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頁
他面目猙獰地瞪著程金枝,這滿含仇恨的灼熱目光,近乎要將她燃燒吞噬。
“這句話,還是等太子殿下驗過之後再說吧。”程金枝見狀卻只是淡淡一哂,“只要殿下的身份無疑,確有繼承大統的權力,我程金枝任憑處置。”
“好啊,本宮是不知道你哪來這愚蠢的自信,不過你一定會後悔的。”太子冷哼一聲,隨即湊近她耳畔咬牙切齒道,“你就等著被五馬分屍,挫骨揚灰吧。”
話音剛落,只見他收起眼中的凶光,隨即一甩衣袖,大義凜然地朝著周帝請命,語氣中充滿了受盡委屈的無奈與憤慨。
“父皇,今日之事不僅事關兒臣和母后清譽,更加關係到父皇和我皇家顏面,絕不能任由這個女人這般擾亂朝綱,混淆視聽,其心可誅。兒臣懇請父皇能借今日之事還兒臣一個清白,好讓那些居心不良的奸佞之徒再無還擊之力!”
“太子殿下稍安勿躁,對於一個別有異心的亂臣賊子,您又何必如此認真呢?”
見太子已經下定決心,一旁的齊王卻眉頭一皺,顯然察覺到這可能會是個圈套。
“陛下,臣弟以為,燕王妃身負謀逆造反的重罪,私闖大殿本就該施以嚴懲,陛下貴為九五至尊,太子貴為一國儲君,又豈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行“滴血驗親”這種民間之術?如此一來,豈非在告訴天下子民,陛下對太子的身世心存疑慮嗎?”
齊王聲色俱厲地說著,雖然他並不相信當初那場謠言確有其事,可眼見奪嫡之爭勝利在望,出于謹慎起見,還是不希望太子為此而冒任何的風險。
畢竟程金枝所表現出的,這種不合常理的自信,實在讓人難以忽視。
而他此言一出,那些依附於太子的大臣也開始紛紛出列進言,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推力,唯獨程衍一直冷眼旁觀,讓人猜不透他此刻心中所想。
事情進展至今,自始至終,周帝都只是冷眼旁觀,卻沒有開口說一句話。
眼波流轉間,似乎在深深地思索著什麼,如刀鋒般銳利的目光在太子和程金枝身上來回掃蕩,漸漸地,眉宇間流露出了一絲動搖之色,可細看之下,卻又夾雜著一種濃重的憂慮與無奈。
“諸位大臣言之有理……”
而待他話未說完,只見程金枝氣息一滯,幾乎是含淚對著周帝大聲喊了出來,想起曾經那段痛苦掙扎,烈火灼心的日子,再聯想到慧妃的死,只覺心底襲來一股鑽心之痛。
“陛下,臣女想問,太子殿下是您的兒子,難道燕王就不是嗎?臣女當初枉死的孩子,那筆用來救濟災民卻被暗度陳倉用來邀功的官銀,還有無數條無辜遇害的性命,為何當初您願意給太子一個機會,卻不願意再給燕王一次機會?”
“放肆!程金枝,如此以下犯上的話,你也敢當著陛下和群臣之面說!”
“三弟犯的可是造反謀逆的大罪,證據確鑿,父皇若是饒恕於他,豈非助紂為虐!”
在外人聽來,這句話自然是難以饒恕的大逆不道之言,可落入周帝耳中,卻仿佛一股巨大的推力,又將心頭那根刺朝著心間推近了幾分。
如果可以,他又何嘗不希望高珩沒有勾結南楚,沒有謀逆之心,所有的一切都不曾發生?
默然半晌之後,只見他竟然沒有像以往那樣龍顏大怒,而是微閉雙眸嘆了口氣,徐徐鬆開緊扣在扶手上的手,繼而將目光落在了底下神色各異的臣子身上,瞳孔一緊。
“眾卿家都先行退下吧。”隨即指了指包括高勛岑風在內的幾人,“你們留下。”
待群臣全都退到殿外之後,原本諾大莊嚴的太極殿中就只剩下了寥寥幾人。
而看著這碗被重新呈到眼前的清水,太子眼睫輕輕地顫動了一下,可能是由於周遭氛圍的改變,他從能映照出自己容顏的水面上,清晰地看出了一絲真切的緊張。
“太子殿下,這個時候你實在不該逞強,不該跟著這個女人胡鬧!”
見此時此刻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齊王很是無奈地壓低聲音嘆了口氣,目光落在那碗水上,眼中充滿了擔憂和顧慮,雙眉緊蹙。
而聽聞齊王此言,再感受到周帝灼灼目光下所施加的無形壓力,太子心頭一沉,不由替自己方才被激將之下的一時衝動而感到有分後悔。
可抬眼間,卻瞥見程金枝原本滿懷自信的清朗臉龐,此刻卻雙唇緊抿,盯著那碗水卻顯得有些忐忑不安,心中那塊懸而不落的大石頭,突然又墜下了幾分。
“程金枝,你這是怎麼了?剛才本宮還見你伶牙俐齒得很,為何如今看起來,倒像是把握盡失,開始害怕了?”
他舒展臉色,揚起下巴眉角一挑,隨即不以為然地抬手取過眼前的匕首。
“看來本宮的決定,讓你很失望啊。”
第五百二十五章 撥雲見日
在此刻的太子看來,程金枝方才之所以能如此無所畏懼,迷之自信,目的不在於驗親的結果,更是為了讓他對自己的身世心生質疑,從而自亂陣腳,狗急跳牆。
自己會真的答應“滴血驗親”,是她所沒有預料的。
而對於太子言語輕蔑的挑釁,程金枝比起之前氣勢漸弱,只是眸色閃爍地微扯唇角,卻沒有像之前那樣言辭犀利地開口反擊。
她這麼做,當然是故意的。
太子的心理她早已琢磨得八九不離十,如果說方才自己的步步緊逼是在用激將法刺激對手就範,那此刻這般,自然是為了讓他放鬆警惕,從而落入陷阱之中。
“六弟,你還愣著幹什麼?你我既是兄弟,自然有血親之緣,難不成你還想讓父皇獻血,損傷龍體不成?”
見程金枝一副無言以對的贏弱之態,太子將目光轉向高勛,一臉傲然地將手中的匕首遞了過去,沒有注意到程金枝眼中那疾閃而過的悅然之色。
“能與太子殿下成為兄弟,還真是臣弟的榮幸。”
高勛意味深長地接過匕首,再度劃破手指以血滴入碗,繼而用一種看似玩味的口氣道。
“只不過也有可能,很快就不是了。哦不對,其實太子殿下應該…從來就沒有當過我是兄弟吧?”
“哼,你還是少說幾句無聊的廢話吧,一切很快就要結束了。”
“等等!”
然而就在太子拿起匕首的那一剎那,程金枝卻突然故作緊張地出言制止,臉上滿是東窗事發的畏懼之色,更讓太子覺得自己志在必得。
“怎麼了程金枝?你現在知道後悔了?不過,已經來不及了。”
太子神情自得地眼波流轉,話音剛落,只見他唇角一揚,眼見真相即將水落石出,卻不曾想到就在這時,只見守在殿外的宦官突然行色匆匆地快步走了進來。
“啟稟陛下,皇后娘娘在殿外求見。”
周帝本來正滿心掛心於太子的身世,對於皇后的猝然請見,臉上顯出了幾分不悅之色。
“這個時候她來幹什麼?讓她現在外頭候著吧。”
“這句話,還是等太子殿下驗過之後再說吧。”程金枝見狀卻只是淡淡一哂,“只要殿下的身份無疑,確有繼承大統的權力,我程金枝任憑處置。”
“好啊,本宮是不知道你哪來這愚蠢的自信,不過你一定會後悔的。”太子冷哼一聲,隨即湊近她耳畔咬牙切齒道,“你就等著被五馬分屍,挫骨揚灰吧。”
話音剛落,只見他收起眼中的凶光,隨即一甩衣袖,大義凜然地朝著周帝請命,語氣中充滿了受盡委屈的無奈與憤慨。
“父皇,今日之事不僅事關兒臣和母后清譽,更加關係到父皇和我皇家顏面,絕不能任由這個女人這般擾亂朝綱,混淆視聽,其心可誅。兒臣懇請父皇能借今日之事還兒臣一個清白,好讓那些居心不良的奸佞之徒再無還擊之力!”
“太子殿下稍安勿躁,對於一個別有異心的亂臣賊子,您又何必如此認真呢?”
見太子已經下定決心,一旁的齊王卻眉頭一皺,顯然察覺到這可能會是個圈套。
“陛下,臣弟以為,燕王妃身負謀逆造反的重罪,私闖大殿本就該施以嚴懲,陛下貴為九五至尊,太子貴為一國儲君,又豈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行“滴血驗親”這種民間之術?如此一來,豈非在告訴天下子民,陛下對太子的身世心存疑慮嗎?”
齊王聲色俱厲地說著,雖然他並不相信當初那場謠言確有其事,可眼見奪嫡之爭勝利在望,出于謹慎起見,還是不希望太子為此而冒任何的風險。
畢竟程金枝所表現出的,這種不合常理的自信,實在讓人難以忽視。
而他此言一出,那些依附於太子的大臣也開始紛紛出列進言,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推力,唯獨程衍一直冷眼旁觀,讓人猜不透他此刻心中所想。
事情進展至今,自始至終,周帝都只是冷眼旁觀,卻沒有開口說一句話。
眼波流轉間,似乎在深深地思索著什麼,如刀鋒般銳利的目光在太子和程金枝身上來回掃蕩,漸漸地,眉宇間流露出了一絲動搖之色,可細看之下,卻又夾雜著一種濃重的憂慮與無奈。
“諸位大臣言之有理……”
而待他話未說完,只見程金枝氣息一滯,幾乎是含淚對著周帝大聲喊了出來,想起曾經那段痛苦掙扎,烈火灼心的日子,再聯想到慧妃的死,只覺心底襲來一股鑽心之痛。
“陛下,臣女想問,太子殿下是您的兒子,難道燕王就不是嗎?臣女當初枉死的孩子,那筆用來救濟災民卻被暗度陳倉用來邀功的官銀,還有無數條無辜遇害的性命,為何當初您願意給太子一個機會,卻不願意再給燕王一次機會?”
“放肆!程金枝,如此以下犯上的話,你也敢當著陛下和群臣之面說!”
“三弟犯的可是造反謀逆的大罪,證據確鑿,父皇若是饒恕於他,豈非助紂為虐!”
在外人聽來,這句話自然是難以饒恕的大逆不道之言,可落入周帝耳中,卻仿佛一股巨大的推力,又將心頭那根刺朝著心間推近了幾分。
如果可以,他又何嘗不希望高珩沒有勾結南楚,沒有謀逆之心,所有的一切都不曾發生?
默然半晌之後,只見他竟然沒有像以往那樣龍顏大怒,而是微閉雙眸嘆了口氣,徐徐鬆開緊扣在扶手上的手,繼而將目光落在了底下神色各異的臣子身上,瞳孔一緊。
“眾卿家都先行退下吧。”隨即指了指包括高勛岑風在內的幾人,“你們留下。”
待群臣全都退到殿外之後,原本諾大莊嚴的太極殿中就只剩下了寥寥幾人。
而看著這碗被重新呈到眼前的清水,太子眼睫輕輕地顫動了一下,可能是由於周遭氛圍的改變,他從能映照出自己容顏的水面上,清晰地看出了一絲真切的緊張。
“太子殿下,這個時候你實在不該逞強,不該跟著這個女人胡鬧!”
見此時此刻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齊王很是無奈地壓低聲音嘆了口氣,目光落在那碗水上,眼中充滿了擔憂和顧慮,雙眉緊蹙。
而聽聞齊王此言,再感受到周帝灼灼目光下所施加的無形壓力,太子心頭一沉,不由替自己方才被激將之下的一時衝動而感到有分後悔。
可抬眼間,卻瞥見程金枝原本滿懷自信的清朗臉龐,此刻卻雙唇緊抿,盯著那碗水卻顯得有些忐忑不安,心中那塊懸而不落的大石頭,突然又墜下了幾分。
“程金枝,你這是怎麼了?剛才本宮還見你伶牙俐齒得很,為何如今看起來,倒像是把握盡失,開始害怕了?”
他舒展臉色,揚起下巴眉角一挑,隨即不以為然地抬手取過眼前的匕首。
“看來本宮的決定,讓你很失望啊。”
第五百二十五章 撥雲見日
在此刻的太子看來,程金枝方才之所以能如此無所畏懼,迷之自信,目的不在於驗親的結果,更是為了讓他對自己的身世心生質疑,從而自亂陣腳,狗急跳牆。
自己會真的答應“滴血驗親”,是她所沒有預料的。
而對於太子言語輕蔑的挑釁,程金枝比起之前氣勢漸弱,只是眸色閃爍地微扯唇角,卻沒有像之前那樣言辭犀利地開口反擊。
她這麼做,當然是故意的。
太子的心理她早已琢磨得八九不離十,如果說方才自己的步步緊逼是在用激將法刺激對手就範,那此刻這般,自然是為了讓他放鬆警惕,從而落入陷阱之中。
“六弟,你還愣著幹什麼?你我既是兄弟,自然有血親之緣,難不成你還想讓父皇獻血,損傷龍體不成?”
見程金枝一副無言以對的贏弱之態,太子將目光轉向高勛,一臉傲然地將手中的匕首遞了過去,沒有注意到程金枝眼中那疾閃而過的悅然之色。
“能與太子殿下成為兄弟,還真是臣弟的榮幸。”
高勛意味深長地接過匕首,再度劃破手指以血滴入碗,繼而用一種看似玩味的口氣道。
“只不過也有可能,很快就不是了。哦不對,其實太子殿下應該…從來就沒有當過我是兄弟吧?”
“哼,你還是少說幾句無聊的廢話吧,一切很快就要結束了。”
“等等!”
然而就在太子拿起匕首的那一剎那,程金枝卻突然故作緊張地出言制止,臉上滿是東窗事發的畏懼之色,更讓太子覺得自己志在必得。
“怎麼了程金枝?你現在知道後悔了?不過,已經來不及了。”
太子神情自得地眼波流轉,話音剛落,只見他唇角一揚,眼見真相即將水落石出,卻不曾想到就在這時,只見守在殿外的宦官突然行色匆匆地快步走了進來。
“啟稟陛下,皇后娘娘在殿外求見。”
周帝本來正滿心掛心於太子的身世,對於皇后的猝然請見,臉上顯出了幾分不悅之色。
“這個時候她來幹什麼?讓她現在外頭候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