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幾千兵馬,都足夠占城為王了。

  立冬前,元棠他們先回到霽颺。

  霽颺城在蕖水以北,笒江與蕖水交匯處,與京城有水道相連,也是大夏北部重鎮,因水路通達,霽颺格繁華,城牆堅立高聳,城內街道寬闊,碼頭船隻來往,即便秋冬有些地方水路艱澀,這裡也十分繁忙。

  霽颺太守姓周,名顯沛,是袁棠的親舅舅,三十來歲便領一城,儀表不凡,舅甥倆眉眼頗相似。

  見了元棠,周顯沛親親熱熱拉著元棠的手打量,感慨道:“長高了,也胖了。”說著周顯沛要捏元棠的臉。

  元棠忙躲開舅舅的魔爪。

  周顯沛親自將元棠送回袁家在霽颺城的宅邸,到家後摒退左右,連袁德都支走,特意向元棠詢問袁將軍去世後及一路情形。

  周家和袁家都是霽颺大族,袁棠的母親是周顯沛的姐姐,兩家可謂門當戶對。袁將軍從前極看重髮妻嫡子,髮妻去後未續娶,不算還在馬氏肚子裡的,袁棠通共只有一位庶弟。袁將軍一去,袁家便由元棠當家,除了一位隔房堂兄,再無兄弟扶持。

  周顯沛知道袁將軍跟前有個袁德,能帶兵打仗,又曾任參軍,怕元棠年紀小反受制於人,所以特意摒退所有人詢問。

  元棠知到他關心外甥,將之前發生的種種如實告知,特別保證袁德絕對不是背信棄義的人,周顯沛才稍稍放心。

  元棠鄭重向周顯沛行禮,說:“先君常年在外,家中多虧舅舅照應,如今舅舅還要擔心我,元棠十分感激。”

  周顯沛忙扶他,說:“快起來,你這孩子,和舅舅還講究這些虛禮。哎,原來你父執意接你去澤柔,我是不讓的。如今看來,出過一趟門的確變得更穩重些,可惜你父竟就這麼去了。”說著周顯沛也有些悵然,他又說:“我接到消息便讓你堂兄袁析回家打點,你待會兒先見見他,這些年他在郡府做事很有長進,人品也不錯,你可以多倚重些。”想到外甥獨支門庭,周顯沛又忍不住多交代。

  袁析是元棠唯一一位已及冠的堂兄,也是習武的,幾年前已入霽颺府,現任霽颺城尉。

  這時大族往往人口眾多,以嫡長或顯赫為宗主,袁將軍一房本就是嫡長,袁將軍還有爵位,所以他是霽颺一代袁姓宗主。袁將軍去後,他的一切都由元棠繼承。

  周顯沛倒不怕袁家有人欺負元棠,元棠是嫡長子,繼承家族和爵位都天經地義,況且還有周家支持,在霽颺還沒有人能和元棠爭。

  讓周顯沛擔心的是另一件事,他說:“京里讓你們護送文熙太子遺嗣南歸?”文熙太子是先太子的封號,周顯沛為霽颺太守,清楚一些京中動向,方才又聽元棠簡單說了他們回霽颺的經過,對內情了解不多。

  元棠一路上最在意的就是這事,說:“對,盧長史說京里會派人到霽颺,他們已經到了麼?”元棠在澤柔吃了消息不通的虧,有意先打聽打聽。

  周顯沛說:“還沒有。京中是讓你們隨使者護送回京,還是只回到霽颺等使者前來?”

  元棠說:“只讓送到霽颺,等京中的人來接走殿下。”

  周顯沛微微鬆口氣:“如此甚好。”

  有什麼好的!元棠差點脫口而出。

  這一路他都很自責,要是只有他一個人,袁家不用擔罪責,他肯定半路上就把封淙放走了,每天都在擔心京城的人來了該怎麼辦,他想和封淙商量,封淙卻拒絕和他談論這件事,搞得他像皇帝不急太監急似的,但是他又沒法不著急。

  周顯沛有別的考量,元棠自然不能如實說。

  周顯沛表情慎重,說:“方才聽你說,在琚城時與這位殿下還有些交情?你別怪舅舅世故,陛下對這位殿下的態度一直不清不楚,他是皇家子嗣,我們不能對他不敬,但也不能與他走得太近,待京里的人來了,千萬不要提起你們在琚城的事。”想了想,他又說:“還是不要讓他住在家中,我在郡府準備住處,僕從齊全,將他送到郡府。”

  元棠心裡堵得慌,說:“方才下船我已經讓人他請回府中。”

  周顯沛說:“無妨,待會兒我親自將他送到郡府,你人小麵皮薄,待我來請他。”

  元棠深吸一口氣,周顯沛看出他不情願,說:“二郎,舅舅知道你重情義,但這位殿下牽涉頗多,不是我們能管得了的。你盡力護送他,為他準備下榻之處,以禮相待,已將能盡的情誼都盡了,剩下的你也沒有辦法。京中派了給事郎蕭擅之來霽颺,他與蕭攜之蕭侍中是親兄弟,都是陛下近前可參論機要的人。蕭給事前來,還代表朝廷弔唁袁將軍,並頒布讓你承襲爵位的旨意。你扶靈回鄉,最重要的是操持家事,為袁將軍治喪,準備襲爵,旁的事先放一放。”

  周顯沛算是很設身處地為元棠著想了,元棠無法拒絕他的好意,但另一方面,他也不想就這樣將封淙送走。

  讓封淙住在郡府,待那個蕭攜之一來,絕不會待封淙多客氣,等於讓封淙孤身陷入危險之境。

  他害封淙身份暴露,實在無法心安理得。

  周顯沛怕元棠猶豫,乾脆提出立刻拜見封淙,元棠正找理由推諉,封淙卻來了。

  周顯沛對封淙恭敬有加,封淙雖是皇家血脈,但身份尷尬,無爵無封,周顯沛作為郡守這樣對他,已是十分禮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