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接下來大半個學期的時間,大家可以將自己手中正在做的項目做一個收尾工作,然後好好地琢磨該向哪個領域深耕、該如何深耕的問題,選定之後,可以嘗試著自己入手去做,等六月份的時候,我們再召開本年度的第二次組會,到時候再確定每個人的研究方向。”

  高新技術研究院發展到這個層次,並非偶然,而是必然。

  就如同尼森在計算材料學裡的耕耘一樣,一開始的時候,這個領域從未有人碰過,那隻要踏入這個領域,隨便做點研究,就能得到新的成果,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容易割的那一茬韭菜遲早會被割完,容易做的成果也遲早會被做完,剩下的工作就是在這個領域中深挖下去,盡力拓展這個領域的深度。

  高新技術研究院的任務安排好,衛添喜又去給衛二丫準備了一個季度的藥丸,然後便應江南省教育廳的邀請,前往鑲嵌在江南水鄉的那顆明珠——蘇州,她去參與命題工作了。

  衛添喜是數學組的第一命題人,到的還算早,教育招生考試中心的領導把衛添喜同其它命題人介紹認識了一下,然後將最新一年的考試大綱拿了過來,又把歷年的高考試卷以及江南省很多高中自己命制的模擬試卷都拿了過來,作為命題組的參考資料。

  雖然衛添喜是第一命題人,但她的主要工作並不在命題上,而在於統籌安排一張試卷的考察知識點分布、難度控制、題量控制、計算量控制上。

  一張優秀的高考試卷,並不是要將學生全都難倒,而是要在那不到三十道題目中,把學生們的知識儲備、解題能力、邏輯運算能力等都做一個良好的區分。

  衛添喜拿到考試大綱之後研究了一宿,將高考試卷中必須考察的知識點、儘可能考察的知識點、可考察可不考察的知識點做了一個分段,然後又按照自己琢磨出來的分級理論,將不同的知識點對於一個學生應當掌握程度的權重做了計算……經過不斷地調整,衛添喜拿出十種考察知識點的分布方案來。

  考察基礎知識的簡單知識點有,考察能力的較困難知識點也有,考察天賦的特困難知識點也有,按照五比三比二的比例進行分布,以滿分制為例,只要是認真學過的考生,拿到那五十分的基礎分不是問題,較困難的數學題目也應當能夠能拿到三分之二的分數,這便是七十分,另外,特困難的題目中,學生只要寫一些步驟,或者是邏輯推理過程,少說也能拿到三五分的步驟分,這樣一來,正常學生考七十五並不是問題。

  衛添喜把自己準備的十種方案拿給數學組的其它老師看,那些老師對衛添喜都服氣了。原先他們還擔心衛添喜會一位地追求題目的難度,不斷地給學生挖坑埋陷阱呢,沒想到衛添喜還挺拎得清的。

  把不同的知識點分配給不同的命題人,衛添喜一再要求,送分題堅決不能出現在考試中,哪怕是最簡單的題目,也必須考察考生至少五個知識點,選擇題目中,絕對不允許學生通過代入的方式就能得出正確答案,起碼要設置兩個干擾選項,填空題更是要重點考察學生的邏輯縝密能力,儘量設置‘多解’題,計算題中切記不能 出現順風順水的推導,必須多繞幾個彎子……考察的知識點不會太難,但一定不能讓學生太容易就拿到分。

  衛添喜還同那些命題人說,“比解出一道題目更難的,是命制出一道優秀的題目。諸位要麼是大學老師,要麼是高中名師,命題能力自然是信得過的。不過為了響應江南省教育改革,還請諸位都拿出真本事來,千萬不要給學生們放水!”

  最後,衛添喜還補充了一句,“當然,你們命制好的題目,我還會進一步的潤色,時間緊任務重,大家抓緊時間。”

  那些命題人不想被衛添喜小覷,紛紛拿出自個兒的十八般武藝來,把自己授課這麼多年所總結的題目陷阱、難題、易錯題全都拿了出來,還參考著衛添喜編寫的那一套《數學入門》,個個都仿佛是開了大招一樣,閉門造車一禮拜,順利將衛添喜要求的題目都搞了出來。

  接下來便是高考試卷的敲定,這需要所有命題人全部在場,由衛添喜主持,共同商討。

  衛添喜把那些命題人命制好的題目都收了上來,根據之前列好的高考題目分布大綱,一道題一道題地商量,順帶著確定標準答案。

  除了衛添喜之外的其他命題人都覺得自己做的不錯,衛添喜就算要改,那也不會做出太大的改動,但是他們失算了。

  衛添喜用實際行動給這些命題人上了一堂課,課堂主要內容便是——《沒有最難,只有更難》。

  在這些命題人所命制題目的基礎上,衛添喜將難度又拔高了一個層次,並且針對選擇題的所有選項全都做了優化。

  看著經過衛添喜‘潤色’的題目,那些老師都不得不佩服衛添喜,腦子是真的活泛,明明是一個老掉牙的知識點,被衛添喜一改,立馬就有了新花樣,認真審題的話,找到關鍵題干,看穿命題人的考察意圖,扒開衛添喜設置的面具,那道題目就簡化成了原先剛被命制好時的模樣,如果審題不認真,找不到關鍵題干,那絕對會為衛添喜設置的干擾項引到錯誤答案上去。

  經過衛添喜優化之後的選項更令那些命題人吃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