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這麼一大堆邪乎事,擾得人心賽河心的船,晃晃悠悠,靠不著邊。有些人好琢磨,琢磨來琢磨去,就琢磨到自己身上。呀,原來今兒自己大小多少也有些不對勁的事兒。比方,砸了碟子和碗兒,丟東西丟錢,犯了小人,跑冤枉腿吃閉門羹,跑肚子,鼻子流血等等。心裡暗怕,生怕自己也犯上邪。有人一翻皇曆,才找到根兒。原來今兒立秋,在數的“四絕日”。皇曆上那“忌”字下邊明明白白寫著“一切”兩字。不興做一切事。包括動土,出行,探病,安葬,婚娶,蓋屋,移陟,入室,作灶,行船,栽種,修墳,安床,剃頭,交易,納畜,祀福,開市,立券,裝門,拔牙,買藥,買茶,買醋,買筆,買柴,買蠟,買鞋,買鼻煙,買樟腦,買馬掌,買枸杞子,買手紙等等,全都不該做,只要這天做了事的,都後悔,都活該。
可又有人說,今兒的邪勁過大,非比一般,皇曆上不會寫著。這可原本有先兆──住在中營後身一位老壽星說,今兒清晨,鼓樓的鐘多敲一下,一百零九下。本該一百零八下,所謂“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還十八”。老壽星活了九十九,頭遭碰上鍾多敲一下。人們天天聽鐘響,天天一百零八下,誰會去數?老壽星的話就沒人不信。這多出的一下,正是邪勁來到,先報的信兒。愚民愚,沒用心罷了。這一來,今兒所有邪乎事都有了來頭。來頭的來頭,沒人再去追。世上的事,本來明白了七八成,就算到頭了。太明白,更胡塗。
這些邪乎事、邪乎話,滿城傳來傳去。人嘴歪的比正的多,愈說愈邪乎。可傳到河北金家窯水窪一戶姓戈的人家立時給擋住了。這家有位通曉世事的老婆子,聽罷咧開滿嘴黃牙,笑著說:“嘛叫犯邪?今兒才是正經八北大吉祥日!您說說,這一檔檔事,哪一檔稱得上邪;窮鬼們吃上小米粥還不福氣?袁大奶奶惹了大仙,沒招災,打嗓子眼兒進去,可又打屁眼兒出來了,這叫逢凶化吉!兵備道向例最凶,今兒居然開籠了事;飯莊子螃蟹蓋里吃出大珍珠,您說是吉是邪?那該死在魚肚子裡的孩子,楞叫魚網打上來,河那麼大,哪那麼巧,娘娘顯靈呵,不懂?要不為嘛偏偏在娘娘宮前邊打上來的?這都是一千年也難碰上的吉祥事!吉利難得,逢凶化吉更難得。文人們上呈子鬧事,礙您哪位吃飯了,可他們不鬧鬧,沒事幹,指嘛吃?洋人的告示哪是沖咱中國人來的?打立租界,咱中國人誰敢騎馬在租界裡亂跑?這是人家洋人給自己立規矩,咱何苦往身上攬,拿洋人當貓,自己當耗子,嚇唬自己玩。我這話不在理?再說鼓樓敲鐘,多一下總比少一下強,省得懶人睡不醒。東南城角塌那一塊,給嘛沖的?邪氣?不對,那是喜氣!嘛叫‘紫氣東來’?你們說說呀!”
大夥一聽,頓時心抻平了。嘛邪?不邪!大吉大利大喜大福!滿城人立時把老婆子這些話傳開了,前邊都加上一句:“那戈老婆子說──”。可誰也沒見過這老婆子。
老婆子一天都在忙自己的事。她有個小孫女剛好到了裹腳年頭。頭天她就蒸好兩個紅豆餡的粘麵團子,一個祭灶,一個給小孫女吃了。據說,吃下粘麵團,腳骨頭變軟,賽泥巴似的,要嘛樣能裹成嘛樣。
她要趁著這千載難逢的大吉利日子,成全小孫女一雙小腳,也了卻自己一樁大心事。卻沒料到,後邊一大串真正千奇百怪邪乎事,正是她今天招惹出來的。
第一回 小閨女戈香蓮
眼瞅著奶奶里里外外忙乎起來,小閨女戈香蓮心就發毛了。一大塊藍布,給奶奶剪成條兒,在盆里漿過,用棒棰捶得又平又光,一排晾在當院繩子上,拿風一吹,翻來翻去撲撲響,有時還擰成麻花,擰緊再往迴轉,一道道鬆開,這邊剛松那邊又擰上了。
隨後奶奶打外邊買來大包小包。撇開大包,把小包打開攤在炕上,這麼多好吃的。蘋果片,酸梨膏,麥牙糖,蘇蹦豆,還有最愛吃的棉花糖,真跟入冬時奶奶絮綿襖的新棉花一樣白又軟,一進嘴就煙賽的沒了,只留下點甜味──大年三十好吃的雖多也沒這麼齊全!
“奶奶幹嘛這麼疼我?”
奶奶不說,只笑。
她一瞧奶奶心就定了。有奶奶嘛也不怕,奶奶有的是絕法兒。房前屋後誰不管奶奶叫“大能人”。頭年冬天扎耳朵眼兒時,她怕,扎過耳朵眼兒的姑娘說賽受刑,好好的肉穿個窟窿能透亮,能不受罪?可奶奶根本不當事兒。早早拿根針,穿了絲線,泡在香油碗裡。等天下雪,抓把雪在香蓮耳朵垂兒上使勁搓,搓得通紅髮木,一針過去毫不覺疼,退掉針,把絲線兩頭一結,一天拉幾次,血凝不住。線上有油,滑溜溜只有點癢,過半個月,奶奶就把一對墜有藍琉璃球的耳環子給她戴上了。腦袋一晃,又滑又涼的玻璃球直蹭脖梗,她問奶奶裹腳也這麼美?奶奶怔了一怔,告她:“奶奶有法兒”。她信奶奶有法保她過這關。
頭天后晌,香蓮在院裡玩耍,忽見窗台上擺著些稀奇玩意兒,紅的藍的黑的,原來四五雙小鞋。她沒見過這么小的鞋,窄得賽瓜條,尖得賽五月節吃的粽子尖,奶奶的鞋可比這大。她對著底兒和自個的腳一比,只覺渾身一激靈腳底下筋一抽縮成團兒。她拿鞋跑進屋問奶奶:
“這是誰的?奶奶。”
奶奶笑著說:
“是你的呀,傻孩子。瞧它俊不?”
香蓮把小鞋一扔,撲在奶奶懷裡哭著叫著:
“我不裹腳,不裹、不裹哪!”
奶奶拿笑堆起的滿臉肉,一下卸了,眼角嘴角一耷拉,大淚珠子砸下來。可奶奶嘛話沒說,直到天黑,香蓮抽抽噎噎似睡非睡一整夜,影影綽綽覺得奶奶坐在身邊一整夜。硬皮老手,不住揉擦自己的腳;還拿起腳,按在她那又軟又皺又乾的起了皮的老嘴上親了又親。
轉天就是裹腳的日子!
裹腳這天,奶奶換一張臉。臉皮繃得直哆嗦,一眼不瞧香蓮,香蓮叫也不敢叫她,截門往當院一瞧,這陣勢好嚇人呀──大門關嚴,拿大門槓頂住。大黑狗也拴起來。不知哪來一對紅冠子大白公雞,指頭粗的腿給麻經子捆著,歪在地上直撲騰。裹腳拿雞幹嘛?院子當中,擺了一大堆東西,炕桌、凳子、菜刀、剪子、礬罐、糖罐、水壺、棉花、爛布,漿好的裹腳條子捲成捲兒放在桌上。奶奶前襟別著幾根做被的大針,針眼穿著的白棉線墜在胸前。香蓮雖小,也明白眼前一份罪等她受了。
奶奶按她在小凳上坐了,給她脫去鞋襪,香蓮紅腫著眼說:
“求求奶奶,明兒再裹吧,明兒准裹!”
奶奶好賽沒聽見,把那對大公雞提過來,坐在香蓮對面,把兩雞脖子一併,拿腳踩住,另只腳踩住雞腿,手抓著雞胸脯的毛幾大把揪淨,操起菜刀,噗噗給兩隻大雞都開了膛。不等血冒出來,兩手各抓香蓮一隻腳,塞進雞肚子裡。又熱又燙又粘,沒死的雞在腳上亂動,嚇得香蓮腿一抽,奶奶瘋一樣叫:
“別動勁!”
她從沒聽過奶奶這種聲音,呆了。只見奶奶兩手使勁按住她腳,兩腳死命踩住雞。她哆嗦雞哆嗦奶奶胳膊腿也哆嗦,全哆嗦一個兒。為了較上勁,奶奶屁股離開了凳子蹺起來。她又怕奶奶吃不住,一頭撞在自己身上。
不會兒,奶奶鬆開勁,把她腳提出來,血乎流拉滿是粘乎乎鮮紅雞血。兩隻大雞奶奶給扔一邊,一隻蹬兩下腿完了,一隻還撲騰。奶奶拉過木盆,把她腳涮淨擦乾,放在自己膝蓋上。這就要裹了,香蓮已經不知該嚷該叫該求該鬧,瞅著奶奶抓住她的腳,先右後左,讓開大腳趾,攏著餘下四個腳趾頭,斜向腳掌下邊用勁一掰,骨頭嘎兒一響,驚得香蓮“嗷”一叫,奶奶已抖開裹腳條子,把這四個腳趾頭勒住。香蓮見自己的腳改了樣子,還不覺疼就又哭起來。 奶奶手好快。怕香蓮太鬧,快纏快完。那腳布裹住四趾,一繞腳心,就上腳背,掛住後腳跟,馬上在四趾上再裹一道。接著返上腳面,借勁往後加勁一扯,硬把四趾煞得往腳心下頭卷。香蓮只覺這疼那緊這踒那折,奶奶不叫她把每種滋味都咂摸過來,乾淨麻利快,照樣纏過兩圈。隨後將腳布往前一拉,把露在外邊的大腳趾包嚴,跟手打前往後一層層,將卷在腳心下的四個腳趾頭死死纏緊,好比叫鐵箝子死咬著,一分一毫半分半毫也動彈不了。
香蓮連怕帶疼,喊聲大得賽豬嚎。鄰居一幫野小子,擠在門外叫:“瞧呀,香蓮裹小腳啦!”門推得匡匡響,還打外邊往裡扔小土塊。大黑狗連躥帶跳,朝大門吼也朝奶奶吼,拴狗的樁子硬給扯歪。地上雞毛裹著塵土亂飛。香蓮的指甲把奶奶胳膊掐出血來。可天塌下來,奶奶也不管,兩手不停,裹腳條子繞來繞去愈繞愈短,一繞到頭,就取下前襟上的針線,密密fèng上百十針,拿一雙小紅鞋套上。手一撩粘在腦門上的頭髮,臉上肉才鬆開,對香蓮說:
可又有人說,今兒的邪勁過大,非比一般,皇曆上不會寫著。這可原本有先兆──住在中營後身一位老壽星說,今兒清晨,鼓樓的鐘多敲一下,一百零九下。本該一百零八下,所謂“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還十八”。老壽星活了九十九,頭遭碰上鍾多敲一下。人們天天聽鐘響,天天一百零八下,誰會去數?老壽星的話就沒人不信。這多出的一下,正是邪勁來到,先報的信兒。愚民愚,沒用心罷了。這一來,今兒所有邪乎事都有了來頭。來頭的來頭,沒人再去追。世上的事,本來明白了七八成,就算到頭了。太明白,更胡塗。
這些邪乎事、邪乎話,滿城傳來傳去。人嘴歪的比正的多,愈說愈邪乎。可傳到河北金家窯水窪一戶姓戈的人家立時給擋住了。這家有位通曉世事的老婆子,聽罷咧開滿嘴黃牙,笑著說:“嘛叫犯邪?今兒才是正經八北大吉祥日!您說說,這一檔檔事,哪一檔稱得上邪;窮鬼們吃上小米粥還不福氣?袁大奶奶惹了大仙,沒招災,打嗓子眼兒進去,可又打屁眼兒出來了,這叫逢凶化吉!兵備道向例最凶,今兒居然開籠了事;飯莊子螃蟹蓋里吃出大珍珠,您說是吉是邪?那該死在魚肚子裡的孩子,楞叫魚網打上來,河那麼大,哪那麼巧,娘娘顯靈呵,不懂?要不為嘛偏偏在娘娘宮前邊打上來的?這都是一千年也難碰上的吉祥事!吉利難得,逢凶化吉更難得。文人們上呈子鬧事,礙您哪位吃飯了,可他們不鬧鬧,沒事幹,指嘛吃?洋人的告示哪是沖咱中國人來的?打立租界,咱中國人誰敢騎馬在租界裡亂跑?這是人家洋人給自己立規矩,咱何苦往身上攬,拿洋人當貓,自己當耗子,嚇唬自己玩。我這話不在理?再說鼓樓敲鐘,多一下總比少一下強,省得懶人睡不醒。東南城角塌那一塊,給嘛沖的?邪氣?不對,那是喜氣!嘛叫‘紫氣東來’?你們說說呀!”
大夥一聽,頓時心抻平了。嘛邪?不邪!大吉大利大喜大福!滿城人立時把老婆子這些話傳開了,前邊都加上一句:“那戈老婆子說──”。可誰也沒見過這老婆子。
老婆子一天都在忙自己的事。她有個小孫女剛好到了裹腳年頭。頭天她就蒸好兩個紅豆餡的粘麵團子,一個祭灶,一個給小孫女吃了。據說,吃下粘麵團,腳骨頭變軟,賽泥巴似的,要嘛樣能裹成嘛樣。
她要趁著這千載難逢的大吉利日子,成全小孫女一雙小腳,也了卻自己一樁大心事。卻沒料到,後邊一大串真正千奇百怪邪乎事,正是她今天招惹出來的。
第一回 小閨女戈香蓮
眼瞅著奶奶里里外外忙乎起來,小閨女戈香蓮心就發毛了。一大塊藍布,給奶奶剪成條兒,在盆里漿過,用棒棰捶得又平又光,一排晾在當院繩子上,拿風一吹,翻來翻去撲撲響,有時還擰成麻花,擰緊再往迴轉,一道道鬆開,這邊剛松那邊又擰上了。
隨後奶奶打外邊買來大包小包。撇開大包,把小包打開攤在炕上,這麼多好吃的。蘋果片,酸梨膏,麥牙糖,蘇蹦豆,還有最愛吃的棉花糖,真跟入冬時奶奶絮綿襖的新棉花一樣白又軟,一進嘴就煙賽的沒了,只留下點甜味──大年三十好吃的雖多也沒這麼齊全!
“奶奶幹嘛這麼疼我?”
奶奶不說,只笑。
她一瞧奶奶心就定了。有奶奶嘛也不怕,奶奶有的是絕法兒。房前屋後誰不管奶奶叫“大能人”。頭年冬天扎耳朵眼兒時,她怕,扎過耳朵眼兒的姑娘說賽受刑,好好的肉穿個窟窿能透亮,能不受罪?可奶奶根本不當事兒。早早拿根針,穿了絲線,泡在香油碗裡。等天下雪,抓把雪在香蓮耳朵垂兒上使勁搓,搓得通紅髮木,一針過去毫不覺疼,退掉針,把絲線兩頭一結,一天拉幾次,血凝不住。線上有油,滑溜溜只有點癢,過半個月,奶奶就把一對墜有藍琉璃球的耳環子給她戴上了。腦袋一晃,又滑又涼的玻璃球直蹭脖梗,她問奶奶裹腳也這麼美?奶奶怔了一怔,告她:“奶奶有法兒”。她信奶奶有法保她過這關。
頭天后晌,香蓮在院裡玩耍,忽見窗台上擺著些稀奇玩意兒,紅的藍的黑的,原來四五雙小鞋。她沒見過這么小的鞋,窄得賽瓜條,尖得賽五月節吃的粽子尖,奶奶的鞋可比這大。她對著底兒和自個的腳一比,只覺渾身一激靈腳底下筋一抽縮成團兒。她拿鞋跑進屋問奶奶:
“這是誰的?奶奶。”
奶奶笑著說:
“是你的呀,傻孩子。瞧它俊不?”
香蓮把小鞋一扔,撲在奶奶懷裡哭著叫著:
“我不裹腳,不裹、不裹哪!”
奶奶拿笑堆起的滿臉肉,一下卸了,眼角嘴角一耷拉,大淚珠子砸下來。可奶奶嘛話沒說,直到天黑,香蓮抽抽噎噎似睡非睡一整夜,影影綽綽覺得奶奶坐在身邊一整夜。硬皮老手,不住揉擦自己的腳;還拿起腳,按在她那又軟又皺又乾的起了皮的老嘴上親了又親。
轉天就是裹腳的日子!
裹腳這天,奶奶換一張臉。臉皮繃得直哆嗦,一眼不瞧香蓮,香蓮叫也不敢叫她,截門往當院一瞧,這陣勢好嚇人呀──大門關嚴,拿大門槓頂住。大黑狗也拴起來。不知哪來一對紅冠子大白公雞,指頭粗的腿給麻經子捆著,歪在地上直撲騰。裹腳拿雞幹嘛?院子當中,擺了一大堆東西,炕桌、凳子、菜刀、剪子、礬罐、糖罐、水壺、棉花、爛布,漿好的裹腳條子捲成捲兒放在桌上。奶奶前襟別著幾根做被的大針,針眼穿著的白棉線墜在胸前。香蓮雖小,也明白眼前一份罪等她受了。
奶奶按她在小凳上坐了,給她脫去鞋襪,香蓮紅腫著眼說:
“求求奶奶,明兒再裹吧,明兒准裹!”
奶奶好賽沒聽見,把那對大公雞提過來,坐在香蓮對面,把兩雞脖子一併,拿腳踩住,另只腳踩住雞腿,手抓著雞胸脯的毛幾大把揪淨,操起菜刀,噗噗給兩隻大雞都開了膛。不等血冒出來,兩手各抓香蓮一隻腳,塞進雞肚子裡。又熱又燙又粘,沒死的雞在腳上亂動,嚇得香蓮腿一抽,奶奶瘋一樣叫:
“別動勁!”
她從沒聽過奶奶這種聲音,呆了。只見奶奶兩手使勁按住她腳,兩腳死命踩住雞。她哆嗦雞哆嗦奶奶胳膊腿也哆嗦,全哆嗦一個兒。為了較上勁,奶奶屁股離開了凳子蹺起來。她又怕奶奶吃不住,一頭撞在自己身上。
不會兒,奶奶鬆開勁,把她腳提出來,血乎流拉滿是粘乎乎鮮紅雞血。兩隻大雞奶奶給扔一邊,一隻蹬兩下腿完了,一隻還撲騰。奶奶拉過木盆,把她腳涮淨擦乾,放在自己膝蓋上。這就要裹了,香蓮已經不知該嚷該叫該求該鬧,瞅著奶奶抓住她的腳,先右後左,讓開大腳趾,攏著餘下四個腳趾頭,斜向腳掌下邊用勁一掰,骨頭嘎兒一響,驚得香蓮“嗷”一叫,奶奶已抖開裹腳條子,把這四個腳趾頭勒住。香蓮見自己的腳改了樣子,還不覺疼就又哭起來。 奶奶手好快。怕香蓮太鬧,快纏快完。那腳布裹住四趾,一繞腳心,就上腳背,掛住後腳跟,馬上在四趾上再裹一道。接著返上腳面,借勁往後加勁一扯,硬把四趾煞得往腳心下頭卷。香蓮只覺這疼那緊這踒那折,奶奶不叫她把每種滋味都咂摸過來,乾淨麻利快,照樣纏過兩圈。隨後將腳布往前一拉,把露在外邊的大腳趾包嚴,跟手打前往後一層層,將卷在腳心下的四個腳趾頭死死纏緊,好比叫鐵箝子死咬著,一分一毫半分半毫也動彈不了。
香蓮連怕帶疼,喊聲大得賽豬嚎。鄰居一幫野小子,擠在門外叫:“瞧呀,香蓮裹小腳啦!”門推得匡匡響,還打外邊往裡扔小土塊。大黑狗連躥帶跳,朝大門吼也朝奶奶吼,拴狗的樁子硬給扯歪。地上雞毛裹著塵土亂飛。香蓮的指甲把奶奶胳膊掐出血來。可天塌下來,奶奶也不管,兩手不停,裹腳條子繞來繞去愈繞愈短,一繞到頭,就取下前襟上的針線,密密fèng上百十針,拿一雙小紅鞋套上。手一撩粘在腦門上的頭髮,臉上肉才鬆開,對香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