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曾有人這樣評論明朝的皇帝:明只一帝,太祖(朱元璋)是也。這種論調雖然有欽佩明太祖的成分,但不容置疑的是,明朝的皇帝被普通人所知的很少。就比如這位明孝宗,許多人對他生平事跡的了解就不多。所以,在進入正題前,我必須要談一談此人,只有了解了此人,我們才能知道明朝為什麼自他而後一落千丈,永不崛起。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憲宗皇帝的大兒子,這位皇帝的童年並不美好,因為他母親在有著蛇蠍之心的萬貴妃的壓迫下偷偷生下他,直到六歲時,他母親才敢把他領出來與父親憲宗皇帝相見。憲宗皇帝高興得不得了,因為他當時沒有子嗣,對於突然冒出來的這個兒子,他立即冊立為太子,正位東宮。明朝中期的皇帝在沒有成為皇帝時大多都苦大仇深,朱祐樘自然也不例外。他被冊立為太子後,萬貴妃自然不肯善罷甘休,可這位女人大概由於做了太多的缺德事,就是不肯生下一男半女來。因為自己不能,所以對別人的能,她使出了最惡毒的手段。她不再對憲宗的私生活進行無理的干涉,讓憲宗到各個妃子那裡住宿,憲宗作為一個男人的能力不可小覷,於是,許多妃子都為他生下了孩子。萬貴妃就天天在憲宗耳邊說太子如何不好,讓他改立其他皇子。女人讓皇帝改立太子在明朝的歷史屢見不鮮,而且都能起到作用。明憲宗於是也答應了萬貴妃的請求。在做了諸多準備後,他在朝堂上宣布要廢黜皇太子。但憲宗一朝的大臣卻極力反對,他們據理力爭,但這明孝宗朱祐樘的泰陵:這裡的風水很不好195

  來龍去脈絲毫不能動搖明憲宗換太子的決心。可朱祐樘註定了要當皇帝,正當宮中為改易太子的事爭得不可開交時,象徵著皇太子的泰山地區發生地震。此奇異天象一出,正好給了群臣一個藉口,他們一致認為:"上天已經示警了,如果改立太子,必將引起動亂。"篤信佛教的明憲宗趕緊去拜太上老君,並堅信這就是上天示警,朱祐樘的地位這才穩定下來。十二年後,也就是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六日,朱祐樘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弘治。他即位之初,就著手改革弊政。由於他父親在位時寵信佛道,致使許多社會無賴都冒充法師混進宮中,搞得朝廷烏煙瘴氣。朱祐樘對此深惡痛絕,先對以方術、房中術進獻父親而得到寵幸的李孜省開刀。他將此人逮捕,並牽連出許多這類人渣,或殺或驅逐,使得文武百官彈冠相慶。緊接著,朱祐樘開始整頓吏制,將成化朝通過賄賂、溜須拍馬發跡的官員一律撤換。內閣所謂的"紙糊三閣老"先後被"請"出內閣,他重新起用了一些在成化朝由於直言被貶的官吏,其中著明孝宗朱祐樘196

  名的有王恕、懷恩、馬文升等人,使得無論是朝中還是宮中都為之一新。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孝宗皇帝都是一個好皇帝。他常把閣臣召到文華殿,讓大家共議大臣的章奏,寫出批詞後,自己再批改頒發。當時的閣臣李東陽對孝宗的誇讚溢於言表,他說:"天順以來,三十餘年間,皇帝召見大臣,都只問上一二句話,而現在卻是反覆詢問,討論詳明,真是前所未有啊!"弘治十三年(1500年),大學士劉健上奏說,晚朝散歸後,天色已黑,各處送來的文件往往積壓內閣,來不及處理,如有四方災情,各邊報警等緊急事務,就有耽擱的可能。他建議皇帝對這種情況應該拿出切實可行的對策來。孝宗皇帝便下令,除早、晚朝外,每日兩次在平台召見有關大臣議事。"平台召見"這一新的朝參方式由此誕生了。另外,孝宗可能是歷史上唯一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他非常喜歡自己的皇后張氏,終其一生沒有臨幸過其他嬪妃,而且對張氏一家都非常好。孝康敬皇后張氏,孝宗元配,本興濟人,都督同知封壽寧伯張巒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選為太子妃。孝宗即位後就冊立其為皇后。武宗立,尊為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上尊號"慈壽皇太后"。1541年八月八日去世,諡"孝康端肅莊慈哲懿翊天贊聖敬皇后",十月九日葬泰陵。由於孝宗一朝削弱了太監亂政的現象,採取了一些發展經濟、挽救危機的治國措施,緩和了社會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力所能為,天不可得而為之……--《葬經翼》明孝宗朱祐樘的泰陵:這裡的風水很不好197

  來龍去脈矛盾,出現了一個較為穩定的時期,史稱其時為"弘治中興"。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七日,孝宗逝於乾清宮,享年三十六歲,諡"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該年十月十九日葬入泰陵。明孝宗把明朝帶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而這個階段卻是短暫又不穩定的。這緣於孝宗的宗教信仰,他雖然否定了父親的宗教信仰,但自己也墮入其中,並不可自拔。朝堂的清明與安靜不過是三兩年的事情,他雖然在理政上勤奮不輟,但在信仰上也是孜孜以求。道士們照常出入宮廷,用各種手段為自己聚斂財富,與此同時,朝綱為之破壞。建造泰陵

  泰陵是在明孝宗去世之後所建造的。他兒子明武宗即位後,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該怎樣替老子選一個好地方。這種事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的確很難。武宗首先詢問禮部左侍郎李傑和欽天監監副倪謙,兩人對風水寶地都有不同的見解,自說自話。武宗拿不定主意,就找來司禮監太監戴義。他希望這位太監能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覆。可太監懂什麼,他又轉回頭去找李傑和倪謙。三人在這個問題上破天荒地達成一致,他們找到武宗,對武宗說:"您爺爺的茂陵西面有個叫施家台的地方,應該是個好地方。"武宗就說,那你們去勘察一下吧。三人就當旅遊一樣來到了施家台,在那裡逗留了幾天後,回到皇宮,對武宗說,"這個地方的確是風水寶地,這樣的好地方只能建陵,依我們之見,先皇陛下陵寢就在那營建吧。"武宗對風水一竅不通,他對臣下的工作努力狀況也不是很清楚,就決定在施家台建造陵墓。當他把這一決定跟工部講了後,右給事中許天錫搖頭晃腦對武宗說,"施家台這個地方是否是風水寶地並不是他們三人所能看得出來的。我建議派廷臣中精通風水術的人,前去復視一次。198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