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趙崇昭想了想,說道:“那行,明天你們就出發吧。”
耶律昊實在不想多留,回到行館便吩咐從人收拾行李。這邊是明棠的故里,說不定多留幾天明棠就不走了。
過去的事就算了,以後絕對要寸步不離地把人帶在自己身邊。
送走耶律昊和明棠的第二天,趙崇昭就在謝則安陪同下祭天請罪,誠誠懇懇地下了罪己詔。趙崇昭繼位以來不是沒做荒唐事,但總的來說還是個非常勤勉的君主。在趙崇昭向天告罪之後,姚鼎言主動提出自己也做得不夠好,跪在趙崇昭身後請罪。宰相都這樣表態了,百官誰敢落後,紛紛表示自己也應承擔罪責。
這些話不管真心還是假意,都讓謝則安心安了不少。
祭天結束後,趙崇昭自然而然地示意謝則安跟在自己身邊回宮。
許多人本來認為離京數月的謝則安會和趙崇昭有了隔閡才是,眼下一看,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謝則安聖眷正濃!
一行人回到宮中,謝季禹那邊也傳來了消息。由於救援及時,又有足夠的大夫,賀州並沒有太大的疫情出現,一切都很順利。在地龍翻身中遇災的百姓都已經安頓下來,受傷的人得到及時治療,傷情非常穩定。只要這幾天沒有餘震,重建工作就可以開始了。
趙崇昭和謝則安放下心來。
兩人商量起讓徐君誠回來的事。徐君誠曾經身居相位,要是趙崇昭提前讓他奪情起復,未免會寒了不少人的心。問題是趙崇昭對姚鼎言非常滿意,並不想把姚鼎言從相位上撤下。這樣一來,徐君誠該起復到什麼位置好?
這件事,趙崇昭和姚鼎言簡單地提過,卻沒有仔細商量該怎麼把徐君誠召回。
謝則安說:“我寫信去看看徐先生的意思。”
趙崇昭說:“也好。”
不多時,徐君誠就回信了。徐君誠先是表示君恩浩蕩,不勝惶恐,然後才表明自己的想法。這兩年來姚鼎言的改變他都看在眼裡,如今姚鼎言做事穩妥,並未出錯,沒有讓出相位的道理。他還在孝期,本就不應這麼快回朝,請陛下不必煩惱。
這番話若是讓其他人來說必然顯得虛假,從徐君誠信上說出來卻是絕無虛意。
謝則安又去姚家找姚鼎言。
姚鼎言一見他便笑了:“你是為了你徐先生來的吧?”
謝則安微訝。
姚鼎言說:“上回你離京,你徐先生著急的人,寫了封信來罵我。我給他回了信,說是你這小子自己要跑的,順便把你罵了一頓。這一來二去,我們就通起了信。你今兒肯定收到你徐先生的信了吧?我也收到了,他還勸我讓陛下打消讓他奪情起復的想法。”
謝則安說:“先生能和徐先生盡釋前嫌,真是我今天聽到的最好的事。”
姚鼎言說道:“盡釋前嫌哪有那麼容易,以前不同的觀念現在還是不同,以前不同的做法現在也還是不同,他要是回來,我們肯定還是不會太和氣。”
謝則安說:“那您是不希望徐先生回來?”
姚鼎言說:“不,我還是挺希望你徐先生回來的。你這小子到底還小,與你當對手沒什麼意思,還顯得我欺負學生。你徐先生可不一樣。”
謝則安一臉震驚:“先生您居然拿我當對手!我可是真心實意把您當老師敬重著……”
姚鼎言說:“少油嘴滑舌,做戲給誰看?真要和我作對的時候你可從來沒猶豫過。”
謝則安大喊冤枉:“我可沒和先生你作對過。”
姚鼎言說:“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沒有和我作對的意思。”他看了謝則安一眼,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前我們通信時有過一個想法,現在也許可以試一試。”
謝則安心裡咯噔一跳,問道:“什麼想法?”
姚鼎言說:“正副輪任。”
謝則安猛地抬起頭,看向姚鼎言。
一般來說,只要沒出大錯官場上都是只進不退。像姚鼎言身居相位,要麼是做到他致仕為止,要麼是被罷相,很少會被挪到別的位置上去!
姚鼎言說的正副輪任是他們以前商量過的事情,如今副相這個位置一般都不會安排人,相權全部握在宰相手裡。如果把副相這個位置真正用起來,姚鼎言手裡的權利其實小了很多。更要命的是後面那個“輪任”。
“輪任”是指每三年重新“選舉”,在正相和副相之間重新選出“正副”之分。當然,有“選舉權”的人不多,約莫就是政事堂的幾位參知政事加上趙崇昭而已。
而且照姚鼎言的意思,這個正副輪任的方法不僅要用到相位上,各府衙、各州縣也都要遵循此律,統統來個三年一輪任。這對地方上的衝擊不算大,反正他們經常也是三年一調;衝擊比較大的是朝中的要員,這可是直接威脅了他們的地位!一般坐到了“正位”,誰還願意挪窩?
謝則安沒想到姚鼎言會拿他自己開刀。
如果說他以前還對姚鼎言一些做法有些非議的話,這一刻他對姚鼎言是真正地欽服。
謝則安說:“先生此議,必然會有不少人反對。”
姚鼎言慡朗一笑:“我做事從來都少不了反對。”
謝則安靜默。
姚鼎言拍拍謝則安的肩膀,眼底滿含期許:“朝中有你在,我即使丟了相位也不會擔心。”
謝則安說:“先生你太看得起我了。”
姚鼎言說:“你何必自謙。就拿你徐先生來說,以我對他的了解,以前他要是回鄉待上兩年的話絕對會受到胡正叔的影響。”他說起當年的舊案,“記得以前我們判過一樁案子嗎?一個女人殺夫未遂的案件,當時先皇讓我和你徐先生會審的。你可能不會相信——要是沒有你從中斡旋,我失勢之後他們絕對會把這案子重新翻出來判那個女人死罪。他們就是這樣一群人,論偏激和頑固,他們哪個都不下於我。”
謝則安點點頭。
姚鼎言說:“你為了緩和我們之間的關係做出過不少讓步,為了你徐先生不受某些人的影響你也做過不少事情。我們和你徐先生一直水火不容,將來也不可能同心攜手,但是有你在,我們應該不至於鬧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他語氣平靜,“所以現在正是好時機,要是我不在相位了,這件事只會更難辦。”
謝則安與姚鼎言對視片刻,正正經經地行了個弟子禮。
能被謝則安這個學生真心認可,姚鼎言心裡挺高興,只不過他面上不露分毫,擺擺手頗不耐煩地說:“去去去,回去忙你的去。”
第218章
徐君誠回朝掀起了不小的風雨。
姚鼎言說服人很有一套。在兩次推辭趙崇昭的旨意之後,徐君誠便在第三次詔書到達時起復。這消息是許多人意料之中的,但徐君誠的新職位又出乎許多人的預料——副相?這是讓徐君誠繼續給姚鼎言讓位的兆頭!
身在暴風雨中心的幾人,卻難得和氣地坐在御花園中飲茶閒談。趙崇昭相邀,謝則安作陪,姚鼎言和徐君誠面對面地坐著。這次推出的新制,改變的是整個官員體系的運作模式,每個位置都得“競爭上崗”,意味著現在很多尸位素餐的人都面臨著極大的危險,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擼掉。同時為了規範“投票權”,朝廷對縣衙、州衙的“領導班子”搭配做出了明確規定,州衙名額較多,縣中若是有多餘的人可以考慮實際情況往上級調配。
當然,若是那種掛職吃空餉的,肯定會直接裁剪。
徐君誠苦笑著說:“一回來就搞出這麼讓人頭疼的東西啊。”
謝則安也頭疼。他是出生於二十一世紀的人,從小耳濡目染的就是這麼一套制度,不能說這制度很好,但至少效率比現在這亂糟糟的官制要好得多——而且真要他折騰出別的他也搞不出來。姚鼎言的打算是文官武官一把抓,把兩邊的升級體制都換一換。
這種事也只有姚鼎言敢想。
此時此刻,謝則安只想當自己不存在。
姚鼎言哪會讓他如願。姚鼎言說:“三郎,你別躲了,躲不開的。你跑去逍遙了幾個月,還想什麼都不干?哪有那麼好的事?”
謝則安說:“我還年輕……”他不想被大家的唾沫淹死啊。
姚鼎言說:“做任何事都有人贊同有人反對,這件事也許會引來不少人的不滿,但長久下去必然有更多的人認同!你就算是金子,也有人嫌你顏色太俗氣,難道你還想討好所有人不成?”
徐君誠點頭應和:“我同意先搞‘試點’,這可是三郎你出的主意,你至少得負責其中一塊才行。”
耶律昊實在不想多留,回到行館便吩咐從人收拾行李。這邊是明棠的故里,說不定多留幾天明棠就不走了。
過去的事就算了,以後絕對要寸步不離地把人帶在自己身邊。
送走耶律昊和明棠的第二天,趙崇昭就在謝則安陪同下祭天請罪,誠誠懇懇地下了罪己詔。趙崇昭繼位以來不是沒做荒唐事,但總的來說還是個非常勤勉的君主。在趙崇昭向天告罪之後,姚鼎言主動提出自己也做得不夠好,跪在趙崇昭身後請罪。宰相都這樣表態了,百官誰敢落後,紛紛表示自己也應承擔罪責。
這些話不管真心還是假意,都讓謝則安心安了不少。
祭天結束後,趙崇昭自然而然地示意謝則安跟在自己身邊回宮。
許多人本來認為離京數月的謝則安會和趙崇昭有了隔閡才是,眼下一看,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謝則安聖眷正濃!
一行人回到宮中,謝季禹那邊也傳來了消息。由於救援及時,又有足夠的大夫,賀州並沒有太大的疫情出現,一切都很順利。在地龍翻身中遇災的百姓都已經安頓下來,受傷的人得到及時治療,傷情非常穩定。只要這幾天沒有餘震,重建工作就可以開始了。
趙崇昭和謝則安放下心來。
兩人商量起讓徐君誠回來的事。徐君誠曾經身居相位,要是趙崇昭提前讓他奪情起復,未免會寒了不少人的心。問題是趙崇昭對姚鼎言非常滿意,並不想把姚鼎言從相位上撤下。這樣一來,徐君誠該起復到什麼位置好?
這件事,趙崇昭和姚鼎言簡單地提過,卻沒有仔細商量該怎麼把徐君誠召回。
謝則安說:“我寫信去看看徐先生的意思。”
趙崇昭說:“也好。”
不多時,徐君誠就回信了。徐君誠先是表示君恩浩蕩,不勝惶恐,然後才表明自己的想法。這兩年來姚鼎言的改變他都看在眼裡,如今姚鼎言做事穩妥,並未出錯,沒有讓出相位的道理。他還在孝期,本就不應這麼快回朝,請陛下不必煩惱。
這番話若是讓其他人來說必然顯得虛假,從徐君誠信上說出來卻是絕無虛意。
謝則安又去姚家找姚鼎言。
姚鼎言一見他便笑了:“你是為了你徐先生來的吧?”
謝則安微訝。
姚鼎言說:“上回你離京,你徐先生著急的人,寫了封信來罵我。我給他回了信,說是你這小子自己要跑的,順便把你罵了一頓。這一來二去,我們就通起了信。你今兒肯定收到你徐先生的信了吧?我也收到了,他還勸我讓陛下打消讓他奪情起復的想法。”
謝則安說:“先生能和徐先生盡釋前嫌,真是我今天聽到的最好的事。”
姚鼎言說道:“盡釋前嫌哪有那麼容易,以前不同的觀念現在還是不同,以前不同的做法現在也還是不同,他要是回來,我們肯定還是不會太和氣。”
謝則安說:“那您是不希望徐先生回來?”
姚鼎言說:“不,我還是挺希望你徐先生回來的。你這小子到底還小,與你當對手沒什麼意思,還顯得我欺負學生。你徐先生可不一樣。”
謝則安一臉震驚:“先生您居然拿我當對手!我可是真心實意把您當老師敬重著……”
姚鼎言說:“少油嘴滑舌,做戲給誰看?真要和我作對的時候你可從來沒猶豫過。”
謝則安大喊冤枉:“我可沒和先生你作對過。”
姚鼎言說:“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沒有和我作對的意思。”他看了謝則安一眼,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前我們通信時有過一個想法,現在也許可以試一試。”
謝則安心裡咯噔一跳,問道:“什麼想法?”
姚鼎言說:“正副輪任。”
謝則安猛地抬起頭,看向姚鼎言。
一般來說,只要沒出大錯官場上都是只進不退。像姚鼎言身居相位,要麼是做到他致仕為止,要麼是被罷相,很少會被挪到別的位置上去!
姚鼎言說的正副輪任是他們以前商量過的事情,如今副相這個位置一般都不會安排人,相權全部握在宰相手裡。如果把副相這個位置真正用起來,姚鼎言手裡的權利其實小了很多。更要命的是後面那個“輪任”。
“輪任”是指每三年重新“選舉”,在正相和副相之間重新選出“正副”之分。當然,有“選舉權”的人不多,約莫就是政事堂的幾位參知政事加上趙崇昭而已。
而且照姚鼎言的意思,這個正副輪任的方法不僅要用到相位上,各府衙、各州縣也都要遵循此律,統統來個三年一輪任。這對地方上的衝擊不算大,反正他們經常也是三年一調;衝擊比較大的是朝中的要員,這可是直接威脅了他們的地位!一般坐到了“正位”,誰還願意挪窩?
謝則安沒想到姚鼎言會拿他自己開刀。
如果說他以前還對姚鼎言一些做法有些非議的話,這一刻他對姚鼎言是真正地欽服。
謝則安說:“先生此議,必然會有不少人反對。”
姚鼎言慡朗一笑:“我做事從來都少不了反對。”
謝則安靜默。
姚鼎言拍拍謝則安的肩膀,眼底滿含期許:“朝中有你在,我即使丟了相位也不會擔心。”
謝則安說:“先生你太看得起我了。”
姚鼎言說:“你何必自謙。就拿你徐先生來說,以我對他的了解,以前他要是回鄉待上兩年的話絕對會受到胡正叔的影響。”他說起當年的舊案,“記得以前我們判過一樁案子嗎?一個女人殺夫未遂的案件,當時先皇讓我和你徐先生會審的。你可能不會相信——要是沒有你從中斡旋,我失勢之後他們絕對會把這案子重新翻出來判那個女人死罪。他們就是這樣一群人,論偏激和頑固,他們哪個都不下於我。”
謝則安點點頭。
姚鼎言說:“你為了緩和我們之間的關係做出過不少讓步,為了你徐先生不受某些人的影響你也做過不少事情。我們和你徐先生一直水火不容,將來也不可能同心攜手,但是有你在,我們應該不至於鬧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他語氣平靜,“所以現在正是好時機,要是我不在相位了,這件事只會更難辦。”
謝則安與姚鼎言對視片刻,正正經經地行了個弟子禮。
能被謝則安這個學生真心認可,姚鼎言心裡挺高興,只不過他面上不露分毫,擺擺手頗不耐煩地說:“去去去,回去忙你的去。”
第218章
徐君誠回朝掀起了不小的風雨。
姚鼎言說服人很有一套。在兩次推辭趙崇昭的旨意之後,徐君誠便在第三次詔書到達時起復。這消息是許多人意料之中的,但徐君誠的新職位又出乎許多人的預料——副相?這是讓徐君誠繼續給姚鼎言讓位的兆頭!
身在暴風雨中心的幾人,卻難得和氣地坐在御花園中飲茶閒談。趙崇昭相邀,謝則安作陪,姚鼎言和徐君誠面對面地坐著。這次推出的新制,改變的是整個官員體系的運作模式,每個位置都得“競爭上崗”,意味著現在很多尸位素餐的人都面臨著極大的危險,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擼掉。同時為了規範“投票權”,朝廷對縣衙、州衙的“領導班子”搭配做出了明確規定,州衙名額較多,縣中若是有多餘的人可以考慮實際情況往上級調配。
當然,若是那種掛職吃空餉的,肯定會直接裁剪。
徐君誠苦笑著說:“一回來就搞出這麼讓人頭疼的東西啊。”
謝則安也頭疼。他是出生於二十一世紀的人,從小耳濡目染的就是這麼一套制度,不能說這制度很好,但至少效率比現在這亂糟糟的官制要好得多——而且真要他折騰出別的他也搞不出來。姚鼎言的打算是文官武官一把抓,把兩邊的升級體制都換一換。
這種事也只有姚鼎言敢想。
此時此刻,謝則安只想當自己不存在。
姚鼎言哪會讓他如願。姚鼎言說:“三郎,你別躲了,躲不開的。你跑去逍遙了幾個月,還想什麼都不干?哪有那麼好的事?”
謝則安說:“我還年輕……”他不想被大家的唾沫淹死啊。
姚鼎言說:“做任何事都有人贊同有人反對,這件事也許會引來不少人的不滿,但長久下去必然有更多的人認同!你就算是金子,也有人嫌你顏色太俗氣,難道你還想討好所有人不成?”
徐君誠點頭應和:“我同意先搞‘試點’,這可是三郎你出的主意,你至少得負責其中一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