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何氏笑呵呵的講條件:“正好,若澄那孩子睜開眼睛就開始淘氣,我讓他磨的頭疼,妹妹幫我哄孩子,我就替你繡嫁妝。”
廷瓏不用說,針線活從來不拿手,帶孩子卻可以藉由頭偷懶,可謂正中下懷,於是姑嫂兩人樂不得的互換了工種,各得其所。何氏每天跟著婆婆在屋裡一邊做活一邊閒話,廷瓏升格為專職“保姆”,拿侄兒做擋箭牌光明正大的偷懶耍滑。且喜若澄那孩子極好帶,小小年紀耳濡目染之下也繼承了張家男人跟書房戀愛的共通愛好,每天上午風雨無阻的跑去點卯,分給“保姆”的時間還挺有限。
廷瓏樂得上午自行打發,歇過晌,下午才開始上工,卻也不如何費心,若澄正是求知**和模仿**最強的時候,看著爺爺、叔叔和哥哥每天寫寫畫畫,也格外鍾情於塗鴉,見到圖畫就要熱情的臨摹一番,廷瓏只隨手給他本有插圖的畫冊,就能讓他不吵不鬧自得其樂的潑一下午墨,當保姆的則躺在一旁的美人榻上半睡半醒的翻些閒書,半晌黃粱後,若澄飽蘸濃墨給那話本上的人物全都上了濃妝,跑來給姑姑展示自己的成果,廷瓏牙疼似的吸氣安慰自己,反正這畫冊是自己小時候他老子送的,毀在兒子手裡也算物盡其用;逢興致好時,廷瓏也帶著他滿莊裡去玩耍,時值盛夏,田裡一片蒼翠,滿眼的香花野果,若澄看見翩翩的粉蝶和突然跳到腳面上的癩蛤蟆也會興致勃勃的撲上去追逐一番,廷瓏跟在後頭閒閒散步,運動量大了不少,不幾日姑侄兩個都曬得仿佛從蜂蜜桶里撈出來的似的;又或者趕上張英下課早的時候,連廷玉跟天賜兩個也會湊個熱鬧,一行人帶著從廚房偷渡的鹽醬香料和火石木炭,還有幾節山藥蓮藕,提在籃里,再每人扛一桿魚竿,就浩浩蕩蕩的奔向莊前淺溪,開始荼毒眾魚蝦。廷玉和天賜兩個負責釣魚,若澄負責在溪邊玩泥巴,廷瓏負責做大廚,釣上來一條,她就在溪邊開膛破肚,摘除泥腸,內外抹上油鹽,塞進香料醃上,用竹籤串起來,等釣的夠吃了,先釣的那些也醃的入了味,便在溪邊生起火來,架一個簡易的烤架,開始野炊,香味飄出來,若澄也不去玩泥巴了,像只小貓似的守在旁邊,烏溜溜的眼珠隨著魚蝦轉動,廷瓏怕魚刺卡住他,只給他吃蝦,又怕吃多了晚上不吃飯,娘要遷怒自己,不敢多給,招致他哀怨的眼神,廷瓏看他那委屈的小樣兒,只得隨他的便,於是晚飯時候不免又要挨姚氏的教訓,埋怨他們個個都不正經吃飯。
等莊裡的葡萄熟了就到了收稻的時候,張英忙著照顧田裡,停了功課,幾個小人兒更是像沒了籠頭的馬一般無所不至的到處跑,幾乎把整個莊都踏平了,又有其中一塊稻田,廷瓏因道聽途說過“魚稻混產”,每回同廷玉釣魚,略小些的便就手扔到裡面,也不知這麼放了多少魚苗進去,此時稻田放水,幾人在排水的地方插了網子,守株待兔的等著魚兒順著水自投羅網,居然收穫頗豐。張英見了滿口說他們“淘氣”,只道魚在裡頭亂拱恐耽擱了長稻子,誰知等到稱稻穀的時候,發現這塊田竟比旁的產量還高些,張英嘖嘖稱奇,卻使人挨個去囑咐佃戶下一季也可這樣辦。
神仙日子過得快,收了稻子眼看就要入秋,方家亦傳信過來說船隊就要開拔,廷瓏抱著嫂子繡了一半的百子被,戀戀不捨的拉著嫂子的衣角,嗲聲道:“嫂嫂別走,人家捨不得你嘛……”
何氏還沒來得及感動,姚氏先看不下去了,笑著叱道:“行了,就知道耍賴,你嫂子回來這大半年也把你清閒的夠了,這活計本都該你親手做,我因你嫂子是全福人,給你做嫁也吉利,才懶得說你,縱的你越發的霸道,還不許你嫂子走了!”又向兒媳道:“婉兒,你再別慣著她,瞧把她懶的針都拿不動,甜言蜜語的哄了你給她做活,窩的脖子疼,她自己整天價出去瘋跑,瞧那小臉兒曬的,哪還有個小姐的樣兒,連我們澄兒都叫她領出去曬的黑瘦,等回去了,廷瓚還不知怎麼心疼呢。”
何氏聽了笑道:“我看挺好,澄兒出去跑跑跳跳的結實多了,這半年長了好大一截呢。其實,媳婦兒也不想上京去,在這邊有娘作伴,還有妹妹替我哄著孩子,又清閒又熱鬧,回去了哪還有這麼舒服?廷瓚跟鋸了嘴的葫蘆似的,一天也沒兩句話,悶得我不行;若淳要去塾里,整天不照面;若澄倒是在我跟前,又鬧得我心煩。再說,兩個孩子也不願意回去呢,他倆都是深宅大院裡養大的,哪找這麼大的莊子給他們撒歡,若澄瘋的快把他爹忘光了。”
姚氏就笑道:“你爹也捨不得他兩個呢,要不是我說這個時候天不冷不熱的,你跟孩子路上省了遭罪,你爹還想再留你們住些日子呢。”
何氏聽了笑:“是嘛?爹竟不嫌孩子吵嚷鬧得慌?”
姚氏笑道:“快別提了,也不知是不是上了歲數,忽然疼孩子疼的這樣,廷瓚跟廷玉小時候,他可一個也沒抱過,也就瓏兒那丫頭會撒嬌,還抱過兩回,如今你爹抱著若澄都不撒手,看他胡寫亂畫也樂的眉開眼笑的。”
何氏聽了就笑著接口道:“那正好,媳婦兒就不走了。”
姚氏似笑非笑的斜了兒媳一眼:“嘴上說的好,真不讓你走,只怕要偷著抹眼淚了。”
何氏聽了只抿著嘴笑,不說話,廷瓏見嫂子耍花頭叫娘說破,也在一旁嘻嘻的笑,何氏就紅了臉。
姚氏見兒媳臊著了,改說正事道:“得動手收拾行李了,免得到時候叫方家的船等著,連年禮我也打點了給你一同帶去,省了再遣人跑一趟了。”
第二日起,何氏便跟婆婆一起收拾東西預備隨時跟方家的船上京,廷瓏也將牆上掛的蕉葉琴摘了下來打算送天賜,這琴還是當初她和廷玉開始跟於長洲先生學音律時,二舅舅送廷玉的,她喜歡這琴音色清遠,霸占了來,如今天賜回京也要學琴了,正好轉贈給他,不然,她除了些亂七八糟的書外,所藏都是些女孩兒子的玩意兒,也沒什麼好給他的,倒是要送若澄些什麼有些傷腦筋,廷瓏想來想去只得問客殺雞,抱著若澄問道:“我們澄兒要上京去了,姑姑給澄兒個什麼物件,澄兒才能不把姑姑忘到腦後頭去呢?”
若澄還沒說要什麼,姚氏先在旁邊嗤之以鼻:“人家那些當姑姑的,給侄兒做件衣裳也好,繡個肚兜荷包也好,都是當姑姑自己的心意,你倒好,用我的東西送人情,給自己長面子,真真打得好算盤。”
廷瓏聞言扁扁嘴,搖晃著若澄揭短:“瞧瞧奶奶呀,生怕孫兒不知道她的好,跟自己閨女還分什麼彼此啊,再說,又不是給了旁人,自己的孫子還心疼啊?澄兒乖,你說想要什麼,姑姑都找給你,讓奶奶好好破費一回。”
若澄坐在廷瓏懷裡,揚著頭想了半天,滿臉稚氣道:“澄兒要姑姑的白毛球兒。”
廷瓏話音猶在,聽了這話張著嘴,好半天眨了眨眼睛,才支支吾吾哄騙道:“白毛球兒一點兒也不好,最愛亂抓亂咬的糟蹋東西,討厭極了,姑姑給澄兒畫個孫猴子的連環畫好不好?”
若澄大度的點頭表示同意,又道:“孫猴子好,白毛球兒也好。”
廷瓏頓時張口結舌,姚氏在一旁歪著頭笑看小閨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廷瓏咳了兩聲,正待重新組織語言編派白毛球兒的不是,若澄已經拱到她懷裡,甜甜蜜蜜的說:“不要白毛球兒也行,那姑姑跟跟澄兒一起走,要不澄兒想姑姑了怎麼辦?”
廷瓏聽了這話淚流滿面,對上若澄天真無邪的目光,只得一咬牙一跺腳,壯士斷腕般淒楚道:“那你不許老欺負它,還揪它的毛,姑姑就給你。”若澄立刻乖乖的點頭。
廷瓏抽抽鼻子又道:“也不許拽它的尾巴……”若澄仍舊點頭。
“它睡覺的時候不許把它鬧起來……不許在它吃東西的時候故意搶它的骨頭……不許……”若澄頭點的仿佛小雞啄米一般,半晌天真的問:“姑姑是不是捨不得把白毛球兒給澄兒啊?”
廷瓏都快哭了,哈哈大笑兩聲:“不是,姑姑是高興……終於把那個專挑新鞋磨牙的畜生送出去了。”說完放下若澄就捂著臉竄了出去。
姚氏早在一旁忍笑忍的臉上都快繃不住了,此時一把將若澄攬到懷裡,笑道:“這才是惡人自有惡人磨呢。”
何氏在一旁看出不對勁來,笑道:“妹妹還當真了,澄兒還不懂事呢,哪會照顧小狗,我可不叫他養。”
姚氏笑道:“你就別管了,天天聽我們澄兒姑姑長姑姑短的叫著,也該她儘儘當姑姑的本分了。”說著又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何氏見婆婆這樣說,又笑的古怪,也不再推辭。
廷瓏不用說,針線活從來不拿手,帶孩子卻可以藉由頭偷懶,可謂正中下懷,於是姑嫂兩人樂不得的互換了工種,各得其所。何氏每天跟著婆婆在屋裡一邊做活一邊閒話,廷瓏升格為專職“保姆”,拿侄兒做擋箭牌光明正大的偷懶耍滑。且喜若澄那孩子極好帶,小小年紀耳濡目染之下也繼承了張家男人跟書房戀愛的共通愛好,每天上午風雨無阻的跑去點卯,分給“保姆”的時間還挺有限。
廷瓏樂得上午自行打發,歇過晌,下午才開始上工,卻也不如何費心,若澄正是求知**和模仿**最強的時候,看著爺爺、叔叔和哥哥每天寫寫畫畫,也格外鍾情於塗鴉,見到圖畫就要熱情的臨摹一番,廷瓏只隨手給他本有插圖的畫冊,就能讓他不吵不鬧自得其樂的潑一下午墨,當保姆的則躺在一旁的美人榻上半睡半醒的翻些閒書,半晌黃粱後,若澄飽蘸濃墨給那話本上的人物全都上了濃妝,跑來給姑姑展示自己的成果,廷瓏牙疼似的吸氣安慰自己,反正這畫冊是自己小時候他老子送的,毀在兒子手裡也算物盡其用;逢興致好時,廷瓏也帶著他滿莊裡去玩耍,時值盛夏,田裡一片蒼翠,滿眼的香花野果,若澄看見翩翩的粉蝶和突然跳到腳面上的癩蛤蟆也會興致勃勃的撲上去追逐一番,廷瓏跟在後頭閒閒散步,運動量大了不少,不幾日姑侄兩個都曬得仿佛從蜂蜜桶里撈出來的似的;又或者趕上張英下課早的時候,連廷玉跟天賜兩個也會湊個熱鬧,一行人帶著從廚房偷渡的鹽醬香料和火石木炭,還有幾節山藥蓮藕,提在籃里,再每人扛一桿魚竿,就浩浩蕩蕩的奔向莊前淺溪,開始荼毒眾魚蝦。廷玉和天賜兩個負責釣魚,若澄負責在溪邊玩泥巴,廷瓏負責做大廚,釣上來一條,她就在溪邊開膛破肚,摘除泥腸,內外抹上油鹽,塞進香料醃上,用竹籤串起來,等釣的夠吃了,先釣的那些也醃的入了味,便在溪邊生起火來,架一個簡易的烤架,開始野炊,香味飄出來,若澄也不去玩泥巴了,像只小貓似的守在旁邊,烏溜溜的眼珠隨著魚蝦轉動,廷瓏怕魚刺卡住他,只給他吃蝦,又怕吃多了晚上不吃飯,娘要遷怒自己,不敢多給,招致他哀怨的眼神,廷瓏看他那委屈的小樣兒,只得隨他的便,於是晚飯時候不免又要挨姚氏的教訓,埋怨他們個個都不正經吃飯。
等莊裡的葡萄熟了就到了收稻的時候,張英忙著照顧田裡,停了功課,幾個小人兒更是像沒了籠頭的馬一般無所不至的到處跑,幾乎把整個莊都踏平了,又有其中一塊稻田,廷瓏因道聽途說過“魚稻混產”,每回同廷玉釣魚,略小些的便就手扔到裡面,也不知這麼放了多少魚苗進去,此時稻田放水,幾人在排水的地方插了網子,守株待兔的等著魚兒順著水自投羅網,居然收穫頗豐。張英見了滿口說他們“淘氣”,只道魚在裡頭亂拱恐耽擱了長稻子,誰知等到稱稻穀的時候,發現這塊田竟比旁的產量還高些,張英嘖嘖稱奇,卻使人挨個去囑咐佃戶下一季也可這樣辦。
神仙日子過得快,收了稻子眼看就要入秋,方家亦傳信過來說船隊就要開拔,廷瓏抱著嫂子繡了一半的百子被,戀戀不捨的拉著嫂子的衣角,嗲聲道:“嫂嫂別走,人家捨不得你嘛……”
何氏還沒來得及感動,姚氏先看不下去了,笑著叱道:“行了,就知道耍賴,你嫂子回來這大半年也把你清閒的夠了,這活計本都該你親手做,我因你嫂子是全福人,給你做嫁也吉利,才懶得說你,縱的你越發的霸道,還不許你嫂子走了!”又向兒媳道:“婉兒,你再別慣著她,瞧把她懶的針都拿不動,甜言蜜語的哄了你給她做活,窩的脖子疼,她自己整天價出去瘋跑,瞧那小臉兒曬的,哪還有個小姐的樣兒,連我們澄兒都叫她領出去曬的黑瘦,等回去了,廷瓚還不知怎麼心疼呢。”
何氏聽了笑道:“我看挺好,澄兒出去跑跑跳跳的結實多了,這半年長了好大一截呢。其實,媳婦兒也不想上京去,在這邊有娘作伴,還有妹妹替我哄著孩子,又清閒又熱鬧,回去了哪還有這麼舒服?廷瓚跟鋸了嘴的葫蘆似的,一天也沒兩句話,悶得我不行;若淳要去塾里,整天不照面;若澄倒是在我跟前,又鬧得我心煩。再說,兩個孩子也不願意回去呢,他倆都是深宅大院裡養大的,哪找這麼大的莊子給他們撒歡,若澄瘋的快把他爹忘光了。”
姚氏就笑道:“你爹也捨不得他兩個呢,要不是我說這個時候天不冷不熱的,你跟孩子路上省了遭罪,你爹還想再留你們住些日子呢。”
何氏聽了笑:“是嘛?爹竟不嫌孩子吵嚷鬧得慌?”
姚氏笑道:“快別提了,也不知是不是上了歲數,忽然疼孩子疼的這樣,廷瓚跟廷玉小時候,他可一個也沒抱過,也就瓏兒那丫頭會撒嬌,還抱過兩回,如今你爹抱著若澄都不撒手,看他胡寫亂畫也樂的眉開眼笑的。”
何氏聽了就笑著接口道:“那正好,媳婦兒就不走了。”
姚氏似笑非笑的斜了兒媳一眼:“嘴上說的好,真不讓你走,只怕要偷著抹眼淚了。”
何氏聽了只抿著嘴笑,不說話,廷瓏見嫂子耍花頭叫娘說破,也在一旁嘻嘻的笑,何氏就紅了臉。
姚氏見兒媳臊著了,改說正事道:“得動手收拾行李了,免得到時候叫方家的船等著,連年禮我也打點了給你一同帶去,省了再遣人跑一趟了。”
第二日起,何氏便跟婆婆一起收拾東西預備隨時跟方家的船上京,廷瓏也將牆上掛的蕉葉琴摘了下來打算送天賜,這琴還是當初她和廷玉開始跟於長洲先生學音律時,二舅舅送廷玉的,她喜歡這琴音色清遠,霸占了來,如今天賜回京也要學琴了,正好轉贈給他,不然,她除了些亂七八糟的書外,所藏都是些女孩兒子的玩意兒,也沒什麼好給他的,倒是要送若澄些什麼有些傷腦筋,廷瓏想來想去只得問客殺雞,抱著若澄問道:“我們澄兒要上京去了,姑姑給澄兒個什麼物件,澄兒才能不把姑姑忘到腦後頭去呢?”
若澄還沒說要什麼,姚氏先在旁邊嗤之以鼻:“人家那些當姑姑的,給侄兒做件衣裳也好,繡個肚兜荷包也好,都是當姑姑自己的心意,你倒好,用我的東西送人情,給自己長面子,真真打得好算盤。”
廷瓏聞言扁扁嘴,搖晃著若澄揭短:“瞧瞧奶奶呀,生怕孫兒不知道她的好,跟自己閨女還分什麼彼此啊,再說,又不是給了旁人,自己的孫子還心疼啊?澄兒乖,你說想要什麼,姑姑都找給你,讓奶奶好好破費一回。”
若澄坐在廷瓏懷裡,揚著頭想了半天,滿臉稚氣道:“澄兒要姑姑的白毛球兒。”
廷瓏話音猶在,聽了這話張著嘴,好半天眨了眨眼睛,才支支吾吾哄騙道:“白毛球兒一點兒也不好,最愛亂抓亂咬的糟蹋東西,討厭極了,姑姑給澄兒畫個孫猴子的連環畫好不好?”
若澄大度的點頭表示同意,又道:“孫猴子好,白毛球兒也好。”
廷瓏頓時張口結舌,姚氏在一旁歪著頭笑看小閨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廷瓏咳了兩聲,正待重新組織語言編派白毛球兒的不是,若澄已經拱到她懷裡,甜甜蜜蜜的說:“不要白毛球兒也行,那姑姑跟跟澄兒一起走,要不澄兒想姑姑了怎麼辦?”
廷瓏聽了這話淚流滿面,對上若澄天真無邪的目光,只得一咬牙一跺腳,壯士斷腕般淒楚道:“那你不許老欺負它,還揪它的毛,姑姑就給你。”若澄立刻乖乖的點頭。
廷瓏抽抽鼻子又道:“也不許拽它的尾巴……”若澄仍舊點頭。
“它睡覺的時候不許把它鬧起來……不許在它吃東西的時候故意搶它的骨頭……不許……”若澄頭點的仿佛小雞啄米一般,半晌天真的問:“姑姑是不是捨不得把白毛球兒給澄兒啊?”
廷瓏都快哭了,哈哈大笑兩聲:“不是,姑姑是高興……終於把那個專挑新鞋磨牙的畜生送出去了。”說完放下若澄就捂著臉竄了出去。
姚氏早在一旁忍笑忍的臉上都快繃不住了,此時一把將若澄攬到懷裡,笑道:“這才是惡人自有惡人磨呢。”
何氏在一旁看出不對勁來,笑道:“妹妹還當真了,澄兒還不懂事呢,哪會照顧小狗,我可不叫他養。”
姚氏笑道:“你就別管了,天天聽我們澄兒姑姑長姑姑短的叫著,也該她儘儘當姑姑的本分了。”說著又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何氏見婆婆這樣說,又笑的古怪,也不再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