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吳糾回報了什麼?

  齊侯只不過讓他做一碗粥給自己而已,吳糾卻遲遲不來,寧肯給那些不認識的難民舍粥,也不管自己,還不如易牙這個仇人來的熨帖。

  齊侯心中越想越是醋心,也不知為何,心裡就是不舒坦,讓人把易牙的豆粥端進來,雖然聞著噴香,喝起來美味,但是卻不知少了一股什麼滋味兒。

  鮑叔牙和公孫隰朋站在一旁侍候著,趁著齊侯喝粥的空檔,寺人戰戰兢兢的給兩個大人說了一下齊侯為什麼如此生氣。

  公孫隰朋則是一臉不解,公子糾明明做了一件善事兒,身為公子,不顧及身份給難民舍粥,這氣度當真讓人佩服,而鮑叔牙則是心知肚明。

  齊侯畢竟是萬萬人之上,雖然他早年受苦,但是如今已登大典,怎麼還能吃當年的苦?心性也高傲起來,萬分不可一世了。

  如今受了吳糾的冷遇,自然心裡不痛快。

  寺人小聲說:“上卿,這可如何是好?要不……小臣這就去請公子來?”

  鮑叔牙笑眯眯的,一點兒也沒有恐懼的神色,搖了搖手,說:“不必。”

  他說著,往裡走了幾步,站在里外間的隔斷處,恭敬的說:“君上,叔牙有幾句話想對君上說。”

  齊侯因著心裡有氣,語氣也不甚好,淡淡說:“師傅請講,不過……若是替公子糾說好話兒,那便不必了。”

  鮑叔牙則是不卑不亢的說:“鮑叔牙承蒙先公恩典,請為君上師傅,乃是大幸事,自然感恩戴德,況君上知叔牙,只說實話,不說好話,自然也不說旁人愛聽的話。”

  齊侯淡淡的看著鮑叔牙,這幾句話說的齊侯更不愛聽了,分明就是在找茬子要給吳糾說好話,但是鮑叔牙是齊侯的師傅,齊侯只好耐著性子,笑了一聲說:“哦?師傅請講,孤洗耳恭聽。”

  鮑叔牙恭敬的一拜,直接跪在了地上,這可是行大禮,春秋時期並不講究跪拜大禮,那時候群臣上朝還是坐著,後來才發展到了站著,最後才是跪著,這也是一種統治力度的改變軌跡。

  鮑叔牙跪下,淡淡的說:“作為一個膳夫,最高的榮譽,恐怕便是服侍國君,成為上士了罷?”

  齊侯沒說話,鮑叔牙又說:“能為人上人理膳,是一種榮譽,榮譽讓所有人趨之若鶩,能贏得美酒美女,和君上的恩賜。而不圖回報,能為不如君的人理膳,則是一種品行。如今公子糾身懷這種品行,實乃大夫學士出處之榜樣,叔牙在此,先賀喜君上大幸。”

  鮑叔牙言辭恭敬圓滑,說拍馬屁,其實是覲見勸諫,偏偏說的實在動聽,齊侯聽了之後,心中頗為慚愧,鮑叔牙這幾句,通透的厲害。

  齊侯並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是身為國君,難免旁人都要圍著他轉,偶爾一不轉,便高傲了起來。

  齊侯臉色稍霽,起身將鮑叔牙扶起,說:“師傅教訓的是,孤慚愧。”

  公孫隰朋趕忙鬆了口氣,寺人這才抹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趕緊添油加醋的說:“君上不知,公子糾早膳都未用,就忙著給難民做粥,如今還身體抱恙,著實辛苦。”

  齊侯聽著寺人這幾句添油加醋,沉默了一會兒,說:“走,隨孤去看看。”

  第40章 抓jian

  齊侯帶著眾人往雍氏的後門去,結果走到後門的時候,發現難民已經不多了,很多難民都已經吃過了粥,散開了,並非是貪得無厭之人。

  曹劌正拿著卷小羊皮,每次舍粥都記錄著什麼,子清掌勺正在舍粥,旁邊召忽和管夷吾也都在幫忙,還有一些膳夫正在維持秩序。

  唯獨不見吳糾……

  東郭牙眼尖,第一個看到了齊侯和走過來的眾人,連忙拍了一下召忽肩膀,召忽忙得熱火朝天,只是聳了聳肩膀,說:“大牙你被搗亂,你……”

  他的話還沒說完,身為二哥的管夷吾突然說:“拜見君上。”

  他這一說,旁人都嚇了一跳,趕緊回身去看,就看到齊侯一身黑色的閒服,真的走了過來,身後還跟著文上卿鮑叔牙,武上卿公孫隰朋,一副浩浩蕩蕩的樣子。

  外面那些吃粥的難民們雖然不知是怎麼回事,但是看到那些人向齊侯行禮,立刻全都跪倒在地上,拼命磕頭。

  齊侯只是剛走過來,就受了一片難民的跪拜大禮,而且不停磕頭,不停作禮,再看著那些難民面黃肌肉的模樣,其中還有不少老者和小孩兒,齊侯不免心中也不好受,連聲說:“不必行禮,起身罷。”

  齊侯掃向人群,還是沒有看到吳糾,心中有些奇怪,吳糾不是在這邊兒舍粥,都忘了給自己熬粥麼?怎麼現在卻不見人影兒。

  齊侯心裡奇怪,面上卻說:“曹卿這記錄的是什麼?”

  曹劌將手中的小羊皮卷了卷,恭敬的呈上去,說:“是公子讓劌記錄的每一個被舍飯的難民來自,家裡從事什麼行業,因什麼吃不起飯,現如今在做什麼,住在哪裡。”

  原來吳糾舍粥也不是一股腦的亂舍,畢竟舍粥這種事情只能解燃眉之急,但是根本沒有本質幫助,可能還有渾水摸魚的弊端。

  想要幫助這些難民解決問題,並不是頓頓給他們粥喝,而是幫助他們脫離貧困和食不飽腹的現狀。

  曹劌把每一個被舍粥的難民信息都記錄了下來,齊侯一看,這些難民,有八成全都是因為農田賦稅交不起,不種田頂多挨餓,種田的話自己吃不上糧食,反而會被逼著繳納農業賦稅,交不上還會被官兵毒打,如此一來,就荒廢了農田,再也不敢去耕種了。

  還有兩成的難民是外邑流入的,有著各種各樣的理由,然而農田賦稅的問題,讓齊侯根本沒想到,竟然弊端如此之大。

  賦稅這個事情,每朝每代都不可能消失,永遠不愁吃喝的齊侯,生在齊國貴族,他的生活再苦,也不會像難民一樣,所以他腦中根本沒有農田貧瘠和肥沃有什麼區別的概念,若不是因為這事兒,齊侯永遠也不會知道。

  齊侯看到曹劌寫的內容,臉色不是很好看,轉頭將小羊皮卷交給了鮑叔牙,說:“師傅請閱。”

  鮑叔牙接過小羊皮卷,大體瀏覽了一下內容,不由遞給曹劌一個讚賞的目光。

  齊侯又掃了一眼眾人,說:“你們先忙,今日舍粥繼續進行,雖不能解根本之渴,但是孤亦不忍心眼見百姓受苦……”

  齊侯頓了頓,說:“這樣罷,曹卿你來負責這個事宜,從今天開始,到孤離開梁丘邑,每天必須舍粥四個時辰以上,將隨行的糧食拿出來用,孤和眾位也吃不得這麼多。”

  眾人拱了拱手,雖然召忽不是特別願意,但是還是跟著眾人拱手說:“君上明斷。”

  說實話,齊侯有這樣的氣量,也著實不容易,畢竟齊侯可是齊國的老貴族,自認為血統純正的,而這些難民不過是平頭百姓罷了,齊侯吩咐人把自己隨行帶來的糧食分給難民,這氣量不可謂不驚人。

  雖然看起來是普通人都能做出來的事情,但是越是這種事情,越是君王們做不出來的事情,若是換做了齊侯的大哥諸兒,或者篡位的齊君無知,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作為。

  所以召忽雖然不甘心,但是其實也是佩服的。

  齊侯說罷了,又說:“你們繼續罷。”

  眾人有些疑慮,齊侯站在旁邊,讓他們繼續舍粥,這是要監工麼?壓力還挺大的。

  齊侯站了一會兒,狀似不經意的說:“公子糾呢?孤聽說他帶頭舍粥,怎麼眼下不見他?”

  子清連忙說:“回君上……公子一直忙著舍粥,方才突然記起早些答應君上,給君上做粥,因著……”

  齊侯一聽,敢情吳糾又回了膳房?

  齊侯這麼一聽,心裡老大的那些不愉快全都一掃而盡了,原來吳忙著難民的事情,也不是把自己的事情忘到了腦後,雖然的確是忘了一小會兒,不過還是記起來的。

  確實是這樣沒錯,吳糾一直忙著舍粥,忘了齊侯要吃豆粥的事情,一想起來的時候眾人都是一身冷汗,心想著齊侯那小心眼子的秉性,定然要抓著不放,然後再把這件事情以小擴大,那便糟糕了。

  於是吳糾吩咐了眾人繼續舍粥,讓他們好生記錄難民的材料,因為這邊人手也不太夠,吳糾誰也沒叫,就一個人自己跑去膳房,做一碗粥給齊侯。

  雖然現成的粥有很多,但是那可是給難民吃的粥,若是直接呈給君上,恐怕是要掉腦袋的事兒。

  吳糾去了一會兒,還沒有折返回來,齊侯也沒見人通傳自己吳糾端了粥來,於是心情大好的齊侯就打算親自去膳房看看,給吳糾一個驚喜。

  按理來說,齊侯千金之軀,怎麼可能進膳房這種地方,然而齊侯眼下心中暢快,方才被難民們跪拜感恩,撿了吳糾的瓜撈兒,又聽說吳糾在給自己熬粥,喜悅的已經顧不得這些了。

  齊侯怎麼想得到,自己因為一碗粥就高興成這樣,他完全不自知,轉頭往膳房走。

  其他人還要舍粥,鮑叔牙和公孫隰朋不知齊侯要做什麼,只好跟著走,結果越走越偏僻,竟然這是要往膳房去了。

  兩個人禁不住對視了一眼,然後都默默的都沒有說話。

  公孫隰朋是對吳糾佩服的五體投地,公孫隰朋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粗人,不過其實公孫隰朋並非是個只會打架殺人的粗人,他雖然是將軍出身,但是從小長輩當他是文人培養,難得的文武雙收的人才。

  公孫隰朋一步步官拜大司行,十二歲揚名,這十幾年中沉浮官場,什麼樣的人沒見過?但是他真沒見過吳糾這樣的人,總是能給眾人驚喜。

  說實在的,剛開始公孫隰朋也看不上公子糾,但是後來真是不得不另眼相看。

  眾人快速往前走,就看到一身淡藍色衫子的年輕男子也正朝這邊走過來,竟然是易牙!

  公孫隰朋看到了易牙,心裡頓時忐忑起來,因著今天早上心裡非常混亂,他立刻就跑了,後來後悔想要回去說清楚,但是真不知說些什麼才好。

  別看公孫隰朋官拜大司行,其實在感情方面是個愣頭青,沒什麼經驗,左思右想的,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於是只好一直拖著掖著。

  如今一見,心臟“梆梆”的亂敲,幾乎從腔子飛奔出來。

  易牙則是面色淡然,垂手從另外一條小路上走過來,遇到他們,立刻跪拜行禮,說:“巫見過君上,見過兩位大人。”

  公孫隰朋看到易牙,已經不知說什麼好了,齊侯看到易牙,心裡卻想著,方才若不是叔牙師父,自己險些錯怪了吳糾,還用易牙跟吳糾比較,覺得易牙比較溫柔體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