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頁
眾人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子清,還以為自己幻聽了。
吳糾此時冷冷一笑,說:“哦?好啊,那就請晉國使臣上殿罷。”
子清很快退出去,晉國使臣沒多久,便大搖大擺的走了進來。
的確是大搖大擺,那姿態簡直就跟唱大戲的一樣,一臉的高傲囂張,走進來也不對吳糾作禮,笑著說:“外臣知道楚王與各位如今正在商量戰書的事情,因此外臣特意給各位帶來了喜訊。”
他這口氣,眾人都十分生氣,別看有主戰派和主和派,但是其實主和派也十分生氣晉國的作為,只是因為考慮到了很多楚國內部的情形,多少有些畏懼,因此才主和的。
吳糾說:“不知什麼是喜訊,從晉國使臣您的口中傳出來的,能稱得上是喜訊麼?”
那晉國使臣笑了笑,說:“自然是喜訊,寡君在給你們楚國下戰書的時候,也同時給你們楚國留了一條後路,只要你們楚國肯投降,寡君便既往不咎!”
吳糾聽著晉國使臣那猖狂的口氣,說:“後路?投降?”
那晉國使臣說:“沒錯!只要你們楚國肯投降,寡君便既往不咎,令諸國盟軍罷手,否則諸國盟軍將直取漢中,到時候你們楚國再想投降,那便來不及了!”
晉國使臣自說自話,完全沒看到吳糾的臉色已經黑了,仍然繼續說:“只要楚國肯投降,並且答應寡君三個條件,其一,承認寡君霸主的地位。其二,將荊門以北的楚國土地割讓給我們晉國。其三,將楚國公主嫁給我們寡君!”
眾人聽了,頓時面面相覷,用一種怪異的眼神看向那晉國使臣,眼中幾乎冒火,連主和派都想要上去親手揍一拳那晉國使臣。
晉國使臣渾然不知,吳糾則是哈哈大笑,一點兒也沒有生氣的意思,反而很平和,好似聽到了什麼讓人開懷的事情,笑眯眯的說:“其一,霸主寡人承認,但並非是晉國國君,而是寡人身邊坐著的這位齊公。”
齊侯配合的笑了笑,說:“孤是不是離開齊國太久了,因此連晉國稱霸的事情都不知道了?晉國想要做霸主?”
晉國使臣臉色不太好看,吳糾又說:“其二,荊門乃是我楚國都城郢都的近郊門戶,將近郊門戶割讓給其他國家,這種不可能,且沒有常識的條件,晉侯是怎麼好意思開口的?”
他說到這裡,晉國使臣的臉色已經相當難看,吳糾又笑了笑,滿臉善意的說:“割讓土地,寡人便是昏君,那麼下嫁公主……羋公主是寡人的親侄女,寡人心疼羋公主還來不及,怎麼可能將羋公主許配給一個閹人國君呢?若是如此,寡人便是混蛋。”
他說著,眾人頓時一愣,隨即一片譁然,晉國使臣也愣住了,他並不知晉侯是閹人,還以為吳糾故意侮辱他,立刻臉色難看的說:“放肆!大膽!你這蠻王竟然口出狂言,侮辱我晉國國君!”
吳糾哈哈一笑,朗聲說:“侮辱?晉侯是不是閹人,他自己清楚,他是如何成為曲沃公的,他自己心中也清楚,還有他是如何被正式封為晉侯的,他心中更是清楚,如今反過來挑釁我們楚國,寡人並不是個軟弱的懦夫,晉國想要消遣我楚國,還差得遠呢!”
他說著,又說:“來人!”
“是!”
士兵聽到命令,立刻衝進路寢宮的殿中,一下將那晉國使臣包圍住,晉國使臣嚇得出了一頭冷汗,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歷來的規矩,楚王不會是想要拿外臣來出氣罷?!”
吳糾笑眯眯的站起來,齊侯也跟著站起來,還扶了一下吳糾,看起來像模像樣的,真有一股舉案齊眉的男主氣質……
吳糾笑著說:“的確,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只是……晉國挑釁如此,若是寡人不斬了你,晉國定然還當寡人怕了他們!”
他這麼一說,楚國朝堂上的士大夫們立刻山呼起來,喝道:“斬!斬!”
吳糾笑眯眯的說:“嗯……眾望所歸。”
那晉國使臣嚇得臉色蒼白,連忙說:“小臣……小臣只是……只是傳話的,小臣是無辜的啊,楚王饒命啊!”
吳糾笑著說:“寡人記性不好,方才好像有人管寡人叫做蠻王來著?”
齊侯配合的說:“是晉國使臣來著。”
吳糾說:“哦,原來如此,那就斬了罷。”
吳糾揮了揮手,士兵不再猶豫,拖拽著晉國使臣往外走,晉國使臣大喊著救命,饒命,但是根本沒有辦法,還是很快就被拽走了。
眾臣看著士兵將使臣拽走,紛紛覺得解氣,吳糾看著使臣出去,這才眯著眼睛,沉下臉來,說:“諸位也都看見了,主和只會讓晉國越來越猖狂。”
眾人也不反對,的確如此,本還有人抱著僥倖心理,想要主和,晉國使臣的猖狂卻讓他們打消了這個念頭,心中十分憤恨。
有人質疑說:“只是……如今我郢都剛剛經受郢都大閽的叛亂,巴國虎視眈眈,晉國又聯合了一些周邊小國,包括群舒在內,若是一起造反,可能……可能比較危險。”
他這麼說,其他人也同意,眾人都蹙起眉頭來,齊侯說:“關於晉國,孤可以派兵去牽扯晉國。另外巴國,蜀國與巴國一直以來便是世仇,水火不容,楚王不防派人去聯絡蜀王。”
別看齊侯平日裡總是賣萌,新技能還是“人家”,但是一說起正事兒來,果然是霸主風範,竟然一下解決了巴國和晉國兩個大國,若是能成功牽扯住這兩個大國,那麼其他作亂的小國就不足為懼了。
齊侯又笑著說:“至於其他國家嘛……什麼蔡國,都不值一提,楚王何不先下手為強,派右司馬如舒國,給群舒來一個下馬威,直搗群舒老窩,如今晉國和巴國雖然下戰書,但是還未做好準備,群舒孤立無援,楚王只需先下手為強,便能各個擊破。”
“好辦法啊!”
“齊公說的在理!”
“果然是好辦法!”
楚國的卿大夫們頓時都應和起來,吳糾也點了點頭,說:“齊公說的正是,若是寡人沒有記錯,寡人的右司馬還是舒鳩國正統的血脈,如今舒鳩國的國君,不過是個篡位的逆賊而已,何不趁如今,送右司馬,回國繼位?”
眾人立刻商量對策,齊侯遣人回國,準備給國君昭送信,牽扯晉國,吳糾又派了斗祁和蒍呂臣出使蜀國。
蜀國和巴國結怨已久,本是宿敵,如今吳糾派出使臣,還有大量的珍寶送與蜀王,蜀王定然會伸出援手,助吳糾一臂之力,到時候蜀國從西面攻擊巴國,楚國從東面攻擊巴國,兩面夾擊,巴國就等著被攆罷。
這些事情處理好了,吳糾又令偃鳩領兵,聲勢浩大,放出消息,準備送偃鳩回國討伐舒鳩逆賊,繼承舒鳩國國君之位。
與此同時,吳糾還做了一件好事兒,讓人傳播輿論,大肆宣揚晉國國君是閹人的事情,還將晉國國君弒父殺君,殺死君父,謀奪曲沃公位置的事情傳揚了出去,一時間晉國也好看了。
群舒是一些小國家聯合起來的地盤,舒鳩那是其中一支國家,雖然是小國,不過因為驍勇善戰,因此民風彪悍。
群舒一直依附於楚國,這麼多年來相安無事,不過也是野心勃勃,當年偃鳩被迫逃出舒鳩國,如今卻到了偃鳩翻盤的時候了。
說實在的,偃鳩沒想過要回到舒鳩去,不過如今真到了這個時候,他心中竟然有些興奮和雀躍,因為復仇的時候終於到了,當年他才五歲,被迫捲入爭權奪位的戰爭之中,父母全都死在戰役之中,只剩下他一個人孤苦伶仃,最後落為水匪,偃鳩心中並非沒有怨恨。
群舒國聽說楚王給了偃鳩兵馬,準備送偃鳩回國繼位,嚇得都已經六神無主,畢竟就如同大家所想,晉國雖然和他們聯合起來,但是晉國和巴國還沒有發兵,群舒又遠在東南面,若是真的打起來,西南面的巴國,還有北面的晉國,根本沒辦法救援。
因此群舒非常害怕,群舒聽到這件事情,幾個國君一合計,竟然讓舒鳩國的國君前來楚國都城請罪。
這一仗還沒打,舒鳩國的國君就被迫前來請罪了,舒鳩國的國君十分害怕,帶上國中最好的禮物,快速就來了楚國,在郢都城外,親自下馬,趨步而前,一直走到郢都城大門口。
吳糾帶著士大夫們迎在郢都城門口“迎接”,畢竟舒鳩國朝拜,不戰歸降,也免得動兵,這是好事兒。
眾人就看到舒鳩國國君走過來之後,立刻“咕咚”一聲跪了下來。
如今舒鳩國的國君年紀不小,乃是偃鳩的叔叔輩兒,自然比吳糾大了許多,見到吳糾,立刻跪了下來,連個磕巴都沒有打,連連磕頭說:“拜見楚王!拜見齊公!”
吳糾幽幽一笑,坐在馬上,居高臨下的看著舒鳩國的國君,笑眯眯的說:“您是舒鳩國的國君,如何給寡人行這麼大的禮?”
舒鳩國的國君連忙虔誠的說:“我舒鳩國本就是楚國的附屬,理應作禮,如今我舒鳩國險些聽信讒言,錯助了小人,因此更是要給我王賠罪作禮,請我王原諒!”
他說著,又都“咚!”一聲磕了個頭,竟然十分的不含糊。
吳糾笑著說:“聽說公乃是帶著很大的誠意來的,那麼請入都城罷。”
“是是。”
舒鳩國的國君連忙起身,不敢上馬,就跟在吳糾的馬後面,亦步亦趨的走進了郢都城,進了城之後,這才上了馬,準備入宮。
吳糾在宮中擺了酒宴受降,舒鳩國的國君帶著珍饈美玉,接受排查之後,這才進入宮中。
吳糾和齊侯入了宮,準備換件衣裳之後再去赴宴。
吳糾一邊換衣裳一邊說:“這舒鳩國的國君,投降的也太順當了,寡人怕是有詐。”
齊侯幫他套上朝袍,笑眯眯的親了一下吳糾的額頭,說:“二哥還怕有詐?最詐的不就是二哥麼?”
吳糾聽了幽幽一笑,說:“那就多謝齊公誇獎了?”
齊侯說:“二哥與孤還客氣什麼,別謝了。”
兩個人到了宴廳的時候,舒鳩國的國君已經在了,十分恭敬,都不敢坐在席上,見到吳糾和齊侯,連忙又是“咕咚”就跪了下來,行了大禮。
吳糾笑著說:“公不必如此客氣,快快請起罷。”
眾人入了席,偃鳩也坐在很明顯的位置上,幽幽的注視著那舒鳩國的國君,當年他還太小,根本不怎麼記事兒,然而逃難的那種感覺,根深蒂固在偃鳩心中。
吳糾此時冷冷一笑,說:“哦?好啊,那就請晉國使臣上殿罷。”
子清很快退出去,晉國使臣沒多久,便大搖大擺的走了進來。
的確是大搖大擺,那姿態簡直就跟唱大戲的一樣,一臉的高傲囂張,走進來也不對吳糾作禮,笑著說:“外臣知道楚王與各位如今正在商量戰書的事情,因此外臣特意給各位帶來了喜訊。”
他這口氣,眾人都十分生氣,別看有主戰派和主和派,但是其實主和派也十分生氣晉國的作為,只是因為考慮到了很多楚國內部的情形,多少有些畏懼,因此才主和的。
吳糾說:“不知什麼是喜訊,從晉國使臣您的口中傳出來的,能稱得上是喜訊麼?”
那晉國使臣笑了笑,說:“自然是喜訊,寡君在給你們楚國下戰書的時候,也同時給你們楚國留了一條後路,只要你們楚國肯投降,寡君便既往不咎!”
吳糾聽著晉國使臣那猖狂的口氣,說:“後路?投降?”
那晉國使臣說:“沒錯!只要你們楚國肯投降,寡君便既往不咎,令諸國盟軍罷手,否則諸國盟軍將直取漢中,到時候你們楚國再想投降,那便來不及了!”
晉國使臣自說自話,完全沒看到吳糾的臉色已經黑了,仍然繼續說:“只要楚國肯投降,並且答應寡君三個條件,其一,承認寡君霸主的地位。其二,將荊門以北的楚國土地割讓給我們晉國。其三,將楚國公主嫁給我們寡君!”
眾人聽了,頓時面面相覷,用一種怪異的眼神看向那晉國使臣,眼中幾乎冒火,連主和派都想要上去親手揍一拳那晉國使臣。
晉國使臣渾然不知,吳糾則是哈哈大笑,一點兒也沒有生氣的意思,反而很平和,好似聽到了什麼讓人開懷的事情,笑眯眯的說:“其一,霸主寡人承認,但並非是晉國國君,而是寡人身邊坐著的這位齊公。”
齊侯配合的笑了笑,說:“孤是不是離開齊國太久了,因此連晉國稱霸的事情都不知道了?晉國想要做霸主?”
晉國使臣臉色不太好看,吳糾又說:“其二,荊門乃是我楚國都城郢都的近郊門戶,將近郊門戶割讓給其他國家,這種不可能,且沒有常識的條件,晉侯是怎麼好意思開口的?”
他說到這裡,晉國使臣的臉色已經相當難看,吳糾又笑了笑,滿臉善意的說:“割讓土地,寡人便是昏君,那麼下嫁公主……羋公主是寡人的親侄女,寡人心疼羋公主還來不及,怎麼可能將羋公主許配給一個閹人國君呢?若是如此,寡人便是混蛋。”
他說著,眾人頓時一愣,隨即一片譁然,晉國使臣也愣住了,他並不知晉侯是閹人,還以為吳糾故意侮辱他,立刻臉色難看的說:“放肆!大膽!你這蠻王竟然口出狂言,侮辱我晉國國君!”
吳糾哈哈一笑,朗聲說:“侮辱?晉侯是不是閹人,他自己清楚,他是如何成為曲沃公的,他自己心中也清楚,還有他是如何被正式封為晉侯的,他心中更是清楚,如今反過來挑釁我們楚國,寡人並不是個軟弱的懦夫,晉國想要消遣我楚國,還差得遠呢!”
他說著,又說:“來人!”
“是!”
士兵聽到命令,立刻衝進路寢宮的殿中,一下將那晉國使臣包圍住,晉國使臣嚇得出了一頭冷汗,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歷來的規矩,楚王不會是想要拿外臣來出氣罷?!”
吳糾笑眯眯的站起來,齊侯也跟著站起來,還扶了一下吳糾,看起來像模像樣的,真有一股舉案齊眉的男主氣質……
吳糾笑著說:“的確,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只是……晉國挑釁如此,若是寡人不斬了你,晉國定然還當寡人怕了他們!”
他這麼一說,楚國朝堂上的士大夫們立刻山呼起來,喝道:“斬!斬!”
吳糾笑眯眯的說:“嗯……眾望所歸。”
那晉國使臣嚇得臉色蒼白,連忙說:“小臣……小臣只是……只是傳話的,小臣是無辜的啊,楚王饒命啊!”
吳糾笑著說:“寡人記性不好,方才好像有人管寡人叫做蠻王來著?”
齊侯配合的說:“是晉國使臣來著。”
吳糾說:“哦,原來如此,那就斬了罷。”
吳糾揮了揮手,士兵不再猶豫,拖拽著晉國使臣往外走,晉國使臣大喊著救命,饒命,但是根本沒有辦法,還是很快就被拽走了。
眾臣看著士兵將使臣拽走,紛紛覺得解氣,吳糾看著使臣出去,這才眯著眼睛,沉下臉來,說:“諸位也都看見了,主和只會讓晉國越來越猖狂。”
眾人也不反對,的確如此,本還有人抱著僥倖心理,想要主和,晉國使臣的猖狂卻讓他們打消了這個念頭,心中十分憤恨。
有人質疑說:“只是……如今我郢都剛剛經受郢都大閽的叛亂,巴國虎視眈眈,晉國又聯合了一些周邊小國,包括群舒在內,若是一起造反,可能……可能比較危險。”
他這麼說,其他人也同意,眾人都蹙起眉頭來,齊侯說:“關於晉國,孤可以派兵去牽扯晉國。另外巴國,蜀國與巴國一直以來便是世仇,水火不容,楚王不防派人去聯絡蜀王。”
別看齊侯平日裡總是賣萌,新技能還是“人家”,但是一說起正事兒來,果然是霸主風範,竟然一下解決了巴國和晉國兩個大國,若是能成功牽扯住這兩個大國,那麼其他作亂的小國就不足為懼了。
齊侯又笑著說:“至於其他國家嘛……什麼蔡國,都不值一提,楚王何不先下手為強,派右司馬如舒國,給群舒來一個下馬威,直搗群舒老窩,如今晉國和巴國雖然下戰書,但是還未做好準備,群舒孤立無援,楚王只需先下手為強,便能各個擊破。”
“好辦法啊!”
“齊公說的在理!”
“果然是好辦法!”
楚國的卿大夫們頓時都應和起來,吳糾也點了點頭,說:“齊公說的正是,若是寡人沒有記錯,寡人的右司馬還是舒鳩國正統的血脈,如今舒鳩國的國君,不過是個篡位的逆賊而已,何不趁如今,送右司馬,回國繼位?”
眾人立刻商量對策,齊侯遣人回國,準備給國君昭送信,牽扯晉國,吳糾又派了斗祁和蒍呂臣出使蜀國。
蜀國和巴國結怨已久,本是宿敵,如今吳糾派出使臣,還有大量的珍寶送與蜀王,蜀王定然會伸出援手,助吳糾一臂之力,到時候蜀國從西面攻擊巴國,楚國從東面攻擊巴國,兩面夾擊,巴國就等著被攆罷。
這些事情處理好了,吳糾又令偃鳩領兵,聲勢浩大,放出消息,準備送偃鳩回國討伐舒鳩逆賊,繼承舒鳩國國君之位。
與此同時,吳糾還做了一件好事兒,讓人傳播輿論,大肆宣揚晉國國君是閹人的事情,還將晉國國君弒父殺君,殺死君父,謀奪曲沃公位置的事情傳揚了出去,一時間晉國也好看了。
群舒是一些小國家聯合起來的地盤,舒鳩那是其中一支國家,雖然是小國,不過因為驍勇善戰,因此民風彪悍。
群舒一直依附於楚國,這麼多年來相安無事,不過也是野心勃勃,當年偃鳩被迫逃出舒鳩國,如今卻到了偃鳩翻盤的時候了。
說實在的,偃鳩沒想過要回到舒鳩去,不過如今真到了這個時候,他心中竟然有些興奮和雀躍,因為復仇的時候終於到了,當年他才五歲,被迫捲入爭權奪位的戰爭之中,父母全都死在戰役之中,只剩下他一個人孤苦伶仃,最後落為水匪,偃鳩心中並非沒有怨恨。
群舒國聽說楚王給了偃鳩兵馬,準備送偃鳩回國繼位,嚇得都已經六神無主,畢竟就如同大家所想,晉國雖然和他們聯合起來,但是晉國和巴國還沒有發兵,群舒又遠在東南面,若是真的打起來,西南面的巴國,還有北面的晉國,根本沒辦法救援。
因此群舒非常害怕,群舒聽到這件事情,幾個國君一合計,竟然讓舒鳩國的國君前來楚國都城請罪。
這一仗還沒打,舒鳩國的國君就被迫前來請罪了,舒鳩國的國君十分害怕,帶上國中最好的禮物,快速就來了楚國,在郢都城外,親自下馬,趨步而前,一直走到郢都城大門口。
吳糾帶著士大夫們迎在郢都城門口“迎接”,畢竟舒鳩國朝拜,不戰歸降,也免得動兵,這是好事兒。
眾人就看到舒鳩國國君走過來之後,立刻“咕咚”一聲跪了下來。
如今舒鳩國的國君年紀不小,乃是偃鳩的叔叔輩兒,自然比吳糾大了許多,見到吳糾,立刻跪了下來,連個磕巴都沒有打,連連磕頭說:“拜見楚王!拜見齊公!”
吳糾幽幽一笑,坐在馬上,居高臨下的看著舒鳩國的國君,笑眯眯的說:“您是舒鳩國的國君,如何給寡人行這麼大的禮?”
舒鳩國的國君連忙虔誠的說:“我舒鳩國本就是楚國的附屬,理應作禮,如今我舒鳩國險些聽信讒言,錯助了小人,因此更是要給我王賠罪作禮,請我王原諒!”
他說著,又都“咚!”一聲磕了個頭,竟然十分的不含糊。
吳糾笑著說:“聽說公乃是帶著很大的誠意來的,那麼請入都城罷。”
“是是。”
舒鳩國的國君連忙起身,不敢上馬,就跟在吳糾的馬後面,亦步亦趨的走進了郢都城,進了城之後,這才上了馬,準備入宮。
吳糾在宮中擺了酒宴受降,舒鳩國的國君帶著珍饈美玉,接受排查之後,這才進入宮中。
吳糾和齊侯入了宮,準備換件衣裳之後再去赴宴。
吳糾一邊換衣裳一邊說:“這舒鳩國的國君,投降的也太順當了,寡人怕是有詐。”
齊侯幫他套上朝袍,笑眯眯的親了一下吳糾的額頭,說:“二哥還怕有詐?最詐的不就是二哥麼?”
吳糾聽了幽幽一笑,說:“那就多謝齊公誇獎了?”
齊侯說:“二哥與孤還客氣什麼,別謝了。”
兩個人到了宴廳的時候,舒鳩國的國君已經在了,十分恭敬,都不敢坐在席上,見到吳糾和齊侯,連忙又是“咕咚”就跪了下來,行了大禮。
吳糾笑著說:“公不必如此客氣,快快請起罷。”
眾人入了席,偃鳩也坐在很明顯的位置上,幽幽的注視著那舒鳩國的國君,當年他還太小,根本不怎麼記事兒,然而逃難的那種感覺,根深蒂固在偃鳩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