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頁
在這種情況下,他難免就要聽很多不愛聽的話,不僅要聽,而且要忍,如今年歲大了,時常便要尋人發些牢騷,那他發唄,大伙兒聽著就是了,可有些人偏不,無論大事小事一點都不肯放過,處處都要與他硬懟。
在羅用看來這實在沒有什麼必要,畢竟皇帝也是人啊,他這一輩子確實也不太容易。
這幾日孫思邈入宮為聖人看診,回去的時候聽聞羅用這一日在萬年縣公府,便順路過去尋他說了幾句話。
主要他這幾年看了許多書,也做了不少研究,然而因為條件限制,總是遇到各種難題,總感覺這也不通那也不通,把這老頭弄得有些急躁。羅用勸他莫急,凡事都得慢慢來。
“我都這歲數了,還有幾年好等?”孫老兒也發牢騷。
“你這年頭還多著呢。”羅用笑道。歷史上,到李治當皇帝那會兒,這老兒還活得好好的,並且活了許多年。
孫思邈眼下也是頗為忙碌,與羅用閒談幾句之後,便又啟程回往終南山。
對於聖人的病情,他沒有提,羅用也沒有問。
孫思邈近幾年一直都在終南山居住,也不雲遊四海了,好些人想要尋他看病,便都去往終南山。
宮中不時會請他過來為聖人看診,他這兩年也是比較好說話,一般若說是為君王太子看診,他大抵都會來,不似從前那般能躲就躲能推就推。
今年夏末,孫思邈在終南山醫館也是做了一件大事。
有一個從前常與他一同談論學問研習丹藥道術的道友,在已經有了三名子女的情況下,去歲冬末,他那妻子竟然又有身孕,老來得子,這夫妻二人也是十分高興。
只是待到逐漸顯懷之後,便有一個經驗豐富的產婆與他二人道,這胎相不好,此胎怕是有些兇險,不如早早吃藥墮了去。
他二人高興一場,如何能夠甘心,如此拖了又拖,肚子越大,便越能瞧出不對,看過的醫者產婆皆道此胎太險。
於是他二人便上終南山求醫,當時腹中胎兒已是大了,孕婦又有些年歲,強行墮胎亦是兇險,兩相權衡之下,最終還是決定冒險生下。
就在夏末那時候,這名婦人在終南山產子,生產過程並不順利,但這名嬰孩最終還是平安生了下來,婦人亦是安好。
不多久,坊間便有傳言,道那嬰孩乃是剖腹而產,又道那婦人肚皮上有一道三寸余長的刀口,正是當時產子留下。
終南山醫館對於這件事處理得很低調,並為刻意宣揚,有人問起,往往也都推說如此產子之法頗為兇險,不可效仿。
然而這也擋不住許多人家帶著孕婦向終南山蜂擁而去,尤其被那些醫者產婆說是這一胎兇險難生的,就更是要去。
雖說剖腹之法在時人看來亦是十分兇險可怕,但在眼下這個年代,婦人產子本就危險,一旦不能順產,往往就要出了人命,有些時候還能勉強保下大人抑或小孩,有些時候常常就是要一屍兩命。
在這種情況下,但凡能增加一點活命的機會,很多人便都願試。且孫思邈又是出了名的神醫,早點那種牛痘之法,讓他在民間擁有了很高的聲望,時人皆信其醫術。
這些人既然已經去到終南山,生死之際,孫思邈與他的那些弟子們自然也不好袖手旁觀,之後又助數名婦人剖腹產子。
年前,許久不見的馬飛陽從江南歸來,過來羅家院子做客,羅用讓人備下一桌酒菜招待他。
酒足飯飽之後,他們倚在堂屋火炕上說話,其中便提到了那終南山的醫館。
“……我們那條街上有一個店家的兒媳,早前也說胎相不好,便是去的那終南山生產。”馬飛陽言道。
“可是剖了?”羅大娘近來對於這些事情亦是頗為關心。
“剖了。”馬飛陽回答說:“聽鄰裡間的婦人說起,她肚皮上便有一條蜈蚣似的疤痕,就手指頭這般長。”馬飛陽一邊說著,還一邊伸手比劃。
這人雖是許久不見羅家人,如今過來拜訪,與羅大娘等人坐在一處說話,也是十分自在的模樣,依舊是過去那個自來熟,只是言談舉止之間,倒是比從前多了幾分穩重。
“你倒是知曉得十分詳細,可是為你夫人打聽來?”羅大娘打趣他。
“她是萬萬不肯再生了,一說要剖肚皮,更是害怕得緊。”馬飛陽連連擺手。
馬飛陽與他妻子乃是在江南收茶葉的時候認識,他那妻子亦出身商人家庭,頭一回見面這兩人便看對眼了,婚後更是十分恩愛。
他二人亦是育有一女,與飛兒差不多大,這一日馬飛陽便與羅大娘等人吹噓,道自家女兒多麼多麼厲害,那真是取他二人之所長,耶娘身上有的優點她都學去了。
大娘讓他莫要吹牛皮,改天把那小娘子帶來,叫她與飛兒打一架,看誰厲害。
這幾句話把七娘她們逗得直樂,飛兒也坐在一旁,拍著小手嘎嘎的笑,
在羅家消磨了大半日工夫,臨行前,馬飛陽又與羅用說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
馬家現在最掙錢的兩個產業,便是杜仲膠與茶葉買賣,茶葉大多都是收購生茶回來加工,時常也買現貨,杜仲膠則有一大半是自家莊園的產出,馬家這些年在山南道那邊投資了不少杜仲膠莊園。
在羅用看來這實在沒有什麼必要,畢竟皇帝也是人啊,他這一輩子確實也不太容易。
這幾日孫思邈入宮為聖人看診,回去的時候聽聞羅用這一日在萬年縣公府,便順路過去尋他說了幾句話。
主要他這幾年看了許多書,也做了不少研究,然而因為條件限制,總是遇到各種難題,總感覺這也不通那也不通,把這老頭弄得有些急躁。羅用勸他莫急,凡事都得慢慢來。
“我都這歲數了,還有幾年好等?”孫老兒也發牢騷。
“你這年頭還多著呢。”羅用笑道。歷史上,到李治當皇帝那會兒,這老兒還活得好好的,並且活了許多年。
孫思邈眼下也是頗為忙碌,與羅用閒談幾句之後,便又啟程回往終南山。
對於聖人的病情,他沒有提,羅用也沒有問。
孫思邈近幾年一直都在終南山居住,也不雲遊四海了,好些人想要尋他看病,便都去往終南山。
宮中不時會請他過來為聖人看診,他這兩年也是比較好說話,一般若說是為君王太子看診,他大抵都會來,不似從前那般能躲就躲能推就推。
今年夏末,孫思邈在終南山醫館也是做了一件大事。
有一個從前常與他一同談論學問研習丹藥道術的道友,在已經有了三名子女的情況下,去歲冬末,他那妻子竟然又有身孕,老來得子,這夫妻二人也是十分高興。
只是待到逐漸顯懷之後,便有一個經驗豐富的產婆與他二人道,這胎相不好,此胎怕是有些兇險,不如早早吃藥墮了去。
他二人高興一場,如何能夠甘心,如此拖了又拖,肚子越大,便越能瞧出不對,看過的醫者產婆皆道此胎太險。
於是他二人便上終南山求醫,當時腹中胎兒已是大了,孕婦又有些年歲,強行墮胎亦是兇險,兩相權衡之下,最終還是決定冒險生下。
就在夏末那時候,這名婦人在終南山產子,生產過程並不順利,但這名嬰孩最終還是平安生了下來,婦人亦是安好。
不多久,坊間便有傳言,道那嬰孩乃是剖腹而產,又道那婦人肚皮上有一道三寸余長的刀口,正是當時產子留下。
終南山醫館對於這件事處理得很低調,並為刻意宣揚,有人問起,往往也都推說如此產子之法頗為兇險,不可效仿。
然而這也擋不住許多人家帶著孕婦向終南山蜂擁而去,尤其被那些醫者產婆說是這一胎兇險難生的,就更是要去。
雖說剖腹之法在時人看來亦是十分兇險可怕,但在眼下這個年代,婦人產子本就危險,一旦不能順產,往往就要出了人命,有些時候還能勉強保下大人抑或小孩,有些時候常常就是要一屍兩命。
在這種情況下,但凡能增加一點活命的機會,很多人便都願試。且孫思邈又是出了名的神醫,早點那種牛痘之法,讓他在民間擁有了很高的聲望,時人皆信其醫術。
這些人既然已經去到終南山,生死之際,孫思邈與他的那些弟子們自然也不好袖手旁觀,之後又助數名婦人剖腹產子。
年前,許久不見的馬飛陽從江南歸來,過來羅家院子做客,羅用讓人備下一桌酒菜招待他。
酒足飯飽之後,他們倚在堂屋火炕上說話,其中便提到了那終南山的醫館。
“……我們那條街上有一個店家的兒媳,早前也說胎相不好,便是去的那終南山生產。”馬飛陽言道。
“可是剖了?”羅大娘近來對於這些事情亦是頗為關心。
“剖了。”馬飛陽回答說:“聽鄰裡間的婦人說起,她肚皮上便有一條蜈蚣似的疤痕,就手指頭這般長。”馬飛陽一邊說著,還一邊伸手比劃。
這人雖是許久不見羅家人,如今過來拜訪,與羅大娘等人坐在一處說話,也是十分自在的模樣,依舊是過去那個自來熟,只是言談舉止之間,倒是比從前多了幾分穩重。
“你倒是知曉得十分詳細,可是為你夫人打聽來?”羅大娘打趣他。
“她是萬萬不肯再生了,一說要剖肚皮,更是害怕得緊。”馬飛陽連連擺手。
馬飛陽與他妻子乃是在江南收茶葉的時候認識,他那妻子亦出身商人家庭,頭一回見面這兩人便看對眼了,婚後更是十分恩愛。
他二人亦是育有一女,與飛兒差不多大,這一日馬飛陽便與羅大娘等人吹噓,道自家女兒多麼多麼厲害,那真是取他二人之所長,耶娘身上有的優點她都學去了。
大娘讓他莫要吹牛皮,改天把那小娘子帶來,叫她與飛兒打一架,看誰厲害。
這幾句話把七娘她們逗得直樂,飛兒也坐在一旁,拍著小手嘎嘎的笑,
在羅家消磨了大半日工夫,臨行前,馬飛陽又與羅用說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
馬家現在最掙錢的兩個產業,便是杜仲膠與茶葉買賣,茶葉大多都是收購生茶回來加工,時常也買現貨,杜仲膠則有一大半是自家莊園的產出,馬家這些年在山南道那邊投資了不少杜仲膠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