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趙辰坤和小胡交談著走進大堂,見到程淮秀的樣子,都自覺住了口。
趙辰坤壓低了聲音道:“這陣子,不止是開倉放鹽,督撫那邊的事,但凡我鹽幫能出上力,無不盡力相幫,幫主事必躬親,太累了。”
小胡也道:“還有李姑娘的兄長,喪妻喪子,一應事務全賴咱們幫主。”
他二人靜默著站在堂下,只待程淮秀醒來。
程淮秀的夢裡,乾隆身處寤言堂,懷裡抱著程琋,笑對著自己道:“淮秀,我來了!你為四爺做的,四爺都知道。這擔子太重了,四爺替你擔。”好夢不長,她不知何故身處鹽幫,耳畔響起李綺筠焦急的聲音:“淮秀,琋兒發燒了,怕是不好啊……”她心裡一陣急,雙腳踩了空,喊著“琋兒”醒了過來。
趙辰坤拱手道:“幫主,少幫主您已送到簫大俠那邊兒去了。”
程淮秀輕輕頷首,端起手畔涼茶喝了一口,方才醒過神來:“開倉放鹽的事辦的怎樣了?”
趙辰坤回道:“一切順利。”話畢又補充道:“江老爺子那邊兒也順利。”
程淮秀徑對著小胡問道:“天平山上怎樣了?李姑娘應該沒有大礙?”
小胡拱手道:“一切如常。曹公子近來精神不是很好,可他二人並無感染天花的跡象。”
程淮秀又點了點頭,隨即問道:“幫內兄弟呢?可有染病的?”
趙辰坤道:“除了最初那兩個,近來並未發現。想來岳大夫那藥確實有效。”
程淮秀又道:“我日前去了總督府,聽說朝廷已派來了專治痘疹的御醫,想必這場瘟疫就快過去了。黃幫主那邊,能幫的也儘量去幫,還是要叫兄弟們小心著些。”
趙辰坤與小胡二人皆拱手稱是,退出堂外。
偌大的寤言堂,此刻又只剩她一人。多少年了,殺伐決斷的背後,只她孤身一人。好不容易有了男人,卻是這天底下最不能讓她倚仗、依靠的那一個……多希望琋兒能快些長大,高大威猛、英姿挺拔,站在她身邊說:“娘,交給我!”
夜色漸濃,她明知乾隆無論如何不會出現,心裡卻還是有一絲希冀。越是忙的時候,越是希望那個人能夠陪在身邊,哪怕什麼話也不說,只陪在身邊就好。
這場瘟疫持續了兩個月之久,當官府宣布瘟疫已過,一切如常之時,蘇州城內幾乎每家每戶都掛上了白燈籠,好一片淒涼景象。
城外,李綺筠穿了件墨綠色長衫,打扮成男人模樣。
程淮秀牽著一匹高頭大馬,凝眉問道:“真的決定了?不再反悔?”
李綺筠輕輕頷首,側過頭看了一眼坐在馬車左側的曹霑,苦笑道:“該回去了。京城再不好,也是霑哥哥的家。”
程淮秀卻道:“可你的家在蘇州,祖父、父輩都在蘇州,去到京城,該如何生活?”
李綺筠低首淺笑:“賣字畫啊……別的做不得,寫幾個字,畫幾幅畫,還是駕輕就熟的。”
程淮秀心中無奈,只得道:“在京城,我鹽幫有一間鹽棧……”
未待她說完,李綺筠輕輕搖了搖頭:“淮秀,你的心意,我領了。這一次,倘若你那四爺不派人來擾,我希望我和霑哥哥的生活里只有彼此。無論多麼清苦,買得起筆墨,就是天堂。”
程淮秀笑問:“倘若買不起筆墨呢?”
“買不起?”李綺筠揚起頭,也笑了:“買不起,我就去敲你鹽棧的門,報你程淮秀的大名!”話畢,她右足輕點,側坐到馬車右側。
程淮秀也飛身上了馬:“朋友一場,送你一程!”
李綺筠輕輕頷首,拽了拽韁繩,馬車徐徐向北行去。
☆、冷戰
疫病已去,天花沒再擴散,蘇州城內幾大幫派放糧、放鹽,分文不取……乾隆合上摺子,好事,好到出乎意料,可他仍舊眉頭緊鎖。
春喜端著茶盤奉上一盞茶,笑問:“皇上還在等消息?”
“你知道?”
“不是知道,是猜得到。”她將茶盤立在身前,輕輕搖著頭道:“恐怕皇上這消息等不來了。”
乾隆奇道:“怎麼講?”
春喜道:“皇上明知程幫主和小阿哥身體康健,心裡希望程幫主能親自寫一封信道明情況。”
乾隆輕輕頷首,端起茶盞喝了口茶。
春喜又道:“可是,‘禮尚往來’方是人之常情,皇上這些日子怕是沒有隻言片語帶給程幫主吧?”
乾隆苦笑道:“朕不能陪在她身邊,寫什麼都覺汗顏……”
“程幫主又何嘗不知道皇上一身系天下安危。也許,她只是盼您的一句話呢?”
乾隆輕聲嘆息:“女人的心思,難猜……”
“奴才斗膽……”春喜將頭微側:“皇上是被娘娘們慣壞了。娘娘們整日都在猜測皇上的心思,幾時需要您去猜她們的心思了?”
乾隆站起身來,負著雙手走到乾清宮門前,門外春意盎然,他緩緩說道:“還是,送一份大禮……”
這夜,乾隆照舊翻了景嫻的牌子。快到子時,他仍無睡意。
景嫻側過身望著乾隆,問道:“皇上有心事?”
乾隆直言道:“朕想南巡。”
景嫻眼瞼微垂,含笑問道:“去蘇州?”
乾隆輕輕頷首:“疫情已過,蘇州城內必定一片慘澹,於情於理,朕該去看看。”說得堂皇。
景嫻嘴角那抹笑轉瞬即逝,她蹙起眉頭下了床,跪到床前:“臣妾斗膽勸皇上,此刻不宜南巡,更不宜去蘇州。”
乾隆坐起身來:“你起來說話。”
景嫻搖了搖頭:“南巡本是勞民傷財之舉,這個時候兒去蘇州,無異於雪上加霜。”
“什麼話?”乾隆氣道:“朕今兒個一早才剛撥了銀子,如何會雪上加霜?何況,南巡只為體恤百姓,在你眼中怎麼成了勞民傷財之舉?”
景嫻嘆了口氣,又道:“皇上可曾覺著自個兒變了?”
乾隆苦笑道:“你說說看,朕怎麼變了?”
景嫻深吸了一口氣,說道:“臣妾只怕,皇上仗著國庫充盈揮霍無度,終釀大禍!”
“放肆!”乾隆拂袖而起:“我大清正值盛世,你身為皇后,怎能說出這種話來?”他拽了件斗篷披在身上,怒氣沖沖走出景仁宮。連衣服也忘記了穿,想必,他這一次真的是氣急了。
景嫻眼望著大敞四開的宮門,苦澀一笑。搖籃里的永璟也被乾隆吵醒了,大聲哭了起來。景嫻扶著床畔站起身來,走到搖籃旁,俯身抱起永璟,柔聲哄著:“乖,被你阿瑪嚇到了,是不是?額娘這次,怕是真的惹惱了你阿瑪……”
一語成讖,乾隆‘南巡’未能成行,卻也再沒翻過景嫻的牌子。便是初一、十五祖宗留下來的規矩,他也推說身子不適……景仁宮自那晚過後,仿似冷宮一般。景嫻心道:所謂伴君如伴虎,也不外如是。這世上,人心最難捉摸,皇上的那顆心尤其難捉摸。永璂住進了擷芳殿,好在她還有永璟,看著他一日日長大,模樣越發的像乾隆,那顆本該靜如止水的心還是會痛上一痛,終究不能釋懷……
趙辰坤壓低了聲音道:“這陣子,不止是開倉放鹽,督撫那邊的事,但凡我鹽幫能出上力,無不盡力相幫,幫主事必躬親,太累了。”
小胡也道:“還有李姑娘的兄長,喪妻喪子,一應事務全賴咱們幫主。”
他二人靜默著站在堂下,只待程淮秀醒來。
程淮秀的夢裡,乾隆身處寤言堂,懷裡抱著程琋,笑對著自己道:“淮秀,我來了!你為四爺做的,四爺都知道。這擔子太重了,四爺替你擔。”好夢不長,她不知何故身處鹽幫,耳畔響起李綺筠焦急的聲音:“淮秀,琋兒發燒了,怕是不好啊……”她心裡一陣急,雙腳踩了空,喊著“琋兒”醒了過來。
趙辰坤拱手道:“幫主,少幫主您已送到簫大俠那邊兒去了。”
程淮秀輕輕頷首,端起手畔涼茶喝了一口,方才醒過神來:“開倉放鹽的事辦的怎樣了?”
趙辰坤回道:“一切順利。”話畢又補充道:“江老爺子那邊兒也順利。”
程淮秀徑對著小胡問道:“天平山上怎樣了?李姑娘應該沒有大礙?”
小胡拱手道:“一切如常。曹公子近來精神不是很好,可他二人並無感染天花的跡象。”
程淮秀又點了點頭,隨即問道:“幫內兄弟呢?可有染病的?”
趙辰坤道:“除了最初那兩個,近來並未發現。想來岳大夫那藥確實有效。”
程淮秀又道:“我日前去了總督府,聽說朝廷已派來了專治痘疹的御醫,想必這場瘟疫就快過去了。黃幫主那邊,能幫的也儘量去幫,還是要叫兄弟們小心著些。”
趙辰坤與小胡二人皆拱手稱是,退出堂外。
偌大的寤言堂,此刻又只剩她一人。多少年了,殺伐決斷的背後,只她孤身一人。好不容易有了男人,卻是這天底下最不能讓她倚仗、依靠的那一個……多希望琋兒能快些長大,高大威猛、英姿挺拔,站在她身邊說:“娘,交給我!”
夜色漸濃,她明知乾隆無論如何不會出現,心裡卻還是有一絲希冀。越是忙的時候,越是希望那個人能夠陪在身邊,哪怕什麼話也不說,只陪在身邊就好。
這場瘟疫持續了兩個月之久,當官府宣布瘟疫已過,一切如常之時,蘇州城內幾乎每家每戶都掛上了白燈籠,好一片淒涼景象。
城外,李綺筠穿了件墨綠色長衫,打扮成男人模樣。
程淮秀牽著一匹高頭大馬,凝眉問道:“真的決定了?不再反悔?”
李綺筠輕輕頷首,側過頭看了一眼坐在馬車左側的曹霑,苦笑道:“該回去了。京城再不好,也是霑哥哥的家。”
程淮秀卻道:“可你的家在蘇州,祖父、父輩都在蘇州,去到京城,該如何生活?”
李綺筠低首淺笑:“賣字畫啊……別的做不得,寫幾個字,畫幾幅畫,還是駕輕就熟的。”
程淮秀心中無奈,只得道:“在京城,我鹽幫有一間鹽棧……”
未待她說完,李綺筠輕輕搖了搖頭:“淮秀,你的心意,我領了。這一次,倘若你那四爺不派人來擾,我希望我和霑哥哥的生活里只有彼此。無論多麼清苦,買得起筆墨,就是天堂。”
程淮秀笑問:“倘若買不起筆墨呢?”
“買不起?”李綺筠揚起頭,也笑了:“買不起,我就去敲你鹽棧的門,報你程淮秀的大名!”話畢,她右足輕點,側坐到馬車右側。
程淮秀也飛身上了馬:“朋友一場,送你一程!”
李綺筠輕輕頷首,拽了拽韁繩,馬車徐徐向北行去。
☆、冷戰
疫病已去,天花沒再擴散,蘇州城內幾大幫派放糧、放鹽,分文不取……乾隆合上摺子,好事,好到出乎意料,可他仍舊眉頭緊鎖。
春喜端著茶盤奉上一盞茶,笑問:“皇上還在等消息?”
“你知道?”
“不是知道,是猜得到。”她將茶盤立在身前,輕輕搖著頭道:“恐怕皇上這消息等不來了。”
乾隆奇道:“怎麼講?”
春喜道:“皇上明知程幫主和小阿哥身體康健,心裡希望程幫主能親自寫一封信道明情況。”
乾隆輕輕頷首,端起茶盞喝了口茶。
春喜又道:“可是,‘禮尚往來’方是人之常情,皇上這些日子怕是沒有隻言片語帶給程幫主吧?”
乾隆苦笑道:“朕不能陪在她身邊,寫什麼都覺汗顏……”
“程幫主又何嘗不知道皇上一身系天下安危。也許,她只是盼您的一句話呢?”
乾隆輕聲嘆息:“女人的心思,難猜……”
“奴才斗膽……”春喜將頭微側:“皇上是被娘娘們慣壞了。娘娘們整日都在猜測皇上的心思,幾時需要您去猜她們的心思了?”
乾隆站起身來,負著雙手走到乾清宮門前,門外春意盎然,他緩緩說道:“還是,送一份大禮……”
這夜,乾隆照舊翻了景嫻的牌子。快到子時,他仍無睡意。
景嫻側過身望著乾隆,問道:“皇上有心事?”
乾隆直言道:“朕想南巡。”
景嫻眼瞼微垂,含笑問道:“去蘇州?”
乾隆輕輕頷首:“疫情已過,蘇州城內必定一片慘澹,於情於理,朕該去看看。”說得堂皇。
景嫻嘴角那抹笑轉瞬即逝,她蹙起眉頭下了床,跪到床前:“臣妾斗膽勸皇上,此刻不宜南巡,更不宜去蘇州。”
乾隆坐起身來:“你起來說話。”
景嫻搖了搖頭:“南巡本是勞民傷財之舉,這個時候兒去蘇州,無異於雪上加霜。”
“什麼話?”乾隆氣道:“朕今兒個一早才剛撥了銀子,如何會雪上加霜?何況,南巡只為體恤百姓,在你眼中怎麼成了勞民傷財之舉?”
景嫻嘆了口氣,又道:“皇上可曾覺著自個兒變了?”
乾隆苦笑道:“你說說看,朕怎麼變了?”
景嫻深吸了一口氣,說道:“臣妾只怕,皇上仗著國庫充盈揮霍無度,終釀大禍!”
“放肆!”乾隆拂袖而起:“我大清正值盛世,你身為皇后,怎能說出這種話來?”他拽了件斗篷披在身上,怒氣沖沖走出景仁宮。連衣服也忘記了穿,想必,他這一次真的是氣急了。
景嫻眼望著大敞四開的宮門,苦澀一笑。搖籃里的永璟也被乾隆吵醒了,大聲哭了起來。景嫻扶著床畔站起身來,走到搖籃旁,俯身抱起永璟,柔聲哄著:“乖,被你阿瑪嚇到了,是不是?額娘這次,怕是真的惹惱了你阿瑪……”
一語成讖,乾隆‘南巡’未能成行,卻也再沒翻過景嫻的牌子。便是初一、十五祖宗留下來的規矩,他也推說身子不適……景仁宮自那晚過後,仿似冷宮一般。景嫻心道:所謂伴君如伴虎,也不外如是。這世上,人心最難捉摸,皇上的那顆心尤其難捉摸。永璂住進了擷芳殿,好在她還有永璟,看著他一日日長大,模樣越發的像乾隆,那顆本該靜如止水的心還是會痛上一痛,終究不能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