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兩個人都看過來,吳糾這下更看清楚了對方的容貌,那年少的青年人虎目流星眉,生得面容堂堂,一副將軍模樣,那稍長一些的青衫男子面容秀麗溫柔,看到吳糾,只是拱了拱手,然後回身說:“之奇,莫要惹事,走罷。”

  吳糾第二次聽那青衫男子叫了青年人的名字,“之奇”這兩個字,可謂是擲地有聲。

  吳糾雖不是文科生,不過對三國和春秋戰國的歷史是情有獨鍾,畢竟他在生意場,這種縱橫捭闔的歷史對於鍛鍊情商其實很有幫助。

  一提起“之奇”兩個字,吳糾猛地就想到了中學的文言文課文,除了什麼《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其中有一篇就是《宮之奇諫道》,主角就是虞國大夫宮之奇。

  或許提起宮之奇,很多人都沒什麼印象,但是說出一個成語,那印象就油然而生了,便是——唇亡齒寒。

  算一算的話,唇亡齒寒這個成語故事還沒發生,估計是在二十年後才會發生。

  那時候春秋諸國又萌生了一個強大的國家,便是晉國,晉侯想要攻打他附近的虞國和虢國。虞國和虢國,雖然都是不大的小國,但是與周天子的關係非常密切,在諸多國家中,虞國和虢國,可是為數不多的公爵封侯,對於雖然強大,但是是侯爵封侯的晉國來說,也無法一口吞下兩個胖子。

  於是晉侯想到了一個特別的辦法,那就是——借道。

  晉侯向虞公提出了借道一說,虞公也向莒子一般,特別喜歡美玉和寶馬,這兩個人的嗜好是不謀而合的,虞公貪圖晉侯的美玉和寶馬,和晉侯做了交易,虞公借道給晉侯,讓晉國的兵馬從自己的國土穿行而過,去攻打虢國,晉侯就獻給虞公無數寶馬美玉。

  唇亡齒寒這個故事中,還有一個主角,那就是宮之奇了,宮之奇當時是虞國大夫,冒死力諫虞公,請他不要借道給晉侯,將虞國和虢國比喻成了唇、齒,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然而虞國剛愎自用,又被晉侯的寶馬美玉迷惑,根本不在意宮之奇的勸諫,宮之奇憤而離開,在離開的時候還說過一句話——區區壁馬,騙取社稷,一代國君,做階下囚。

  晉侯的兵馬順利從虞國的土地上橫行通過,勢如破竹的直打虢國,虢國是小國,很快被滅,虞公還沾沾自喜,覺得宮之奇的勸諫根本是多心之舉,晉侯的兵馬非常規矩,沒有任何僭越舉動。

  然而就在不久之後,晉侯兵馬班師回朝,一路凱旋,從虞國的國土之上再次通行,準備回到晉國,但是這一次,晉國的兵馬並沒有規規矩矩,虞公開門揖盜,根本毫無準備,晉國軍隊趁機一口吞下虞國,順手牽羊的一次併吞了兩個國家。

  吳糾心中驚喜,難不成這國字臉的青年,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宮之奇?畢竟旁邊的青衫男子叫他“之奇”,又是虞國使臣,事情不可能如此湊巧。

  那兩個男子轉身要走,吳糾眼睛一轉,臉上一派溫柔笑意,舉手作禮說:“兩位先生慢走。”

  那兩個人聽到吳糾的話,立刻頓住了腳步,國字臉的年輕人似乎因為剛才驛官的話,心情不慡,橫眼看了吳糾一眼,難免有些遷怒,說:“慢走作甚?”

  旁邊的青衫男子則是穩重的多,拍了拍那青年人,笑著會作一禮,說:“請問有何見教?”

  吳糾笑著說:“見教在兩位大夫面前自不敢言,糾只是剛才不巧看見莒國驛官言行魯莽,若是不嫌棄,糾這邊正好準備了午膳,請兩位共用?”

  那兩個人對看了一眼,然後又看了吳糾一眼,也不知因為什麼事情,莒國的驛官對這兩個虞國的使臣如此不友好,不禮遇,給他們餿掉的食物,剛才食物都被砸在地上,肯定是沒得吃了,吳糾正好趁這個機會,邀請他們來用午膳。

  那兩個人有些遲疑,年長一些的青衫男子說:“這位……可是齊國公子?”

  吳糾見他一下猜破了自己的身份,也不避諱,笑著點頭,說:“正是糾。”

  旁邊那叫之奇的國字臉睜大了眼睛,一臉震驚的看著他,說:“你是呂糾?”

  子清立刻皺眉說:“你是誰,怎敢直呼我家公子名諱!”

  那青衫男子也連忙攔住旁邊的人,說:“不得魯莽。”

  吳糾卻不在意,笑著說:“宮大夫直言不諱,快言快語,沒什麼魯莽。”

  他這一說,那叫做“之奇”的國字臉頓時更加驚訝,說:“你竟然知道我?”

  吳糾一臉笑意,謙和的說:“大名鼎鼎的宮之奇,如雷貫耳。”

  那年輕男子果然是宮之奇,說是大名鼎鼎,其實也是日後才大名鼎鼎,如今的宮之奇,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而已,不然也不會跑到這裡來吃餿飯受氣。

  宮之奇見吳糾雖然一臉謙和,但是每一句都猜對了,頗為有些不服氣,再加上他曾聽聞過一些公子糾的事情,雖然聰慧,但是風流紈絝,沒什麼可結交的。

  宮之奇故意難為他,說:“你想請我喝酒?”

  吳糾點了點頭,宮之奇哈哈一笑,說:“你知我是誰,但卻不知他是誰,若是你能猜到我大哥是誰,我今日便與你喝酒!”

  子清一聽,很不服氣的說:“我家公子和你喝酒,是你福氣……”

  他還未說完,吳糾就抬手制止了子清的話,笑眯眯的看向那青衫男子,略微一思考,虞國是個不大的小國,雖然是公爵封國,不過都是受到了周天子的庇護,才能維持至今,提起虞國其實吳糾很沒有印象。

  但是不得不提的就是虞國中的兩個大人物,一個是宮之奇,另外一個就是百里奚。

  號稱五羖大夫,虞國滅亡之後,被當做陪嫁奴隸進入秦國,隨被另外一個春秋霸主秦穆公相中,拜為上相,敬為師傅,可謂是不世之才。

  吳糾見宮之奇對那青衫男子禮遇尊敬,還稱其為“大哥”,雖然吳糾也是第一次見宮之奇,但是能看得出來,他是快人快語的性情人,禮遇一個人,肯定是有大才能,能讓人折服的人,這個青衫男子的才華,必然在宮之奇之上,才能讓宮之奇服服帖帖。

  吳糾微一停頓,就在宮之奇的故意刁難之下,輕微笑了一聲,拱手作禮說:“久仰百里先生大名。”

  他這話一出來,子清沒聽懂,宮之奇和青衫男子都是一愣,宮之奇呆呆的看著吳糾,青衫男子則是還禮說:“齊公子有禮。”

  那青衫男子面容清秀,文質彬彬,透露著一種文人氣質,皮相白皙,嘴唇略薄,唇邊有淡淡的法令紋,隱約透露著他的年齡,吳糾入眼覺得他有三十歲,還顯年輕,然而剛才一番正視,這生的猶如美婦的男子果真是百里奚。

  這麼一算,百里奚被秦穆公啟用的時候已經六十多歲,如今在二十幾年前,看起來三十歲的百里奚,其實應當有四十歲了。

  或許是百里奚雲淡風輕的性格,讓他並不怎麼顯露年紀,百里奚看了一眼宮之奇,笑著說:“之奇?”

  宮之奇還在發愣,被他一叫,立刻醒過夢來,連忙對吳糾作禮,說:“之奇冒犯,還請齊公子大人大量!”

  吳糾笑眯眯說:“大人大量就不必了,糾天生小心眼兒,定然要罰酒三杯。”

  宮之奇一聽,沒忍住笑了出來,頗為豪慡,說:“這酒,之奇定然要喝!”

  吳糾白色的袖袍一抖,做了一個請的動作,宮之奇讓百里奚先行,三個人就進了吳糾的院落,走進吳糾房中,吳糾親自擺正蓆子,請百里奚和宮之奇入座。

  子清忙碌的跑出去吩咐布膳,同時要多布兩副碗箸。

  宮之奇和百里奚入席,都沒想到,聽聞是個繡花擺設的公子糾,竟然如此彬彬有禮,內明通透,而且才華內斂,不驕不躁,沒說幾句話,宮之奇對他敬佩有嘉,百里奚也非常欣賞吳糾的秉性和作風。

  眾人坐在一起用膳,用膳之後飲酒,撤掉午膳,吳糾吩咐子清把小食端上來,就看到一個撇口的青銅小盤子放在桌上,裡面放著下酒點心。

  宮之奇和百里奚是從未見過這些點心的,其中一道青豆,青豆是鄙陋的東西,反正他們從未喝酒的時候吃過。

  宮之奇好奇的看著那碟青豆,笑著說:“莒公小氣,原來也給齊公子吃這個?”

  吳糾笑了一聲,說:“你別誤會,這是我親手做的小食,二位不妨嘗嘗看?”

  宮之奇和百里奚都有些驚訝,公子竟然親手理膳?這種事情想都不敢想,實在太奇怪了,聽起來真是駭人聽聞。

  吳糾用小匕撥了一撥,就聽到那“嘩啦啦”的青豆生互相撞擊,脆生生的,帶著一些蘇脆的聲音,同時一股特殊的咸香之氣撲面而來,竟然意外的醇香。

  豆子經過炒制的醇香,伴隨著調料的香氣,實在說不出來是什麼香味,因為宮之奇和百里奚以前都沒有聞過這種香氣,但是絕對讓人食指大動。

  宮之奇沉不住氣,首先用小匕撥了一些,放進口中,入口蘇脆,青豆的香味完全被熱火炒了出來,外表蘇脆,內里醇香,雖然脆,但是絕對不咯牙,嚼起來脆生生的,特別帶勁兒。

  豆子上不知裹了什麼佐料,除了鹹味,還有香味,隱約有一種微辣的後味,青豆的青澀土氣完全嘗不出來,吃了一口之後,竟然異常驚艷,比宮之奇吃過的國宴還要讓人驚詫。

  宮之奇睜大了眼睛,已然說不出話來了,只是說:“這……這真是奇了。”

  吳糾笑了笑,說:“只是隨手做做。”

  青豆這種小吃,在現代也很普及,幾毛錢一包的蒜香青豆,不過這個時代還沒有胡蒜,蒜是張騫出塞之後,從西域帶回來的物種,不過沒有蒜也不妨礙什麼,用其他的佐料調味也是一樣的。

  宮之奇和百里奚就著這碟青豆,一邊喝酒一邊聊天,三個人的話頭就說開了。

  原來宮之奇和百里奚此行來到莒國做使臣,其實並非是談什麼盟約的使臣,而是來交換美玉寶馬的使臣。

  虞公和莒公有一個共同點,兩個人都愛美玉和寶馬,所以兩個人也算是嗜好相投,雖然隔著千山萬水,但是虞公和莒公還是會定期交換兩國的美玉寶馬。

  這一次輪到虞國使臣來到莒國交換,不過虞公有些貪婪,就讓使臣帶上了不好的玉石和馬匹,想要空手套白狼。

  趕巧莒子也是個貪婪又不吃虧的人,看到了這些斑駁的玉,還有瘦弱的馬,簡直大發雷霆,自然要整治一下虞國的使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