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譯得好與寫得好,同樣不容易。
再者,這畢竟是個外來文化很受推崇的時代,有這股東風一加成,名氣扶搖直上也就可以理解了。
林姝戈安下心來,繼續在這領域裡深耕。
兩日後,她收到自張先生那邊寄來的休書一封。
言她不順夫君,嫉妒成性,故而休棄之。
林姝戈提筆將休書謄抄一遍,又展開新的一頁,繼續奮筆。
翌日清晨,她僱人將兩張紙貼到了張先生所在的洋行外面,還請人看守,如果被人撕掉,馬上就替換新的上去。
————————————————
自休書寄出後,張先生終於覺得一塊沉重的包袱落了地,昨夜他和愛人溫存完,兩人還展望了一下未來,十分融洽。
因此當他來到洋行時,一改消沉,頗覺意氣風發。
可是很快,他就發現洋行里的人竊竊私語,甚至不顧他當場,對他指指點點。
他的心沉了一下,但還沒有意識到什麼,這時他忽然眼前一黑,竟被旁邊的人狠狠揍了一拳!
張先生十分惱火,但是打他的人更惱火。
“我要打死你個混帳東西,你把柳蘭帶去了哪裡?不交人出來我上警察局去告你拐帶良家!”
是愛人的父親,自己的同事。
張先生頓時啞火,但也摸不著頭腦。為什麼他突然這麼激動?
他還搞不清狀況,洋行的老闆卻出面來,叫他暫時不用來工作,先處理好家事。
張先生這下十分慌了,他看洋行的老闆面色十分黑沉,也不敢多問,維諾的應了。
那憤怒的同事也被其他人勸走,張先生這時才找到機會,去問平日交情好的友人。
那人指點了他,他匆忙跑到了洋行外——來時他走得急沒注意,這下他看清了貼在牆面的東西。
張先生氣得頭腦昏花,一股血直往上涌。
牆面貼的什麼呢?那是兩頁文書。
一是休書,他匆匆略過,是他寫給林姝戈的。
而第二張的大意是這樣的。
林姝戈在開頭先說,本不想公開家事,但是因為張先生與另一位小姐居住,長久不歸,她找不到他,只能找到洋行,希望張先生能看到她的信息,如果因此叨擾了其他人,十分抱歉。
接著她寫到,張先生另愛她人,她雖然痛心,但是也不是不能接受,可是張先生既然寄送休書,想要全然按照舊式的方式處理與她的婚姻關係,她也以此想與張先生掰扯一番。
張先生休妻的主要原因是妻子不順和善妒。林姝戈表明,自己並不善妒,如果按照從前公序良俗的說法,張先生的行為等於是安置了外室。
“大妻不容外室,可稱得上善妒,我在此承諾,願意將柳小姐作為妾室迎入家門,並待之如姐妹。”
她表示,只要張先生養得起,自己是不介意張先生納妾的,善妒這一條完全站不住腳。
至於不順,那是因為張先生在自己毫無過錯的情況下就要自己下堂,要以妾作妻,自己咽不下這口氣。
如果張先生只是納妾,不要自己下堂,那她可以繼續柔順下去。
她末尾時稱,在家恭候柳姨娘入門。
張先生心口不順,氣得倒仰,可算是明白了未來丈人為什麼突然被點燃。
他原本就不樂意自己和柳蘭在一起,何況是要女兒做妾室?!
哪怕是舊時,也都是窮苦人家才去做妾,何況是倡導著平等先進的現在?老丈人自詡受過新文化薰陶,哪裡忍得了這個?
林姝戈的嘴,可真是毒啊!
張先生的臉色一陣陣發青,他注意到旁邊有人拿著筆在奮力謄抄,難道是小報記者聞訊而來?
張先生趕緊將那兩頁紙撕下,捂著臉匆匆離開。
他不知道林姝戈早準備了不止一份,於是翌日等他從三流小報里看見這件事被記者刊登時,不由目瞪口呆。
他是重體面的人,頓時深覺丟臉,愛人在一旁也讀了報紙,盯著那柳姨娘那三個字半晌,就捂臉哭泣。
張先生心疼至極,更覺林姝戈實在欺人太甚!
他提起筆來,開始書寫。
林姝戈以為自己口舌鋒利,請人寫了那些東西,就能毀了自己的名聲嗎?
殊不知報刊正是文人的戰場,他要將林姝戈的真面目揭露出來!
——————————————————————
林姝戈看著手中的那塊豆腐塊大小的文章,當初原主求死,是被一有正義感的記者所救,那記者供職於一家大報刊,因涉及到人命,一下子就過審,鬧得轟烈。
許多人對原主生了同情,可是所謂希望多大,失望多大,等人們發現事情不如他們所想像中的那樣,心理的落差就導致對原主的感官一落千丈。
再加上張先生舌綻蓮花,原主又不會表述,無良小報記者添油加醋一下,輿論頓時全面倒戈。
這次卻不同,這次的事件牽涉不大,只是夫妻間的你來我往,哪怕中間多了個第三人,也只不過是出軌艷情而已。因此聞風而來的記者也是撰寫市井瑣事,純粹當做充數一般見載與三流小報刊。
再者,這畢竟是個外來文化很受推崇的時代,有這股東風一加成,名氣扶搖直上也就可以理解了。
林姝戈安下心來,繼續在這領域裡深耕。
兩日後,她收到自張先生那邊寄來的休書一封。
言她不順夫君,嫉妒成性,故而休棄之。
林姝戈提筆將休書謄抄一遍,又展開新的一頁,繼續奮筆。
翌日清晨,她僱人將兩張紙貼到了張先生所在的洋行外面,還請人看守,如果被人撕掉,馬上就替換新的上去。
————————————————
自休書寄出後,張先生終於覺得一塊沉重的包袱落了地,昨夜他和愛人溫存完,兩人還展望了一下未來,十分融洽。
因此當他來到洋行時,一改消沉,頗覺意氣風發。
可是很快,他就發現洋行里的人竊竊私語,甚至不顧他當場,對他指指點點。
他的心沉了一下,但還沒有意識到什麼,這時他忽然眼前一黑,竟被旁邊的人狠狠揍了一拳!
張先生十分惱火,但是打他的人更惱火。
“我要打死你個混帳東西,你把柳蘭帶去了哪裡?不交人出來我上警察局去告你拐帶良家!”
是愛人的父親,自己的同事。
張先生頓時啞火,但也摸不著頭腦。為什麼他突然這麼激動?
他還搞不清狀況,洋行的老闆卻出面來,叫他暫時不用來工作,先處理好家事。
張先生這下十分慌了,他看洋行的老闆面色十分黑沉,也不敢多問,維諾的應了。
那憤怒的同事也被其他人勸走,張先生這時才找到機會,去問平日交情好的友人。
那人指點了他,他匆忙跑到了洋行外——來時他走得急沒注意,這下他看清了貼在牆面的東西。
張先生氣得頭腦昏花,一股血直往上涌。
牆面貼的什麼呢?那是兩頁文書。
一是休書,他匆匆略過,是他寫給林姝戈的。
而第二張的大意是這樣的。
林姝戈在開頭先說,本不想公開家事,但是因為張先生與另一位小姐居住,長久不歸,她找不到他,只能找到洋行,希望張先生能看到她的信息,如果因此叨擾了其他人,十分抱歉。
接著她寫到,張先生另愛她人,她雖然痛心,但是也不是不能接受,可是張先生既然寄送休書,想要全然按照舊式的方式處理與她的婚姻關係,她也以此想與張先生掰扯一番。
張先生休妻的主要原因是妻子不順和善妒。林姝戈表明,自己並不善妒,如果按照從前公序良俗的說法,張先生的行為等於是安置了外室。
“大妻不容外室,可稱得上善妒,我在此承諾,願意將柳小姐作為妾室迎入家門,並待之如姐妹。”
她表示,只要張先生養得起,自己是不介意張先生納妾的,善妒這一條完全站不住腳。
至於不順,那是因為張先生在自己毫無過錯的情況下就要自己下堂,要以妾作妻,自己咽不下這口氣。
如果張先生只是納妾,不要自己下堂,那她可以繼續柔順下去。
她末尾時稱,在家恭候柳姨娘入門。
張先生心口不順,氣得倒仰,可算是明白了未來丈人為什麼突然被點燃。
他原本就不樂意自己和柳蘭在一起,何況是要女兒做妾室?!
哪怕是舊時,也都是窮苦人家才去做妾,何況是倡導著平等先進的現在?老丈人自詡受過新文化薰陶,哪裡忍得了這個?
林姝戈的嘴,可真是毒啊!
張先生的臉色一陣陣發青,他注意到旁邊有人拿著筆在奮力謄抄,難道是小報記者聞訊而來?
張先生趕緊將那兩頁紙撕下,捂著臉匆匆離開。
他不知道林姝戈早準備了不止一份,於是翌日等他從三流小報里看見這件事被記者刊登時,不由目瞪口呆。
他是重體面的人,頓時深覺丟臉,愛人在一旁也讀了報紙,盯著那柳姨娘那三個字半晌,就捂臉哭泣。
張先生心疼至極,更覺林姝戈實在欺人太甚!
他提起筆來,開始書寫。
林姝戈以為自己口舌鋒利,請人寫了那些東西,就能毀了自己的名聲嗎?
殊不知報刊正是文人的戰場,他要將林姝戈的真面目揭露出來!
——————————————————————
林姝戈看著手中的那塊豆腐塊大小的文章,當初原主求死,是被一有正義感的記者所救,那記者供職於一家大報刊,因涉及到人命,一下子就過審,鬧得轟烈。
許多人對原主生了同情,可是所謂希望多大,失望多大,等人們發現事情不如他們所想像中的那樣,心理的落差就導致對原主的感官一落千丈。
再加上張先生舌綻蓮花,原主又不會表述,無良小報記者添油加醋一下,輿論頓時全面倒戈。
這次卻不同,這次的事件牽涉不大,只是夫妻間的你來我往,哪怕中間多了個第三人,也只不過是出軌艷情而已。因此聞風而來的記者也是撰寫市井瑣事,純粹當做充數一般見載與三流小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