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侯記住這個名字,不只是因為曹劌在這場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中大展鋒芒,再後來,自己繼位五年之後,大敗魯軍,與魯會柯而盟,在盟會上,曹劌竟然冒死劫持了齊侯,返還齊國侵占的魯國地盤,因為當時沒有辦法,齊侯只好把攻占的土地又返還魯國,這又是齊侯的奇恥大辱一件,之後齊侯氣不過,又不能失信於人,讓人給魯公捎信,要求將曹劌剁成肉泥,否則齊魯之戰再所難免。

  齊侯回憶起曹劌這個人,心裡真是又恨又癢,恨不得將曹劌再碎屍萬段,他讓自己國君的顏面蕩然無存,但是如今聽吳糾這麼一說,又有些蠢蠢欲動,如今曹劌還在隱居,沒有效命於魯國,如果曹劌能為己所用,用曹劌當主將,去攻打魯國,讓魯國也嘗嘗長勺兵敗的感覺!

  齊侯不由眯起眼睛,吳糾竟然連曹劌都知道,可見他人脈廣博。

  齊侯說:“那其四呢?”

  吳糾這才放鬆雙手,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不過這笑容有些紈絝,說:“這其四,君上剛剛登基,何不趁夏時爛漫,美酒與美人相伴?”

  他這樣一說,眾人紛紛側目,高子國子險些又露出不屑的目光。

  齊侯則是耐人尋味的一笑,心中是冷笑,上輩子他是怎麼死的,小人亂政,兒子爭位,齊侯對女人和兒子已經死心了,把心思放在這兩樣上面,還不如多多關心自己。

  吳糾說:“君上剛剛登基,說句白話,齊國雖是大國,但在各國之中,腳跟未穩,若是魯國這個時候聯合齊國北面的燕國中山國,西面的晉國,南面的衛國莒國,這麼多國家想要趁機分一杯羹,恐怕君上也夜不能寐罷?”

  齊國東面臨海,另外三免則被群國包圍,只要接壤就有紛爭,這些年大大小小的戰役沒少打,今日聯盟明日毀盟,雖然莒國在齊侯逃難的時候收留了他,但是說白了也為了利益,誰能說得准他不和其他國家聯合起來?

  眾人不由蹙眉,齊侯笑說:“這和美人有何關係?”

  吳糾淡淡的說:“君上如今未立穩腳跟,就差美人,糾聽說王子鄭有個妹妹,清麗脫俗,才華過人,君上何不向周天子請,請王姬下嫁齊國,讓眾國知道君上以得周天子庇護,不敢輕舉妄動。”

  吳糾說完,齊侯不由得眯起眼睛,仔細打量著他……

  第11章 狠心的人

  王子鄭有個妹妹,叫做王姬,在古代,尤其是這麼靠前的時代,女人是沒有名字的,雖然這個時候還有一些母系氏族的殘遺表現,例如女子婚嫁比較自主,改嫁另嫁非常多見,才華多的人也屢見不鮮,不過整體還處於男尊女卑的社會狀態。

  這個王姬,並非姓王,名姬,而是姓姬,王是代表周國周天子的意思,她沒有小名兒。春秋時候的男子讀氏不讀姓,簡單來說,古代的姓、氏和現在的簡化姓氏並不一樣,古代的姓是區別大宗族的,氏則代表小宗族,舉例說明的話其實更簡單,齊國的本地人因為都是姜太公的後人,所以他們都姓姜,姜是舉國大宗族,而公子糾公子小白這些貴族,他們的小宗族是呂,所以公子糾的大名應當叫做呂糾。

  男子叫氏其實有一種個人主義在裡面。

  但是女子不同,女子只能讀姓,只能歸屬於大宗族,所以春秋歷史上有很多女人,姜來姜去的,例如與呂諸兒霍亂宮闈的文姜,文宣公夫人、公子糾和齊侯的同父異母妹妹宣姜,公子糾和齊侯的侄女、未來魯公的夫人、也是“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事件的女主角哀姜,等等。

  吳糾之所以點名王姬,是因為他曾經看過一些齊桓公的小故事,齊桓公登位之後,先打了魯國,然後受辱兵敗,受到了極大的挫折,這才想起來和周天子拉近乎關係,派人說媒了自己和王姬的婚事,從而得到了周天子的庇護。

  吳糾想著,如果這件事情提前到和魯國打仗之前,那麼魯國肯定有所忌憚,這打仗的勝率也高了不少。

  再有一點,就是王姬的這個親哥哥,王子鄭是王姬同父同母的親哥哥,王子鄭是誰呢?如今他還是王子鄭,在不久的幾年之後,周天子病逝,新的周王登基,王子鄭就變成了太子鄭,再有些許年,周王想要廢太子,令立寵妾之子,齊桓公則是力挺太子鄭,成功幫他登上周王寶座,這樣一來,齊桓公可就是太子鄭的大恩人,齊桓公能不稱霸嗎?

  吳糾覺得,這個王子鄭,別看現在他只是王子,但是絕對是個潛力股,畢竟歷史這麼寫著呢,所以才提出讓齊侯娶王子鄭的妹妹,這個決計錯不了。

  吳糾並不知道齊侯是死過一次,重生而來的齊侯。

  齊侯也不知道,吳糾是看過歷史的人。

  吳糾說完,齊侯就陷入了沉思,眯著眼睛盯著他看,其他人都覺得吳糾這個辦法大好,說的簡直是就是醍醐灌頂,振聾發聵,不過齊侯一時間沒有表示,竟然眯著眼睛,眼神中儘是危險之色的看著公子糾。

  眾人也鬧不明白齊侯是怎麼個意思了。

  其實齊侯心裡並不是不想聯合周天子,他只是在想王姬,王姬這個人,是他的正夫人,齊侯上輩子是喜歡顏色的人,他有三個嗜好,打獵、美酒和美女,齊侯上輩子有三個正夫人,分別是王姬、徐嬴、蔡姬,如同夫人待遇的還有六個妾夫人,長衛姬、少衛姬、鄭姬、葛嬴、密姬、宋華子,而他的兒子一共有十幾個。

  齊侯後期,易牙和寺人貂亂政,這兩個人深得後宮寵妾的喜愛,寵妾也天天給齊侯吹枕邊風,以至於最後易牙和寺人貂把持朝政,將齊侯軟禁,兒子爭位,愣是沒人管他死活。

  齊侯這輩子重來一次,任用賢臣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要戒打獵,戒美酒和女人。

  齊侯一聽王姬,心裡有些猶豫,不和周天子結盟,立不穩腳跟,無法跟魯國抗衡,跟天子結盟,要娶王姬回來,齊侯可不想後院失火了。

  齊侯一直眯著眼睛打量吳糾,吳糾面色不動,其實內心也看不懂齊侯了,只覺得這個人變臉比翻書還快,而且喜怒不形於色,說不高興就不高興,沒有任何理由。

  眾人一片沉默,政事堂內空氣有些焦灼,齊侯悠閒的托著下巴,目光卻灼灼然的盯著吳糾,黑袍下的手指,輕輕敲擊著酒案,發出“噠……噠……噠……”的聲音。

  就在眾人大氣兒也不敢喘的時候,齊侯突然笑了一聲,說:“好啊,說得好。”

  眾人一聽,這才“呼”的松出一口氣,吳糾也暗暗將心放下來,就聽齊侯又笑著說:“不過我覺得二哥說的有一些偏頗。”

  吳糾立刻恭敬的說:“請君上指正。”

  齊侯一派悠閒的樣子,說:“孤今年已有三十歲,王姬不過二七年紀。”

  這個時代的女子,一般是十五歲就出嫁,齊侯登基的時候,年紀應該在二十九歲到三十一歲之間,算是個准大叔,公子糾比齊侯長一兩歲,因該是三十歲到三十三歲之間。

  男子三十而立,娶十五歲美嬌娘的事情比比皆是,根本不是什麼稀罕事。

  不過齊侯這麼說了,眾人只能幹笑賠是,也不知道齊侯到底是什麼意思。

  齊侯突然笑著說:“孤倒是想到了……無虧年紀正好,與王姬該是相當。”

  他這話一說出來,眾人都給嚇著了,敢情齊侯竟然想給自己兒子說親事?

  齊侯重生而來的時候,正好趕上了時水之戰,這一年齊侯已經三十歲了,雖然他這輩子對妻妾和兒子都有了忌憚之心,但是他眼下已經有了三個兒子,長子無虧今年十四歲,已是上戰場的年紀。

  不過長子無虧還沒有娶妻。

  齊侯如今還沒有正夫人,他的三個兒子都是妾夫人所出,但是齊侯不想再娶,以免導致自己的悲劇,就把思想打到了兒子身上,這樣也是齊國和周天子聯盟,也無不可。

  眾人都聽說周天子這個宗族公主,生得美貌如花,又有才華,齊侯竟然看不上眼,要指給自己的兒子,公孫隰朋是驚訝,高子國子是不解,鮑叔牙管夷吾則是暗暗讚嘆,連召忽都多看了齊侯一眼。

  這是一石二鳥之計,既能和周天子聯盟,而且王姬嫁過來是兒媳婦,正好比齊侯矮了一輩兒,往後王子鄭要是登基,也矮了一輩兒,簡直就是放長線釣大魚。

  吳糾垂著頭,眼睛轉了轉,這個時候,要數最驚訝的就是他了,歷史書上可不是這麼寫的,王姬的確嫁過來齊國,但是嫁給的是齊桓公,那個春秋第一霸主,而且是身為第一夫人嫁過來的,是齊侯的嫡妻,結果現在怎麼要變成兒媳婦了?

  吳糾想著,眼睛靈動的轉了幾下,突然腦補了宣姜的故事,宣姜和文姜都是公子糾和齊侯的妹妹,這兩個人才華橫溢,美貌驚人,但是這兩個奇女子都不太檢點,文姜和哥哥諸兒私通,而宣姜更甚。

  吳糾想到“兒媳婦”三個字,不由就想到了宣姜,難道齊侯也要效仿衛宣公,說是給兒子太子伋娶妻,結果新娘子接來了,卻把太子伋派出去公幹,自己迎接了兒媳婦?

  齊侯不知道他亂七八糟的想法,只是看著他眼睛不停的轉,那黑色的眸子甚是靈動,充斥著一股說不出來的感覺,猶如天上繁星,光可奪月。

  其實他不知道,吳糾把他想成了一個窺伺兒媳婦的“老色狼”了,吳糾這麼一想,頓時覺得,齊侯別看長得端正,還有王者氣度,但是這思想也太齷齪了。

  齊侯莫名被吳糾在心裡暗罵了,也不知怎的,這夏日炎炎的,似乎有些著涼,鼻子一酸,趕緊用袖子遮住,竟然打了一個噴嚏……

  齊侯說:“替公子無虧迎娶王姬的事情,就勞煩高子國子兩位上卿了。”

  高子國子是周天子指派的監國,周天子最信任的人,讓這兩個人去說媒,再好不過了。

  高子國子立刻站起來說:“是。”

  這事情算是說完了,吳糾還誤會了一些,齊侯又說:“另外一件事,就是二哥所說的曹劌這個人,曹劌……是個能人啊,孤在逃亡莒國的時候,也曾聽說過。”

  這個時候鮑叔牙就捋了捋鬍子,仔細回想了一下,他是和齊侯一起逃亡莒國的,怎麼不記得有這樣一個能人異士?

  齊侯只是信口說來,畢竟他經歷了一輩子,已經討教了兩次曹劌的厲害,說起來,曹劌打敗了長勺大軍,又在會盟上眾目睽睽之下,用刀抵住齊侯的脖子劫持他,這種恥辱和管夷吾的she勾帶只是有過之,沒有不及。

  不過齊侯這個人,說他氣量小,他的確剛愎,但是都在小事情上剛愎,說他氣量大,他連仇人都能尊為國相,何怕再多一個曹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