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糾思考了一會兒,心中已經有了答案,自然是管夷吾了,管夷吾乃是千古明相,吳糾在現代學管理的時候,就拜讀了很多管夷吾的功績,可以說管夷吾乃是很多人心中的“男神”,地位不可磨滅。

  吳糾拱手說:“糾竊以為,管師傅文韜武略,無所不通,且忠心耿耿,乃是最佳人選。”

  管夷吾一驚,畢竟他當年可是she了齊侯一箭,險些害齊侯喪命的人,眾人也是驚訝萬分,沒想到吳糾推薦了一個齊侯的“仇人”。

  齊侯還沒有說話,似乎在思考,這個時候突然有人衝進了大殿,乃是在家養病的大司徒。

  大司徒衝進來,火急火燎的跪下,說:“稟君上!急件!急件啊!邊邑發生地震,河床崩塌,引發了洪澇,難民無數,十萬火急啊!”

  眾人一聽,大殿上頓時喧譁起來,紛紛開始議論,齊國一直以來相安無事,頂多發生一些饑荒,自從吳糾上任大司農之後,治理有方,根本沒有哪裡鬧饑荒。

  天災這種事情,在古代帶有很迷信的色彩,例如上一次的大地震,乃發生在褒姒受寵的時期,因此很多人用地震為藉口,說陰陽失調,天地變色,是老天爺對失德之人的責罰,因此需要改朝換代。

  在古人眼中,地震主要是因為陰陽失調所致,史記中記載,“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

  如此突然發生了百年一見的大地震,眾人立刻紛紛側目,竟然全都第一時間看向吳糾,畢竟齊侯寵愛吳糾的事情,很多人或多或少都聽說了。

  吳糾隱約聽到好幾個人說:“上蒼怪罪了,肯定是上蒼怪罪了……”

  “齊國沒有夫人,寵愛男色,定然是上蒼的責罰啊……”

  第95章 “沒人之下”

  朝堂之上喧譁的聲音漸漸大了起來。

  “定然是上天怪罪!”

  “是啊是啊, 老天爺責罰人了!”

  “以前從沒鬧過地震, 突然地震, 絕對是老天爺動怒了。”

  朝堂上的卿大夫們一邊說話,一邊偷偷的看向吳糾,吳糾還站在大殿的正中間, 舉薦了管夷吾之後, 沒有來得及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耳朵里全都是卿大夫們的交頭接耳聲音。

  吳糾是聽得清清楚楚, 坐在上位的齊侯怎麼能聽不清楚?齊侯的臉色瞬間就難看下來,冷的仿佛要結冰一樣。

  那大司徒還想要說什麼, 拱起手來, 剛說了一句:“君上……”

  結果齊侯就抬起手來, 說:“孤有些不太舒服,可能是舊疾犯了, 今日先散朝。”

  他說著,便站起身來, 直接轉身便走了。

  卿大夫們面面相覷,但是也不敢反駁,畢竟之前齊侯因為燒傷, 都無法上朝, 這還是養傷以來第一次上朝。

  齊侯進入內殿之後,卿大夫們就三三兩兩的散開了,往路寢宮外面走,一邊走還一邊偷偷的偷看吳糾, 小聲的說一些話,“怨聲載道”,且又不敢真的讓吳糾聽到。

  其實卿大夫們的怨聲載道,並不是因為吳糾和齊侯到底有沒有那方面的關係,原因到底在於吳糾實在太受寵了。

  吳糾可以說是一步登天,一下變成了大司農,不止如此,還多次成為使臣出使諸侯國,已經變成了齊侯身邊的第一紅人,齊侯寵信吳糾的事情,已經不是秘密,再加上吳糾有錢又年輕,誰不嫉妒他?

  尤其是那些在朝中為官許久的老臣,更是嫉妒吳糾嫉妒的要命,他們努力了一輩子,辛辛苦苦的,竟然沒有吳糾一瞬間的努力得到的多?不管是不是因為吳糾有才華,都會被嫉妒,也正是因為有才華,才會被狠狠嫉妒。

  吳糾隨著人群往外走,卿大夫們陸陸續續的走出大殿,還在不停的議論著,吳糾偶爾還能聽到什麼天災,地震是陰陽失調等等的話。

  吳糾走出路寢宮,一路往政事堂去,準備看看自己休息的這些日子,司農部門怎麼樣了,他一路走過去,就看到剛剛上朝來的大司徒。

  大司徒這個官職,乃是三公六卿之首,也就是說,除了國相,就是司徒最大。

  那麼司徒的管轄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徒就是人民的意思,大司徒的管轄範圍就是民生,上至制定軍法,徵集勞力兵役,下至制訂曆法確定稅收,複雜至規劃國土、記載戶籍,廣泛至幫助國君安邦定國,那都是司徒的關係範圍。

  也就是說,大司徒的手,既能伸到兵權上,也能伸到錢財上,怪不得大司徒乃是三公之首,因為所有的官職,都是基於大司徒之後,再行細分的。

  大司徒年紀不小了,乃是齊僖公,也就是齊侯的老爹在位的時候,便立的人,的確是個能人,齊僖公的時候,將齊國管理的井井有條,後來經歷了齊襄公的暴政,隨即是公孫無知的作亂,緊跟著才是齊侯的登基,大司徒可以說也是擁護公子小白的功臣之一。

  大司徒和高傒國懿仲一樣,都是齊侯繼位的恩人,也是齊國的棟樑之才,很誇張的說,這三個人打一個噴嚏,都能影響到齊國一個月的發展。

  大司徒一方面因為自己對齊侯有恩,所以難免自大放縱了一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真的年老力衰,有些事情漸漸力不從心,也沒有年少時候手段強硬,管理有方了,因此管理漸漸鬆懈下來,但是齊侯礙於面子,也拿他沒辦法。

  最近大司徒身體不舒服,經常請假,三天兩頭在家中歇息,按理來說,年紀大了,疾病纏身沒什麼錯兒,還需要好生休養,齊侯該當關心才是。

  齊侯也的確關心了幾次,但是錯就錯在大司徒沒精力去管齊國的民生,但是又霸著大司徒這個位置不撒手,齊侯想讓他告老,那大司徒是個精明人,聽出來了,卻不願意告老,如果告老也行,必須讓他的兒子沿襲司徒這個位置。

  的確,有很多官職是可以沿襲的,就像家天下一樣,但是大司徒那幾個兒子,堪稱糙包中的糙包,根本沒辦法沿襲,齊侯是一個也看不上的,恨不得比公子元還要糙包。

  齊侯和大司徒的關係有些僵硬,後來大司徒乾脆直接稱病在家,也不上朝了,其實齊侯還挺放心的,畢竟大司徒來上朝也是唱反調,齊侯才繼位一年有餘,朝中經常有人唱反調,還是三公之首,這影響太差了。

  因此大司徒不過來上朝,齊侯就很慡快的恩准了,哪知道今日大司徒可算是找准了時機,齊國突然發生了地震,一個小邑的河床被震裂了口子,鬧洪水不說,還有泥石流,山石混合著泥漿從山上崩裂下來,沖毀了農田。

  按理說古代百姓住的都是糙房子,地震根本不會出人命,出人命就出在有錢人身上,因為有錢人住的房子,都是實木的,一塌下來,就是一層樓也砸死人。

  不過這次地震很大,不只是地震,還引起了洪水和泥石流,農田沒了,河床崩裂,很多人直接被洪水沖走,不論是百姓還是豪紳,損傷非常慘重。

  這樣一來,果然是給大司徒找了一個藉口,和齊侯對著幹,大司徒心想著,就是因為齊侯不聽自己的,所以才演變成今日這個情況,上天責罰,蒼天都看不過去了。

  大司徒今天來,其實是立威來的,果然效果不錯,他一出口,卿大夫們就進了大司徒的坑,想到了齊侯對吳糾的寵愛。

  但是沒想到,齊侯竟然用有傷在身為藉口,說不舒服,轉身就走了,當時大司徒還在殿上跪著呢,簡直被賞了一個大嘴巴,如何能不生氣?

  吳糾走到政事堂,管夷吾還沒來得及稟報近期的大小適宜,就聽到人群一陣騷亂,回頭一看,原來是大司徒來了。

  雖然大司徒是上大夫,吳糾這個大司農也是上大夫,但是大司徒乃是三公之首,所以吳糾這個平級,其實也比大司徒矮了一截。

  而且大司徒乃是長輩,吳糾於情於理都要拱手作禮,便說:“糾拜見大司徒。”

  那大司徒應該也拱手還禮,但是卻背著手,只是冷冷的瞥了一眼吳糾,說:“邊邑鬧地震,需要大量的糧食賑災,你們司農,能給多少?”

  吳糾聽他口氣,就知道大司徒乃是來找茬的,便笑了笑,說:“大司徒想要多少?”

  那大司徒見吳糾一臉平和,氣兒就上來了,冷冷一笑,說:“我想要多少?好大的口氣啊,我想要多少,你們司農部門就能撥出來多少麼?別盡跟我說這等廢話!”

  旁邊的司農大夫們都要看不下去了,雖然很多人說吳糾是饞臣,靠著齊侯寵愛,或者乾脆是美色上位,但是那多半是醋溜溜,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嫉妒,只要和吳糾共事的人都知道,吳糾是什麼樣的作風,雖然工作上一板一眼,從來不打馬虎眼,但是為人並不刻薄,分配工作也十分合理,是個很有管理能力的人。

  那大司徒明明自己出言不遜,就像齊侯說的,倚老賣老,卻說別人口氣大。

  一邊的展獲雖然是個看起來溫柔的人,但是其實他性子很直慡,有事就說事,也不怕得罪人,便說:“司徒大人,大司農好歹也是君上親封的上大夫,司徒大人出口不遜,恐怕實在不妥,以展季看,今日大司徒過來這趟,可能不是來協調賑災糧的罷?”

  展獲做了出頭鳥,那大司徒瞪了他一眼,說:“你是什麼人?哦我知道了,你是那個魯國來的叛臣,看看看看,君上都用一些什麼人,魯國來的叛臣也要重用,就是因為我齊國有這麼多叛臣,什麼人都能在我齊國搭上一官半職,因此天威才會震怒!才會有地震一說!”

  吳糾是個護犢子的人,有理說理,沒理就別怪吳糾了,再者說了,大司徒張口又把展獲捎上了,吳糾怎麼可能不護著自己手下的人?

  吳糾淡淡一笑,說:“大司徒說了這麼些,不過是想說君上昏庸無能,任用jian臣。那這事兒,可不關我們司農管理,大司徒若是有什麼怨言,請去大諫上疏,或者直接面見君上,當面指責君上的昏庸,若是大司徒口舌伶俐,能把君上罵醒,糾也是佩服的。”

  大司徒頓時被搶白了,瞪著眼睛說:“你……你說什麼!?”

  吳糾笑眯眯的說:“大司徒恐怕真是年老力衰了,這樣兒都聽不清楚,糾說……大司徒若是覺得君上昏庸無能,請去大諫,或者小寢宮面見君上,我們司農管不了這件事兒,糾還有幾件要事在身,大司徒,請罷!”

  大司徒被吳糾的話說的,氣得面紅耳赤,冷笑說:“好好好,你等著!”

  他說著,轉身便甩袖子走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