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學生們的心態崩成了渣渣,這點衛添喜是能感覺到的,她在課堂上明顯能夠感覺到學生們的興致不高,於是乎,為了提升自己上課的教學質量,體諒學生的衛添喜又琢磨出一個自認為十分不錯的方法來——隨堂測驗。

  甭管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每天都至少需要接受來自衛添喜的摧殘四個小時。因為衛添喜授課過程中講述的知識密度極大,所以這些學生聽得頭昏腦漲還不敢走神,個個都瞪著一雙堪比後世廣告中那‘卡姿蘭大眼睛’,聚精會神地聽衛添喜激情澎湃的授課。

  這是衛添喜一個人的狂歡,也是很多學生的火葬場。

  衛添喜興致高昂地講了一上午,自認為自己講的十分不錯,而她在隨堂測驗中布置的那些題目又一點都不難,學生們肯定能夠順利解決,結果現實毫不留情地給衛添喜來了一巴掌。

  那些隨堂測驗中的很多題目都是她在上課過程中講過的例題,然而會做的學生少之又少,可把衛添喜氣了個七竅生煙。

  “算了算了,往後就不安排隨堂測驗了,這些題目都作為課後作業,你們回去自己琢磨明白吧……課下多交流、多討論,互相答疑解惑,給你們推薦的教材與資料必須從頭到尾學一遍,將自己課堂上沒有來得及消化的知識點全部消化完成,明白沒?”

  教室中的學生有氣無力地回答著,跟隨衛添喜上一節課,他們感覺用盡了洪荒之力。

  悲慘的是,這樣的情況還會接連持續三周時間。

  就這樣,衛添喜開始了上午虐本科生,下午虐研究生,晚上把本科生和研究生輪著虐的生涯。

  所有上衛添喜的課的學生都痛不欲生地掰著手指,一天一天硬著頭皮熬過去,總算熬過了二十天,到了上課的最後一天。

  衛添喜沒想到的是,自己在課堂中稍微一拓展,講的東西就超綱了,直接結果便是安排的課時用完了,該講的東西卻沒有講完。

  本著必須對學生負責的態度,衛添喜又找了數學系的教務科一趟,她申請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課程再延長一周。

  教務科的老師還是頭一次見到上課沒講完、主動要給學生加課的老師,他剛開始的還是還想同衛添喜掙扎一下,可是後來想想,還是算了,反正掙扎了也沒啥效果,他的兩條小胳膊哪能扭得動衛添喜的大腿?

  至於其它系的老師,他們的研究生都跟著衛添喜上《近代數學基礎》,研究生院還沒通知他們再把課程往後壓一壓呢,他們就從自家研究生的嘴裡知道了衛添喜要加課的消息……這些老師都已經佛系了。

  反正他們的課程不多,衛添喜想延就延吧……

  於是,衛添喜又給本科生和研究生加了整整七天的課,這才把所有進度趕完。

  學生們見衛添喜把最後一頁講義合住,總算鬆了口氣,他們都認為地獄般苦難的日子要結束了,衛添喜就用接下來的行動給他們展示了一下什麼叫‘太年輕’。

  課是講完了,但該布置的作業還沒布置呢!

  距離期末考試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如果不多布置一點作業,這些學生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怕是連基本的數學公式都忘了。

  衛添喜想,自己必須多布置一些作業,讓這些學生好好鞏固一下前四周所學的知識,可她又沒有準備命題,那該怎麼辦?

  很好辦,衛添喜給本科生和研究生布置了一模一樣地作業,那就是將一套九冊的《數學基礎》上的所有習題全部做一遍,寫在作業本上,每周一次,交到數學系她所在的辦公室,她給學生們安排了專門的助教來負責作業的批改與答疑。

  作業批改自然是交給她手下那些新入門的研究生來做的,正好讓那些研究生們多鞏固一下數學基礎知識。

  至於作業的答疑,肯定是由尼森來負責了,交給其他人,衛添喜也不放心。尼森是她親手帶出來的學生,數學方面的水平還是能信得過的。

  本以為上完課之後就能脫離衛添喜的魔爪,從數學這片苦海中超脫,沒想到深謀遠慮的衛添喜還安排了這麼一招後手,那些學生們差點‘汪’的一下哭出聲。

  一套九冊啊!

  這學期啥都不用做了,光學數學得了!

  第128章

  衛添喜聽不到這些學生的心聲,心裡自然沒有半丟丟的愧疚感, 相反的, 她覺得,像自己一樣負責任的老師肯定不多了。

  上完課之後, 衛添喜無事一身輕,她去數學系做了一個交接工作,又把高新技術研究院的那些學生召集起來, 針對這半年的科研成果開了一個總結會議, 給高新技術研究院所有努力的學生都發了崗貼與補助, 又針對那些做出重要成果的學生給了單獨的獎勵, 話題最終落在了新一年的研究方向上。

  與傳統的課題組、研究團隊不同,高新技術研究院的學生們做的並不是理論領域的突破, 而是將理論突破應用到發明創造中去。

  衛添喜在總結會議中講道:“在舊的一年裡, 大家憑藉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極為豐碩的成果, 我們高新技術研究院可以說是碩果纍纍, 在新的一年裡,大家還要繼續加油努力!”

  “只不過出於長久發展的考慮,我們的研究方向會進行一個微調工作,原先大家的發明創造都集中於簡單物理學與簡單化學, 所研究的成果無外乎就是聲、光、熱、電、力,每個人都找准了自己想要開拓創新的方向,在新的一年, 我建議大家沿著自己選定的領域去進行深耕, 浮於表皮的淺層東西很容易就收割到了, 但想要做出意義重大的成果,唯有深耕才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