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南海出版公司
第二部分
第二章(34)
作者 : 杜魯門·卡波特
當然,佩里可以堅持自己的主意,留在墨西哥,讓迪克愛去哪兒就去哪兒。為什麼不呢?難道他不一直都是個孤獨者,沒有“真正的朋友”嗎?(除了灰頭髮、灰眼睛、“聰明絕頂的”威利·傑伊。)但是他害怕離開迪克,仿佛離開迪克就像是決心要從時速九十九英里的火車上跳下去似的,令他“有點兒噁心”。他害怕的根據,或者說他自己似乎相信的,是近來產生的一種迷信:只要和迪克在一起,就什麼事都沒有。還有迪克在叫他“醒一醒”時的認真勁兒,以及他在說出以前隱瞞的對於佩里的夢境和希望的看法時的咄咄逼人,所有這一切,既剛愎自用又是在向佩里呼籲,既令他受到傷害、感到震驚又使他為之著魔,幾乎重新喚起他以前對迪克的信任:強硬,“百分之百男子氣概”,講究實際,善於決斷,他答應過要聽迪克的話。於是,墨西哥城十二月初一個寒意料峭的早晨,日出時分,佩里就開始在沒有暖氣的旅館房間裡整理他的東西,悄悄地,以免吵醒睡在床上的兩個人:迪克和那位和他訂婚的年輕姑娘,伊內茲。
有件東西現在他不必牽掛了。在阿卡普爾科的最後一晚,一個小偷偷走了那把吉布森牌吉他。當時,他和奧托、迪克,還有牛仔,正在碼頭邊的一家咖啡館裡為告別而喝得酩酊大醉,因此被人順手牽羊。佩里為此很痛苦,他後來說:“真的感覺氣惱,情緒低落。”他解釋說:“這把吉他我一直帶在身邊,給它上蠟,擦得鋥亮,我用它給自己調音,對待它就像對待一個你真心喜愛的姑娘,唉,還真有點兒神聖。”雖然吉他被偷走了,不會再產生什麼所有權問題,但是其餘的財物還有一個歸宿的問題。他和迪克將來要步行趕路,很明顯,除了幾件襯衫和襪子,他們不可能帶著所有的東西走。其餘的衣物將被託運,實際上,佩里已經裝滿了一隻紙板箱(裡面除了幾件沒有洗過的髒衣服外,還有兩雙長統靴,其中一雙鞋底上印著貓爪圖案,另一雙靴底是鑽石花紋的),上面寫著: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郵局轉交佩里。
但令人頭疼的難題是如何處理這些心愛的和值得紀念的東西:兩隻沉重的大箱子,裡面裝滿了書、地圖、正在發黃的信件、抒情歌曲、詩歌以及一些非同尋常的紀念品(用他親手殺死的內華達州響尾蛇的皮做的吊褲帶和腰帶;在橫濱買的一隻能激起性慾的小套子;從日本買的一顆石化矮樹;一隻阿拉斯加的熊掌)。也許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至少佩里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把這些東西留給“耶穌”。佩里腦子裡所想的“耶穌”是咖啡館對面旅館那個很友好的人,佩里認為此人完全值得信賴,一旦他需要,“耶穌”就會把兩隻箱子寄給他。(他打算一有“固定住址”,就要回箱子。)
南海出版公司
第二部分
第二章(35)
作者 : 杜魯門·卡波特
但是有些東西實在太珍貴了,佩里捨不得丟下,於是在一對情人在床上酣睡、時鐘慢慢走向下午兩點的時候,佩里開始翻弄舊信、照片、剪報,從中挑選準備隨身帶走的值得紀念的東西。其中有一篇題目為《我兒子的生活史》的文章,上面有不少打字錯誤。作者是他父親,是前年十二月為了幫助兒子獲得假釋而寄給堪薩斯州監獄的。這份文件佩里已經看過至少一百遍了,而且每次看都不會無動於衷。全文如下:
童年時代,很高興告訴你們,在我看來,他的童年既好又不好。是的,佩里出生時是個正常的孩子,身體健康,沒錯,開始時我能很好地照顧他,但是後來就不行了,因為我妻子變成了一個不要臉的酒鬼,而那時孩子們才剛到上學的年紀。性格開朗,既是也不是,要是他受到虐待,他就當真,會一直記在心裡。我這人言出必行,我也這樣要求孩子。我妻子就不同了。那時我們住在鄉下,我們全是在野外幹活的人。我教給孩子們的金玉良言:和平相處。好多次孩子們做錯了事就互相揭發,而犯錯的總會自己承認,主動站出來,挨一頓屁股板子,然後保證改好。孩子們干起活來總是很快,這樣他們可以有時間去玩。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洗乾淨,然後穿上乾淨的衣服。我對孩子要求很嚴格,不允許他們冒犯別人,如果別的孩子欺負他們,我就叫他們不要再和那些孩子一起玩。孩子們跟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從不惹麻煩。但是當我妻子想去城裡過一种放盪的生活時,她確實跑到城裡了,麻煩就全來了。我沒管她,當她開著車離去,留下我孤單一人時,我還對她說再見(當時可是經濟大蕭條)。孩子們都扯著嗓子哭叫,而她只是一個勁兒地罵孩子,說孩子以後會逃出來找我。她變得瘋瘋癲癲,說她會讓孩子們恨我,她的確做到了,但佩里除外。出於對孩子們的愛,幾個月後,我去找他們,我在舊金山找到了他們,我妻子蒙在鼓裡。雖然我妻子已經給老師下令不許我看望孩子,但我還是設法到學校里去看望了他們。我看到了在操場上玩耍的孩子,但是孩子們對我說“媽媽不讓我們和你說話”,我吃了一驚。但佩里沒有這樣說,他是與眾不同的。當時他抱住我,說想立刻跟我一起走。我對他說不行。但是放學後,他跑到我的律師林索·特爾克先生的辦公室。我把佩里送回到他媽媽那兒,然後離開了舊金山。佩里後來告訴我,他媽媽讓他去找個新家。孩子們和她在一起生活時,只要高興,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我明白佩里有麻煩了。我想讓她提出來和我離婚,大概一年左右吧,她同意了。她酗酒,喜歡到外面遊樂,和一個年輕人住在一起。離婚時我竭力爭取監護權,結果獲准,幾個孩子全由我監護。我將佩裡帶回家,和我住在一起。其餘幾個孩子,我養不起,只好放在收容所里,因為他們有一半印第安血統,在我的要求下,他們得到了福利救濟和照顧。
第二部分
第二章(34)
作者 : 杜魯門·卡波特
當然,佩里可以堅持自己的主意,留在墨西哥,讓迪克愛去哪兒就去哪兒。為什麼不呢?難道他不一直都是個孤獨者,沒有“真正的朋友”嗎?(除了灰頭髮、灰眼睛、“聰明絕頂的”威利·傑伊。)但是他害怕離開迪克,仿佛離開迪克就像是決心要從時速九十九英里的火車上跳下去似的,令他“有點兒噁心”。他害怕的根據,或者說他自己似乎相信的,是近來產生的一種迷信:只要和迪克在一起,就什麼事都沒有。還有迪克在叫他“醒一醒”時的認真勁兒,以及他在說出以前隱瞞的對於佩里的夢境和希望的看法時的咄咄逼人,所有這一切,既剛愎自用又是在向佩里呼籲,既令他受到傷害、感到震驚又使他為之著魔,幾乎重新喚起他以前對迪克的信任:強硬,“百分之百男子氣概”,講究實際,善於決斷,他答應過要聽迪克的話。於是,墨西哥城十二月初一個寒意料峭的早晨,日出時分,佩里就開始在沒有暖氣的旅館房間裡整理他的東西,悄悄地,以免吵醒睡在床上的兩個人:迪克和那位和他訂婚的年輕姑娘,伊內茲。
有件東西現在他不必牽掛了。在阿卡普爾科的最後一晚,一個小偷偷走了那把吉布森牌吉他。當時,他和奧托、迪克,還有牛仔,正在碼頭邊的一家咖啡館裡為告別而喝得酩酊大醉,因此被人順手牽羊。佩里為此很痛苦,他後來說:“真的感覺氣惱,情緒低落。”他解釋說:“這把吉他我一直帶在身邊,給它上蠟,擦得鋥亮,我用它給自己調音,對待它就像對待一個你真心喜愛的姑娘,唉,還真有點兒神聖。”雖然吉他被偷走了,不會再產生什麼所有權問題,但是其餘的財物還有一個歸宿的問題。他和迪克將來要步行趕路,很明顯,除了幾件襯衫和襪子,他們不可能帶著所有的東西走。其餘的衣物將被託運,實際上,佩里已經裝滿了一隻紙板箱(裡面除了幾件沒有洗過的髒衣服外,還有兩雙長統靴,其中一雙鞋底上印著貓爪圖案,另一雙靴底是鑽石花紋的),上面寫著: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郵局轉交佩里。
但令人頭疼的難題是如何處理這些心愛的和值得紀念的東西:兩隻沉重的大箱子,裡面裝滿了書、地圖、正在發黃的信件、抒情歌曲、詩歌以及一些非同尋常的紀念品(用他親手殺死的內華達州響尾蛇的皮做的吊褲帶和腰帶;在橫濱買的一隻能激起性慾的小套子;從日本買的一顆石化矮樹;一隻阿拉斯加的熊掌)。也許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至少佩里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把這些東西留給“耶穌”。佩里腦子裡所想的“耶穌”是咖啡館對面旅館那個很友好的人,佩里認為此人完全值得信賴,一旦他需要,“耶穌”就會把兩隻箱子寄給他。(他打算一有“固定住址”,就要回箱子。)
南海出版公司
第二部分
第二章(35)
作者 : 杜魯門·卡波特
但是有些東西實在太珍貴了,佩里捨不得丟下,於是在一對情人在床上酣睡、時鐘慢慢走向下午兩點的時候,佩里開始翻弄舊信、照片、剪報,從中挑選準備隨身帶走的值得紀念的東西。其中有一篇題目為《我兒子的生活史》的文章,上面有不少打字錯誤。作者是他父親,是前年十二月為了幫助兒子獲得假釋而寄給堪薩斯州監獄的。這份文件佩里已經看過至少一百遍了,而且每次看都不會無動於衷。全文如下:
童年時代,很高興告訴你們,在我看來,他的童年既好又不好。是的,佩里出生時是個正常的孩子,身體健康,沒錯,開始時我能很好地照顧他,但是後來就不行了,因為我妻子變成了一個不要臉的酒鬼,而那時孩子們才剛到上學的年紀。性格開朗,既是也不是,要是他受到虐待,他就當真,會一直記在心裡。我這人言出必行,我也這樣要求孩子。我妻子就不同了。那時我們住在鄉下,我們全是在野外幹活的人。我教給孩子們的金玉良言:和平相處。好多次孩子們做錯了事就互相揭發,而犯錯的總會自己承認,主動站出來,挨一頓屁股板子,然後保證改好。孩子們干起活來總是很快,這樣他們可以有時間去玩。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洗乾淨,然後穿上乾淨的衣服。我對孩子要求很嚴格,不允許他們冒犯別人,如果別的孩子欺負他們,我就叫他們不要再和那些孩子一起玩。孩子們跟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從不惹麻煩。但是當我妻子想去城裡過一种放盪的生活時,她確實跑到城裡了,麻煩就全來了。我沒管她,當她開著車離去,留下我孤單一人時,我還對她說再見(當時可是經濟大蕭條)。孩子們都扯著嗓子哭叫,而她只是一個勁兒地罵孩子,說孩子以後會逃出來找我。她變得瘋瘋癲癲,說她會讓孩子們恨我,她的確做到了,但佩里除外。出於對孩子們的愛,幾個月後,我去找他們,我在舊金山找到了他們,我妻子蒙在鼓裡。雖然我妻子已經給老師下令不許我看望孩子,但我還是設法到學校里去看望了他們。我看到了在操場上玩耍的孩子,但是孩子們對我說“媽媽不讓我們和你說話”,我吃了一驚。但佩里沒有這樣說,他是與眾不同的。當時他抱住我,說想立刻跟我一起走。我對他說不行。但是放學後,他跑到我的律師林索·特爾克先生的辦公室。我把佩里送回到他媽媽那兒,然後離開了舊金山。佩里後來告訴我,他媽媽讓他去找個新家。孩子們和她在一起生活時,只要高興,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我明白佩里有麻煩了。我想讓她提出來和我離婚,大概一年左右吧,她同意了。她酗酒,喜歡到外面遊樂,和一個年輕人住在一起。離婚時我竭力爭取監護權,結果獲准,幾個孩子全由我監護。我將佩裡帶回家,和我住在一起。其餘幾個孩子,我養不起,只好放在收容所里,因為他們有一半印第安血統,在我的要求下,他們得到了福利救濟和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