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袁德說,當年北征的時候,文熙太子也親至軍府,並為有功的軍人請賞,後來還約定等北征大捷要為有功者請封,只可惜還沒等到開戰他就去世了。

  接下來一天封淙也沒再提起文熙太子,他不提,元棠也不多問,不過另一件事元棠卻一定要提醒封淙。

  下學回到住時,元棠對封淙說:“太后讓教過文熙太子的先生進宮教你,陛下會不會多想,還有昨天你的座次安排在太子旁邊,也太那個什麼扎眼了吧。”

  天氣變熱,封淙回到住處就把外袍脫了,聞言一笑:“小將軍還是很上道嘛。他當然會多想,但是他沒辦法阻止太后的安排,我也沒有辦法。”

  元棠皺起眉頭,太后這麼做,太不顧封淙的安危了。

  封淙說:“太后想提醒我叔父。你知道,其實太后從未放下權柄,叔父扶持蕭家,這兩年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王家只有一個王尚書,子侄輩都不足擔大任。”

  他搖搖頭,對這些朝堂鬥爭很不耐煩。

  元棠說:“那你怎麼想,還想去北晟麼?”人被捧到一個高處是很危險的,容易覺得很多東西唾手可得,封淙似乎對太后給他的一切不屑一顧,但是一年裡,他已經被太后帶到了一個很危險的位置,太后抬高他的地位,讓那些念舊的人時刻知道先太子還有個兒子在世上,封淙不再是他自己,而是代表被人敬仰的已故太子。

  元棠知道封淙不想代表誰,作為先太子唯一的兒子,他完全有理由想要更多。

  封淙的眼裡閃過迷茫,還涌動著些許晦暗難明的情緒,他說:“我要離開這裡,不管去哪,不留在京城。”

  知道封淙的答案,元棠下定了決心,說:“我幫你。”

  封淙轉頭看他,元棠也覺得自己話說得太滿了,他全家還揣在太后手裡,所以改口:“我是說我協助你,你可以不用我協助,但是我想,就這樣。”

  封淙看著他說:“小將軍,你又想將功補過了吧。”

  元棠大方承認:“是,沒錯。”

  封淙輕笑起來,哥兩好地攬過元棠肩膀,還是無所謂的樣子,沒有拒絕。元棠注意到他耳根居然紅了,臉上倒沒什麼異常。

  原來不好意思了,這有什麼不好意思。

  作者有話要說:

  部分內容來自《禮記》,百度加自己理解,原文的意思更深刻有內涵,情節里少年爭強鬥勝,就當他們亂用了

  第21章 講武堂(中)

  封淙已經捲入太后與皇帝的鬥爭,要想全身而退,除非讓太后和皇帝都放手,這兩樣都不容易辦到。

  元棠開始調動自己不是很足夠的智商和見識思考,把蕭家、王家和這些天見過的人一一理了一遍,發現自己還是什麼都做不到。

  在霽颺還好說,進了進城他元棠算個什麼,頂多能當人家刀俎上的魚肉,真是令人挫敗。

  想來想去元棠又開始覺得還是儘快想辦法謀個官職好,當個武官,手握兵權,說不定哪天還能踩著七彩祥雲帶著雄獅百萬揮戈橫掃,千里救美……不對千里救封淙什麼的。

  元棠被自己的想法雷了一下,又覺得好笑。

  封淙就在一邊看他一會兒苦惱一會兒壯志凌雲一會兒古怪地笑。

  “回神了,在想些什麼!”封淙張開手在元棠眼前晃了晃。

  元棠正被自己爽雷爽雷的想法弄得腦內抽搐,立刻抓住他,說:“沒想什麼,你有沒有打算好怎麼離開,我太笨了想不出辦法。”

  封淙一臉“你原來就在想這個”的表情,說:“等著吧,只能等時機。”

  元棠握著他的手晃了晃:“有什麼用得到我的地方只管說。”

  封淙終於被他弄的不耐煩了:“答應你了,真的真的,你怎麼比沈靖宣還難纏。”

  元棠不能把自己“英雄救美”的想法告訴他,只能自己抱肚子笑。

  夜裡,元棠拿出白天老師講過書開始抄寫,封淙拎起他抄的文章,笑著說:“小將軍,你不當將軍了,抄這個作甚?”

  元棠搶過來,說:“當將軍也要念書的。”他想起白天景祭酒說分學的問題,問封淙想選哪一門,封淙一眼看出他想選武學,說選武。

  元棠又有些過意不去:“其實我也不是非要選武學,只是想聽人講講兵法,不太看得懂。”

  “武學堂里可不單學兵法,還有水性騎射實戰之類的,”封淙說,“我沒什麼想學的,你想學就報吧。”

  實戰訓練元棠倒不怕,想著以後要入軍,這一年他一點都不敢落下功夫。

  於是第二天元棠去找負責分學的助教報名,助教聽說封淙要選武學很是詫異,報了名出來,元棠遇上兩學生,想來也是要報名的。

  其中一個元棠還有印象,就是那天在匯文殿拉他袖子提醒他的人。

  兩人看到他都是一愣,似乎在猶豫要不要打招呼,元棠立刻換上笑容,朝兩人拱手。

  兩個學生也停下來,雙方互報了姓名,巧得很,兩人都是將門出身,而且都打算報武學。

  穿藍色衣衫的少年個子高瘦,姓蘇名子聰,父親也是一方鎮將,另一個稍微矮一些顯得文弱的姓賀名櫟方,父親是曲陰太守,兄長是京城外大營戍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