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終南城門還是被袁德帶人硬撞開了,士兵奔逃無序,亂蹄四起,大部分人奔向澤柔,也有人趁亂散入山林。

  翌日清晨,琚城太守孫務打開北城門,派使者到弧思翰大營請降。

  弧思翰聽說夏軍潰散出逃,立即派人到城中刺探。雙方一直交涉到中午,孫太守命人打開糧倉,讓弧思翰的人看過倉中穀米,又讓他們隨意在城中探查,只有一點,不許擾民。

  狄人士兵不太客氣,沿街招搖,在百姓家中闖進闖出。孫太守對狄人的使者說:“我雖像將軍投降,卻還是一城太守,需護衛本城。若是有誰敢在城中胡作非為,我將米倉燒了也絕不讓你們拿走一粒。”

  狄人進城不足百人,而城中武吏尚存,孫太守的話還是有些威懾力的。第一批狄人探查後安安靜靜地離開。

  南北城門大開,琚城如平地通途。午後,弧思翰才帶著步騎來到城下。

  狄人士兵押著元棠和袁德出城,孫太守親自陪同。

  北風微冷,捲起流沙,天地都灰濛濛的。

  弧思翰在北晟已經是小有名氣的將領,大馬金刀坐在虎皮墊子上,身後是步騎列隊和旌旗,真是好不威風。

  光看臉,弧思翰比袁棠年紀大不了多少,身板卻強壯的多。他頭上扎著三個小辮,發梢系金環,五官具有草原漢子的粗狂,一雙眼睛像蒼鷹,隨時保持警惕。

  據袁德說,弧思翰十二歲就隨鄂吡姜出征,驍勇無比,常衝鋒在前,年紀輕卻不可小覷。

  按約定,孫太守和袁棠、袁德到弧思翰軍中,弧思翰派一千人入城接管府衙和防務。

  為了讓弧思翰相信孫太守投降,昨晚他們故意作了一齣戲。

  “這就是袁光的兒子,子不肖父啊。”弧思翰帶著輕蔑打量元棠,又問孫太守:“你是怎麼捉住他們的?”

  孫太守已經讓使者向弧思翰說過一回事情經過,甚至還上了一表。

  弧思翰有此問,孫太守也不能不答。

  孫太守說:“將軍容稟。昨夜,袁參軍帶袁郎君出城,被守衛南門的武吏發現,與之相持,南門告破。他們帶來澤柔軍奔逃。本來是攔不住的,但袁郎君不諳弓馬,被武吏擒獲,袁德護主心切回程援救,這才被捉住。”

  這些都是他們昨天商量好的說辭,配合袁德的安排。

  袁德和元棠帶澤柔援軍假裝硬闖琚城南門,南門開後,援軍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六百人仍回城中潛伏,等待第二日狄人入城,伺機埋伏圍殺。另一部分一千人假裝逃出琚城,趁夜折回,隱藏在琚城北門外的山坡上。

  待狄人入城,再從山坡上衝下,與城內的裡應外合,殺他個措手不及。

  弧思翰在琚城外盤桓數日,得知澤柔援軍主將已死,又開門迎降,必定驕而難抑。

  城內昨天還挖了陷阱,埋伏成功的勝算極大。

  此戰不求全殲弧思翰大軍,只要達到消滅狄人兵力,挫其銳氣的目的,琚城的危急就能解了。

  在城中那部分士兵多藏在居民家中,所以孫太守極力阻止狄人在城中劫掠。

  弧思翰十分機警,收到孫太守的降表後先派人打探,又要孫太守親自押著元棠和袁德出城。

  詐降本就是鋌而走險,一城百姓的性命都押在刀尖上,多他們三人不多。元棠不想死,但身陷此間沒有他多想的餘地,出城時沒法視死如歸,但也認命了。

  弧思翰走下主座,粗魯擎起元棠的下巴,嫌棄地,說:“想不到袁光英明一世,居然生出這樣的兒子。”他的手指粗魯地搓著元棠的臉頰,又哂笑:“聽說你們南夏的男人也愛往臉上塗脂抹粉,看來是真的,這張小白臉……比女人還嫩些,哈哈哈哈哈。”

  左右狄人軍士聞言都哈哈大笑。

  弧思翰像甩開一樣物件將元棠甩到地上。

  元棠下巴著地,磕到了舌頭,嘴裡全是血,臉疼,嘴裡也疼。他在心裡把弧思翰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眼裡疼得泛起淚花,看起來更窩囊了。

  弧思翰拍了拍手,問:“袁光在哪?”

  元棠心裡咯噔一跳,就怕弧思翰想起這個。折騰活人可以忍,如果弧思翰要折辱袁將軍,他能忍,袁德也忍不了。

  狄人士兵將袁將軍的屍身抬上來。弧思翰讓軍醫檢查。

  袁德暴怒而起,被好幾名狄人士兵壓住。

  “弧思翰你個狗雜種——!!!!!”

  元棠也爬過去,被人一腳踹開。

  片刻,軍醫對弧思翰說:“的確是死了。”

  弧思翰點頭,轉而吩咐道:“掛在城門上。”

  袁德被人勒著脖子發不出聲音,額頭青筋凸起,元棠護不住袁將軍的屍首,擔心袁德真被人勒死,於是爬過去撞開那群狄人士兵,少不了又受一頓拳腳。

  袁將軍被懸掛到琚城城門上。袁德渾身緊繃,眼淚撐滿雙目,沒有落下。

  孫太守不忍再看,對弧思翰說:“將軍的要求下官都已做到,穀倉也已打開。請將軍遵守承諾,不要為難城中百姓,給百姓留足今冬的口糧。”

  弧思翰饒有興味遠眺北城門的方向,沒有回答。

  狄人士兵從北城門列隊而入,袁德暗中注視著北城門,忽而神色一變,迅速掃過城外狄人的列隊,臉色越來越難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