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場戰事再難避免,京中又出了這樣的事。

  元棠嘆氣。

  不知何時,封淙凝視著元棠的臉,看出元棠神色,笑道:“齊州去京城數百里,又正逢戰事,陛下料理京城朝政還來不及,暫時管不到別處。”

  “我知道,”元棠說:“就是覺得太突然。”

  封淙望著遠處幾欲傾入凡塵的厚雲,目色似淡漠又似惆悵,對太后去世,他並沒有表現太多情緒,或許他也不知道該用怎麼樣的表情面對,太后是他的親人也是害死他父母的人。

  到內史府前,兩人不得不分別,封淙抱了抱元棠的雙肩,說:“保重自己,保護好你自己。”

  元棠心中顫動,也回抱他:“來去的路上要小心。”

  天邊悶雷滾滾,果然快下雨了,元棠驀然憶起一年前,那時他們還在京中,流響居外的梧桐葉翠綠如玉,樹上傳來陣陣蟬鳴,玉香河上風光正好,清波滌塵,各色繁花開滿王公們宴飲的園庭,花香卻蓋不住酒香。

  落一場雨,不過清減夏日暑熱,裝點清客悠談的聚會,哪像在白虞,風雨似乎都夾在著刀戟交鳴。

  元棠搖搖頭,發現自己居然有些恍惚,戰事在即,不應該沉湎猶疑。

  回到營地,營壘後面的小河因雨水暴漲,水流嘩啦啦響了一夜,聽起來像千軍萬馬踏地而來。急雨之後,長河邊忽然出現更多義赤兵營,他們像雨水一樣從天而降,不經意就匯聚成流,聚集到白虞城幾十里外的山嶺間。

  義赤人首領莫如崴親自上陣,號稱率軍十萬攻打白虞,開戰前先派使者到白虞,要白虞開門投降,臣服於莫如崴。

  蘇將軍目色沉沉坐在堂中,他還未說話,柳長史先道:“絕無可能!”

  使者單手放在胸前,微微抬頭蘇將軍,道:“我們陛下賞識蘇將軍的勇猛和才能,覺得您與那些文弱的南夏人完全不同,您身上有與我們義赤人相近的血性。只要您肯打開城門,陛下將願與您兄弟相稱,讓您依舊坐鎮白虞。”

  蘇將軍掃視著使者帶來的義赤首領親筆書信。

  柳長史憤慨道:“齊州是我大夏國土,我等為大夏守藩,莫如崴有什麼資格妄言白虞城。”

  使臣回去沒多久,義赤人開始圍攻白虞。

  城外還有一批流民,在柳長史的堅持下,蘇將軍同意讓流民進城。

  從義赤人開始圍攻白虞第一天起,西高崗營地就不斷受到義赤人衝擊,月余前那晚突襲似乎只是義赤人對白虞守衛的一次試探,正式圍攻白虞城,義赤人部署更多兵力圍攻西高崗。

  他們衝擊著壘牆,帶了更多的雲梯和巢車,不斷朝營地中放箭,第一次猛攻持續整整兩日,營中不少帳布都被箭簇劃破。

  期間白虞北門和東門也遭到攻打,西高崗營地除了自行防守,還要配合城牆上作戰,朝城門前放□□投石塊,傳令兵趁戰隙來回於主城和營壘間。

  到第三日,義赤人稍退兵修整,第四日又發動攻擊。

  營牆下堆了一層屍體,義赤士兵踏著屍體上壘牆,元棠命人豎起木牌,用木頭和石塊加高城牆。

  白虞的烽火台上燃起白煙,壘壁上的士兵看到,對元棠說:“參軍,將軍指示,要參加帶兵向城外合圍。”

  戰前蘇將軍重新部署,西高崗營地配兵達到兩千人,防守三日,兵力稍有折損,分兵不難,難的是頂著義赤人的攻擊出去。元棠讓人在壘牆上架起□□,靠□□掩護帶人衝下西高崗。

  第49章 爭奪

  齊州軍以步兵居多,出了營壘,眾人以戰車和盾牌在外圍遮擋,人在車陣中移動。從西高崗營地向南只能望見白虞城西城牆一側,不能看到北門外全貌。

  袁德指揮戰車衝散了圍在營地外的義赤兵,朝白虞西門移動。

  白虞城外,齊州軍正和義赤兵交戰,此時元棠等人從西高崗開進城外,與城中出來的大軍無法聯絡,只能各自為戰見機行事,直到傍晚,義赤人撤退,元棠他們才與秦司馬匯合。

  義赤軍隊並沒有退遠。

  秦司馬也是一員老將,殺紅了眼,身上儘是黑的紅的血跡,元棠不知自己現在是什麼模樣,也許和秦司馬差不多,身上黏糊糊的,他儘量不去想。

  “營中還有多少糧食?”秦司馬問。

  西高崗營地屯糧有限,一般只有十日到二十日軍糧,重新布防後營中兵丁增多,屯糧捉襟見肘,只能從城中邸閣調運。城外受義赤人圍攻,運糧是個大問題。

  元棠說:“還剩不到兩百石,能撐個幾天。”

  秦司馬看了元棠一眼,說:“你年紀雖小,治軍卻穩妥,西高崗營外深壕高築,上次義赤人偷襲,老古的東營都差點沒保住,你的西營倒固若金湯。”

  元棠苦笑:“若非內史來救,也不知能堅持多久,談不上固若金湯。”

  秦司馬仍然警惕地望著北去的義赤兵,按蘇將軍的命令,他們沒有窮追義赤人,以免義赤在後方設埋伏,實際上也的確不能追,義赤兵實在太多了,齊州軍的首要任務是守城。

  元棠問:“司馬覺得義赤人這回南下,多久能退兵?”

  昔年北晟擾城,到夏季多半會漸漸休兵,今年義赤人卻在入夏後南下,而且一來就是大軍直逼白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