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麼想著,賈寶玉的語氣就更重了幾分,壓低了聲音:“張大人善戰且貪,他要不是有這麼個小毛病,朝里人扯皮不放心,這才留下舅舅叫他礙著有人在少拿些兒,這會子……舅舅該鎖拿進京問罪了。這場戰事,平了,一切都好說,輸了——那些新來的年輕人,以後有的是翻身的機會,舅舅就……不如靠著張炯。”

  王子騰也被這些不能幫忙反而添亂的人折騰得夠嗆,開始的時候,他是不把張將軍很放在眼裡了,反而因自己戰敗此人增援心情有些微妙,直到張某人戰死,他才有了些兔死狐悲之感。想來外甥是不會害自己的,王子騰連聲答應了,又說:“你是快要尚主的人了,還要以身赴險!這會子你比我要緊多了!偏又累你到這裡來,便是此番功成而返,我也沒臉見你母親了。”

  甥舅二人說著話,要緊的說完了,就是上茶說家常,王子騰又問了京中情勢與各家情況,最後說到賈璉的事兒,狠罵了一回:“那時我不在京里,不然他倒是敢!淨會惹禍。”又問賈珠可好,身體如何一類。

  正說話間,那邊已經安扎完畢,晚間就是接風宴,因有賈寶玉這個打圓場的在,王子騰又是官場老油條,人品的下限也比較低一點,張炯等人覺得賈寶玉人還不錯,也給他面子,這頓飯倒還真不錯。席間,王子騰表示:“明日一早,咱們就交割一下兒,我終於不用擔驚受怕了。”軍中禁酒,大家還清醒著,張炯道:“晚生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此地諸事還請多多提點。”又是一番寒暄,總的來說,情況還是不錯的。王子騰表示會繼續壓著這些笨蛋,張炯道:“總拘著怕也不成的,不如……挑幾個勉強可用的,尋個由頭打發了不中用的,也好叫人沒話說。”王子騰道:“他們如今都在營里,全憑張大人作主罷。”

  賈寶玉明白張炯的意思,明顯的,皇帝出的主意就算再餿,你也得把它變得好聞點兒,如果能歷練出哪怕一兩個人,就能表明皇帝依舊英明,給大家提供了機會,沒出頭的人只能怨自己不努力,瞧,那誰誰跟你一樣的,怎麼人家行你就不行了呢?

  王子騰心裡不舍放權,但是皇帝不是命張炯給他當下手的,在外甥的‘勸說’下他至少明白這個時候最好配合張炯,倒也乾脆地交出了指揮權,當然他的親信們還是歸他管。

  ——————————————轉回————————————————

  自從張炯與王子騰搭上了線,賈寶玉就不大管這些事了,雖然軍事會議也會帶上他,然而商量軍務的事情,賈寶玉就沒再插嘴。他知道自己紙上談兵興許可以,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沒什麼把握的,尤其他的工作重點是調解以及……密報。

  天天寫小報告給皇帝,身邊還帶著有著優良傳統的錦衣衛,就算他不寫也沒人相信。錦衣衛也自有渠道去密報,如果收不到他的小報告,皇帝那裡不定會怎麼想呢。再者說了,為臣者最擔心的就是失了聖意,離得遠了就容易被人拍黑磚,現今有這麼一個溝通的渠道,不老老實實每天寫點作業交上去的那是傻瓜。他出京來,誘使皇帝同意的一個理由就是:軍中無人可細報詳情,下面的人說不定還瞞著不少東西,致使京中也是霧裡看花,不如他去看得仔細些,也能寫得明白一點,皇帝這裡也能更有數一點兒。

  賈寶玉開始幾天的報告都沒什麼實質性的內容,不外是今日風雪,路上艱辛,士卒的禦寒衣物不甚充足等等。到了平安州,就更有內容好寫了,其中就包括了張將軍死亡的真相。賈寶玉去看了不少以前‘好友’,一個個……挺讓人吐血的。衛若蘭等還慚愧一下:“本想爭個臉,搏個封妻蔭子光宗耀祖的,這會子實在是……當然也是頭腦發昏了,累得張將軍陣亡。”這算是態度良好的,賈寶玉雖然生氣,倒也忍了,另有一等急急惶惶,來的時候自以為天下無敵,見了敵人就尿褲子,而後再也不肯上陣的。最可恨的是……連累死了人還不知悔改的,嚷嚷著主帥無能,張某人貪生怕死沒有出動,當時要是跟著他們一鼓作氣必可一戰而下,必不會被打埋伏。理由是:這是圍點打援,打的是援軍,你要是一道過來了,大家泰山壓頂……

  去你爺爺的!死背書都背不好的傢伙!圍點打援是這麼個意思麼?賈寶玉恨不得把他們當場踹死!記了幾個人的名字,某伯之子某侯之孫的幾個人,回到住處就寫小報告去!相信軍中必會有其他人給皇帝寫同樣的報告的,賈寶玉決定修改一下,這一部分全部寫實給皇帝,同時像張炯計劃的那樣,報告也要有好有壞,最後要給皇帝一個台階下——賈寶玉大人評論皇帝的英明決定:是大浪淘沙,剩下的才是精華,皇帝英明。

  這封信剛送出去,沒兩天另一件事情又發生了——張炯接管了營盤之後全面布防,重新修整了隊伍。賈寶玉懷疑有人故意放出了他的貪名,這個人很可能就是張炯本人,因為現在流傳的是,這個上司會撈錢、會帶著大家一道撈錢——士氣空前高漲,反而沒人說這人撈的都是軍費,是本來會貼補給大家的錢。這些事情賈寶玉不關心,他現在只關心戰爭的結果如何,目前看來,至少張炯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原本頹喪的敗軍也被帶得有了生機。

  張炯重新整理了營盤,加設崗哨,同時不停地命人去請熟知當地地理的人來諮詢情況,賈寶玉從旁聽著,這些人知道的可比自己空從書上得來的知道要清晰的多了。賈寶玉只能描述:“此山險。”採藥人卻可以告訴你:“山上沒路,山坳里有條小溪,水清可飲。”得,不用擔心了,張炯很專業。

  就在賈寶玉旁聽的時候,巡營官帶著一個小廝打扮的傢伙來了,五花大綁,滿臉塵土,嘴巴里還不乾淨:“知道爺是誰麼?知道爺是做什麼的麼?”張炯沒理他,直接問自己的部下:“怎麼回事兒?”答曰:“抓著一個往外頭送信的。”

  張炯面無表情地把信遞給賈寶玉。這是一封家書,詳細說明了現在來了個叫張炯的王八蛋,連著王子騰的外甥一塊兒領兵來的,倆混球膽小得要命,正在修整……別說張炯了,賈寶玉都想掐死這王八蛋!曾經記得看過一個故事,一女間諜跟軍官的妻子交上了朋友,誘導軍官的妻子集郵解悶,每回軍官來了信,倆人就一塊兒研究郵票,偶爾還看看信的內容。靠!郵票上是有郵戳的,於是……部隊到了哪兒,敵方很快就知道了。

  這個故事不論真假(很有可能是假的,軍郵的郵戳是不是標了普通人都能看懂的地址戳還不確定),都能說明一個問題,軍隊的行動要隱密才行,這群王八蛋居然偷著送私信,還事無巨細寫得忒詳細,還不用官方的比較有保障的行郵系統(戰事吃緊,官方的驛站還輪不到他們用)。大家在這裡還算不得主場,要面對的都是土生土長或者是長期駐守過這裡的人,不小心叫人截著了一封,那結果……

  行了什麼都不用說了,連信,帶人,連他主子,一道兒,捆起來打包送回京去!這群豬不篩選是不行了。賈寶玉拱手道:“大致的道理我懂,只是這摺子我怕寫不明白,您寫,我連署。我也會另具折上奏,以作旁證。”張炯點點頭,他愛財不怕事兒,尤其看這幫子廢物的這個樣兒,還真不用怕他們報復,那點子本事,能做什麼?倒是留下來的人要好好選一選。

  事實證明,一個家族的興衰與它的人材儲備是成正比的,張炯的不擔心是完全有道理的。被捆起來送走的人,賈寶玉一一辨認,還拉來王子騰作參謀,都是家現頹勢的,真憑本事留下來的不過十一二個,除去衛若蘭這樣半是循私半也是有點本事的人,其他的八、九個全是家裡人才濟濟的,不服都不行。人興家興,人矬家敗,亘古不變。

  是

  終於修整好了,賈寶玉又寫了一個小報告,也接到了皇帝催促進軍的旨意。一般而言,太監不給出京的,傳旨的是侍衛,這回領頭來的是孟固,正是熟人。旨意到時,張炯賈寶玉等正等著前線的消息,王子騰提醒張炯:“我出來得早些也有小半年了,閣下到此也有大半月了,快過年了,若是合適,在正旦之前有封捷報才好。”張炯正好準備完了,路也問好了,營里也收拾得差不多了,礙眼的也打發了,慡快地答應了。賈寶玉一言不發,回去之後給皇帝的小報告裡就寫道:“王子騰無帥才,卻可為佐。”不能不說舅舅的好話,但也不能總說他好,優缺點並存,才真實,皇帝才肯信一點,王子騰才能有活路。

  接了旨,傳旨的人也留了下來,正好可以看個結果回去復命,如果是捷報,說不定皇帝一高興還有額外的好處,何樂而不為?孟固就被賈寶玉邀去喝茶。進了賈寶玉的帳篷,孟固撣眼一看,暗暗稱奇。床的造型比較簡單,上面的鋪設卻比姑娘家的還精緻,喜鵲登枝的繡花枕頭、織錦被子、底下露出來鋪床的還是上好的皮毛。有書案,宣紙湖筆端硯小小一個如意形的銅鎮紙。居然還有個小圓桌子,老榆木還雕著花紋兒,上面一套紫砂茶具,下面四隻圓凳兒。地下燒著火盆取暖,桌上香爐里燃著檀香增幽。

  “你……虧得殿下還怕你吃苦……”許久,孟固蹦出這樣一句話來。連詢問一下此次進軍的詳情都忘了。

  第141章 連戰告捷新年搶劫

  “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賈寶玉淡定地說,驚得孟固目瞪口呆,沒來得及掩耳朵,繼續聽他瞎掰,“這麼多東西,不帶就罷了,帶了也得用罷?就算沒帶,還不興我現找著讓自己過得舒服一點兒?”孟固差點以為賈寶玉傻了。

  賈寶玉快要憋瘋了,等待戰果的壓力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即使硬扛了,最後心理壓力也不是一點兩點的大。這回戰爭他已經分析過了,必勝的,他是來鍍金的,所以他想盡辦法說服皇帝過來了。然而,前途是光明的,這陣子的經歷委實曲折,他才發現,如果結果是好的,中間發生了一點兒不好的事情,固然可以被掩蓋,但要是這不好的事情牽扯到自己,估計自己也要被坑了。總而言之,初上戰場的新丁,憂鬱了。

  孟固坐著聽賈寶玉念叨了半天‘在任何條件下都要讓自己過得舒服的言論’(無限循環式播放),直到前線戰報——大捷,譁變士卒聚起來的隊伍被張炯給陰了一把,如今部分被滅,餘部逃竄,斬首千餘級,活捉了三千餘人。

  這真是個好消息,孟固終於想起來問:“這都……是怎麼一回事兒?”賈寶玉翻翻白眼,複述了一下張炯的布置:“譁變的士卒在當地沒人緣兒,補給跟不上……”孟固雙手一拍:“跟冬天在雪地里逮麻雀似的?”賈寶玉沒這麼幹過,但是穿越前的石磊同學在學過魯迅先生的小說節選之後曾經試圖模仿過,倒也聽得懂,一點頭:“差不多。對了,咱們該去道喜了,回來我寫表上奏,跟張大人一塊兒送過去,晚間……我有話要跟你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