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頁
官差一字排開,呈合圍之勢堵住牢房,紛紛拔出寒刀作防備狀。
那兩人幾不可察地對視一眼,從對方的眸中看到了同一個答案,他們緩緩握緊手中的刀,猛地轉身劈開半開的牢門,欲從中突圍。
沒等他們進一步動作,分明被穿了琵琶骨的幾個人幾乎同時從掙脫牆上束縛,飛身掠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兩人後方反刀襲擊,兩人的長刀毫不意外地被徑直折斷。
下一刻,襲擊的人一把扼住兩人的虎口,從他們舌下摳出了毒。
與此同時,官差飛快上前將兩人圍壓在刀下。
“多謝幾位。”安懷袖致意。
幾人稍一頷首,隨意將身上的鐵索扔到一邊,“閣主特意叮囑,這是扳倒霍奕的好機會,大人不可心慈手軟,就算是嚴刑逼供也須得讓他們畫押。切記,一定要讓這些被穿了琵琶骨的叛賊也知道,究竟是誰派人來殺他們的。”
語畢,幾人飛身掠出牢門,消弭無蹤。
風涼徹骨,今夜幾處煎熬幾處憂愁,漸近的北風在醞釀一場詭譎的動盪,血色長夜不期而至。
群臣早朝的氣氛有些不同尋常,沉悶壓迫的感覺在眾人心頭恣意蔓延,那種沒由來的恐懼慌亂逐漸占據了心口,如黑雲壓城般讓人喘不過氣。
殿上好似已經被黑雲籠罩住了。
老一輩的臣子都看得出來,今日景元帝的神情,帶上了些多年不見的冷厲。他的視線最先落在霍奕的身上,又淡淡地移開,掃視著每一個人,哪些臣子也無端染上了驚懼,哪些臣子眼觀鼻、鼻觀心裝模作樣,哪些又神色端凝唯恐禍及自身,一一落入他的眼中。
他勾起唇角冷笑了一聲,笑不達眼底,眼底泛出的是更深一層的冷意。
距離他說“有事起奏”四個字,已經過了有半刻鐘的時間,場下無人貿然出頭。
霍奕的額間有一滴汗順著側頰流進衣襟。這樣的沉默無疑是令人絕望的。
“無事……”景元帝拖長了字音,睨著文武百官。
不等他說完“退朝”兩個字,安懷袖站出一步,“陛下,臣有事起奏。”
牽一髮而動全身。
景元帝的目光再次緩緩掃過眾人,最後落在霍奕的身上,卻對安懷袖道,“講。”
安懷袖:“因此事牽扯吏部官員,臣斗膽於早朝諫言,還請陛下恕罪。昨夜丑時,有歹徒二人私自潛入刑部大牢,殺害十三舵反賊三名,臣帶領刑部官差將其活捉,經一夜審查證實,兩名歹徒乃是受吏部侍郎霍奕霍大人之命。臣若是記得不差,此次審訊反賊已由霍大人接手,目前為止反賊尚未招供,霍大人便急著安排殺手入獄滅口,實在不知意圖何在。”
霍奕額上的汗再次落下一滴,趕忙站出一步辯駁,“老臣對此事並不知情,安大人何故誣衊老臣?空口無憑,本官在朝佐政多年,豈容你顛倒黑白隨意指責?且說那歹徒的主使人極有可能與老臣有過過節,因此故意陷害,安大人不急著查明真相,卻先無端臆測,是何居心?再說安大人自己,天牢重地,歹徒竟能隨意出入,殺害蜃樓案的關鍵人物,出了這麼大的紕漏,安大人是否應該先一步擔責?”
安懷袖不緊不慢地呈上手中摺子,不與他爭論是非,只對景元帝道,“臣這裡有兩張罪狀書,一張乃是由歹徒二人親手畫押招認,另一張則是叛賊血書而成。請陛下先行過目。”
景元帝看了一眼路德忠,後者步下台階,將罪狀書從安懷袖手中接過,再呈給景元帝。
霎時間,霍奕滿頭大汗。倘若他派去的人已將牢中叛賊殺盡,此事倒是好辦得多;或者他派去的人還未殺一人,也好辦得多;但……如今的局面是,死者只有三人,剩下還有十人左右並未被滅口。
這意味著,那些原本死守秘密的叛賊會知道昨夜是他派人前來滅口,因此,為了報復,一定也會把他拉下水!
如同應天所說,“我容忍你背叛這一次,再有下一次,就不是你女兒的婚事那麼簡單了。”想必蜃樓的人都知道,在他身上,只有這最後一次機會,如今他派人滅口,觸怒了他們嚴防死守的底線,已打算和他魚死網破。
但是讓他怎麼也想不通的是,以安懷袖的氣節,竟會為了讓他的人畫押而嚴刑逼供?!以安懷袖平日的作為,能想到讓他派去的殺手先殺三人再借叛賊之口置他於死地?!他不信這只是安懷袖一手安排的!
危機當頭,如今他要怎麼辦?!
霍奕急得滿臉血色褪盡,唇齒也忍不住打顫,他拼命讓自己冷靜下來,景元帝未必會完全不顧多年情分……
“砰!”
隨著成摞的奏摺轟然被推翻的巨響,景元帝怒不可遏,狠狠一掌拍在龍椅上,“大膽霍奕!!”
方才想到的“情分”二字頓時煙消雲散,霍奕猛地撲跪在地,“陛下!老臣冤枉啊!”
“你還敢說你冤枉!?”景元帝冷笑,“枉朕這般信任於你,卻不想你竟與柔然叛黨勾結多年?身為梁朝重臣卻與黑市往來,貪污受賄在前,朕還沒追究你的過錯,如今又來一條勾結叛賊?你背地裡究竟瞞著朕做了多少勾當?!項城一案也有你參與的份兒罷?!果然是亂臣賊子蛇鼠一窩!你還敢說冤枉?罪狀昭昭,難道還要朕找人給你念出來嗎?!”
那兩人幾不可察地對視一眼,從對方的眸中看到了同一個答案,他們緩緩握緊手中的刀,猛地轉身劈開半開的牢門,欲從中突圍。
沒等他們進一步動作,分明被穿了琵琶骨的幾個人幾乎同時從掙脫牆上束縛,飛身掠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兩人後方反刀襲擊,兩人的長刀毫不意外地被徑直折斷。
下一刻,襲擊的人一把扼住兩人的虎口,從他們舌下摳出了毒。
與此同時,官差飛快上前將兩人圍壓在刀下。
“多謝幾位。”安懷袖致意。
幾人稍一頷首,隨意將身上的鐵索扔到一邊,“閣主特意叮囑,這是扳倒霍奕的好機會,大人不可心慈手軟,就算是嚴刑逼供也須得讓他們畫押。切記,一定要讓這些被穿了琵琶骨的叛賊也知道,究竟是誰派人來殺他們的。”
語畢,幾人飛身掠出牢門,消弭無蹤。
風涼徹骨,今夜幾處煎熬幾處憂愁,漸近的北風在醞釀一場詭譎的動盪,血色長夜不期而至。
群臣早朝的氣氛有些不同尋常,沉悶壓迫的感覺在眾人心頭恣意蔓延,那種沒由來的恐懼慌亂逐漸占據了心口,如黑雲壓城般讓人喘不過氣。
殿上好似已經被黑雲籠罩住了。
老一輩的臣子都看得出來,今日景元帝的神情,帶上了些多年不見的冷厲。他的視線最先落在霍奕的身上,又淡淡地移開,掃視著每一個人,哪些臣子也無端染上了驚懼,哪些臣子眼觀鼻、鼻觀心裝模作樣,哪些又神色端凝唯恐禍及自身,一一落入他的眼中。
他勾起唇角冷笑了一聲,笑不達眼底,眼底泛出的是更深一層的冷意。
距離他說“有事起奏”四個字,已經過了有半刻鐘的時間,場下無人貿然出頭。
霍奕的額間有一滴汗順著側頰流進衣襟。這樣的沉默無疑是令人絕望的。
“無事……”景元帝拖長了字音,睨著文武百官。
不等他說完“退朝”兩個字,安懷袖站出一步,“陛下,臣有事起奏。”
牽一髮而動全身。
景元帝的目光再次緩緩掃過眾人,最後落在霍奕的身上,卻對安懷袖道,“講。”
安懷袖:“因此事牽扯吏部官員,臣斗膽於早朝諫言,還請陛下恕罪。昨夜丑時,有歹徒二人私自潛入刑部大牢,殺害十三舵反賊三名,臣帶領刑部官差將其活捉,經一夜審查證實,兩名歹徒乃是受吏部侍郎霍奕霍大人之命。臣若是記得不差,此次審訊反賊已由霍大人接手,目前為止反賊尚未招供,霍大人便急著安排殺手入獄滅口,實在不知意圖何在。”
霍奕額上的汗再次落下一滴,趕忙站出一步辯駁,“老臣對此事並不知情,安大人何故誣衊老臣?空口無憑,本官在朝佐政多年,豈容你顛倒黑白隨意指責?且說那歹徒的主使人極有可能與老臣有過過節,因此故意陷害,安大人不急著查明真相,卻先無端臆測,是何居心?再說安大人自己,天牢重地,歹徒竟能隨意出入,殺害蜃樓案的關鍵人物,出了這麼大的紕漏,安大人是否應該先一步擔責?”
安懷袖不緊不慢地呈上手中摺子,不與他爭論是非,只對景元帝道,“臣這裡有兩張罪狀書,一張乃是由歹徒二人親手畫押招認,另一張則是叛賊血書而成。請陛下先行過目。”
景元帝看了一眼路德忠,後者步下台階,將罪狀書從安懷袖手中接過,再呈給景元帝。
霎時間,霍奕滿頭大汗。倘若他派去的人已將牢中叛賊殺盡,此事倒是好辦得多;或者他派去的人還未殺一人,也好辦得多;但……如今的局面是,死者只有三人,剩下還有十人左右並未被滅口。
這意味著,那些原本死守秘密的叛賊會知道昨夜是他派人前來滅口,因此,為了報復,一定也會把他拉下水!
如同應天所說,“我容忍你背叛這一次,再有下一次,就不是你女兒的婚事那麼簡單了。”想必蜃樓的人都知道,在他身上,只有這最後一次機會,如今他派人滅口,觸怒了他們嚴防死守的底線,已打算和他魚死網破。
但是讓他怎麼也想不通的是,以安懷袖的氣節,竟會為了讓他的人畫押而嚴刑逼供?!以安懷袖平日的作為,能想到讓他派去的殺手先殺三人再借叛賊之口置他於死地?!他不信這只是安懷袖一手安排的!
危機當頭,如今他要怎麼辦?!
霍奕急得滿臉血色褪盡,唇齒也忍不住打顫,他拼命讓自己冷靜下來,景元帝未必會完全不顧多年情分……
“砰!”
隨著成摞的奏摺轟然被推翻的巨響,景元帝怒不可遏,狠狠一掌拍在龍椅上,“大膽霍奕!!”
方才想到的“情分”二字頓時煙消雲散,霍奕猛地撲跪在地,“陛下!老臣冤枉啊!”
“你還敢說你冤枉!?”景元帝冷笑,“枉朕這般信任於你,卻不想你竟與柔然叛黨勾結多年?身為梁朝重臣卻與黑市往來,貪污受賄在前,朕還沒追究你的過錯,如今又來一條勾結叛賊?你背地裡究竟瞞著朕做了多少勾當?!項城一案也有你參與的份兒罷?!果然是亂臣賊子蛇鼠一窩!你還敢說冤枉?罪狀昭昭,難道還要朕找人給你念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