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們所有人在不吃飯的時候,卻都有志一同的跑來花廳“忙碌”,這本身就已經很反常了好嗎?!

  對待家人敢不敢少一點套路,多一些真誠!

  機智如衛玠,早已經看穿了真相。他大步上前,走到祖父面前,先是問安,再就是仰起脖子,踮起腳,主動給摸頭:“我今天一天都沒有發熱,不要擔心。”

  王氏、繁昌公主、六修同學一起側目→→,這就是你所謂的看穿的真相?

  衛瓘老爺子卻明顯很吃衛玠這一套,不僅煞有介事的摸了摸衛玠光潔的額頭,還俯身與小孫子頂了頂頭,一身的文人墨香撲面而來。等再三確認了體溫正常後,老爺子就當著全家的面,對衛玠同學進行了重點表揚。

  全家也很給面子,紛紛熱情鼓掌。【泥垢

  好吧,只有沒有人能看得到的拓跋.背後靈.六修,是真的給了衛玠一個“棒棒噠”的手勢。然後他就盡職盡責站在了花廳門口,機警的注意著每一個有可能會進門傷害到衛玠的人。從衛玠的角度看去,正好能看到拓跋六修欣長的側影,硬朗如磐石般的脊背,筆直如一桿槍的長腿,無不帶給了衛玠最深的安全感。

  這是拓跋六修在現代的時候就常幹的事,雖然他是個不能對普通人做什麼的靈,但他也快速找准了自己能保護衛玠的正確姿勢——警示。

  雖然,呃,衛玠並不覺得自己重要到,會有誰閒的蛋疼的來傷害他。

  【你很重要。】拓跋六修對衛玠說話時,一雙深邃的眼睛裡總是充滿了嚴肅認真,又鄭重其事的情緒,【對我來說。】衛玠招架不住那樣的眼神,就只能放任自流,再到如今的習以為常了。

  拓跋六修穿越後掌握了【製造幻覺】這個新技能,自覺對衛玠的幫助會更大,雖然面上不顯,但他的心卻是少有的雀躍,仿佛站姿都比平時更筆直了三分。

  “三哥,三哥,禮物!”剛學會說話沒多久的衛家小五郎(咳),正在奶娘懷裡一蹦一蹦的想要吸引衛玠的注意力。小五郎的爹是大五郎,成婚五年,只得了這麼一個嫡子,自是寵愛非常。於是,就千嬌萬寵出了小五郎這麼一個耿直的性格——想要什麼,從來都學不會遮掩。

  “對,禮物!”衛玠這才想起,趕忙讓跟著出門的齊發小僮,把禮物都拿了進來。

  祖父的,父親的,叔父叔母們的,親哥親姊的,從弟從妹的,一個都不能少。講真,這麼一大家子人,叔母的胭脂,叔父的紙,弟弟的玩具,姐姐的笛……要不是富裕之家,估計連送禮都會成為一項逼死人的煩惱。

  所以說,有錢就是好啊。衛玠第一千零一次的感慨。

  小五郎得了套木製小兵器,做工不算有多好,但勝在新穎,刀槍劍戟、斧鉞鉤叉,該有的都有,沒有的也有,讓虎頭虎腦的小傢伙在一邊抱著玩具傻樂了半天,誰碰咬誰。他和衛玠、七娘一樣,都還沒怎麼見過世面【餵咳,是沒怎麼出過門,精細昂貴的物什見過不少,但是對於普通人家哄孩子玩的玩具領域反倒是一片空白。

  衛父得到了一桿張藝筆。張藝是西晉早期十分著名的制筆大師,自己本身也是個頗有名氣的書法家。張藝過世後,他的筆便變得有價無市,衛玠買到的其實也只是張藝弟子所制的筆。作為一個書法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衛父其實有不少張藝筆,甚至有一套是張藝親自為衛老爺子量身打造、可當傳世之寶的。但……那些都不是兒砸送的,所以還是兒砸好!

  棗哥得的是左伯紙。左伯是漢靈帝時期最著名的造紙家,能製作出超越當時造紙技術很多的紙張,薄厚均勻,白色鮮明。不過左伯死後,並沒有把造紙的方法記錄下來。西晉的市面上,也只是習慣性把製作最好的紙稱為左伯紙。對於棗哥這種小學生來說,已經足夠了。

  連還在外祖家和堂姑一起學習書法的親姐六娘,衛玠也給她準備了禮物,並已經著人送去了王家別苑,和給外祖王渾、外祖母鍾氏、以及王家一應親戚的各式禮物一起。

  王氏還特意囑咐了送東西的僕從要解釋清楚,這些禮物只是紀念衛玠第一次出門逛街所買的,絕無擔心王家會怠慢自己女兒的意思。

  “你送了你阿姊什麼?”衛老爺子抱起孫子笑著問他。

  衛老爺子能文能武,出身世家,年輕時領兵打仗,千里取敵首級,十分驍勇。如今他依舊每日堅持鍛鍊,身體倍兒棒,吃嘛嘛嘛香,尤其是在朝堂上掐架,一個罵倆,不帶倒氣。咳,意思就是說,他老人家雖然已經高壽六十有九,但讓衛玠坐在他膝蓋上,還是一點都不吃力的。

  “仲將墨,一點如漆。”衛玠其實也不怎麼會送東西,他把握的原則不過兩點,一,投其所好,送對方此時最想要或者最需要的;二,買牌子貨。

  其實古代也有品牌的概念,只不過和現代那種全球奢侈品不太一樣,他們更迷信名人的手工藝,好比左伯紙、張藝筆什麼的。仲將墨也是一樣,正是在學書法的六娘衛熠最需要的,拿出來在同窗門前倍兒有面子。

  “我也給自己買了禮物。”衛玠趁機備案,那其實不是給他買的,而是給拓跋六。只不過衛玠目前只能用“給自己買禮物”這樣的理由來掩飾。

  衛老爺子果然笑著捏了捏衛玠高挺的鼻尖,全然沒有在意小孩子這種傻乎乎的行為。

  他只是在心中暗暗把所有人的禮物都比較了一圈,再低頭看了看自己眼前矮几上——來自洛陽城最好的酒樓里最貴——的雪白鱧魚脯,也不知道打哪兒來的自信,自覺他的禮物才是最和心意的。恩,果然孫子最喜歡的還是我!

  衛父和棗哥……剛巧也是這麼想的。

  咳,不管如何,皆大歡喜。

  然後,就輪到喜聞樂見的吃牛肉環節了,王氏是個信守承諾的家長。她輕易不會鬆口胡亂答應孩子什麼事,可一旦答應了,哪怕再難也會說到做到。據說是從“曾子殺彘”的典故上,得來的教育靈感。

  哪怕是衛家這樣的身份,全家能一起放開肚子吃上一頓牛肉,其實也是一件蠻奢侈的事情。

  畢竟在西晉這個年代,大部分的牛都用來當耕牛使用了,可食用的牛肉的價錢就貴到了離譜。這麼說吧,現代五十塊錢一斤的牛肉,放在西晉,花五十袋五銖錢都未必能吃上一口。更何況是一家上下幾十口放開肚子一起吃了。

  王家二舅給衛玠送來的那些根本不夠。衛老爺子也堅決不占兒媳婦的便宜,因為這種事是會遭人恥笑的,就像是占了兒媳婦的嫁妝似的。

  所以,王家二舅送來的牛肉,最後只切成了小盤,放在了衛玠一人面前,專人專享。

  原汁原味的白切牛肉,衛玠的最愛。烹飪時選用的是上等的腱子肉,也就是牛大腿上的肌肉,不粘手,有彈性,鹵過後肉味更加鮮美。中醫上有補氣養脾、功同黃芪的說法。

  衛家其他人吃的牛肉都是衛家自己的儲蓄,是口感最好的黃牛肉。後廚特意給做成了應景的荷葉牛肉湯,荷葉選的是新鮮的早夏荷,清熱解暑;牛肉文火慢燉了兩個時辰,直至肉質蘇爛,湯味飄香。性溫,味甘,營養豐富,又有荷葉的清香慡利,還未動筷便已食指大動。

  一牛百吃,這就是華夏飲食傳統的日常畫風。

  開飯前,衛玠不著痕跡的朝門口看了看,發現拓跋六修的側臉還是一如既往的面無表情,有些拿不準他會不會也想要吃一些。在現代的時候,哪怕衛玠本身就沒什麼錢,哪怕明知道拓跋六修吃不了,他也還是會堅持多準備一份,如今……衛玠有了這輩子都花不完的錢,卻反而連為拓跋六修多準備一個碗都暫時做不到了。

  就像是有心有靈犀一般,在衛玠不放心的看過去的時候,拓跋六修也扭頭看了過來。漆黑的雙眼,英武的面容,他緩慢但堅定的對衛玠露出了一個讓他放心的笑容,整個人的面部輪廓都看上去變得格外溫柔。

  他用別人都聽不到的聲音對衛玠說:【鬼是沒有味覺和嗅覺的。】衛玠這才收回目光,積極投入到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飯桌。

  拓跋六修則繼續看著衛玠,他是發自真心的替衛玠開心著的,因為他比誰都清楚衛玠到底有多渴望能和一家人一起吃飯。衛玠開心,他就開心。

  繁昌公主笑眯眯的親自給衛玠和七娘各盛了一小碗牛肉湯,這是連她的駙馬衛宣都沒有的高級待遇。

  “疾醫說牛肉有安中益氣、強筋壯骨的功效,還能健脾養胃,是滋補佳品。你們倆都要好好吃,不許挑食,知道嗎?”

  七娘懵懵懂懂的點點頭,她聽不懂她娘那一串,但她知道牛肉好吃,趕忙保證:“我不挑食。”

  七娘屬於典型的健康寶寶,從小到大,吃什麼都能吃的津津有味,讓人不自覺的就跟著她食慾大增。

  衛玠比他阿姊就要差上一些了。因為身體的原因,衛玠的胃口本身就比常人小,還十分嬌弱,嘴裡總是有著揮之不去的苦澀,舌尖容易發麻,吃什麼都沒滋沒味。空有一顆想要吃遍海陸空的心,奈何花架子的身體條件根本不允許。

  為了不讓家裡人擔心,衛玠才一直在假裝出一副看什麼都很想吃的模樣,僅憑對穿越前吃飯的美好想像,就能吃下一碗飯。

  不過,那一小碟淋著美味蘸料的白切牛肉,最後還是沒能全部吃完。這還是衛玠在開吃之前,就已經先親自孝悌過祖父、爹娘、兄弟之後的成果。

  衛玠很是忐忑的看了一眼他阿娘,不是怕浪費了昂貴的食材,而是怕阿娘擔心他胃口不好,但他真的已經很盡力的去吃了。

  總能急人之所急的棗哥,已經分分鐘準備上線了。

  第12章古代十二點都不友好:

  在場輩分最高的衛老爺子已經酒足飯飽,停了象箸(zhu)。

  象箸,其實就是象牙筷子。只不過在在魏晉時期,還沒有筷子這種說法,遵循兩漢的叫法,多為箸或者筯。

  古人用箸吃飯規矩多多。

  好比和長輩同桌吃飯時,需要長輩先動筷,這是基本常識,現代人也知道。

  但不太為人所知的是(最起碼衛玠一開始是不知道的),只有等輩分最高的長輩吃飽停了筷子之後,其他人才能陸陸續續的停下。並且要把筷子整齊的橫放在碟子或者碗上,表示“不再進食,諸君慢用”。最後這個動作有點日漫風,但它確確實實是華夏起源的,就像是榻榻米一樣。

  衛玠的世家生活,每天過的都像是古代生活常識科普。

  這裡特意提起衛老爺子先擱下了象箸,就是為了說明衛玠和衛璪兄弟也已經可以大大方方的表示自己吃完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