒事吧?】拓跋六修慌了,本能朝著衛玠撲了過去,想要抱起他,扶著他,代替他承受痛苦……

  但最終他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從衛玠身上穿了過去。他和衛玠的相處模式,終還是和佐為與進藤光不同的,他沒有辦法觸碰到衛玠,他什麼都不能為衛玠做,無論他有多麼渴望。

  這是拓跋六修第一次在衛玠面前如此失態,失態到他甚至已經顧不上自己是不是在失態了。

  明知無用,他還在堅持一遍遍的想要碰到衛玠,幫他做緊急的心肺復甦術。

  幸而,衛玠最終並沒有暈過去。

  現實里的心臟病病發,其實也並不是每一次都會暈過去的,只有影視劇里才會那樣。衛玠自戀的覺得這是他的個人意志堅強……對此科學只能說,你說是就是咯。

  衛玠歪坐在塌上,大口大口的喘著氣,耐心等待著頭暈目眩的缺氧感慢慢消褪。

  【我這、這就叫人……】拓跋六修終於想起來,他已經擁有了幻術這個新技能,他不是百無一用的。

  “別去,求你。”衛玠艱難的從嘴裡擠出來了幾個字。

  【你……】

  “我能堅持。”精神上的暗示有時候可以很強大,又或者衛玠的心疾真的其實只是輕微的,他最終還是慢慢的緩了過來。

  當衛玠再睜開眼睛時,那裡已經被極度的冷靜與理智所充斥。

  這是自父母去世後,衛玠就漸漸掌握的一項技能。他的大腦會在大腦覺得需要的時候,屏蔽一切不穩定的情緒起伏,以絕對的理智暫時接管自己的行動。因為……悲傷、難過、憤怒等負面情緒,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衛玠眼下最需要的,不是大喊“老天為什麼這麼不公平”,而是思考出一個行為有效的辦法,解決掉衛家的滅門之災!在那之前,他不能倒下,時間不等人。

  第15章古代十五點都不友好:

  想要解決問題,就要先搞清楚問題為什麼會存在。

  衛家雖不敢自誇為一流世家,卻也是滿門清貴。一家之主的衛瓘衛老爺子是當朝八公,太子少傅,在法律上被允許合法圈養千人以上私兵的朝中重臣。

  這樣的衛老爺子的全家,怎麼會在一夜之間被滅門呢?

  正常人的思路,肯定是覺得有人造反,要不然就是衛家造反,又或者是衛家被誣陷造反,再不然就只剩下國破家亡這一個選項了。

  但真相卻不是這四個理由里的任何一個。

  真相就是特別荒誕可笑的——就這麼被殺了。

  是的,【就這麼被殺了】,就像是岳飛的罪名【莫須有】一樣。沒有任何官面上的正當理由。西晉堂堂一品大員,地位等同於現代的國防部部長、文化部部長、財政部部長等職位的政府要員,隨隨便便就在首都的家裡被人滅了門,只有兩個在醫者家的孫子躲過一劫。

  事後,朝廷追封衛老爺子為蘭陵郡公,衛恆被追封為蘭陵世子,由活下來的孫子衛璪襲爵,以示對衛家的安撫。

  多可笑啊,朝中重臣被人滅門,皇上不懲凶,只是追封了事。而這個追封,還是靠衛家出嫁的女兒聯合多門姻親朝臣,各種上書才得來的結果。

  這聽起來十分的不可思議,但確確實實是在西晉朝真實發生過的往事。

  當然啦,殺人兇手最後也並沒有什麼好下場,只不過不是因為他們殺了衛家滿門,而是因為他們最後真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想謀朝篡位。

  “沒有明面上的理由,那背地裡的呢?殺人總不能是我想殺,我就殺了吧?”

  【理由很複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政治角逐,盤根交錯,講上一天都未必能講清楚。

  所以,拓跋六修決定只是有選擇性的講一下最簡單、最直接的部分,更多背後的政治彎彎繞就都暫時被略過了:這事其實還要打從很早之前的根兒上講起。

  晉武帝有N個兒子,要聰明有聰明的,要勇武有勇武的,但他偏偏立了個傻子當太子。真.智力低下的那種傻子,沒有任何搶救的可能。這在世家圈中並不是什麼秘密,人所共知。

  按理來說,但凡有點責任感的大臣,就不可能放任晉武帝這樣亂搞,抽風傳位給一個傻子。

  但晉朝就是這麼神奇,滿朝文武,只有衛老爺子一個人敢於忠言直諫。好吧,其實衛老爺子也不算是直諫,他只是在一次宴會後隱晦的暗示了一下晉武帝。

  晉武帝聽完,也確實是找人測試了一下傻太子的智商,但是卻被太子妃賈南風和楊皇后(太子的小姨媽)買通宮人,找人代替太子答了卷子。晉武帝看後很滿意,自欺欺人的覺得自己的嫡子也不算傻,只是平時貪玩了些(三十歲了還“貪玩”),長大之後就好了。

  傻太子“長大”之後就會好嗎?很顯然不會。

  晉武帝死後,傻太子變成了傻皇帝。

  傻皇帝連數都數不清,更何況是管理朝政了。於是,野心勃勃的太子妃(後升級為皇后)賈南風,就覺得她把持朝政的機會來了。

  賈南風的性格……看她的妹妹賈午就能知道,又蠢又自以為是,還心腸歹毒。

  賈南風想把持朝政,卻並沒有那麼好把持,因為在她面前還有兩座大山,一是太傅楊駿,二就是少傅衛瓘。

  楊駿的下場如何暫且不表。

  這裡只說衛瓘。

  賈南風對付衛瓘的手段簡單又粗暴,她與楚王合謀,矯詔(假傳聖旨)命清河王上門,殺了衛瓘全家。

  “就這樣?連一點陰謀詭計、栽贓嫁禍都沒有?”衛玠的表情始終維持在“匪夷所思”這個頻道上,“要是我在X點看到有小說里安排這種情節,我會噴死作者。世代掌握權柄的人,怎麼可能幹得出這種無腦事?政治不都是血腥又優雅的嗎?”

  【歷史其實很荒唐,遠不及想像里的波譎雲詭。】這是拓跋六修的經驗之談。

  賈南風的這次行動,毫無技術含量可言,也沒有什麼需要開動腦力的部分,甚至帶著一些個人的泄憤情緒(賈南風忌恨衛瓘身為傻太子的老師,不僅不為傻太子說話,還想廢了他)。正常人都不會想到她能喪心病狂到干出這種事,所以她反而成功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