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大司徒一走,司農部門的卿大夫們才紛紛低聲說:“這大司徒,是老糊塗麼?災情嚴重,不跟咱們好好協調賑災糧,反而跑過來像潑婦一樣罵街?”

  另外一個人說:“你不知道麼?大司徒家中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他之前想要兒子沿襲司徒的官位,結果被君上駁回了,大司徒還想讓自己的女兒做齊國的夫人,也被駁回了,因此心裡頭有氣,竟然一氣之下,稱病不上朝呢,這次來勢洶洶,肯定是想要抓著地震的機會做文章。”

  吳糾沒想到司農部門的小道消息還挺多,原來齊侯竟然這麼搶手,說親的人還不少。

  吳糾用簡牘敲了敲案子,說:“好了,有的沒的別說了,司徒那邊就算不跟咱們協調,眼下賑災也是第一要務,把你們手上的東西收拾收拾,咱們商議一下,到底能播出多少糧食賑災。”

  眾人紛紛將文書收拾好,大家圍坐在一起開始開會。

  吳糾手底下的人,都被調教的十分有效率,大家開會一合計,從方方面面摳出了不少糧食。

  吳糾算了算,就說齊宮之中,便能摳出不少來,比如齊侯的一日三餐再加上夜宵,齊侯一頓飯吃六種糧食,他肚量再大,也決計吃不了這麼多,若是能把齊侯一日浪費下來的糧食,節儉一下,變成賑災糧,那麼數量很可觀。

  當然還有後宮,如今齊侯的後宮就一個衛姬,也不需要太多的用度,同樣節儉下來,也能賑災用。

  吳糾精打細算了一番,因為如今國庫充盈,所以賑災糧其實並不難拿出來。

  吳糾弄好了這些,看了一眼時辰,已經是中午了,到了午膳時間,就散會讓大家去吃飯了,自己站起來,想了想,準備去膳房做個簡單的,帶去給齊侯,順便將司農商議出來的賑災文書給齊侯看看。

  吳糾進了膳房,午膳都做好了,也沒看到什么半成品可以加工的,倒是看到了一大鍋饅頭,自從吳糾教了膳夫做饅頭,齊侯也喜歡吃饅頭,膳夫們便天天做饅頭。

  吳糾將饅頭拿過來,切成片,調了雞蛋液,加了些佐料進去,又給齊侯弄了個炸饅頭片兒吃,別看簡單,但是齊侯特別喜歡,吃了一次之後,經常就管吳糾念叨這個。

  不一會兒吳糾就炸好了饅頭片,放在盤子裡,還擺了個花兒,隨即就端著盤子走了,往小寢宮去。

  吳糾這邊有大司徒來找茬,別以為齊侯那裡就沒有人找茬,同樣也有人找茬,那便是監國上大夫高傒和國懿仲了。

  高傒和國懿仲下了朝之後,就去見了齊侯,齊侯稱病不見,不過兩個上大夫就在門口一直等著,最後齊侯當真沒辦法了,這才將高傒和國懿仲叫進來。

  齊侯坐在席上,正在看文書,高傒和國懿仲進來之後,立刻行大禮,“咕咚!”就給跪下了,還險些要磕頭。

  齊侯看了一眼,只是嘴上急火火的說:“高子國子,何故行如此大禮呢?快快請起。”

  其實齊侯心裡明白這兩個人要說什麼,也沒有想要去扶他們的意思。

  果然高傒說:“君上,若是君上不聽老臣勸諫,老臣便不起來。”

  齊侯端端坐著,心中冷笑一聲,心想著愛起來不起來,嘴上卻說:“高子何出此言呢?”

  高傒說:“君上,自我齊國開國以來,決沒發生過如此大的地震,地震乃是陰陽不調,失序之兆,民亂之兆,乃是禍害的不祥之兆啊!”

  齊侯忍著怒氣,看著手中的文書,說:“依照高子看,怎麼才能民不亂,不失秩序?”

  高傒連忙說:“自然是陰陽協調,順應天地正氣。”

  齊侯笑了一聲,說:“哦?這麼說,孤沒有順應天地正氣了?”

  高傒和國懿仲對看了一眼,國懿仲連忙拱手說:“君上,如今後宮凋零,只有長衛姬一人,我齊國泱泱大國,卻沒有夫人,只有一位妾夫人,實在不像話,惹人笑話。”

  齊侯笑了一聲,將簡牘“啪!”一聲扔在桌上,簡牘很滑,瞬間“嗖——”一下就滑了出去,正好掉在高傒和國懿仲面前,嚇了兩個人一跳。

  二人低頭一看,齊侯方才看的正是災情的文書。

  齊侯將臉色一沉,冷冷的說:“依照兩位監國大夫來看,孤就一定要躺在溫柔鄉里,躺在女人的膝蓋上,靠著女人的胸脯子,生一籮筐糙包兒子,讓兒子數著日子盼孤下黃泉,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才不辜負齊國這樣的泱、泱、大、國麼!”

  高傒和國懿仲本身就跪著沒起來,聽到這話,趕忙跪的更低了,齊侯很少發怒,發怒也不會沖高傒和國懿仲發怒,畢竟兩位監國乃是齊侯的恩人,齊侯也是銘記於心的。

  但是今日,齊侯這口怒氣真的不出不快了。

  高傒和國懿仲連忙磕頭,說:“不不,不是……”

  齊侯立刻制止了兩個人的話,說:“孤清楚今日兩位上卿的來意,若是為了讓孤娶大司徒的女兒,那就算了,若是想要商議賑災的事情,孤倒是歡迎。”

  兩個人也不敢再提這個事兒,他們的確是為了大司徒的女兒來的,大司徒乃是輔佐了幾代國君的老齊人,他的女兒自然有資格當齊國的國母。

  再加上其實大司徒和高傒國懿仲的利益是相當的,都想要遏制吳糾的勢力,倒不是因為吳糾和齊侯的關係如何,而是因為吳糾已經功高震主,而且齊侯還要立他為國相,如此一來,就蓋過了一幫子齊國的老臣,這其中就包裹大司徒、高傒和國懿仲的黨羽,這些人自然不能妥協,想要反擊一把。

  不過沒想到齊侯這次的態度這麼絕然,說話一點兒情面也不講。

  吳糾端著炸饅頭片來到小寢宮的時候,就看到高傒和國懿仲鎩羽而歸,一臉的落敗,臉色十分難看,抿著嘴,黑的仿佛燒了好久,而且還是扒了鍋的大柴鍋……

  吳糾給高傒和國懿仲作禮,那兩個人目不斜視就走了,連看吳糾一眼都沒看。

  吳糾倒是不介意,讓寺人通報之後,就走了進去,吳糾走進去的時候,寺人正在蹲下來撿地上的文書,是方才齊侯扔在地上的那些。

  吳糾看了一眼散亂在地上的文書,簡牘片子都給摔開了,可見齊侯當時多生氣。

  吳糾不動聲色的將盤子放下來,齊侯這才幹笑了一聲,擠著笑容說:“二哥今日帶什麼來了,真香呢。”

  吳糾笑著說:“君上還未用午膳?糾以為君上氣飽了呢。”

  齊侯發現逃不過吳糾的眼睛,便笑著說:“是啊,剛才險些給氣飽了,不過幸好現在,聞到了二哥親手做的膳食,一下就又饞了。”

  吳糾讓寺人將膳食送來,齊侯和吳糾便一起坐下來用膳,齊侯看到吳糾帶來了炸饅頭片,這不值錢的東西,簡直把齊侯給美壞了,可見他多愛吃。

  一邊吃一邊說:“孤這一朝文武,也的確該整頓整頓了,一個個自持是孤的恩人,就算孤做足了臉面,他們還是覺得孤欠他們的,之前去了個審友,溜須拍馬的不務正業,還以為肅清一下朝政,結果現在呢,還有一幫子倚老賣老的卿大夫,沒事兒就跑過來給孤找晦氣。”

  吳糾笑著說:“高傒和國懿仲乃是忠臣,也並非倚老賣老。”

  齊侯驚訝吳糾竟然給高傒和國懿仲說好話,吃驚了看了一眼吳糾。

  要知道現在朝中有兩股勁兒,那可是擰著來的,看似強大平和的齊國,其實內部暗流涌動,那是叫著勁兒,誰也不肯鬆手的。

  一面就是以高傒國懿仲為首,還有大司徒撐腰的老齊人,他們主張任用齊國內部的人員,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歷史上也有很多這種教訓,的確是有些道理的,再加上這些老齊人幾代蔓延在整個齊國的朝廷中,早已形成了一股勢力。

  另外一面,則是以吳糾為首了。

  這是一股新生勢力,多半是像吳糾這樣,年輕,又沒有齊國血脈的人,這種人大刀闊斧,很有想法,但是他們的想法,觸動了老齊人的利益和根基,自然會被視為眼中釘和肉中刺。

  其實兩股勢力也並非誰對誰錯,很多人都是忠心耿耿的,但是一面忠心,一面也是需要最大程度上謀求自己的利益,如此一來,那便擰上了。

  在齊侯眼中,吳糾其實就是這種新生勢力的代表,例如展雄、展獲、臧辰、曹劌、東郭牙,甚至是召忽和管夷吾,召忽和管夷吾雖然是老齊人,血統純正,但是因為他們是公子糾黨派,又主張大刀闊斧,也被老齊人們規劃在了新生勢力之中。

  不過齊侯竟然想錯了,身為代表的吳糾,會替高傒和國懿仲說好話,這讓齊侯有些轉不過來。

  吳糾笑了笑,說:“高子和國子,雖然是天子派來的監國上卿,不過忠心耿耿,數十年為了齊國,也算是肝腦塗地,並非像大司徒這般,已經窮途末路,大司徒用地震的事情牽制君上,乃是為了向君上耀武揚威,而高子和國子只不過是被大司徒利用了一番,並沒有耀武揚威的意思,還請君上明辨。”

  齊侯心中也清楚,聽吳糾這麼一說,更是清楚,高子、國子和大司徒是不一樣的,大司徒仗著自己是老臣,經歷了齊僖公、齊襄公和公孫無知,再加上自己這代,便是四代的三公之首,因此自視甚高,不願讓位,並且覺得齊侯還是個年輕的國君,該當聽自己的。

  別看齊侯今年已經要三十歲了,已經進入而立之年,但是對於國君這個位置來說,齊侯的確是年輕的,比起譚國那七十多歲的老太子來說,年輕太多了。

  大司徒覺得齊侯是個剛斷奶的娃娃,武斷的覺得齊侯的大刀闊斧,什麼管夷吾的相地衰征,那都是瞎扯淡,瞎折騰。

  再有就是,想想看,先看了土地的肥沃程度,再進行賦稅調整,這樣一來,豪紳手中握著的自然是肥沃的土地,賦稅就高,百姓手中握著是貧瘠的土地,賦稅就低,甚至沒有賦稅,動搖的豈不是豪紳和貴族的根基?齊國的豪紳和貴族,以大司徒為首。

  大司徒能高興麼?能待見齊侯麼?

  再加上齊侯不給大司徒面子,不讓他兒子做司徒,不讓他老來得子的女兒做齊國夫人,因此大司徒很不高興,想要整治齊侯,讓齊侯這個奶娃娃知道自己的厲害。

  但是高傒和國懿仲是不同的。

  高傒和國懿仲同意立大司徒的女兒,是因為齊國的禮法,也是怕齊侯專寵吳糾,管夷吾都說過,只要出現專寵,就一定會禍亂朝政。

  因此高傒和國懿仲,其實是被大司徒當槍使的,反而被齊侯罵了一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