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南海出版公司
第二部分
第二章(30)
作者 : 杜魯門·卡波特
牛仔在自己舅舅家為文身的流浪者找到一個房間,還答應幫助佩里提高西班牙語水平。他和那個來自漢堡的度假者的關係令他們獲益匪淺,他們一起喝酒、吃飯、玩女人,而這些費用都由奧托承擔。奧托似乎認為他的比索花得值,單從他喜歡迪克講的笑話就可以看出來。每天,四個朋友駕著奧托租來的深海捕魚船“埃斯特雷利塔號”,沿著海岸釣魚。牛仔擔任船長;奧托畫速寫、釣魚;佩里給魚鉤裝餌,做著白日夢,唱唱歌,有時也釣魚;迪克無所事事,只是一味地無病呻吟,對動來動去抱怨不止,懶洋洋地躺著,被太陽曬得昏昏欲睡,活像一隻午睡時的蜥蜴。但是佩里說:“終於對了,就應當是這個樣子。”然而,他知道這是不能繼續的———實際上,這種生活就將在那天結束。第二天,奧托就要返回德國,而佩里和迪克將駕車返回墨西哥城———迪克堅持要這樣做。“必須如此,寶貝兒,”一天,當他倆正在為此爭論時,迪克說,“這種生活的確很好,太陽照在你的背上。但是錢卻嘩嘩地流走。等把車賣掉後,我們還剩什麼呢?”
答案是所剩無幾,因為那天在堪薩斯城亂開支票所得到的東西,照相機、男式襯衫的鏈扣、電視機,已經全都當掉了。而且,他們把一副雙筒望遠鏡和一台灰色的奇尼斯牌可攜式收音機都賣給了一位迪克熟識的墨西哥城警察。“我們要做的就是重返墨西哥城,把車賣掉,我也許能在修車廠找到一份工作。不管怎麼說,那兒的待遇不錯。那兒的機會更好。上帝啊,我肯定可以更好地利用伊內茲。”伊內茲是個妓女,是在墨西哥城美術館的台階上和迪克勾搭上的(這次參觀是觀光旅遊的一部分內容,是為了滿足佩里的要求)。她十八歲,迪克答應娶她。但是他也答應要娶瑪麗亞,一位五十歲的女人,是個“非常出名的墨西哥銀行家”的遺孀。他們是在一家酒吧里相遇的,第二天早上,她就給了他相當於七塊錢的東西。“所以,你看怎麼樣?”迪克對佩里說,“我們把車賣掉。找一份工作。攢點兒錢。然後再看看會發生什麼事。”仿佛佩里無法準確地預見將會發生什麼。也許他們會用那輛老雪佛蘭換兩三百塊錢。迪克,如果他了解迪克,他的確了解迪克,現在他真正了解了,會立刻把錢花在伏特加和女人身上。
佩里唱歌的時候,奧托在速寫本上給他畫了幅素描。畫得還算像,畫家注意到坐著的人的一個不甚明顯的面部特徵,惡作劇,孩子般的逗樂的惡念,這種惡念令人想起某個心懷惡意的丘比特射出的毒箭。他的上半身脫得精光。(佩里“恥於”脫掉褲子,“恥於”穿泳褲,因為他擔心他的那條傷腿會令看到的人“感到噁心”,所以儘管他幻想著水下的事情,老是談起潛水,但卻一次也沒下過水。)奧托複製了許多文身,用來裝飾那個胸肌發達、手臂粗壯、像女孩子似的小手上長滿老繭的素描對象。奧托把這個速寫本作為分別禮物送給了佩里,速寫本里還有迪克的幾張畫像是“裸體習作”。
奧托合上速寫本,佩里放下吉他,牛仔收起錨,發動了引擎。起航的時間到了。他們在離岸十英里外的海面上,海水呈現出暗黑色。
佩里催迪克趕快釣魚。“我們也許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他說。
“什麼機會?”
“抓一條大魚的機會。”
“上帝啊,我抓到的是條雜種,”迪克說,“我不舒服。”迪克常犯劇烈的偏頭疼,他管這叫“雜種”。他認為這是那次汽車事故的後果。“求你了,寶貝兒,讓我們安靜下來,安靜下來。”
南海出版公司
第二部分
第二章(31)
作者 : 杜魯門·卡波特
然而沒過多久,迪克就忘記了頭疼。他站起來,激動得大喊大叫。奧托和牛仔也叫了起來。佩里釣到了“一條大魚”。一條十英尺長的旗魚躍出水面,它忽而跳起,彎得像條彩虹;忽而潛水,深深地躲在水下,使勁把魚線拉緊。就這樣上升、飛躍、落下又上升。一個小時過去了,又過去了不到一個小時,汗水濕透的垂釣者終於將上鉤的魚收線拉起。
有個老頭兒帶著一架老式的木頭盒子的照相機在阿卡普爾科海港徘徊,“埃斯特雷利塔號”駛進碼頭時,奧托請他拍了六張佩里在獵物旁擺著姿勢的照片。老頭兒的拍照技術糟透了,照片發黑、模糊不清。不過這些照片仍然引人注目,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佩里的表情,洋洋得意的自我滿足和自我陶醉,就像出現於他夢中的那隻黃色大鳥終於帶著他飛向天堂一樣。
十二月的一天下午,保羅·赫爾姆正在小花園裡修剪枝葉,正是這個花園使邦妮·克拉特成為加登城園藝俱樂部的一個成員。這是一項令人憂鬱的工作,因為這使他想起那個做著同樣事情的下午。那天,凱尼恩來幫他的忙,那是他最後一次見到凱尼恩,也包括南希以及全家人。幾周來,赫爾姆先生過得很難。他“健康不佳”(比他知道的還糟;不到四個月,他便去世了),為許多事情憂心忡忡。他的工作就是其中之一。他懷疑這個活兒自己還能做多久。這似乎沒有人知道,但是他明白那些“姑娘們”,貝弗里和伊芙安娜想把農場賣了,雖然他曾在咖啡館裡聽一個年輕人說:“那件神秘的案子一天不破,那一大片地就一天不會有人買。”他想這樣不行,一些陌生人住在這裡,耕種“我們的”土地。赫爾姆表示異議,他是為赫伯著想。他說:“這是該由一個家族管下去的地方。”有一次赫伯曾對他說:“我希望克拉特家一直經營這座農場,而赫爾姆家也一直住在這裡。”赫伯說這話時還僅僅是一年前。天啊,要是農場賣掉了,他該怎麼辦呢?他覺得自己“太老了,難以適應別的地方”。
第二部分
第二章(30)
作者 : 杜魯門·卡波特
牛仔在自己舅舅家為文身的流浪者找到一個房間,還答應幫助佩里提高西班牙語水平。他和那個來自漢堡的度假者的關係令他們獲益匪淺,他們一起喝酒、吃飯、玩女人,而這些費用都由奧托承擔。奧托似乎認為他的比索花得值,單從他喜歡迪克講的笑話就可以看出來。每天,四個朋友駕著奧托租來的深海捕魚船“埃斯特雷利塔號”,沿著海岸釣魚。牛仔擔任船長;奧托畫速寫、釣魚;佩里給魚鉤裝餌,做著白日夢,唱唱歌,有時也釣魚;迪克無所事事,只是一味地無病呻吟,對動來動去抱怨不止,懶洋洋地躺著,被太陽曬得昏昏欲睡,活像一隻午睡時的蜥蜴。但是佩里說:“終於對了,就應當是這個樣子。”然而,他知道這是不能繼續的———實際上,這種生活就將在那天結束。第二天,奧托就要返回德國,而佩里和迪克將駕車返回墨西哥城———迪克堅持要這樣做。“必須如此,寶貝兒,”一天,當他倆正在為此爭論時,迪克說,“這種生活的確很好,太陽照在你的背上。但是錢卻嘩嘩地流走。等把車賣掉後,我們還剩什麼呢?”
答案是所剩無幾,因為那天在堪薩斯城亂開支票所得到的東西,照相機、男式襯衫的鏈扣、電視機,已經全都當掉了。而且,他們把一副雙筒望遠鏡和一台灰色的奇尼斯牌可攜式收音機都賣給了一位迪克熟識的墨西哥城警察。“我們要做的就是重返墨西哥城,把車賣掉,我也許能在修車廠找到一份工作。不管怎麼說,那兒的待遇不錯。那兒的機會更好。上帝啊,我肯定可以更好地利用伊內茲。”伊內茲是個妓女,是在墨西哥城美術館的台階上和迪克勾搭上的(這次參觀是觀光旅遊的一部分內容,是為了滿足佩里的要求)。她十八歲,迪克答應娶她。但是他也答應要娶瑪麗亞,一位五十歲的女人,是個“非常出名的墨西哥銀行家”的遺孀。他們是在一家酒吧里相遇的,第二天早上,她就給了他相當於七塊錢的東西。“所以,你看怎麼樣?”迪克對佩里說,“我們把車賣掉。找一份工作。攢點兒錢。然後再看看會發生什麼事。”仿佛佩里無法準確地預見將會發生什麼。也許他們會用那輛老雪佛蘭換兩三百塊錢。迪克,如果他了解迪克,他的確了解迪克,現在他真正了解了,會立刻把錢花在伏特加和女人身上。
佩里唱歌的時候,奧托在速寫本上給他畫了幅素描。畫得還算像,畫家注意到坐著的人的一個不甚明顯的面部特徵,惡作劇,孩子般的逗樂的惡念,這種惡念令人想起某個心懷惡意的丘比特射出的毒箭。他的上半身脫得精光。(佩里“恥於”脫掉褲子,“恥於”穿泳褲,因為他擔心他的那條傷腿會令看到的人“感到噁心”,所以儘管他幻想著水下的事情,老是談起潛水,但卻一次也沒下過水。)奧托複製了許多文身,用來裝飾那個胸肌發達、手臂粗壯、像女孩子似的小手上長滿老繭的素描對象。奧托把這個速寫本作為分別禮物送給了佩里,速寫本里還有迪克的幾張畫像是“裸體習作”。
奧托合上速寫本,佩里放下吉他,牛仔收起錨,發動了引擎。起航的時間到了。他們在離岸十英里外的海面上,海水呈現出暗黑色。
佩里催迪克趕快釣魚。“我們也許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他說。
“什麼機會?”
“抓一條大魚的機會。”
“上帝啊,我抓到的是條雜種,”迪克說,“我不舒服。”迪克常犯劇烈的偏頭疼,他管這叫“雜種”。他認為這是那次汽車事故的後果。“求你了,寶貝兒,讓我們安靜下來,安靜下來。”
南海出版公司
第二部分
第二章(31)
作者 : 杜魯門·卡波特
然而沒過多久,迪克就忘記了頭疼。他站起來,激動得大喊大叫。奧托和牛仔也叫了起來。佩里釣到了“一條大魚”。一條十英尺長的旗魚躍出水面,它忽而跳起,彎得像條彩虹;忽而潛水,深深地躲在水下,使勁把魚線拉緊。就這樣上升、飛躍、落下又上升。一個小時過去了,又過去了不到一個小時,汗水濕透的垂釣者終於將上鉤的魚收線拉起。
有個老頭兒帶著一架老式的木頭盒子的照相機在阿卡普爾科海港徘徊,“埃斯特雷利塔號”駛進碼頭時,奧托請他拍了六張佩里在獵物旁擺著姿勢的照片。老頭兒的拍照技術糟透了,照片發黑、模糊不清。不過這些照片仍然引人注目,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佩里的表情,洋洋得意的自我滿足和自我陶醉,就像出現於他夢中的那隻黃色大鳥終於帶著他飛向天堂一樣。
十二月的一天下午,保羅·赫爾姆正在小花園裡修剪枝葉,正是這個花園使邦妮·克拉特成為加登城園藝俱樂部的一個成員。這是一項令人憂鬱的工作,因為這使他想起那個做著同樣事情的下午。那天,凱尼恩來幫他的忙,那是他最後一次見到凱尼恩,也包括南希以及全家人。幾周來,赫爾姆先生過得很難。他“健康不佳”(比他知道的還糟;不到四個月,他便去世了),為許多事情憂心忡忡。他的工作就是其中之一。他懷疑這個活兒自己還能做多久。這似乎沒有人知道,但是他明白那些“姑娘們”,貝弗里和伊芙安娜想把農場賣了,雖然他曾在咖啡館裡聽一個年輕人說:“那件神秘的案子一天不破,那一大片地就一天不會有人買。”他想這樣不行,一些陌生人住在這裡,耕種“我們的”土地。赫爾姆表示異議,他是為赫伯著想。他說:“這是該由一個家族管下去的地方。”有一次赫伯曾對他說:“我希望克拉特家一直經營這座農場,而赫爾姆家也一直住在這裡。”赫伯說這話時還僅僅是一年前。天啊,要是農場賣掉了,他該怎麼辦呢?他覺得自己“太老了,難以適應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