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時渡河到達白虞城的流民已有幾千人,即使白虞城內儲糧頗豐,這麼多流民,還是給白虞造成不小壓力。

  元棠又將一批流民帶到城外流民營中,這一行三百多人剛從兵荒馬亂的寓州過來,領頭的也是個地方大族子弟,姓龐,據龐行主說,狄人與義赤人在長河邊戰得正酣,他們這一行人出發時有五六百人,都是當地鄉里,最終活下來只不到一半。

  到流民營時,龐行主問:“為何將我們置於城外,不能讓我們進城麼?”

  元棠解釋道:“近日北來百姓太多,城中也裝不下,營地里有帳篷。”

  龐行主一行才經過戰亂,不免心有戚然,有人道:“城外無遮無蔽,萬一敵軍襲來,我等豈非被踐於馬下。”

  “求參軍行行好,讓我們進城。”

  “是啊,您就行行好。”

  營中集聚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逃到白虞,也知白虞並非安全之地,都想繼續向南走。南夏朝廷歷來對南遷流民嚴加管控,只讓流民在江水北岸安置,蘇將軍已經上書朝廷稟報此事,安置流民的命令未下。

  這麼多流民,不能讓他們散亂穿越齊州到南方諸州,流民在白虞城外停滯多日,頗有不滿。

  聽聞有人抱怨,其他人也你一言我一語,更多人上來將元棠和士兵們圍住,元棠生怕流民與士兵起衝突,扯著嗓子道:“靜一靜,大家都冷靜!!”

  封淙和柳長史也在流民營中,聽到動靜趕來,柳長史忙讓隨行吏員將人拉開。

  百姓們一見封淙,竟然有人嗚嗚哭訴起來。

  他們都知道封淙是宗室,並不只他的來歷出身,朝他大王殿下的胡亂叫,一開始被這麼叫時,封淙抓耳撓腮頗有些侷促,後來漸漸也適應。

  封淙問:“為何擾鬧!”

  那龐行主聽到人喚封淙大王,竟膝行上去,拉著封淙的衣擺說:“殘民久不聞恩化,千里南歸,死裡逃生,求大王垂憐。”

  消極情緒容易傳染,許多人聞言擦淚。

  封淙眉頭緊皺,柳長史也頗為不忍。

  封淙將那位龐行主扶起,道:“軍府已與齊州各郡縣聯絡,明日起會派人將大家送到齊州其他郡縣,我亦親自帶文武吏隨護,大家不用擔心。”

  流民聽到封淙這樣說,紛紛露欣喜之色,雖然仍在齊州,卻比滯留白虞好一些。好容易將聚集的流民勸散開,元棠問:“朝中還沒有回覆麼?”

  柳長史說:“朝廷令勿讓流民四散,明日起,秦司馬將在流民中選出強壯者征入軍中。”他又看了看封淙,說:“軍務繁重,還得勞煩殿下操持流民的事。”

  封淙說:“無妨,分內而已。”

  府吏來稟報營中帳篷短缺,柳長史又安排人去取布搭帳。

  封淙拉元棠到一旁,說:“城外駐防如何?”

  元棠對封淙也不藏私,小聲說:“東西都已築壘,將軍讓我們日夜巡視,北晟駐兵在長河邊,未曾向南靠近,倒是有些義赤人散騎遊蕩在附近,但都未靠近營地。北晟派大軍前往寓州鎮壓,義赤人也集結寓州附近部族反擊,將軍推測,最遲夏初寓州戰事將會有個結果,到時候不論義赤人得勝還是北晟狄人得勝,都將軍威大勝,可能乘勝揮鋒奪取白虞。”

  封淙點點頭,看著元棠,極其喜歡元棠一身武服精神奕奕的樣子,說:“幾日不見,越發有當將軍的模樣了。”

  元棠哭笑不得說:“當個參軍都難呢,兵都沒練熟,走一步算一步。”又說:“你真打算留白虞擔任內史?”

  元棠其實想問封淙打算什麼時候離開南夏,封淙當初在上筠都能說走就走,如今遠離京城,要遁走還不容易。

  封淙挑眉看他:“怎麼,想我早點離開。”

  “不,”元棠脫口而出,但言不由衷地說:“不過你要是現在走,我真的可以幫你,咱們做些手腳遮掩過去,讓別人找不到,從此你可以遠走高飛。”

  封淙笑說:“我這內史一到任就失蹤,外面兵荒馬亂的,白虞城還不得亂套。”

  他拍了拍元棠的肩膀說:“放心,先不走。”

  先不走就是還要走,元棠心裡苦。

  第47章 驚變(上)

  封淙問:“蘇將軍派你常駐白虞城西高崗?”

  “差不多吧,袁家親兵派駐那裡,我也要到西高崗去。”元棠將那日袁家親兵與齊州軍的衝突告訴封淙。

  “蘇將軍不太信任你,”封淙一聽就知其中關節,摸了摸下巴,說:“想來也不會太信任我,你我二人終究是太后派到他身邊的掣肘。”

  元棠點頭說:“他也不能明著將我們趕走。”

  蘇將軍面上對封淙還是很尊敬的,有些把他供起來的意思,軍務上儘量迴避封淙,對元棠的差遣他也有一番考量,西高崗地處白虞防禦線前沿,只要北方南下用兵,最先要拔除的就是西高崗營地,元棠駐守的位置很容易變成炮灰。

  封淙拍了拍他肩膀,說:“既然蘇將軍讓你到那去,就好好守著吧,白虞是齊州安危的關鍵,西高崗是白虞安危的關鍵,如此看來,蘇將軍對你委以重任,你可得守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