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涼不知道烏喇那拉氏此時不告而來是什麼意思,也只得帶著母親與嫂子與她行了國禮,奉了上座,烏喇那拉氏見到李家女眷都在,想也知道必是為了參選秀女之事而來,便笑道:“本宮正好有事跟皇貴妃商量,正巧李夫人也在。”蘇涼聽了這話,心裡就有些打鼓起來。李夫人帶著媳婦們惴惴的坐下,烏喇那拉氏說道:“弘顯的親事不能再拖了,聽說李家今年有兩個姑娘參選?”因為這話是對著李夫人問的,李夫人只好欠身答道:“回娘娘的話,正是的。”李家大奶奶聽了,知道來意,慌忙就給小姑子使眼色,她一連生了三個兒子,才有今天這對雙胞胎女兒,個個都是心頭肉,小姑娘們在家裡養的嬌嫩,而弘顯的名聲早就爛大街了,烏喇那拉氏這不是存心要糟蹋人麼!蘇涼給大嫂一個你放心的眼神,才道:“謝謝娘娘記掛,我們正是商議這事呢,如今家裡的侄女們還小,婚嫁之事再延一延就罷了,正想著求皇上撂牌子呢。”那烏喇那拉氏也不知道是真聽不懂還是裝的,反正還是一笑:“皇貴妃說哪裡的話,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若是心疼姑娘,先訂了親,晚兩年才叫成親也就是了,哪裡就隨便的要延一延?”說罷,又笑道:“這等好事,本宮勸李夫人也不必再推託了,因著二阿哥歲數也不小了,本宮就做主定了大姑娘吧。”

  烏喇那拉氏一陣風兒一樣的來去,自說自話就給李大姑娘跟二阿哥訂了親,也不等著皇貴妃說什麼,估摸著也知道是不同意,所以就帶著金桔匆匆的走了。蘇涼哭笑不得,李大奶奶卻是急得眼淚都要落下來。李夫人嘆口氣道:“皇貴妃,大姑娘是你的親侄女,你……”原本要說“你不能眼睜睜瞧著她落火坑”,後又想這是在宮裡隔牆有耳便是下意識收回去了。蘇涼自然懂得母親的意思,便安撫道:“阿哥娶親,這事也不能是皇后一個人說得算的,我去求求皇上,給侄女們撂了牌子就是了,娘跟嫂子不用擔心。”李夫人點了點頭道:“這皇家大院的日子難過,咱們家如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過得日子只要安穩就好,給孫子、孫女們都找了門當戶對的結親,日後平平安安就是了”蘇涼見母親明白事理,兩個嫂子也不是一味追逐名利的,想著自己也是個有福的,因為外命婦們入宮不能久留,便打發小荷拿了早備好的箱籠,裡頭有二十萬兩銀票、幾味難得的上等藥材、各色珠寶首飾等,交給李夫人帶回去。

  剛把娘家人送走,外頭又報怡親王福晉兆佳氏來了。怡親王雖是受寵,兆佳氏卻是省事的,蘇涼對她印象一向很好,便打發人客客氣氣接進來,沒說幾句話,知道還是為了選秀的事,兆佳氏求著皇貴妃多多照拂娘家侄女,蘇涼自然應好,怡親王是胤禛的心腹愛臣,怎麼都得多照顧一些的。說完了正事,兆佳氏也不敢多停留,閒話了兩句就要走,蘇涼忽想起一事來,叫住了她:“十三弟妹,我前幾日瞧著十三弟臉色不怎麼好……”這話本來平常,沒想到兆佳氏聽了,當即淚水就湧出來,泣道:“皇貴妃,臣妾也不敢瞞您,十三爺前陣子總嚷嚷心口疼,叫了太醫來瞧,開了好幾副方子,好容易吃得好些就不耐煩吃了,幾個太醫都勸他好好歇兩日,可是……”說著就失聲痛哭起來。蘇涼眉頭一皺,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史上允祥積勞成疾最終早逝,胤禛失了左膀右臂,一蹶不振,連帶後期沉迷金丹道士,死得不明不白……見兆佳氏哭得傷心,蘇涼也跟著落淚,最後才道:“太上皇也常常誇讚十三弟是拼命十三郎,但是這身子也得保養好了才是啊,十三弟妹你別哭了,我今兒就去找皇上,也該給十三弟歇歇假才是。”兆佳氏深知皇貴妃一言九鼎,得了她的保證,連忙就擦乾淚,真心實意謝過不提。

  事不宜遲,旁的都是小事,允祥若是病倒了,胤禛的天可是塌了一半。皇貴妃也顧不得閒言碎語了,自入宮來第一回坐鳳輦往養心殿去。儘管康熙已經搬出了乾清宮,但是胤禛依舊留在養心殿沒有挪地方。弘暉也從乾清宮裡遷出來,暫時跟著老爹住在養心殿裡。前些日子他剛封了貝勒,賜號端,如今年歲大了,外頭本要另建王府與他,倒是弘暉說想回雍親王府住著,按說原本也不合規矩,但是胤禛默許了,旁人也就不敢多說話。高無庸聽外頭守著的小太監報皇貴妃過來了,知道這位主子沒有大事是絕不會來的,連忙就急慌慌的進去稟告。胤禛正跟允祥兩個商量江南水利工程,反正都不是外人,允祥也就沒迴避。

  蘇涼一進門就瞅見允祥臉色灰白,越看就越覺得後怕。允祥被她瞧得心虛,摸了摸臉,笑道:“皇嫂,微臣臉上可是有什麼?”胤禛在旁也覺得奇怪,忍不住問道:“你瞧什麼呢?”蘇涼重重嘆了一口氣,才道:“皇上您有所不知,十三弟這些日子身子極不舒服……”胤禛聽了,連忙關切道:“允祥,可有此事?”然後也從龍椅下來,湊過來細看,允祥被他們兩口子這樣團團圍著,不由苦笑道:“只是胸口有些悶,沒什麼大妨礙的。”蘇涼聽他這樣輕描淡寫,就道:“撒謊!”然後對著胤禛哭道:“皇上您有所不知,十三弟妹剛剛都過來跟我說了,說十三弟日夜憂心國事,每日裡只睡兩個時辰,皇上您想想這是什麼事,即便是鐵人也熬不住啊!”沒等允祥申辯,又哭著說道:“臣妾求皇上細想,打從您登基以來,便是帶著十三弟幾個不分晝夜的熬煎,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十三弟若是真的累垮了,咱們有何面目去見太上皇他老人家!所以,臣妾是想給十三弟求半個月的假,請皇上准了!”

  胤禛聽得皇貴妃一言,不亞於五雷轟頂。自他做了皇帝以來,滿腦子建國大業,拖著允祥幾個忠臣良將連帶自己都是往死里玩命的幹活。早些日子也覺得允祥氣色不如前,無奈前朝積弊今朝革新,頭緒千千萬萬,便是不敢鬆懈只爭朝夕罷了。如今被皇貴妃這樣連哭帶鬧,再看允祥臉色灰白,年紀輕輕連頭髮都白了不少,自己也曉得是做的過了。他本來就好強,雖得康熙信任,但也知道底下人等著看笑話的多,老八他們幾個不安分的更是虎視眈眈,便偏要做出樣子來,好堵眾人的嘴,於是,做事就急於求成。若不是皇貴妃今日一瓢涼水下來,十三弟這樣的從小兒一起長大,這樣忠心耿耿的純臣滿朝堂還能再找出二個麼?真把十三弟拖垮了,自己以後又該如何自處?他是做主子的,熬一個時辰,而底下的要侍候周全,就要跟著熬兩個時辰,長此以往,可不是就熬壞人了?越想越羞愧,聽了皇貴妃的話,連忙就道:“准了,朕准了!允祥,聽你嫂子的,現在就回府里收拾了帶著福晉側福晉往圓明園去,不,圓明園那裡不如湯泉行宮,上一回還說了那裡溫泉最養人的,你快去!半個月不夠,歇一個月,朕叫太醫隨著你去。”又道:“來人,去太醫院傳幾個人隨怡親王去湯泉行宮,臨走前往庫里取著好藥材帶著!”允祥要張嘴,蘇涼在旁截住:“這滿朝文武大臣,除了你,便是沒人能輔佐皇上了?”這話誅心,但是好話,允祥只好閉上嘴巴。胤禛又殷殷囑咐道:“你放心去,等你歇好了再回來。”蘇涼也在旁道:“十三弟,你別辜負了皇上的一片心。”事已至此,允祥知道兄嫂都是好意,連忙就跪下來拜謝皇恩。

  ☆、最新更新

  親自送走了允祥一家子,胤禛又忙忙給張廷玉等做了輪休歇假的安排,這些都是心腹重臣,必要重視身體健康。同時,讓吏部又選拔了一批人充實軍機處,雖說是此地至關重要,成日裡斷不了人,但是人數多了也好分派,不至於再讓人熬煎出毛病來。蘇涼見胤禛這般,知道是重視起來,便想著要勸他自己也多保養些,奏摺永遠是那麼多,若是他一個人怎麼也忙不開的,不如多選幾個能幹的。而胤禛見了允祥這般其實也心有餘悸,聽見皇貴妃一提,自己也悟出是平日裡抓權太緊,有些小事完全可以讓旁人去做,自己這樣事無巨細的倒不好。於是又交待吏部,明年開春重新選拔人才,今年先培養著軍機處的小子們,將來再選優秀的出來到各地歷練。蘇涼見了他能放寬心做事,又打發了大格格去養心殿,瞧著小廚房給胤禛燉補湯做點心,到了兩個時辰就盯著胤禛吃了。大格格正是等著嫁人,最是無憂無慮的時候,胤禛本來就只有這麼一個女兒,又封了固倫公主,在宮裡哪個不得恭恭敬敬的奉著,聽到額娘給派的活兒,大格格就高高興興的領了。蘇涼也有深意,女兒家嫁出去再回娘家就沒那麼自如了,也是趁機讓他們父女多處處的意思。

  卻說選秀日近,烏喇那拉氏特特去找胤禛,說想把李家大姑娘定給弘顯,又誇讚了一番李家把女兒養的多麼多麼合人心意。胤禛聽了,想皇貴妃正是李家出的姑娘,又展樣又大方,弘顯是個扶不起來的,倒是給他娶個明白媳婦才是重要的,於是就對烏喇那拉氏道:“朕記下了,等見了李家那姑娘再做定奪。”烏喇那拉氏見他沒有反對的意思,便知道事有七八成准了,於是喜滋滋的走了。胤禛想到李家大姑娘既然是這般好,倒不如留給弘暉,將來母儀天下,但皇貴妃的地位如日中天,將來……胤禛也不能不有所顧忌。所以,還是把李家姑娘給弘顯正好。夜裡到了儲秀宮去,皇貴妃照舊侍候著,弘時奶聲奶氣背了一首詩,胤禛聽了高興,就賞了一塊黃穗子的玉佩,皇貴妃讓春芽給五阿哥收好,然後抱到偏殿去,只剩下兩口子說話。胤禛就把白日裡烏喇那拉氏說要給弘顯做親的事說了,蘇涼見他竟然有些贊同的意味,便笑道:“說起這事來,我還沒跟皇上說呢,前些天我娘過來就說兩個侄女的事。”胤禛聽了,不由“哦”了一聲。蘇涼就把李家想求皇上撂牌子的事情說了,胤禛聽了,也不作聲。蘇涼又道:“皇上也知道,我們家是後來才抬的旗,給二阿哥做福晉實在是不配。家裡想著找個門當戶對的,給侄女們定了就是了。”胤禛一開始以為李家是瞧不起弘顯,想另攀高枝兒,心裡還有些惱火,弘顯再不濟,也是自己的兒子,哪裡容得旁人瞧不起。後來聽了皇貴妃說了這樣一番話,才知道李家是沒打算跟著這群皇親國戚打交道,心裡就覺得李家安分,如此低調不由便是很滿意。於是就道:“既然這樣,那就准了你家兩個侄女的事,讓她們自行婚配吧。”蘇涼連忙謝過,安歇不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