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五月,甘肅總督上本:上一年,甘肅皋蘭等二十廳州縣受了霜雹災,臣斗膽懇請皇上免除賦稅。乾隆御筆一揮:知道了,賑災!此外,免去甘肅甘州等三府本年民屯額賦。
春喜本在一旁磨墨,偷眼瞧了一下,笑道:“皇上節用裕民,堪稱萬世表率!”
乾隆冷哼一聲,抬起頭來,看著春喜:“你這小腦袋瓜兒里想些什麼,當朕不知道麼?”
春喜俏臉一揚,很是不服氣:“奴才誇獎皇上也有錯?”
乾隆將御筆搭在筆架上,端起手畔的茶杯,呷了口茶,隨後道:“朕知道,你入宮後便跟在皇后身邊兒,是她的心腹。可現而今,你在朕身前兒侍候,朕絕不允許身邊兒的奴才懷著另一份心思。”
春喜福了福身道:“奴才盡心盡力侍候皇上,從未存過別的心思。皇上若是疑心奴才,大可以再將奴才送回到娘娘身邊兒去。”
乾隆卻道:“朕既要了你,自然不會再送你回去。朕也並非不清楚皇后的心思,可她千不該萬不該說朕‘揮霍無度,終釀大禍’!朕的天下,容不得他人置喙。”
春喜輕聲嘆息,也許不自負的君王,自古沒有。盛世之君,如何能允准他人說半個‘不’字……即便這繁華皆是假象,恐怕身為君王,也願在這假象中沉醉不醒。
七月,喀爾喀蒙古郡王青袞雜卜叛亂,乾隆忙的焦頭爛額,一點閒暇時間也無。夜半,他獨自躺在乾清宮的大床上,輾轉反側。再沒有一個知心人能夠陪在他身邊,任他傾倒肚子裡的苦水……他突然想,良藥畢竟苦口,有一個時刻提點自己的皇后,是大清之福絕非大清之禍。吃苦藥治病,總好過吃糖,終究有一日會壞了口中牙齒。想到這兒,他翻身而起,朗聲喚道:“春喜!賈六!給朕更衣!”
又是子時,乾隆踏著月光走進景仁門。彼時,景嫻已入了夢鄉……他並未叫人通傳,輕手輕腳走進寢殿,輕手輕腳脫衣上床。一顆空著的心頓時踏實下來,他側過頭瞧了景嫻半晌,終於合上雙眼,困意襲來……
寅時二刻,景嫻早早醒來,想著永璟會餓,該喚嬤嬤前來餵奶,卻冷不防看到了躺在她身畔的乾隆。想是他幾夜未合過眼了,眼圈兒都是黑的,三個月未見,她心裡卻沒有恨意,更多的還是心疼……她嘆了口氣,輕聲下床,抱起搖籃里睡醒了的永璟,低聲吩咐道:“小阿哥餓了,送到嬤嬤那裡去。”
小宮女福身稱是,小心翼翼抱起永璟走出門去。
景嫻以手掩嘴,又打了個呵欠,卻知再難睡著,於是走到梳妝檯前坐了下去,拿起篦子輕輕梳著頭髮。
乾隆也醒了過來,走到她身後,伸出雙手輕輕握住她雙肩。
景嫻含笑問道:“幾個月未見,皇上在臣妾宮裡睡不踏實?”
乾隆笑道:“好些日子沒睡得這樣沉了。你身上的香氣定是有催眠之功效。”
景嫻輕哼一聲,並不接話。
只聽乾隆又道:“不生氣了?”
景嫻奇道:“生皇上的氣?臣妾不敢。”
乾隆輕輕頷首:“既是如此,下個月隨朕到圍場狩獵去。”
☆、狩獵
八月初,神武門外,將士們騎著高頭大馬列隊待行。乾隆大踏步走到那匹棕色的駿馬右側,抬起左手輕撫它鬃毛,側過頭望著景嫻,笑問:“你可還敢隨朕騎著馬去木蘭圍場?”
景嫻瞪了他一眼,嘆道:“臣妾今年三十八歲了……放著龍輦不坐,騎馬?這身骨頭不怕被顛散了麼?”
乾隆笑道:“你是嫌自個兒老了?朕卻不曾這樣想過。”他右足微頓,飛身上馬。
景嫻不禁贊道:“好俊的身法!”
乾隆輕輕頷首,也覺著自個兒的身法說不出的瀟灑。隨即俯下身子,伸出右手,臉上掛著一抹笑,極盡溫柔。
景嫻眼瞼微垂,眾人面前,總不好駁了他面子,只好伸出左手與他右手相握,也上了馬。上一次兩人同乘一騎仿佛是……多少年前的事?一時竟想不起了。
乾隆拽了拽韁繩,那匹馬‘噠噠噠噠’向前走著。景嫻的後背貼緊了他的胸膛,耳畔不時能感受到他呼出的氣息,只聽乾隆附在她耳畔說道:“第一次帶著你這樣騎馬,還是你剛剛嫁進府里那一年。大約是年底,本王推掉了一切瑣事,不顧皇阿瑪的‘雷霆之怒’,只為你說‘我想和四哥在郊外策馬馳騁’。”
景嫻笑了,將頭微側:“是十二月初七。臣妾若是記得不錯,四哥當時說的是‘一切事務本王皆已處理停當,皇阿瑪那裡絕不會出任何紕漏。’”
乾隆朗聲大笑,夾緊了雙臂,說道:“你莫非有‘過耳不忘’之能?”
景嫻溫柔淺笑:“四哥說過的話,景嫻不敢或忘。”
乾隆輕聲嘆息,雙腿緊緊夾了夾馬腹,那匹駿馬載著兩人飛馳而去。
夜裡,乾隆與景嫻二人同乘龍輦,景嫻撥了撥桌子上的油燈燈芯,將燈調亮一些。乾隆手裡握了本書,靠在椅背上,含笑說道:“夜深了,該熄燈了。”
景嫻將披在身上的斗篷又向上拽了一些,說道:“你手裡的書還差一些,不讀完會睡麼?”
乾隆雙眉一軒,索性拿起一隻翠玉書籤夾在書里,說道:“朕也不年輕了,這剩下的一些,明兒個再看吧。”
景嫻眼瞼微垂,探起身子吹熄了油燈。
暗夜裡,乾隆將雙手枕在腦後,車轍聲、馬蹄聲不住傳進耳朵,一時間難以入睡。思來想去,他開口輕聲說道:“對不住……”
景嫻本合著雙眼聽著車外的聲音,耳畔突然響起乾隆的聲音,太小了聽不真切,她不禁問道:“皇上說什麼?”
乾隆凝眉道:“朕欠你一句道歉。”
誰知景嫻竟笑出聲兒來,過了許久,她方說道:“臣妾是大清的皇后,皇上給了臣妾三個孩子,皇上並不欠臣妾什麼。”
乾隆卻叫起真兒來:“朕說的,是你勸朕不要南下那件事。”
“臣妾知道啊!”景嫻全然不介意,她側過身來,雙眼漸漸適應了車中的黑暗,語調中甚是坦然:“臣妾自接掌鳳印那天起,就預料到遲早會與皇上針鋒相對,甚至預料到以後……”
乾隆戲謔道:“先知?”
景嫻不理乾隆,繼續說道:“皇上不可謂不勤政,可這盛世並非全賴皇上,聖祖、世宗打好了根基……”
“夠了!”乾隆的心裡莫名有些煩躁,這‘忠言’終究是‘逆耳’了些。這些年來,他再勤政、再努力,終究會有人在背後說什麼‘坐享其成’,旁人說說也便罷了,他不希望這話有一日會從自個兒皇后口中說出來。良久良久,他淡淡說道:“今兒個白天騎了一整日的馬,累了,早點兒歇吧。”
春喜本在一旁磨墨,偷眼瞧了一下,笑道:“皇上節用裕民,堪稱萬世表率!”
乾隆冷哼一聲,抬起頭來,看著春喜:“你這小腦袋瓜兒里想些什麼,當朕不知道麼?”
春喜俏臉一揚,很是不服氣:“奴才誇獎皇上也有錯?”
乾隆將御筆搭在筆架上,端起手畔的茶杯,呷了口茶,隨後道:“朕知道,你入宮後便跟在皇后身邊兒,是她的心腹。可現而今,你在朕身前兒侍候,朕絕不允許身邊兒的奴才懷著另一份心思。”
春喜福了福身道:“奴才盡心盡力侍候皇上,從未存過別的心思。皇上若是疑心奴才,大可以再將奴才送回到娘娘身邊兒去。”
乾隆卻道:“朕既要了你,自然不會再送你回去。朕也並非不清楚皇后的心思,可她千不該萬不該說朕‘揮霍無度,終釀大禍’!朕的天下,容不得他人置喙。”
春喜輕聲嘆息,也許不自負的君王,自古沒有。盛世之君,如何能允准他人說半個‘不’字……即便這繁華皆是假象,恐怕身為君王,也願在這假象中沉醉不醒。
七月,喀爾喀蒙古郡王青袞雜卜叛亂,乾隆忙的焦頭爛額,一點閒暇時間也無。夜半,他獨自躺在乾清宮的大床上,輾轉反側。再沒有一個知心人能夠陪在他身邊,任他傾倒肚子裡的苦水……他突然想,良藥畢竟苦口,有一個時刻提點自己的皇后,是大清之福絕非大清之禍。吃苦藥治病,總好過吃糖,終究有一日會壞了口中牙齒。想到這兒,他翻身而起,朗聲喚道:“春喜!賈六!給朕更衣!”
又是子時,乾隆踏著月光走進景仁門。彼時,景嫻已入了夢鄉……他並未叫人通傳,輕手輕腳走進寢殿,輕手輕腳脫衣上床。一顆空著的心頓時踏實下來,他側過頭瞧了景嫻半晌,終於合上雙眼,困意襲來……
寅時二刻,景嫻早早醒來,想著永璟會餓,該喚嬤嬤前來餵奶,卻冷不防看到了躺在她身畔的乾隆。想是他幾夜未合過眼了,眼圈兒都是黑的,三個月未見,她心裡卻沒有恨意,更多的還是心疼……她嘆了口氣,輕聲下床,抱起搖籃里睡醒了的永璟,低聲吩咐道:“小阿哥餓了,送到嬤嬤那裡去。”
小宮女福身稱是,小心翼翼抱起永璟走出門去。
景嫻以手掩嘴,又打了個呵欠,卻知再難睡著,於是走到梳妝檯前坐了下去,拿起篦子輕輕梳著頭髮。
乾隆也醒了過來,走到她身後,伸出雙手輕輕握住她雙肩。
景嫻含笑問道:“幾個月未見,皇上在臣妾宮裡睡不踏實?”
乾隆笑道:“好些日子沒睡得這樣沉了。你身上的香氣定是有催眠之功效。”
景嫻輕哼一聲,並不接話。
只聽乾隆又道:“不生氣了?”
景嫻奇道:“生皇上的氣?臣妾不敢。”
乾隆輕輕頷首:“既是如此,下個月隨朕到圍場狩獵去。”
☆、狩獵
八月初,神武門外,將士們騎著高頭大馬列隊待行。乾隆大踏步走到那匹棕色的駿馬右側,抬起左手輕撫它鬃毛,側過頭望著景嫻,笑問:“你可還敢隨朕騎著馬去木蘭圍場?”
景嫻瞪了他一眼,嘆道:“臣妾今年三十八歲了……放著龍輦不坐,騎馬?這身骨頭不怕被顛散了麼?”
乾隆笑道:“你是嫌自個兒老了?朕卻不曾這樣想過。”他右足微頓,飛身上馬。
景嫻不禁贊道:“好俊的身法!”
乾隆輕輕頷首,也覺著自個兒的身法說不出的瀟灑。隨即俯下身子,伸出右手,臉上掛著一抹笑,極盡溫柔。
景嫻眼瞼微垂,眾人面前,總不好駁了他面子,只好伸出左手與他右手相握,也上了馬。上一次兩人同乘一騎仿佛是……多少年前的事?一時竟想不起了。
乾隆拽了拽韁繩,那匹馬‘噠噠噠噠’向前走著。景嫻的後背貼緊了他的胸膛,耳畔不時能感受到他呼出的氣息,只聽乾隆附在她耳畔說道:“第一次帶著你這樣騎馬,還是你剛剛嫁進府里那一年。大約是年底,本王推掉了一切瑣事,不顧皇阿瑪的‘雷霆之怒’,只為你說‘我想和四哥在郊外策馬馳騁’。”
景嫻笑了,將頭微側:“是十二月初七。臣妾若是記得不錯,四哥當時說的是‘一切事務本王皆已處理停當,皇阿瑪那裡絕不會出任何紕漏。’”
乾隆朗聲大笑,夾緊了雙臂,說道:“你莫非有‘過耳不忘’之能?”
景嫻溫柔淺笑:“四哥說過的話,景嫻不敢或忘。”
乾隆輕聲嘆息,雙腿緊緊夾了夾馬腹,那匹駿馬載著兩人飛馳而去。
夜裡,乾隆與景嫻二人同乘龍輦,景嫻撥了撥桌子上的油燈燈芯,將燈調亮一些。乾隆手裡握了本書,靠在椅背上,含笑說道:“夜深了,該熄燈了。”
景嫻將披在身上的斗篷又向上拽了一些,說道:“你手裡的書還差一些,不讀完會睡麼?”
乾隆雙眉一軒,索性拿起一隻翠玉書籤夾在書里,說道:“朕也不年輕了,這剩下的一些,明兒個再看吧。”
景嫻眼瞼微垂,探起身子吹熄了油燈。
暗夜裡,乾隆將雙手枕在腦後,車轍聲、馬蹄聲不住傳進耳朵,一時間難以入睡。思來想去,他開口輕聲說道:“對不住……”
景嫻本合著雙眼聽著車外的聲音,耳畔突然響起乾隆的聲音,太小了聽不真切,她不禁問道:“皇上說什麼?”
乾隆凝眉道:“朕欠你一句道歉。”
誰知景嫻竟笑出聲兒來,過了許久,她方說道:“臣妾是大清的皇后,皇上給了臣妾三個孩子,皇上並不欠臣妾什麼。”
乾隆卻叫起真兒來:“朕說的,是你勸朕不要南下那件事。”
“臣妾知道啊!”景嫻全然不介意,她側過身來,雙眼漸漸適應了車中的黑暗,語調中甚是坦然:“臣妾自接掌鳳印那天起,就預料到遲早會與皇上針鋒相對,甚至預料到以後……”
乾隆戲謔道:“先知?”
景嫻不理乾隆,繼續說道:“皇上不可謂不勤政,可這盛世並非全賴皇上,聖祖、世宗打好了根基……”
“夠了!”乾隆的心裡莫名有些煩躁,這‘忠言’終究是‘逆耳’了些。這些年來,他再勤政、再努力,終究會有人在背後說什麼‘坐享其成’,旁人說說也便罷了,他不希望這話有一日會從自個兒皇后口中說出來。良久良久,他淡淡說道:“今兒個白天騎了一整日的馬,累了,早點兒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