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跟著楚王登階,台下,有許多國人看到阡陌,認了出來,樊姬樊姬地喊。阡陌回頭,對他們笑了笑,忽然,看到了另一邊登階而上的穆夫人,還有鄭姬。

  穆夫人今日裝束莊重,保養得當的面容紅潤,頭上玉笄生光,每走一步,環佩輕撞,貴氣自不可言。而身後的鄭姬,雖是以穆夫人隨侍的身份而來,打扮得也是隆重。阡陌看去,那身中規中矩的衣裳穿在她身上,並沒有顯得臃腫肥大,反而襯得端莊得宜。

  阡陌見鄭姬的次數屈指可數,在這裡看到她,頗覺得意外。

  楚王亦露出詫異之色,看看鄭姬,再看向穆夫人一派自然的模樣,心中已是明了。

  他行了禮,簡單地向穆夫人問候一番,令司祝開始。

  樂師奏樂,巫師和巫女的樂舞,盛大而綺麗。蚡冒之鼎身披彩帛,被力士抬上殿宇之中,安放在神主之前。

  楚王親自念禱祭文,讚頌先祖和上天的恩德。那文辭的典故頗多,阡陌聽著,半懂不懂。

  “好聽麼。”一個聲音忽而輕輕傳來。

  阡陌看去,卻見是鄭姬在說話。

  楚王在神主那邊,穆夫人也站在前方。阡陌與鄭姬立在下首,站到了一處。

  這是鄭姬第一次對她說話,阡陌不解其意,回答,“好聽。”

  鄭姬的唇邊浮起一絲笑意。

  “我第一次見到大王之時,也是這般祭禮之上。”她望著前方,聲音緩慢而輕柔,“那時他剛繼位,我被國君送來獻給他,那時,我看著大王,亦被迷住了。”

  阡陌沒有答話。

  楚王在感情忠誠這件事上,沒有讓她難過。楚王與後宮中那些姬妾的過往,在二人之間一直是儘量不去觸碰的話題,阡陌也並不太感興趣。

  不過鄭姬的來歷她大致知道,她嘴裡說的國君,應該是鄭伯。

  “與我一起來的,還有六七人。”鄭姬繼續道,“你猜,她們如今在何處?”

  阡陌看看她。

  鄭姬也看著她,仍然平和,“她們連大王的臥榻也不曾碰到,便因爭風吵鬧而送去了浣衣之所,再也見不到大王。”

  阡陌覺得她這話怪異,目光停了停。

  “是麼。”她敷衍道。這裡的氣氛實在令人匪夷,阡陌想走開些,卻不好亂動。只得看向楚王,希望那邊快點結束。

  幸好,楚王已經向神主行過了禮,走回來。

  司祝走過來,向楚王行禮,說大鼎得以出水,乃是天意。他請得上示,須以太牢為饋。

  “太牢已至,生前最後一食,當由功勞至大者而獻。”

  眾人皆露出訝色。

  楚王看向阡陌,卻是莞爾。

  “寶鼎出水,乃是樊姬之策,功勞最大,樊姬莫屬。”他說。

  阡陌愣住,看著司祝讓人將一隻小籩呈來,再看看土台下被人牽來的大牛,有些不知所措。

  “獻到太牢之前,便可完事。”楚王在她身旁低低道。

  阡陌看看他,再看看那頭牛,頷首,接過小籩上前。

  見她離開了鄭姬,倉謖暗自鬆了口氣,不知為何,仍然放心不下。

  穆夫人在一旁看著,頗有些不快之色。轉向鄭姬,卻見她盯著前方,目光直勾勾的。

  楚王看著阡陌走到那牛的面前,放下小籩,唇邊不禁浮起笑意。可就在這時,他忽而望見不遠處的倉謖,神色微微凝住。

  那頭黑牛似乎餓了許久,也並不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的厄運,低頭嚼小籩里的糙料。

  阡陌看著它,轉身離開。沒走幾步,忽然,聽得黑牛發出低吼,未幾,忽而掙脫了繩索,朝她直直衝來!

  倉謖心中一震,急忙衝上前!可還未等他出手,一個影子已經到了近前。

  “躲開!”楚王大吼,一把拉開阡陌,同時,將利劍狠狠刺入黑牛的眼中。

  倉謖急忙將阡陌護在身後。

  黑牛疼得狂吼亂跳,阡陌驚魂未定,見楚王又上前去,急得大叫,“侶!”

  楚王卻毫不畏懼,瞅准空當,提劍再刺!所有動作不過須臾,未等眾人反應過來,黑牛的脖子上鮮血噴涌,士卒一擁而上,將它刺死。

  穆夫人面色煞白,說不出話來。

  大社上下的所有人亦是驚呆,不知此事何解。

  倉謖神色不定,忽然,高聲大喝,“大王親自斬除妖邪,上下遠近之神,尚饗!”

  司祝這才回神,亦大聲道,“大王親獻太牢,眾神尚饗!”

  眾人聞言,皆是歡喜,向大社叩拜祈福,聲音此起彼伏,熱鬧不已。

  鄭姬立在原地,看著與楚王擁在一起的阡陌,如同枯木。

  ☆、第81章

  一場虛驚,祭儀順利完成。

  司祝和在場的環列之尹等人卻是心中不定。那黑牛本是溫順,為何在餵食之後突然發狂?想到如果是楚王去給太牢獻食,在他毫無預備的時候突然被瘋牛襲擊,那後果……眾人皆感到身上寒流竄過。

  楚王將黑牛獻到大社之前,待得出來,卻是面色沉沉。

  “將牛胃取下,連同那未食盡的糙料,交與司敗。”他吩咐道。

  小臣符應下,連忙去辦。

  “大王,”穆夫人心有餘悸地看著他,“方才那太牢,怎會突然衝撞起來?”

  “此事還須查問。”楚王安慰道,“此事無礙,母親莫擔心。”

  “怎會無礙。”穆夫人皺眉,瞥一眼阡陌,緩緩,“那太牢獻至神前,本無安然,如何她去獻食便出了凶事?”

  阡陌的心咯噔一下。

  楚王看著穆夫人,神色微微沉下。

  再看向阡陌,只見她也望著他,神色不定。

  “此事確有蹊蹺,寡人說過,必會嚴查。”楚王道。

  他語氣嚴肅,穆夫人有些不快,但知道這裡不是爭吵之地,只得忍下,“日後再遇這般事,大王切不可再逞強。萬金之軀,關係天下,豈可輕易涉險!”

  “寡人大兕都殺過,何懼區區瘋牛。”楚王不以為意,但見穆夫人神色,安撫道,“母親放心,此事斷無下回。”

  穆夫人也不再多言,微微頷首。

  這時,鄭姬走過來,說車駕已經備好。

  穆夫人正要隨她去,忽然,前面來了幾名吏人,行禮攔住。

  “鄭姬。”倉謖當先在前,“請鄭姬隨我等往司敗府一趟。”

  旁人皆詫異。

  穆夫人見狀,不明所以。

  “司敗府?出了何事?”她問,瞅了瞅鄭姬。

  鄭姬盯著倉謖,沒有說話。

  “稟夫人,”倉謖毫不避諱,“我等追查謀刺樊姬疑犯,正遇此犯遇人下毒手,險些喪命,疑為滅口。而那下手之人,正是鄭姬侍婢,故而要將鄭姬帶去問詢。”

  此言出來,包括穆夫人在內,眾人皆驚。

  鄭姬?阡陌心底巨震,睜大眼睛。

  鄭姬看著倉謖,他昂首在前,目光如刃。

  心頓時墜冰窟,已知曉難逃。

  “莫胡言,鄭姬怎會做此事!”穆夫人即刻道,說罷,看向鄭姬,“就算真是侍婢做下,也與你無干,你不必去。”

  鄭姬卻沒有答話,卻轉頭看向楚王。

  他站在那裡,手拉著阡陌,看著她的目光卻是冰冷,沒有過來,也沒有為她說一句辯白,仿佛是個陌生人。

  鄭姬的嘴唇動了動,片刻,回頭來道,“既是司敗所召,妾自當前往。”說罷,她看向一臉驚詫的穆夫人,深深一禮,“多謝夫人。”

  穆夫人怔住,看著她跟著倉謖等人離開,滿面驚愕之色。

  “回去吧。”楚王收回目光,看看定定站著的阡陌,帶著她登車而去。

  *****

  審問的事,進展十分順利。

  那個寺人和行兇的侍婢,自從被拿,早已嚇得不知所措。

  寺人在高陽宮服侍,據他供述,自去年楚王罷宴,鄭姬就找到了他,給了他許多財物,讓他為自己打探消息。這寺人本是郢人,出身市井,在高陽宮中做些粗使之事,常常要在王宮內外走動,行事很是方便。他識得些做亡命買賣的人,上月,鄭姬找到他,給了他許多財物,讓他收買死士,伺機謀刺樊姬,還給了他越姬宮中的銅符,以備事後撇清。當萬事都已經準備妥當,時機忽然而至,撈鼎那日,當這寺人聽聞楚王令人到王宮中去接樊姬,立刻前往城中報信,令死士在樊姬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死士們都得了重賄,無論成敗都不留活口。事後,也是這寺人安排一人給調查的吏人指路,栽贓越姬。

  鄭姬的侍婢亦供認不諱。她是鄭姬的貼身侍婢,鄭姬在後宮行走不便,是這侍婢為她物色到了高陽宮的寺人。刺殺之事以後,鄭姬為了自保,早有準備,一旦那寺人的行蹤被人懷疑,就立刻將他滅口。她待這侍婢一向不錯,賞賜大方,又許諾事畢之後,會給她可觀的財物,放她回家嫁人成婚。

  二人都是倉謖親自審問,侍婢低著頭龔叔,聽完之後,旁人皆不可置信,倉謖卻神色不改。

  他讓人將幾名僕人帶過來,讓他們看那侍婢。僕人們皆露出訝色,對倉謖道,“稟郎中,正是此人。”

  侍婢的面色蒼白如紙。

  倉謖看著她,“祭鼎之前,你曾假託受了穆夫人之名,查問各色祭物的預備之事,可還記得?”

  “那死牛髒內與糙料內,皆有毒物,”他目光深遠,“而你便是那動過糙料的人之一……”

  “不是我!”侍婢忙道,神色恐懼,“那是別人所為!”

  “哦?”倉謖不緊不慢,將一根染了毒的料糙拿起,“巴地的魈毒,狀如米粉,極細,出則不見。但此毒有一奇性,凡藏匿觸碰之處,就算隔著蠟布,亦難免沾染,用藺糙水浸之,便成淡紅之色。”說罷,從人遞來一碗藺糙水,倉謖將指頭浸入,再出來,上面已染上淡紅的顏色。

  侍婢癱軟在地,瑟瑟發抖。

  *****

  此事報往高陽宮,楚王震怒。

  他親自來到囹圄之中,隔著木欄,鄭姬端坐在牢房之中。周遭破敗,她身上的華衣美飾亦盡皆去除,但她的頭髮和衣衫仍然整理得一絲不苟,毫無落魄。

  “拜見大王。”見他來,鄭姬一禮。

  楚王沒有說話,看著她,只問,“是真的?”

  他的話音低低,壓抑著怒火,“謀刺樊姬,瘋牛,都是你做的!”

  鄭姬表情平靜。

  “妾若說不是,大王信麼?妾若說這都是別人誣陷,大王信麼?”她慘然一笑,“大王心中,只有樊姬。便是當初人證物證俱有,穆夫人力定,大王也說樊姬是清白。信與不信,不過大王心意罷了。”

  楚王面色鐵青,忽而叫來小臣符。

  “令宮正往鄭姬宮中清查!”他令道,“鄭姬入宮以來,寡人所賜之物,宮正皆有冊!按冊索尋,所有增缺重新對照,報知寡人!”

  小臣符領命。

  鄭姬睜大眼睛,看著小臣符離去,面色劇變。

  “你若清白,查對之後,便還你清白。”楚王冷冷道,說罷,轉身便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