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慕容淮輕聲一嘆。

  燕煦聞之側目,以眼神表示疑問。

  「殿下喜歡就好。」

  一句話,慕容淮說的情深意切,話尾甚至還帶了一點惆悵般的嘆息,似是無奈,又好似包容。

  ☆、別離

  燕昱離開東都的那一日,放晴了數日的天,忽然又下起了雨,漫天雨水不止,綿綿陰雨從昨天夜裡就開始下起,洋洋灑灑,已飄了整整一夜。

  京郊,楊柳青綠。

  正是依依別離時。

  柳條垂地,隨風搖曳,再經雨水洗禮,於一片青綠中呈現出一種潑墨寫意的黑。

  為這場京郊傷別再添上一份古韻。

  一僕從撐著傘立於燕昱身後,蕭瑟冷風吹徹十里長亭,燕昱舉目,最後在深深地望了皇城一眼,旋即不再留戀,轉身上了馬車。

  車輪滾滾,將他帶往了他的出生以及將來的埋骨之地,那些觸目傷懷的日子,隨著古道西風,被盡數留在身後。

  高聳的城牆上,有兩道人影默然靜立。

  良久,其中一人開口問道:「我是否徇私了?」

  另一人答道:「永世逐出皇城,終身不得踏出江浙一步,這也算徇私嗎?」

  細雨婆娑,亂風微涼,燕辰注視著車隊奔馳的方向,陷入了沉思。

  站他身側的姚凌雲,執傘靜立,不言語,不催促,極目看遠山含翠,煙雨茫茫。

  傘面很寬,足夠遮下兩個成年人,紫竹製成的傘骨在微雨的浸暈下,散發著淡雅的竹香。

  隔了很久,燕辰再問道:「那我又是否無情了?」

  姚凌雲搖了搖頭:「弒兄殺弟,陰謀圖反,能保得一命,已是大幸,何來無情之說?」

  又是一個問句。

  反問過後,二人再度陷入到一片靜默之中。

  一會兒,亦或是好長一會兒之後,姚凌雲轉頭看向燕辰,他的目色比經雨水氤氳後的春色還要更加深邃三分。

  「國法在前,豈容私情可言,若否,法何存,民何歸?可若全然摒棄了私人情感,那人又何以為人?」姚凌雲的神色,嚴肅又不失溫和,一隻手探出扶在燕辰的肩上,同時放緩了聲線,侃侃說著,「國法與人情,這二者間的平衡,本就難以兼顧,究竟要如何準確權衡,這正是對王者智慧最大的考驗,也是你將來該用一生去研究的課題。」

  燕辰聞言先是一怔,細一思索,不由笑了起來,轉頭與姚凌雲對視,說道:「你說得對,孤或有不足之處,但索性還有時間,以後亦勞煩愛卿從旁指點。」

  聽聞此言,知道對方已算放下,姚凌雲也跟著笑了起來:「好說好說。」

  二人相顧一笑。

  燕辰轉回頭,靜靜注視著遠去的馬車,一點點緩緩消失在視線範圍的之內。

  告別悲傷,辭別遠去的兄弟,燕辰收拾好心情後,轉過身來,並起手接下姚凌雲手上的雨傘,道:「回吧。」

  姚凌雲點了點頭,順勢遞出傘柄收手。

  二人並肩走下城樓。

  甫一跨下城樓,姚凌雲目光一亮,突然興致勃勃道:「你很久沒在東都內走動了吧,左右都出來了,我們逛逛去吧。」

  說完,也不等燕辰回答,便直接拉著他向玲瓏街方向走去。

  燕辰也不攔阻,撐著傘,隨著對方地拉拽跨出腳步,搖頭失笑。

  松聲如濤,夜雨淒涼,寧靜的四皇子府邸,突現不速之客。

  拉下頭頂的披風帽子,寧貴妃嬌若梨花的面龐出現在燕煦的視線之內,眉目盈盈,她的眼中仿有山水迷離。

  燕煦面露詫異。

  短暫的驚訝過後,燕煦跨步上前,幫著寧貴妃接下手中披風,遞給一旁的侍從,牽引著對方落座,並抬手拿過於慶源遞上的熱茶,親手奉給對方,有些欣喜又帶點埋怨道:「娘親,外頭下著這麼大的雨,您怎會在這時突然出宮?著涼了可怎麼辦?」

  寧貴妃接過茶水放下,凝目看著燕煦,對方乖巧恭謹,體貼入微,眉宇間蘊著一股清雅貴氣,頗令觀者心生喜愛,這是她的孩子啊,想到此,寧貴妃內心不由一軟。

  「娘沒事,就想來看看你。」

  燕煦聞言,面含羞慚地垂下了視線,說道:「今日大哥免了早朝,我便沒特地進宮給母親請安,是孩兒疏忽了。」

  微垂著腦袋,燕煦面上的慚愧表現的恰到好處,是多一分顯浮誇,少一分則太虛假的恰到好處。

  寧貴妃見狀,抬手拍了拍燕煦的肩膀,微微笑著,一臉溫柔:「跟這沒關係,是娘有事要與你商量。」

  思及此次出宮的目的,寧貴妃臉上的笑容凝固,轉瞬消失不見。

  燕煦見狀,心下一凜,他幾乎可以預見對方要對他說些什麼。

  無非是放棄爭位云云。

  寧貴妃是坐著的,燕煦則後退了幾步站到了她面前半丈開外的地方,等候對方發話。

  跳動的燭光將燕煦筆直的身形,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堪堪拖到了寧貴妃的腳邊。

  寧貴妃抬手示意旁邊的位置,看著燕煦,說道:「你坐,娘親有話想對你說。」

  話畢,寧貴妃的視線掃過身側僕從。

  燕煦起手,示意一旁僕從全部退下,自己則走至一側落座。

  一會兒功夫,大堂之內,只余寧貴妃與燕煦母子二人。

  只剩兩人的室內,兀然冷寂了下來,方才那母慈子孝的情景一去無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