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章貞婧笑了笑,整個人倚到了她身旁。

  想當然,李婉若辜負了大夫人對她的期待,隔日她是回家了,只是她回家只稍待兩日,將寧哥兒留下來,便又返回了京城。回到京城後,她也沒回侯府,而是住到了李家在京城的宅子。

  她回到京城沒兩天,大夫人和章貞婧便知道了這個消息,她們心裡嘆了口氣,不是說不失望的,只是事情已經發生,彼此間的感情也出現了裂痕,沒辦法也不能修補了,好在她沒有不知趣地回侯府,日後只當普通親戚走動就是了。

  那邊,段新鈺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銀兩很快就籌備好了,她沒有貿然交給隨遇安,更別說現在負責督管此事的留王,而是帶上圓圓專門跑去太后宮裡一趟,趁圓圓給太后娘娘逗樂時,順帶著將這件事說了。

  聞言,太后倒是波瀾不驚地點了點頭,只道:「一會兒你父皇要過來用膳,你跟你父皇說一聲即可。」

  段新鈺心裡一驚,緊接著垂下了眼帘,她心裡疑惑,面上卻不顯,頓了頓,只頷首道:「是,皇祖母。」

  過了會,陛下果然來了。

  段新鈺就將募捐這事跟陛下提了一嘴,陛下倒是笑著說好,看不出有任何不快的地方,甚至還有幾分欣慰和開懷,看得她心底暗暗鬆了口氣。

  看來陛下並沒有厭棄隨遇安,可能也是為了堵住朝臣的悠悠眾口,遂才罰他閉門自省。

  話說,隨遇安閉門自省了,段新鈺自然不合適留下來用膳,好在她帶著圓圓過來的,圓圓可以代替她陪太后娘娘和陛下用膳,她也只待了一會,就起身回去了。

  回到東宮,恰好到了用午膳的時候,隨遇安也從書房出來了。

  他沒看見圓圓,便問:「圓圓呢?」

  「在皇祖母那裡。」

  聞言,他一愣,轉瞬,又想到她這段時間做的事,不由好笑搖頭,「你還挺樂在其中。」

  段新鈺笑笑,一邊吩咐丫鬟將膳食呈上來,一邊拉住他的手,輕柔反駁:「有何不可?我做這事既能為你解決難題,又能造福一方百姓,兩全其美的大好事,我若再心有不忿,那真的要被娘親和母親指著額頭罵了。」

  聞言,隨遇安搖頭失笑,但轉念一想,她說這話何嘗不在理。

  他心裡感嘆,若紅豆生在現代,哪怕沒有生在顯貴之家,但只要能盡出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她定然會義不容辭。

  想著,他不禁出聲問道:「紅豆,我瞧你對潮州難民格外地心軟?」

  自潮州那邊旱災和蝗災爆發後,段新鈺已經前後試探了好幾次欲要行募捐之事,但之前一直因著某些難以言說的顧慮壓下沒有同意,這次好不容易同意了,她這顆心就真的全無顧慮地完全放到這上頭去了。

  段新鈺笑了笑,靠在他身邊,輕聲解釋:「我幼時家鄉也曾遭受過兩次災害,一次我還小,但另一次我已經五六歲,到了經事的年齡,對那時候發生的事也記得最深。那時候的日子太苦了,你別看蔡家莊生活算富足,但在那個時候,村裡有將近一大半的人都不得不賣子女為生,蔡家莊尚且如此,更別說潮州那塊,我聽聞潮州下屬的鎮子和村子泰半藏在大山中,日子更加艱苦。」

  相益彰認真聽她說完,神情沒有一絲不耐煩,聽完還感慨地舒了口氣,笑著將她攬到了懷裡。

  段新鈺呢喃著問他:「隨遇安,我幫了你了嗎?」

  「自然幫了,幫了我大大的忙呢。」他肯定答道。

  段新鈺不由抿起兩個小小的酒窩。

  相益彰抱著她,心裡覺得沉甸甸又暖洋洋,嘴角不由緩緩勾起,其實他早就有了應對之策,只看過幾日朝廷的動向,只是他的紅豆想要為他做些什麼,他自然滿心感動地受著,更何況,她做這事確實幫了他的忙。

  第117章

  果不其然, 段新鈺主持的募捐一經流出, 人們頓時對東宮看法大變, 不說偶爾還是故意流出去,總之,現在民間對太子和太子妃一派好評,連帶著參與此次募捐的諸位貴女也都賺了個名聲的盆缽金滿。

  聽到段夫人帶的關於外界的流言, 段新鈺鬆了口氣。

  段夫人笑著道:「你父親聽說這件事,還跟我讚揚你長大了, 長心眼了。」

  段新鈺哭笑不得,無奈感慨道:「進了宮方知父親的艱難,女兒雖性情愚鈍, 卻也想為殿下盡一份綿薄之力。」

  段夫人安慰她, 「你且放寬心, 你父親讓我告訴你, 這事波及不到太子身上,且你父親已和太子定下了萬全之策,你就安心做你的太子妃就是了。」

  段新鈺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她知道父親的好意,只是她既成了太子妃,哪能一直被護在父親和隨遇安的翅膀下,她願意塌上光明大道,披荊斬浪,站在隨遇安身邊, 不管前方是雷霆還是暴雨,她都願意陪他一起走下去。

  看到她的神情,段夫人哪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她暗暗嘆口氣,既覺得無奈,又覺得心疼,卻沒有開口阻止。

  就像她想的,她已經是太子妃,將來還要入主後宮,協助陛下一起統治這偌大天下,若不能變強大,就只能成為太子的拖累,屆時,便是他們,亦不好意思為她說話。

  最後,她只是道:「相信你父親和殿下,一切都會好轉的。」

  段新鈺點點頭。

  兩人閒聊了會,段夫人問起圓圓,「怎麼不見圓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