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早朝不歡而散,眾臣卻是看得清,廉親王雖然帶著九貝勒蹦躂的歡,但是實打實的不是為了民生所望。眾人心裡清明,皇上想著為民做主,但此事非同小可,到底動了老祖宗的規矩,也不知道康熙作何反應,於是也就緘默不言,只把尹繼善能空蕩蕩的單撂在廷下,光杆兒司令一樣,怪可憐的。胤禛回了養心殿,胤祥一同隨著,兩個人不約而同的嘆氣,然後都有點惴惴不安。乾清宮裡,康熙正在跟弘暉下棋,李德全報廉親王求見,康熙聽了,笑道:“朕這個兒子是有些時候兒沒來了,弘暉去迎迎你八叔。”

  允禩本意是趁熱打鐵,要把胤禛這般那般不孝不敬的事細細說給老子聽,專門跑來下火的,看到弘暉迎出來,先是一愣,隨即也不管那麼多,反正遲早要傳到老四耳朵里的,倒是怕他的兒子怎地!康熙見了廉親王,先是想起他跟媳婦慪氣的事,剛要開口說,朕給你做主,今年必會給你選兩個側福晉送去,只見允禩噗通一聲跪下來,聲淚俱下,把皇上決定更改鑄錢之法一事添油加醋說了一番,最後落在胤禛無視君父,膽大妄為之上,還說兒臣實在是看不過眼,群臣們也無應和,可知不得人心,所以特來稟報。康熙聽了他這洋洋灑灑一大篇話,臉色煞白,允禩忙上來要撫胸口,康熙卻搖搖手,不讓他靠近,叫道:“弘暉。”允禩瞧著弘暉駕輕就熟掏出蘇合香酒侍候老頭子喝,自己不得已退到一邊。弘暉不咸不淡瞧了允禩一眼。康熙緩過勁來,說道:“朕知道了,你回去吧。”允禩聽了就退出去了,他心裡明白,老頭子做大決定向來深思熟慮,所以估摸著也得細細想想。

  允禩志得意滿的回了府來,一進門就見管家迎上來道:“皇貴妃送了福晉回來了。”進了屋子一看,果然見玉瑤躺在榻上,皇貴妃坐在一旁,瞧著他進來,玉瑤扭過頭去。允禩只好給皇貴妃行禮請安,蘇涼笑著道免禮。允禩便是站在一旁,蘇涼難免要充大,說道:“八弟,本宮這一回可是費了好大力氣才把八弟妹給你請回府來,你若是再惹她不高興,本宮可是不管了。”允禩腹誹兩句,卻只好再謝皇貴妃恩典。敲打完這個,蘇涼又轉頭對八福晉道:“玉瑤,這裡頭也有你的不是,良太妃怎麼說也是允禩的生母,你回回只給惠太妃請安,不去良太妃那裡,你讓允禩心裡怎麼能過得去?”良太妃的出身是允禩心裡的大忌諱,平素也沒人在玉瑤面前叮囑這話,允禩聽了不由紅了眼圈。玉瑤被皇貴妃在安親王府里就開導了半日,這會子聽了只點頭稱是,再看允禩那般可憐的樣子,心裡就越發軟了。蘇涼瞧著他們兩個郎情妾意,眼神逐漸膠著,便笑著告辭,說要回宮。玉瑤要親自去送,皇貴妃卻咬著耳朵囑咐道:“你不必動,這幾日你可要利用好了,有了喜信悄悄跟我說一聲。”玉瑤頓時面紅耳赤的,允禩送出來,原先對著李佳氏感想一般般,這時候聽了她說的話,才知道為何胤禛倚重,便恭恭敬敬看著她上輦,目送離去。

  第二日早朝,允禩心情格外好。夜裡跟著八福晉這般那般成就花好月圓的好事,身心舒泰,待上朝來,正好瞧瞧昨天給老爺子下的火可是著了。允禟見他神色好,便湊過來問,允禩便說你等著看好戲吧。胤禛出來的時候,神色如常,身後還跟著弘暉。眾人便眼巴巴瞧著,弘暉果然眾望所歸,展開一道太上皇的敕旨,朗聲念了半日,大意為朕早說過不再管事,結果你們有些人還是拿些政事煩朕,既然如此還要皇上做什麼?從今天開始,朕決意搬出乾清宮,隨同貴太妃入住承乾宮,你們若是想念朕,要聊聊家常的,便可以過來,再有趁機作亂竄政的,當即亂棍打死!雖然這道旨意出現的時機微妙,但是眾人卻是不約而同都瞄向廉親王,見他面色煞白,就彼此心照不宣的笑笑。胤禛卻是鄭重接了太上皇敕旨,然後喊了尹繼善過來,安排戶部開始準備鑄錢。

  下了朝各自回府,九貝勒早瞧出端倪,便勸廉親王道:“皇阿瑪這是給咱們留了路,那事說不得算了。”允禩聽了,這是允禟跟他這麼久第一次說灰心的話,不由也被帶動的心灰意冷。康熙這是擺明了態度,老四無論做什麼,老子都是支持到底的。竟是同胤礽在的時候是完完全全兩樣了,可是自己經營了這麼多年,竟是一朝白費,說不得心裡也確實不甘。

  卻說胤禛早得了康熙的旨意,當朝瞧著允禩這般,是說不出的痛快。夜裡到了儲秀宮,在榻上跟皇貴妃說起今日之事,說太上皇心裡明白著呢,又說瞧著允禩那樣子,可憐這麼多年的籌劃。因為是他主動提起的話頭,蘇涼聽了勸道:“太上皇也是怕你們兄弟生分,越是這樣,越是得對著八弟好些,他不是喜歡做個仁義人麼?咱們比他更仁義,看他還怎麼說嘴去。”胤禛點頭道:“你想的透徹,我原先心裡還拿不定主意,弘暉過來跟我說了太上皇的意思心裡才穩下來,允禩這般執迷不悟,改日我得跟他好好說一會話。”蘇涼笑道:“冤家宜解不宜結,皇上的心胸寬大,旁人自然是比不過的。”胤禛被她拍的舒服,又因為政事上暢懷,便湊過來這般那般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作者還開著一篇紅樓同人,此篇完結大概就集中火力更新了!謝謝花花支持~!

  ☆、最新更新

  因為選秀的日子日益近了,往儲秀宮登門拜訪的人流愈發密集,皇貴妃便是很忙碌。但是蘇涼自來是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按照原先的打算,康熙的那些阿哥們自有老子娘做主,貴太妃又在旁把關,這些就免了操心。而胤禛這裡,弘暉那頭有老頭子緊緊盯著倒也罷了,其他的侄子們,自有福晉們去求了自家婆婆各宮太妃做主,到時候把看中的人選一遞,蘇涼就樂得清閒。唯一的麻煩出在弘顯,雖然胤禛應許了烏喇那拉氏做主弘顯的親事,但是私下裡也跟蘇涼說過,弘顯這個孩子雖然憊懶,但心性不壞,所以得找個善良得力的媳婦助他,以後各自成家立業弘顯也有靠。這是慈父之心,蘇涼本不欲管,但既然胤禛說了就不好不搭理,便勉強應下來。而烏喇那拉氏於選秀之事大有興趣,反正胤禛萬年也不去一回翊坤宮,裕妃跟熹嬪早就呈了綠頭牌子,胤禛還是天天在儲秀宮紮根,所以巴不得整個後宮能百花盛開鶯歌燕舞,給一人獨寵的皇貴妃添堵。但是無奈不主事,只好集中精力給弘顯挑媳婦。

  想那烏喇那拉氏一族自內大臣費揚古去世後,因著女兒的不受寵,幾個兒子也平庸,因此每況愈下,烏喇那拉氏心裡也無奈。這一回族裡既然有一個小姑娘要應選,烏喇那拉氏難免就動了心思,想著把她配給弘顯。弘顯這孩子是自己一手養大的,確實沒有什麼奪嫡爭儲的能耐,但是將來混個親王什麼的還是綽綽有餘的,自家侄女能跟著他也不算吃虧。於是特地找個機會,把族裡的幾個誥命叫進翊坤宮裡來談,自己引了話頭,卻見眾人都不接茬,心裡極不高興,但不好表露,吃了盞淡茶就送出去,自己一個人坐在殿裡生悶氣。金桔跟她多年不像主僕,倒是有些姐妹的情誼了,見了這樣就過來勸,烏喇那拉氏便抱怨道:“你看看,這都是我娘家的人呢,說起二阿哥都不支聲,倒是我能害她們麼!”金桔說道:“強扭的瓜不甜,她們不願意,咱們再換別人家的姑娘。”烏喇那拉氏冷冷說道:“這群勢利眼子,瞧著二阿哥沒有大阿哥風頭盛,就這般作態,我倒要看看,能給自家閨女張羅到一個什麼樣的好女婿!”說罷,又道:“不是說皇貴妃家今年有兩個女孩子參選麼?你跟我去一趟儲秀宮。”金桔聽了,估摸著她想求李佳氏的姑娘給弘顯。按說,李佳氏是後來抬旗的身份,若不是有皇貴妃撐著,那家子的姑娘能嫁到皇阿哥府里做福晉,也是難得的福分。可是如今皇貴妃當家,就不該去碰這個釘子。但烏喇那拉氏執拗起來,就得順著,金桔懶得費口舌,就隨著一同去了。

  正是來得早不如趕得巧,李夫人帶著兩個媳婦今日入宮來瞧皇貴妃,也是為了自己兩個小孫女打算,想求著皇貴妃給她們撂牌子自行婚配。蘇涼自入宮以來,跟著母親每一個月都要會一次面的,所以眾人見面也不生疏。如今大哥李慶淵官至二品,差不多掌著工部的事,與允祥等也交好,雖然朝堂之上不顯山不露水,但背地裡也是實惠差事;李文燁早早申明退休,帶著李夫人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老二李瑞淵還是不進官場,生意越做越大,悶聲發大財,所以整個李家確乎低調得很。李夫人正抱著弘時跟蘇涼說話,兩個兒媳婦分別也賜了座,瞧著姑奶奶今非昔比,還是有些拘束。蘇涼聽了母親的來意,便道:“這是娘想的周到,咱們家的門第還是薄了些,要是真指給阿哥世子,我只耽心侄女們進了門委屈,既然家裡與我心裡的打算一樣,找合適時候兒跟皇上提一句就是了,這等小事想必也不會駁回的。”話音未落,便聽外頭來報:“皇后駕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