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棗哥替弟弟遮掩的方式,就是停箸後,講個故事分散大家的注意力,不讓王氏過於在乎衛玠面前的碗。

  衛璪問衛玠:“阿弟可知道二舅這牛肉是如何得來的?”

  衛玠想了想,回憶起白日王氏在齊雲塔說過的話:“據說是和王國舅打賭贏來的,叫八百里駁,好霸氣的名字。”

  衛玠能記住這個名字,還是因為他中學時被強制背會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還是青蔥少年的衛小玠,怎麼想都不明白為什麼“八百里”能指代牛,如今他才發現,他離歷史的典故起源是如此的近。

  “是夠霸氣的,可惜給他起名的主人……”腦子缺根弦。棗哥故事還沒講,就忍不住自己先笑了。

  八百里駁的主人王國舅,是已逝太后王元姬的弟弟,晉武帝的親舅舅,繁昌公主的舅姥爺。為人十分不著調。王元姬貴為皇太后,身體力行提倡節儉,但王愷這個弟弟卻是個坑姐的,酷愛與人攀比鬥富,是遠近聞名的敗家子。最重要的是……他鬥富還斗輸了,一時間成了整個世家圈的笑話。

  繁昌公主很不喜歡她這個被縱的無法無天的舅姥爺,雖然她自己也蠻強勢霸道的,但她卻不喜歡別人這樣。

  所以,一聽說王國舅輸給了二娘家的哥哥,繁昌公主不僅不會不開心,反而也停了象箸,興致勃勃的聽起了棗哥講八卦。咳,深宮無趣,除了變成宮斗中的戰鬥機,公主和宮妃們也就剩下八卦這麼一個業餘愛好了。

  王國舅和王二舅雖然都姓王,但是卻並沒有什麼必然的關係。

  王國舅名王愷,父親是名儒王肅,祖籍東海(今山東);王二舅名王濟,出身世家,一句太原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二王都是生生把世家子弟的生活,過成了暴發戶品味的神奇人物。

  先有王愷、石崇鬥富,後有王濟閒賦邙山後的編錢金埒(用五銖錢推成獵場的圍牆),揍是一群閒著沒事幹窮折騰的主。

  王國舅雖然鬥富輸給了石崇,卻自認為自己好歹是天下第二富,很是看不慣後來者居上的王濟。但王國舅這個人最神奇的點是,他一邊看不上王濟,一邊又總愛腦抽的上趕著和王濟玩,就像當初他非要和石崇玩一樣,略帶抖M傾向。

  這一日閒來無事,兩個著名的西晉閒散人士,就這樣在洛陽郊外的北邙山遇到了。

  好吧,是王國舅千里迢迢趕赴北邙炫耀,卻還非要假裝出一副不小心偶遇王濟的少女漫情節。

  這一次王國舅炫耀的主題就是八百里駁,他經常讓人把牛的牛角擦的晶瑩發亮,將牛當做馬來打扮,一不小心就在洛陽城的世家圈裡颳起了一股以馬飾牛的流行風cháo。自詡為流行風向標的王國舅,自然是要來王濟這裡抖一抖的。人生格言,不炫耀,毋寧死。

  王濟對此的反應嘛……

  在此之前,就必須要先介紹一下王家二舅的背景資料了。

  王濟本來是他爹的第二個嫡子,上面有個十項全能的完美哥哥,下面有個貼心小棉襖的嫡親妹妹(衛玠的娘)。和衛玠現在的情況差不多,從小家裡就沒指望過王濟能有多大出息,只一個勁兒的往死里寵。衛玠是因為有個成年人的靈魂,這才艱難抵擋住了資本主義的糖衣炮彈(餵),王濟卻是個實打實的土著,被理所當然的慣成了一個熊孩子,熊到恨不能上天的那種。

  結果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完美大哥不幸戰死,順位第二的王濟,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成了太原王氏這個一流世家的繼承人。

  雖然在家族、父親和公主老婆的共同努力下,王濟被推上了高位,但在他本人的內心裡,他其實還是當初那個作天作地的浪蕩子,簡直一個大反派人設。

  反派不可怕,就怕反派有文化。

  作為一個性格乖戾的高知分子,一個因為和內兄(大舅子)皇帝有矛盾就敢一氣之下搬去北邙住的西晉著名蛇精病,王濟同學的組成結構是這樣的:他有腦子,還不怕權貴。

  於是乎,王愷的千里炫耀,在王濟同學的算計下,就變成了千里送牛肉。

  王濟其實也不算是算計,而是陽謀。他先是恭維王國舅的she箭技術高超,等一陣胡吹亂捧把對方哄的飄飄然之後,就猛的切入主題說要和王國舅在他的金埒里比she箭,賭注就是王國舅的八百里駁。王濟這人蔫壞蔫壞的,慣愛做的就是扮豬吃老虎,他對王國舅說:“我肯定是比不過你的,但我還是想用一千萬錢來當賭注,嘗試一下。”

  王國舅雖然有錢,但也貪錢,見利眼開的那種,又自恃she箭技術好,便同意了這個賭局。

  無數的血淚教訓都告訴了我們,被眼前一點點蠅頭小利哄的沒腦子的後果,就是被騙子騙的傾家蕩產。

  王國舅以前不知道,不過很快他就會被王濟教會做人了。

  王濟先she,一箭中靶。退下來之後,不等王國舅有所反應,王濟就已經吆喝著下人把那名叫八百里駁的名牛麻溜的斬於了刀下,血液都熱氣騰騰的。

  最缺德的是,王濟只讓人考了一串牛心,吃完就拍拍屁股走人了,一副名牛的味道也不過如此的嫌棄模樣。王濟的內心活動顯而易見——讓你老小子和我炫耀,呵,最後炫耀到我嘴裡了吧?我還不屑吃!

  王國舅氣的一佛升天二佛出竅,但他卻又實在是拿王濟沒辦法。

  告到晉武帝那裡的話,晉武帝還指不定幫誰呢。晉武帝雖然很縱容王愷這個舅舅,但他也同樣十分縱容常山公主和王濟這對妹妹、妹夫。常山公主有眼疾,自幼雙目失明,一直讓晉武帝倍感憐惜;王濟本身的才學又是實打實的,雖然最近在和晉武帝鬧矛盾,但晉武帝內心其實還是很想王濟能回去幫他的,只不過是王濟自己撂挑子不幹了。

  所以,王國舅和王駙馬這種人民內部矛盾,晉武帝一向是不會管的。

  賭已下,牛已死,王國舅只能自認倒霉。但他又不忍心吃自己的愛寵,最後就乾脆眼不見心不煩的把牛肉一股腦的送到了王濟的北邙別苑,不管王濟樂不樂意要。

  王濟當然樂意要了。剛剛在外面那是一種表態,如今這是戰利品,為什麼不收?他不僅和他身為盲人的老婆常山公主一起大大方方的收下了,還大大方方的分享給了一眾在京的親朋好友,連晉武帝都沒落下,並大肆宣揚了此事。

  八卦的傳遍速度總是很快的,加持名人效應後,甚至快到了王國舅人還沒回京,京中已經又一次充滿了他的傳說。

  連在師父張華家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棗哥都聽了個七七八八。如今正好拿到桌子上學話,解決弟弟的小尷尬。

  王氏作為宅斗小能手,其實早已經看穿了兩個兒子玩的小把戲,卻沒有點破。一個好母親,總是能明白該在什麼時候裝傻的。

  故事結束後,繁昌公主第一個不給國舅面子的笑出了聲,並直言不諱道:“他活該!”

  衛家其他年紀小的小輩,緊跟著都笑了起來。

  只有衛瓘老爺子眉頭緊鎖,他的關注焦點不在總是犯蠢的王國舅,而是親家的嫡子王濟,真是越來越……不能描述了。再不管肯定要出大事!

  只是怎麼管,如何管,還需要仔細研究。

  他們作為親家,如果胡亂的指手畫腳,那就不是幫忙,而是結仇了。

  最終,衛老爺子把目光鎖定在了從始至終都沒笑的衛玠身上。老爺子摸了摸自己白花花的鬍子,心想著不愧是他看重的孫子,能居安思危,看出浮華表面下的暗cháo洶湧,好!

  衛玠其實……

  正在聽拓跋六修給他科普王濟與王愷打賭這段,歷史上確有其事,在《世說新語》和《晉書》中都有記載。事實上,王二舅不管是在《晉書》還是《世說新語》等魏晉讀物里,都是個高頻詞,哪裡有奢侈的敗家子,哪裡就有他奮不顧身的背影,增添了一筆又一筆的傳說。

  這麼說吧,王濟同學成功的做到了在別人平淡無奇的生命里,當了一個閃閃發亮的蛇精病。

  作者有話要說:

  目前出場的相關人物可公開的資料:

  王濟:衛玠二舅,王氏親哥,娶了晉武帝的妹妹常山公主為妻,太原王氏未來的繼承人,因為和晉武帝鬧矛盾,就一氣之下搬去了北邙山。人物特點:心情不好,花錢;心情好,往死里花錢。人生信條:妹妹和外甥賽高~\(≧▽≦)/~

  第13章古代十三點都不友好:

  全家娛樂完,衛玠就早早的回了自己的小院,被王氏命人緊盯著喝了滿滿一碗苦中帶酸、酸中帶澀、連黑暗料理之王的大腐國食品都難以企及的……補藥。

  “這、這是謀殺。QAQ”衛玠一口悶了之後,便倒在屏風塌上裝死,手顫顫巍巍指著拓跋六修所在的方向。

  負責膳食的阿錢笑著上前,傾身餵了衛玠一口奶蘇,嬌笑著配合演出:“郎君,婢子這裡有起死人而肉白骨的靈丹妙藥,立竿見影,藥到病除,一顆就見效。”

  “五顆!”衛郎君分分鐘起身,討價還價道。

  “咳。”王氏帶著一應如雲的僕婦婢子進了門,眉眼帶笑,卻暗藏殺氣,“小娘,你在說什麼?”

  其實自衛玠學會表達對“小娘”這個小名的不喜之後,王氏就很少會這麼叫他了。只有個別情況例外,好比當王氏覺得該治治衛玠的時候——大晚上吃太多影響消化的奶製品,就在這個範疇。

  對於衛玠來說,叫小名比連名帶姓的叫大名,更具殺傷力。

  衛玠已經在這短短的時間內,重新調整好姿勢,正襟危坐,努力擺出了一副世家公子該有的大氣風度,美容止,好神情。將“我什麼都沒幹,全家我最乖”的深刻含義,悄然詮釋在了一雙水潤明亮的大眼睛裡,他什麼都沒說,卻好像已經說了很多,讓人不忍再苛求半分。

  王氏……哪怕衛玠這招用了無數次,她也還是會心甘情願的咬鉤,無奈長嘆,素手一點,就算善了。

  當疾醫再三確認了衛玠沒事後,王氏就徹底變回了那個舉止溫婉的阿娘。帶著淡淡環繞的果香,將衛玠輕輕摟在懷裡,唇角起菱,百般鼓勵:“我兒喝藥總是這麼厲害,一點都不怕苦,阿娘真高興。”

  王氏在嚴防死守,生怕兒子只是出了一趟門,就要回家躺個十天半個月。

  衛玠也樂於配合,一是能安王氏的心,二是等王氏走後,他就可以藉由吃不到太多甜食,而理所當然的“鬧脾氣”,把所有人都推出去清場,留給他和六修同學足夠的空間進行溝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