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到這個,段新鈺無奈,「在掌珠那邊。」

  那小子,現在可比她忙多了,整日不是陪太后娘娘就是陪皇后娘娘和掌珠公主,也是陛下這陣子比較忙,不然他還得多陪一個人,他常常對著她長吁短嘆,好似自己做了多麼大的貢獻,每每讓段新鈺不忍直視,更不忍拆穿他。

  她撫著額頭,道:「母親,圓圓早就吵著要找你和父親,正好,你今日走時將他帶走,也好讓我清淨兩日。」

  段夫人笑著道:「恰好,你父親也想圓圓了。」

  過了幾日,朝堂上終於傳來關於潮州的消息。

  撥給潮州的賑災銀不會無緣無故丟失,不是被盜匪給截了就是被過路官員給貪污了,而前者,除非吃了熊心豹子膽,才敢明目張胆地截朝廷的賑災銀,所以,這件事大概率是後者做的。

  果不其然,隨後留王傳來的消息,直指潮州知府,州參領乃至下屬的各級縣官。

  聽到這個消息,相益彰沉下了臉。

  潮州知府是他的人。

  潮州知府方永山,當初他成為太子沒多久,他就朝他遞了投誠貼,這麼些年,不能說方永山是個徹頭徹尾的清官,但他知道什麼該拿,什麼不該拿,一方百姓在他的治理下也愈發康泰富裕,日子蒸蒸日上。

  相益彰與他交往不多,但短暫的了解,他知道,那是個圓滑世故的人。

  且不說那是百姓的救命錢,他心裡有底線,不可能貪污,最重要,這樣圓滑世故,對京城動向了如指掌的人,又怎會在這緊要關頭鋌而走險?

  但留王調查的證據又全部指向他,且還在他的別院裡搜集到了一半丟失的官銀。

  證據確鑿,留王傳到京城的消息,還包括將相關官員逮捕關押的事情。

  聽聞,陛下聽到這個消息,雷霆震怒,若不是有朝臣攔著,說此事還需要進一步討論,陛下甚至想當場下令將那些人斬首示眾。

  緊接著,陳王上奏,理所當然地將這頂帽子扣到了相益彰身上,眾所周知,潮州知府方永山是太子的人,方永山貪污,誰知道他是為誰辦事。

  相益彰執掌大權這麼些年,朝廷自然有不少效忠他的人,見此立即反駁,且不說方永山之事的真假,太子本人就負責督辦此事,他怎麼可能做這種一看就很腦殘的事,這事根本瞞不住,稍微調查就調查出來了,他怎麼會自動將把柄獻給旁人,更別說前段時間的太子妃募捐之事。

  這個時候,段新鈺做的事就很有意義了,她做那事是以太子的名義,太子仁善寬厚的名聲早就傳了出去,所以這時候哪怕陳王上鑒控告太子,無論朝臣還是百姓都不相信太子是這樣的人。

  當然,百姓是真的不相信,至於朝臣,就看各自的衡量了。

  段新鈺早就被這一系列事情給弄懵了,她驚慌失措地問相益彰,「這,這究竟怎麼回事?」

  相益彰握住她的手,沉穩道:「不要擔心,相信我,我心裡自有章程。」

  她靠到他身上,汲取他身上的溫暖,澄澈的眸子滿是擔憂和難過,「天家難不成真的沒有兄弟情嗎?」

  聞言,相益彰十分冷淡地扯了扯嘴角,沒吭聲,但瞧著他那神情,卻又好似說明了一切。

  第118章

  許是知道這種毫無根據的事根本奈何不了太子, 陳王也不再在牽扯太子這件事上做文章, 轉而專心地拉扯方永山,希望藉此能牽扯出更多的人, 如果運氣好, 說不定能斷了太子一隻臂膀。

  對此, 相益彰的打算是繼續等待, 段新鈺不知道他在等待什麼, 但看他的神情和心態,他好似一點也不著急擔憂, 無端端的, 她自個也覺得放鬆多了。

  發生了這事,雖說方永山之事還在進行進一步調查, 但他潮州知府的位子肯定丟了,陳王立即抓住機會將自己的人安了過去。

  太子沒被找回來之前, 朝廷幾乎是陳王的天下, 雖說留王最為受寵, 但留王畢竟沒有得力的外家,且瞧陛下的意思, 也是想將留王培養成一位富貴王爺,因此那時候,泰半的大臣都支持陳王, 現在太子回來了,雖說也籠絡了不少大臣,但陳王身邊仍舊有不少忠心的老臣。

  京城盧家就是其中之一, 盧家是陳王的外家,盧家家主領著太常寺少卿的官職,整個盧家在京城雖比不上誠懿侯府和崔府這樣的頂層世家,但在二流世家中也算突出。

  聽聞,這次替代方永山的人便是盧家嫡三子。

  而方永山正在被押解進京的路上。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段新鈺垂了垂眼帘,面部卻沒什麼意外的表情,現在隨遇安被困,方永山又被抓了,留王好似根本對奪儲沒什麼心思,陳王不抓緊安插自己的人才是奇怪。

  只是慧姐兒進宮來陪她說話,卻帶來了一個讓她意想不到的消息。

  「李婉若?」段新鈺驚訝地瞪大眼睛。

  「對。」慧姐兒鄙視地點了點頭。

  「你說,她要嫁與盧家三子?」

  「可不是,」慧姐兒撇撇嘴,補充了一句,「聽聞還要將她那個兒子送還給秦府。」

  段新鈺愣愣的,一時還有些沒反應過來,然後聽慧姐兒繼續道:「那個女人,心氣高得很,端看她原先覬覦我哥哥就知道了,現下之所以將目光放低,放到盧家身上,也是因為那盧家三郎現如今當了潮州知府,年僅二十二歲,可以說未來一片坦途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