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子騰先前還想找點存在感的,不意是這個結局,意氣喪失,也是被這個外甥嚇的。賈寶玉公然叫人做了鬼來找他,渾不在意的樣子讓王子騰心裡發毛,此時見了外甥也客氣了很多。出門在外是沒太醫看病了,軍醫治個外傷還行,王子騰這樣的也只好‘靜養’了。

  賈寶玉寫了個摺子遞上去,皇帝看了之後可有可無,本來王子騰就該下台一鞠躬,等到戰事結束後算總帳的,後來是看著他外甥還能用又有意讓他制衡一下張炯。這個制衡也不是讓他做什麼,就是放這麼個人在這兒,意思是說:張炯,軍費你可以拿,但是要把事平了,別拿得太過份。就是個背景板的意思。皇帝捏著賈寶玉的摺子看了一會兒,又把錦衣衛的密報看了半天,再翻出前陣子險些讓京城物議沸騰的某摺子,大笑不止。提筆令王子騰返京養病。

  ————————————————————————————————————————

  攜聖

  旨而來的依舊是孟固,念了旨,只是賞下了羊酒等物,至於封爵,要等戰事結束後回京一總來算。再次打量賈寶玉,笑道:“這會子倒有點兒丘八樣兒了。”賈寶玉摸摸臉,是結實了不少。又問孟固:“京中如何?我舅舅此去……”孟固笑道:“誰不羨慕他有了個好外甥?你到這兒來,難道不是為了他?不是為了你們家?敗軍之將不言勇,聖人對他豈有不失望的?到時候牆倒眾人推,不死也脫層皮了。”孟固另一句話沒說出來,王子騰辦的事兒里全翻出來,不抄家也要死人才是真的。

  孟固是羨慕賈寶玉的,本來吧,這人從各方面說是不必來這裡的,但是他要求了,皇帝也允了,這就是有意要鍛鍊他了。暫時留下王子騰,也是為了他的面子——要結婚了。孟固同情地看了賈寶玉一眼,大概他還以為真保下了舅舅了吧?嘖,這只是權宜之計罷了。等你平了事,回了京,領了功娶了妻,你舅舅該被人參了,而且,一定是要被人參得罷了官才好。皇帝這是要給你上一課呢。

  賈寶玉要是平時也能想到這一節,只是眼下舅舅再在這裡,有很多事情就不好說、不好辦。賈寶玉能甘心當綠葉,王子騰也能忍,只是一向順遂慣了就會在其他地方找點存在感,這種找死的行為不值得提倡。還是到京里比較安全,至少那裡多少雙眼睛看著,能讓他收斂些。

  孟固依舊夾帶了私信來,同來的還有一個小包裹。徒忻在信中說京中一切都好,賈寶玉在平安州做的事情皇帝很滿意,又說賈寶玉先前遇險太讓人擔心,讓他等事情大概平了就隨軍返回。小包裹里裝的是兩瓶子茶葉,幾本新書。賈寶玉收了東西,孟固在那裡打量著賈寶玉室內陳設,唯有床上那張上好的皮子還是原來的,嘆道:“越來越像是出門在外的了。”

  上回亂軍入城,不少東西都丟失了。賈寶玉帶的都是好東西,被搶了的,砸壞了的,帶出來的東西也有磨損折舊不堪用的,剩下的不過十之一二。賈寶玉笑笑:“出來頭兩天,我道自己再受不得這樣的苦的,如今也過來了。人真是福能享得罪能受得。再者,比起外頭的人,我這已是獨一份兒的了。”看孟固動了動嘴唇,賈寶玉問:“還有事瞞著我不成?”孟固笑道:“沒有。”賈寶玉道:“必是有的,否則何以為難?”孟固低頭想了一下,再抬頭已經嚴肅了:“給我個准信兒,何時能了?”

  賈寶玉一怔,孟固道:“不能說便罷,我只是想著,回去好回話。”賈寶玉道:“也不是不能說,只是我也說不準,這樣的事情我不通。不過照勢,”掐指一算,“如今已是三月,以張大人之能,月底便可平了。”這裡頭也有賈寶玉一份功勞了,勞動人民最樸實從另一方面講也容易相信人,只要給一點希望辦一點實事人家就確實相信你。賈寶玉閒來無事,組織人寫各種小傳單,又收買了不少能說會道的,四下宣講朝廷政策,加上他本人辦事還可以,效果居然很好。

  因為張炯把民事委給賈寶玉,賈寶玉就以戰亂為由說戶籍冊丟了,下令鄉老領頭重新登記戶口,然後表明這戶籍會上報戶部存檔。意思也挺明白的,這是站隊,登記了的,只要以後老老實實,就是良民。當然,如果你以後再鬧騰,咱只好按照戶口本逮人了。事實證明沒了群眾基礎是沒辦法造反成功的,很多亂民里的士兵扛起鋤頭下山了。原本剿不淨的‘匪’,一時之間銷聲匿跡,只有先前已經聚齊被張炯圍了的一部而在負隅頑抗著。張炯發現,把背後交給王子騰還不如交給王子騰他外甥。

  張炯用兵又不錯,連打再拉加分化。然後按照傳統套路,叛徒也出現了,張炯順水推舟,把叛徒捧得高高的來吸引仇恨。在平安州吸引完仇恨,再帶回京里,不出一年就找個罪名砍了,這是後話了。張炯現在最擔心的是,怕這股部隊從平安州轉移到外省去,那罪過就大了,尤其是史鼎處本來就不安穩。

  孟固一聽,猶豫了一下,慨然道:“既這麼著,我還奉旨要請王大人回京的呢,不如等王大人病情穩定了再走。”他的意思是,如果自己能聽到捷報,先一步趕到京里,這也是個彩頭了。賈寶玉會意,邀他一起品茶。

  果然沒過幾天,張炯就領兵回來了。與孟固見過,領了自己的那一份賞格,就對賈寶玉笑道:“此番你的功勞實在不小,要不是你,事情也沒這麼順遂呢。”賈寶玉道:“我什麼也不懂,只好少做少錯,萬事還是要前輩提點呢。”張炯又問起王子騰的事情:“怕不容易善了。”賈寶玉道:“原本就是想能保住家業就不壞了,難不成還能想像原來那樣風光?”

  賈寶玉心裡一直矛盾著,公平地講王子騰要是繼續風光下去真是老天爺還沒睡醒,但是王家要是敗了,他也難過,畢竟是自己舅舅,畢竟是指點過自己的人。張炯看他這個樣子是拍拍他的肩膀:“你想得太多了,說句難聽的,自家子孫都顧不過來,哪能人人都照顧周到?你才多大?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你要是出息了,他就是失勢也不至慘到哪裡。你要是一門心思想撈他反把自己折了進來,才真是……如今這話也能說了,先前我就不看好你過來,幸而你無事也還罷了。這件事情上,你出了主意就不必再來,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嘮嘮叨叨說了好久。

  孟固得了好信兒,得他的喜鵲去了。這裡

  張炯還在打包行李:“先打發一部三千人往史鼎那裡看消息,等朝廷派人來接管平安州,我與你一起拔營後行。”史鼎那裡能撐到現在也虧得他底下的人州府縣府不傻,硬頂住了史鼎的壓力,沒再加稅。跟著史鼎撈錢他們願意,跟著史鼎送死他們就不樂意了。平安州殷鑑不遠,節度使死了罪名全頂了,他底下的人雖沒罪名可也沒得著好,一旦亂了起來人命如糙芥誰能保證一定平安?

  四月初夏,史鼎終於盼來了張炯,賈寶玉還貢獻了碩果僅存的兩條絛子出去給張炯佩帶。賈寶玉為史鼎、張炯作相互介紹的時候,邸報來了。平安州事了,京中議功的同時,又有人議及追究責任。北靜王被免了王爵,降位為侯,罰俸三年。(賈寶玉心說,北靜王家日子要難過了。)然後是王子騰等戰敗過的,升官是不要想了,王子騰家奴辦的事情賈寶玉沒提錦衣衛也會說。這樣的大錯,都察院跟王子騰關係再好也不可能護著,御史們上了彈章。王子騰只得上了請罪的摺子,皇帝一面說自己很失望,另一方面又說皇帝也不是沒有人性的,看到一向倚重的傢伙這樣慘皇帝也難過,好在王子騰自請解職,不用皇帝發話,也算是全了雙方的臉面。於王子騰來說是辭職不是解僱,於皇帝來說不用他翻臉不認人,依舊是個念舊情有人味兒的好皇帝。

  經此一陣,王子騰徹底垮了,也沒心思修理那個欺負他侄女的賈璉了。他不修理,不代表別人不修理——事情卻是因為平安州的事而起的。

  第144章 京中諸事報應來到

  當日賈寶玉見有叛軍來襲,一面退著,一面也沒有坐以待斃,比起驚動已經走遠了的張炯和不靠譜的王子騰來說,派個腿腳靈便的人往隔壁州縣去請援還比較快。賈寶玉相信接到救援的人是不敢不來救援的,畢竟張炯出馬基本上能保證勝利,賈寶玉又是兵部的官員且還是未來的駙馬,沒幾個人敢忽視的,就是拿自己的命去填也得把他撈出來,免得事情傳出去說他們見死不救,最後可不是罷官能解決的。

  接到了求援信,一面忍痛分兵救援,一面也不忘上報朝廷:我去救了啊,第一時間去救的啊,救不出來,那是張炯和王子騰失職沒料到這情況留的兵少了,不干我的事兒啊,我的轄區也要防匪患呢。

  消息傳到京中,賈珠很快就打聽到了,當然,關心此事的人也很快打聽到了。其中有一些就是從軍中被灰溜溜地趕回京里的人,這些人怎麼可能不生氣呢?皇帝不再為他們撐腰,張炯假惺惺地帶著幾個他選中的人上了前線然後報了好幾個小功勞回來,弄得自己這些回來的人跟被揀剩下似的成了大家的笑柄。

  在王夫人燒香念佛心裡罵哥哥的同時,這些人行動了。又有一等人見王子騰根本已經被討厭了,而榮國府里賈珠在個冷衙門,賈政已經致仕,賈赦早不中用了,賈璉也是個沒用的,打起了踩兩腳的主意。榮國府開張這麼多年,要說沒跟人結過仇,真是鬼都不相信。王子騰現在身上還帶著官爵,打他的缺的主意的人真是不少,踩倒了王子騰,可不就空出一大肥缺了麼?

  還有一些心地端正的人,眼看著賈家曾經做過不少惡事,有心揭發也是顧慮重重,打擊報復事小告不成反而讓壞人警惕消滅罪證就不好了。此時他家中用的人也遇險了,不趁機出手,真是對不起公平正義。至於那位遇險並極有可能轉化成遇難的同學,頂多大家不參他,說不定還誇誇他,給他來個死後哀榮。

  又有寧國府里也不太平,結的怨仇比榮國府只多不少,要說榮國府還有點讓人忌憚的,那寧國府就根本沒什麼好讓人手下留情的了。賈珍又是一個重口味的人,早有人看不慣他了。要說他府中丫環姨娘真不少,名義上全歸他了,偏偏他心愛的卻不是這些人。細數起來,賈珍看得上、喜歡‘照顧’的,秦可卿是兒媳婦、尤家姐妹倆算是小姨子、還有一個不知是真是假的侄兒賈薔……不由得讓人懷疑他是不是心理上有問題。

  這回吧,他又閒得看上了后街一賈氏同族人家的兒媳婦了,算起來在輩份上是他弟妹。尤氏跟娘家的關係現在是很淡了、榮國府里又不待見她,她又不能沒個人說話,便找來后街上的親戚說說話。后街上的人家都是分出去的旁支,混得好的少,要靠著兩府揩油過活的多,被尤氏一邀,家裡人巴不得叫上車把媳婦送了過去。不意被賈珍看上了。先前被賈珍看上搞在一起的,至少搞的時候都在寧國府里關起門來搞,這一回消息就頗走漏了不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