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心計
鹽幫,聚義堂。
那鹽幫兄弟將李綺筠所寫書信交給程淮秀後,正要退下。程淮秀笑問:“你不是想回總堂?”
那人停下腳步,轉過身來拱手道:“屬下不敢。”
程淮秀暫且將那封書信擱在桌上,問道:“是我嚇到你了?”
“是屬下方才沒想明白。”那人答的恭敬,“承蒙幫主信賴,願將保護朋友的重擔交與屬下。”
程淮秀微一沉吟,說道:“我知道你想跑鹽,過些日子若有新的差事,我叫人換了你回來。”
那人跪在地上,揚起頭道:“多謝幫主!”臉上難掩喜悅之情。
程淮秀笑了,揮退了他,隨後拿起桌上的書信,打開細看,果然並未出她所料,李綺筠信中希望自己能接曹霑妻兒來蘇州。她輕聲嘆息,心想綺筠終究是個良善之人,只可惜命運的捉弄,時光的差錯……程淮秀拎起桌上的寶劍,朝著後院她自己的閨房走去。進了屋子,她徑直走到書案後面,慢慢研磨,思忖著該如何寫這封信,信寫完了又該如何送到四爺手上去?只消片刻,她嘴角微挑,坐在太師椅上,提起毛筆,匆匆寫就。那信的內容簡明扼要,比起乾隆有過之而無不及。鹽幫幫主行事乾淨利落,寫信自然也是如此。她將那信疊好塞進信封,信封之上寫下‘四爺親啟’這四字。隨後提劍出門,到馬廄牽了一匹快馬直奔天平山而去。
天平山山腰,她朗聲問道:“可有識得四爺的朋友?”
過得片刻,一人飛身而下,拱手道:“程幫主!”
程淮秀輕輕頷首,含笑將那封信遞上,說道:“想來閣下身份隱秘,我不問你是誰。我桌上的那封信可是閣下漏夜送過去的?”
那人恭敬說道:“不問而入,是在下的不是。”
程淮秀卻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啊……”她揚起了頭,“這封信還請送交到四爺手上。”
那人將信揣進懷裡,恭敬問道:“程幫主可還有其他吩咐?”
程淮秀笑道:“不敢。”
那人微一躬身,說道:“四爺有交代,程幫主若有事吩咐,在下當全力以赴。”
程淮秀眼瞼微垂,道:“如此,程淮秀先行謝過了。”
那人又道:“是在下分內之事,幫主不必言謝。”右足一頓,飛身而起。
程淮秀見他輕身功夫極好,心下嘆道,大內果然有高手,又想起那日她發現有人跟蹤,想必是那人故意做的‘拖泥帶水’了些,好讓自己發現?她緩緩搖頭,料想那四爺在自己身上當真費了不少心思,隨即轉身下山。
程淮秀的那封信送到乾隆手上時也是一個深夜。養心殿內,他看著信紙上的寥寥數字,哭笑不得。心道這鹽幫幫主當真是灑脫慣了,吃准了自己對她的一顆心,思念之情一絲也不肯表露。雖說如此,寒冬臘月,屋子裡的炭火不停燒著,乾隆的一顆心也因這薄薄的一張紙漸漸暖了起來。他將右手邊的檀木匣子拿到身前,將程淮秀的那封信折好,平平整整放了進去,隨即提起毛筆回信,他嘴角掛著一抹狡黠的笑,這樣有分量的兩個人總要由一個有分量的人接走才是。想起她看到這封信後,也許馬不停蹄北上來見,心中竟對那曹霑的妻兒有無限感激之情。
乾隆十九年十二月十五,幾騎駿馬由南而北,在天寶鹽棧門前停了下來。當先一人手握寶劍,披了一件黑色披風,翻身而下。天寶鹽棧掌柜李彧一早便已等在門外,見到來人,拱手道:“幫主!”顏色甚是恭敬。來人正是鹽幫幫主程淮秀。
只見程淮秀輕輕頷首,將馬韁交給候在一旁的幫內兄弟,當先進了屋,徑對跟在她身後的李彧說道:“老李,咱們快一年沒見了。”
李彧回道:“是快一年了。屬下以為,幫主要年後才會北上。”
程淮秀輕輕一笑,並不接話。進了內堂,她坐到正中央的太師椅上,示意李彧也坐,而後問道:“嫂子一向可好?”
李彧接過鹽棧兄弟遞上來的茶盤,親自奉上,才又坐了,笑道:“勞幫主記掛,她還好。”
程淮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隨後道:“你派人送往總堂的帳簿我都看過了,今年的款項收的不錯。”
李彧抱拳一揖道:“謝幫主!鹽商們配合,多乘幫主年初時的努力。”
程淮秀道:“這一年,你功不可沒。李彧,鹽幫總堂雖在蘇州,可各個分堂、各個鹽棧的經營狀況兄弟們都看在眼裡,誰好誰不好我心中有數。”
李彧道:“是。”
程淮秀輕輕頷首。
好一陣沉默,李彧開口問道:“幫主年下北上,可是要拜會幾位鹽商?”
程淮秀眼瞼微垂,道:“鹽商自是要拜會,也有些私事要處理。”
李彧是個聰明人,他既聽出了程淮秀不願多說,自然也不再多問,站起身道:“幫主,後院您的屋子屬下已命人收拾妥當。”
程淮秀也站起身來,拿起擱在桌上的寶劍道:“辛苦你了。”李彧拱手道:“這是屬下分內之事。”程淮秀笑道:“幾時拜會鹽商,咱們明日再議。”隨即轉身朝著後院走去。
次日一早,程淮秀醒來之時感到一陣寒冷,燒在屋裡的炭火過了一夜漸漸止息,倒不是鹽棧中的兄弟疏忽,只是男女有別。程淮秀這時有些後悔未帶著蓮子一同北上,只得披了披風自行下床往火盆里添了些炭。想起昨晚老李的問話,她的臉頰漸漸紅了,約好了開春再見,他夤夜而來的兩封信便打亂了自己的陣腳,她捫心自問,此次北上,有幾分是為了旁人,幾分又是為了自己?誠然,能接到曹霑的妻女也不枉她親自北上這一遭。她又想,他是不是已得知了自己的行蹤?也許,很快便能再見了……再沒有睡意,她洗漱穿衣,走出了天寶鹽棧。
☆、遊園(上)
京城畢竟是天子腳下,臨近過年,街上較之蘇州熱鬧很多。天才剛亮,早點鋪子都開了門,程淮秀挑了一間離天寶鹽棧最近的鋪子走了進去。
老闆娘見到程淮秀忙迎上前去,笑道:“您往年都是過了年才來京城待上一個月,今年這年還沒過就來啦!”
程淮秀挑了張靠里的桌子坐了下來,說道:“想你的手藝了。”
老闆娘聽了恭維話更是高興,戲謔道:“看來你們南方人也好這一口兒,將來我這鋪子若是開到蘇州去,你可得幫襯幫襯。”
“那是自然。”程淮秀道,“您到蘇州去,我高興還來不及,開張當日,我叫江湖上的朋友一齊去捧場。”
那老闆娘將一碗茶湯端給程淮秀,說道:“那敢情好!咱們可說定了,你到時不准反悔。”
程淮秀拿起勺子將上層紅糖攪了下去,含笑看著那老闆娘道:“君子一言。”
用過了早點,程淮秀信步走在京城的街道上,雪還未化,金黃的陽光灑在上面閃著晶瑩的光亮。來來往往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只聽一把男聲吆喝道:“糖葫蘆!好吃的冰糖葫蘆!不酸不甜不要錢咯……”
鹽幫,聚義堂。
那鹽幫兄弟將李綺筠所寫書信交給程淮秀後,正要退下。程淮秀笑問:“你不是想回總堂?”
那人停下腳步,轉過身來拱手道:“屬下不敢。”
程淮秀暫且將那封書信擱在桌上,問道:“是我嚇到你了?”
“是屬下方才沒想明白。”那人答的恭敬,“承蒙幫主信賴,願將保護朋友的重擔交與屬下。”
程淮秀微一沉吟,說道:“我知道你想跑鹽,過些日子若有新的差事,我叫人換了你回來。”
那人跪在地上,揚起頭道:“多謝幫主!”臉上難掩喜悅之情。
程淮秀笑了,揮退了他,隨後拿起桌上的書信,打開細看,果然並未出她所料,李綺筠信中希望自己能接曹霑妻兒來蘇州。她輕聲嘆息,心想綺筠終究是個良善之人,只可惜命運的捉弄,時光的差錯……程淮秀拎起桌上的寶劍,朝著後院她自己的閨房走去。進了屋子,她徑直走到書案後面,慢慢研磨,思忖著該如何寫這封信,信寫完了又該如何送到四爺手上去?只消片刻,她嘴角微挑,坐在太師椅上,提起毛筆,匆匆寫就。那信的內容簡明扼要,比起乾隆有過之而無不及。鹽幫幫主行事乾淨利落,寫信自然也是如此。她將那信疊好塞進信封,信封之上寫下‘四爺親啟’這四字。隨後提劍出門,到馬廄牽了一匹快馬直奔天平山而去。
天平山山腰,她朗聲問道:“可有識得四爺的朋友?”
過得片刻,一人飛身而下,拱手道:“程幫主!”
程淮秀輕輕頷首,含笑將那封信遞上,說道:“想來閣下身份隱秘,我不問你是誰。我桌上的那封信可是閣下漏夜送過去的?”
那人恭敬說道:“不問而入,是在下的不是。”
程淮秀卻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啊……”她揚起了頭,“這封信還請送交到四爺手上。”
那人將信揣進懷裡,恭敬問道:“程幫主可還有其他吩咐?”
程淮秀笑道:“不敢。”
那人微一躬身,說道:“四爺有交代,程幫主若有事吩咐,在下當全力以赴。”
程淮秀眼瞼微垂,道:“如此,程淮秀先行謝過了。”
那人又道:“是在下分內之事,幫主不必言謝。”右足一頓,飛身而起。
程淮秀見他輕身功夫極好,心下嘆道,大內果然有高手,又想起那日她發現有人跟蹤,想必是那人故意做的‘拖泥帶水’了些,好讓自己發現?她緩緩搖頭,料想那四爺在自己身上當真費了不少心思,隨即轉身下山。
程淮秀的那封信送到乾隆手上時也是一個深夜。養心殿內,他看著信紙上的寥寥數字,哭笑不得。心道這鹽幫幫主當真是灑脫慣了,吃准了自己對她的一顆心,思念之情一絲也不肯表露。雖說如此,寒冬臘月,屋子裡的炭火不停燒著,乾隆的一顆心也因這薄薄的一張紙漸漸暖了起來。他將右手邊的檀木匣子拿到身前,將程淮秀的那封信折好,平平整整放了進去,隨即提起毛筆回信,他嘴角掛著一抹狡黠的笑,這樣有分量的兩個人總要由一個有分量的人接走才是。想起她看到這封信後,也許馬不停蹄北上來見,心中竟對那曹霑的妻兒有無限感激之情。
乾隆十九年十二月十五,幾騎駿馬由南而北,在天寶鹽棧門前停了下來。當先一人手握寶劍,披了一件黑色披風,翻身而下。天寶鹽棧掌柜李彧一早便已等在門外,見到來人,拱手道:“幫主!”顏色甚是恭敬。來人正是鹽幫幫主程淮秀。
只見程淮秀輕輕頷首,將馬韁交給候在一旁的幫內兄弟,當先進了屋,徑對跟在她身後的李彧說道:“老李,咱們快一年沒見了。”
李彧回道:“是快一年了。屬下以為,幫主要年後才會北上。”
程淮秀輕輕一笑,並不接話。進了內堂,她坐到正中央的太師椅上,示意李彧也坐,而後問道:“嫂子一向可好?”
李彧接過鹽棧兄弟遞上來的茶盤,親自奉上,才又坐了,笑道:“勞幫主記掛,她還好。”
程淮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隨後道:“你派人送往總堂的帳簿我都看過了,今年的款項收的不錯。”
李彧抱拳一揖道:“謝幫主!鹽商們配合,多乘幫主年初時的努力。”
程淮秀道:“這一年,你功不可沒。李彧,鹽幫總堂雖在蘇州,可各個分堂、各個鹽棧的經營狀況兄弟們都看在眼裡,誰好誰不好我心中有數。”
李彧道:“是。”
程淮秀輕輕頷首。
好一陣沉默,李彧開口問道:“幫主年下北上,可是要拜會幾位鹽商?”
程淮秀眼瞼微垂,道:“鹽商自是要拜會,也有些私事要處理。”
李彧是個聰明人,他既聽出了程淮秀不願多說,自然也不再多問,站起身道:“幫主,後院您的屋子屬下已命人收拾妥當。”
程淮秀也站起身來,拿起擱在桌上的寶劍道:“辛苦你了。”李彧拱手道:“這是屬下分內之事。”程淮秀笑道:“幾時拜會鹽商,咱們明日再議。”隨即轉身朝著後院走去。
次日一早,程淮秀醒來之時感到一陣寒冷,燒在屋裡的炭火過了一夜漸漸止息,倒不是鹽棧中的兄弟疏忽,只是男女有別。程淮秀這時有些後悔未帶著蓮子一同北上,只得披了披風自行下床往火盆里添了些炭。想起昨晚老李的問話,她的臉頰漸漸紅了,約好了開春再見,他夤夜而來的兩封信便打亂了自己的陣腳,她捫心自問,此次北上,有幾分是為了旁人,幾分又是為了自己?誠然,能接到曹霑的妻女也不枉她親自北上這一遭。她又想,他是不是已得知了自己的行蹤?也許,很快便能再見了……再沒有睡意,她洗漱穿衣,走出了天寶鹽棧。
☆、遊園(上)
京城畢竟是天子腳下,臨近過年,街上較之蘇州熱鬧很多。天才剛亮,早點鋪子都開了門,程淮秀挑了一間離天寶鹽棧最近的鋪子走了進去。
老闆娘見到程淮秀忙迎上前去,笑道:“您往年都是過了年才來京城待上一個月,今年這年還沒過就來啦!”
程淮秀挑了張靠里的桌子坐了下來,說道:“想你的手藝了。”
老闆娘聽了恭維話更是高興,戲謔道:“看來你們南方人也好這一口兒,將來我這鋪子若是開到蘇州去,你可得幫襯幫襯。”
“那是自然。”程淮秀道,“您到蘇州去,我高興還來不及,開張當日,我叫江湖上的朋友一齊去捧場。”
那老闆娘將一碗茶湯端給程淮秀,說道:“那敢情好!咱們可說定了,你到時不准反悔。”
程淮秀拿起勺子將上層紅糖攪了下去,含笑看著那老闆娘道:“君子一言。”
用過了早點,程淮秀信步走在京城的街道上,雪還未化,金黃的陽光灑在上面閃著晶瑩的光亮。來來往往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只聽一把男聲吆喝道:“糖葫蘆!好吃的冰糖葫蘆!不酸不甜不要錢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