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邊的風吹糙動早傳到儲秀宮裡,小荷便道:“皇后竟是私下在翊坤宮裡養著六阿哥,娘娘可得跟皇上提一句呢。”蘇涼搖了搖頭,閒閒的說道:“我才不做這討人嫌的事,誰愛多嘴誰就說去。”這是樂見其成的好事,六阿哥要是真在烏喇那拉氏身邊養著,倒省的自己動手了,弘顯的例子就在那裡呢,烏喇那拉氏的脾性只有慣孩子的,哪裡能養的好。小荷見皇貴妃另有打算,便撇過此話不提,又說內務府上摺子說該預備秋冬小選的事宜了。清朝秀女按例三年一選,秋冬小選,來年春大選。

  選秀自來是一件大事,往大里說關乎安定團結。如今,康熙養的一群老生兒子也要到找媳婦的年紀了,加上大阿哥弘暉與二阿哥弘顯,這些都是要仔細斟酌的。再說胤禛雖說是對女色向來淡淡的,但是這裡頭牽涉眾多,後宮裡不進新人也交代不過去。蘇涼想著,此事八成又要交到自己手裡,這也是雍正朝第一次選秀,勢必要風風光光,不能出差錯的。於是便吩咐小廚房裡細細做些新鮮花樣兒的點心,並叫小荷去庫房裡翻找些貴重物件,準備去承乾宮找貴太妃問問往年布置選秀的經驗。

  剛到了承乾宮殿門外,倒先看見鈕祜祿氏帶著丫頭臉上帶著幾分郁色出來。迎面撞上皇貴妃就先擠出笑來請安,蘇涼見了,知道尷尬,卻不能不理她,便淡淡說了兩句話,問問弘曆這些日子怎麼樣云云。因為滿月的時候康熙親給孫子賜了名,裕妃所出叫做弘晝,熹嬪所出叫做弘曆,正跟史上的一模一樣。熹嬪見問,便道六阿哥在翊坤宮,皇后娘娘照料的極為仔細,言辭中頗多自得。蘇涼聽了,笑容滿面。等她走了,小荷便扶著皇貴妃進了承乾宮,貴太妃早聽得人報,如今皇貴妃品級還在自己之上,便是半站起來。蘇涼連忙快走兩步,扶著貴太妃坐下,林大姑姑又從丫頭們手裡接過紅木茶盤,親自奉了兩碗茶,是極清香的雲霧。蘇涼便笑道:“無事不登三寶殿,倒是擾了貴太妃的安,吃好茶來了。”貴太妃知道她一向知禮,又深得新帝信任,原來還是有幾分交情的,聽了這話便道:“你這孩子到跟我生分起來,有事便說罷。”蘇涼聽了,也不忸怩,就把預備選秀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然後又提到弘暉的親事,雖說是老爺子做主,但是萬一他老人家看走了眼豈不是糟糕,而且也不是沒有先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為貴太妃這麼多年的經驗,各家各室枝枝蔓蔓必定一清二楚。

  貴太妃聽了,笑道:“可憐天下父母心,你這心思我很懂得,太上皇其實跟我也提過幾回弘暉的親事,讓我留意大族家的幾個女孩子,既然如此,我瞧著了合適的姑娘,自然先跟你知會一聲就是了。”蘇涼要的就是這句話,康熙妃嬪眾多,如今雖有幾個得寵的嬪,但到了如今這般境地,老頭子心裡最敬重的卻是貴太妃,一面是孝昭皇后的情意在,一面又是因為貴太妃本身的德行貴重。如今能得了貴太妃的保障,蘇涼便對弘暉的親事放下心來。然後又要研究其他細節,幾位康熙阿哥的婚事也不能再拖,她們的母妃想必也有打算,便是索性讓她們定了交單子過來就是了。

  其實皇家世子婚配還是小事,選秀最重要的其實是給皇帝填充後宮。倒是康熙早說了,自己年歲大了,不必再選人進來。而胤禛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必要後宮充盈。貴太妃意味深長道:“自來選秀都是皇帝到場的,若有可心的他自然就會留下,咱們過幾遍眼就罷了。”這話是教她不插手,省的費力不討好,蘇涼忙點頭道:“貴太妃說的是,我也打算只要是按著舊例清點些人數,其他的自然有太上皇跟皇上做主呢。”貴太妃見她知事,點頭笑道:“就是這個理。”因為皇貴妃拿了些新制的藤蘿餅來,正是夏季里應時節的好東西,貴太妃便叫配了酸奶酪來吃,正好一濃一淡,一酸一甜,味道極好。蘇涼陪著吃了半個,貴太妃貌似無意道:“剛剛熹嬪過來了,說了些話。”蘇涼聽了,便笑了笑。貴太妃又道:“你也知道咱們鈕祜祿氏是滿族裡的大姓,所以人口雜,支脈多,如今八旗裡頭各管各家,早幾輩子就不往來了,要是真講究起來,正兒八經敘起來也得一會兒才知道是哪家門子出來的呢。”蘇涼聽得這一席話,知道貴太妃是怕自己多心,想必熹嬪剛才過來攀親,被不冷不熱頂出去了。連忙笑道:“確是這個理,像我們李佳氏是後來抬旗的,平常也不敢隨便去叨擾人家的。”二人又吃了一會點心,說說笑笑方散了。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花花們一直以來的支持~~!作者近期會完結本文滴,不會拖很久!

  ☆、最新更新

  從戶部里撥了人出去調研了好幾日,又找了歷年的帳本子來瞧,參考了如今的糧米市價,聚起來商量了幾日,胤禛跟著胤祥下定決心要把鑄錢的法子變了,長此以往只怕民心思變。這原本也是在戶部的時候就有的打算。張廷玉精於政事,深知利弊,在一旁也說贊成,馬齊是不管事的,見著兩個人都說好,自然就不反對。於是胤禛就派心腹尹繼善盯著,說下去好好查驗,儘快拿出一個具體方案來發令天下。因為又要變老祖宗的成法,等著商議妥當,還要跟康熙匯報一聲才好。

  張廷玉心細,瞧著尹繼善眼睛紅腫著,就忍不住多看兩下。胤禛察覺,也叫過來細看。尹繼善本來要抱著聖旨出去辦事的,沒想到主子跟同僚這樣八卦。胤禛又是個護短的人,見著得力幹將這般委屈的樣子,怕是裡頭有什麼不敢說的,便道:“你是怎麼弄的?”尹繼善見了皇上發問,就不敢瞞著,跪下來訴說前情。他是庶出,雖然如今大出息了,又得了胤禛青眼,但是家裡嫡母還是喜歡磋磨其生母取樂。清例,唯有正妻才能得誥封。嫡母倚著尹繼善得了三品夫人,生母徐氏依舊被打發在柴房做活,等著尹繼善去上房給嫡母請安,還要過來侍奉茶水,實在是過分。尹繼善說到動情處,忍不住內牛滿面。

  胤禛不聽則已,聽了大怒。他雖是記名嫡子,但是從小兒也吃足了庶子的苦。康熙前頭對胤礽何等溺愛寬縱,到了自己兄弟的時候便多有苛刻,心裡是極恨嫡庶之別的。一面心裡也覺得發寒,想著世人偏見至此,嫡庶分明老死不相往來,這怎麼能利於社會穩定?釀出大禍如何是好。想了一會兒就要拿尹夫人開刀給天下人看,發聖旨褫奪尹繼善嫡母誥封,賜其生母徐氏雙霞帔,封二品夫人,又從宮裡撥了四個宮女去尹府照顧起居,好不體面。尹繼善磕頭謝恩不止。胤禛說道:“你們闔府里都沒有你母親品級高,回去告訴你家裡人,行事要規矩,禮節不可廢。”尹繼善知道這是叫嫡母給生母磕頭的意思,心裡很念皇上的好,挺起身來就覺得揚眉吐氣。

  此事傳出來,眾人果然議論紛紛,更有甚者說皇上這是給大阿哥造勢呢。誰都知道弘暉不是嫡出,皇后一直無子,雖然養著二阿哥,但皇上也不准記名。眼見皇上的行事是要說人才不論出身,再想想弘暉大阿哥哪一樣兒不是人中龍鳳,將來穩穩的太子。這些話亂七八糟傳到儲秀宮去,蘇涼聽了,置之一笑。胤禛雖說嚴正刻板,但有時候也是隨心所欲。尹繼善嫡母做事太過,不給自己留後路。旁的妾侍怎麼隨便處置就罷了,那徐氏養了這麼能耐的兒子,不看僧面看佛面,怎麼能這樣待她,真不識時務。

  再說她此時正是焦頭爛額,哪裡能管閒事。一面要預備大格格的嫁妝,圖圖巴魯剛剛來報公主府已經建好了,因為大格格如今是固倫公主,身份高貴,也不敢催著迎娶,只說聽皇上的吩咐。胤禛跟皇貴妃商量,反正就是嫁到城裡,霞光轉過年就十五歲了,也好準備了,蘇涼聽了雖然恨不舍,但也知道女兒大了,不能留在身邊一輩子,況且黑女婿懂事,兩個人都放在眼皮子底下出不了岔子,於是就帶人布置起來;另一面選秀的名單初定,各色人等都知道皇貴妃如今負責具體事宜,便是川流不息求著到儲秀宮說話,給兒子孫子求媳婦,給女兒孫女求前途,也是迎接不暇,幸好凡事都有貴太妃幫襯著,碰到倚老賣老的太妃與老王妃等,也有個招架的;其他的,那八福晉還是窩在安親王府不回廉親王府,十福晉去探望好幾次,八福晉都說了允禩不道歉堅決不回家,宜太妃心疼侄女,也跟著數落廉親王的不是,惠太妃自然偏向兒子,良太妃雖然沒出面,但是估計也對八福晉不滿很久了,總之攪成一鍋爛粥,皇貴妃正想著要去安親王府親自請玉瑤回去。允禩現在心思不穩,後宅再亂了,豈不是給胤禛添堵?

  尹繼善因為皇上做主解決了家庭糾紛,神清氣慡,干工作就分外給力。不出十日,建議銅五鉛五鑄錢新法的摺子遞到養心殿去,胤禛瞧了,見是暗合自己心意,不由大讚。如此推廣下去,毀錢取銅便是得不償失,必能保證錢幣流動量的。於是跟胤祥商議了,第二日一早就讓尹繼善持本上奏。更換朝代便要換錢幣大寶,這也是慣常之法,這本無稀奇,但是令允禩等興奮不已的是,胤禛要更改鑄錢法子,如今太上皇還在,豈不是活活打了老頭子的臉!幸虧尹繼善也是見過世面的,允禩等滿嘴斥責數典忘祖、動搖國本,該誅滅九族云云,一般人聽著都心驚膽戰,他卻是木著臉不說話。胤禛讓尹繼善上本原意也是投石問路,沒想到激起這樣大的反應,千算萬算,倒不知道允禩等能從此下手,頓時就沉了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