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氣雖冷,太陽卻是大。

  倉謖還未進殿,就看到了坐在榻上的阡陌。

  當然,還有楚王。

  見倉謖來到,阡陌露出微笑,楚王則是一貫的面色無波無瀾,只在他到近前的時候,才將目光掃來。

  倉謖規規矩矩地行禮,“拜見大王,拜見樊姬。”

  他就算低頭也中氣十足,楚王的嘴角撇了撇,看看阡陌,少頃,淡淡道,“免禮。”

  阡陌瞅他一眼,問倉謖,“郎中來見,未知何事?”

  “乃為樊姬先前遇刺之事。”倉謖道,“大王令我細查,有些疑問,須問於大王與樊姬。”

  “有何疑問?”

  倉謖正襟危坐,“請問大王,當日大王令人往宮中接樊姬,可是臨時起意?”

  楚王訝然,片刻,答道,“正是。”

  “未知大王下令之時,身旁有何人?”

  楚王想了想,有些不耐煩,“當時江邊雜亂,寡人如何記得許多。”話才出口,他忽而想起,自己當時下了馬車去找蘇從,身旁的人……

  “郎中何意?”阡陌似乎想到了什麼,忙問。

  “臣以為,此事與越姬無干。”倉謖道,“所有證物,皆不足證越姬便是主使。其一,那尋得銅符的宅院,若是刺客落腳之所,再是隱蔽,也必有起居生活之跡。而臣在宅院中搜尋,皆是陳年舊跡,可見那些所謂刺客之物,不過匆匆棄於此處。其二,越姬若殺樊姬,其險之大不言而喻,無論成敗,必受追查,又怎會將銅符這般顯眼之物留下?”

  阡陌沉吟,道,“我亦覺有疑。”說罷,她看看楚王,“我所乘車馬,四面封閉,只有衛士從人知曉我在其中,而刺客如何得知是我?或許那些人,要殺的並非是我。”

  “不,他們要殺的,正是樊姬。”倉謖斷然道,“那越姬之物,便可足證。近日與越姬仇怨最大之人,便是樊姬;殺樊姬,而將越姬替罪,亦正是適合。”

  阡陌目光定住。

  倉謖看向楚王,一禮,“我以為,追尋刺客,必從當日大王隨從中入手。請大王予我專斷之權,當日隨從,無論高低,皆由我細細查問。”

  楚王聽著,沒有說話,眉頭卻深深皺起。

  *****

  寶鼎入社的消息,讓郢都上下振奮。自從寶鼎被撈起,樊姬聰慧的名聲亦如風一般傳遍四處,引得國人們熱議不已。

  第二日早晨,穆夫人一邊聽寺人敘說此事,一邊挑選祭禮的首飾。

  她是蔡人,熟悉規制,祭禮的禮衣從內到外,一絲不苟。但她也深諳楚人的喜好,遇到大吉之事,必是盛裝光鮮才是隆重。多年來,穆夫人在首飾上的功夫可謂深厚,從頭到腳,光是玉佩便有好幾箱。

  “這麼說,那沉沙撈鼎之法,是樊姬想出來的?”她由著鄭姬將幾支紅玉笄插在頭上,看看,搖搖頭,鄭姬忙取下,換上金笄。

  “正是。”寺人道,“故而明日祭禮,大王也令樊姬前往。”

  鄭姬的目光微微停頓,手卻不停,為穆夫人戴上一串項飾。

  穆夫人輕哼一聲,忽而看向鄭姬。

  “你也去。”她說。

  鄭姬訝然,忙伏拜道,“妾不敢,妾不過姬妾,於禮不合。”

  “什麼敢不敢!”穆夫人道,“什麼姬妾什麼禮,那樊姬不也是姬妾,大王可有忌憚?你莫怕,老婦帶你去,看何人敢多言!”

  鄭姬見穆夫人態度堅決,只得服從。

  她穿上穆夫人賜的祭服,打扮一番,珠玉琳琅,穆夫人看了亦稱讚不已。

  “這才是好女。”她滿意地說。

  鄭姬含羞帶怯,低著頭。看著鏡中的自己,她有些恍然,自己一直盼望著能夠穿上這樣的衣服出現在祭禮上,如今終於做到了,可惜卻不是那人的意願……

  延年宮的儀仗早已備好,鄭姬與穆夫人乘到馬車之上,一路馳出王宮。

  大社就在王宮不遠,逢著盛事,早已民人齊聚,熙熙攘攘。

  鄭姬才下車,就已經望見了楚王的車駕。鮮艷的旗幟上繪著日月,他身上的祭服襯得人更加英俊,風采翩翩。鄭姬望一眼,已經有些出神。她想起自己第一次見楚王的時候,他也是穿著這麼一身,那時的自己,羞得看也不敢看……

  而接著,鄭姬很快就看到了楚王身旁的那個人。

  她跟著楚王下車來,衣飾並不十分隆重。楚王卻將她的手執起,似乎在對她說慢些。他的頭微微低著,就算隔著這麼遠的距離,鄭姬也知道,那臉上的神色必是溫柔。她所夢寐以求的……

  牙齒輕輕咬在嘴唇上,旁人提醒一聲,鄭姬方才回神。

  前方,穆夫人已經下了車,鄭姬正要過去,忽而聽得有人叫她。

  回頭,卻見是那個寺人。

  他神色驚惶,走過來低低道,“鄭姬救我!他們快要知曉了!”

  ☆、第80章

  鄭姬心中一沉,看著他,“出了何事?”

  只見那寺人面色恐懼,道,“今晨後,司敗府的人就到了宮中,將我等隨從一一問話,清查那日何人曾從江邊離開。鄭姬,那事只怕瞞不住!”

  “司敗府?”鄭姬微微皺眉,“何人來查?”

  “似乎叫倉什麼,是個郎中。”

  鄭姬目光定了定。

  她想起昨日在延年宮外遇到的那個郎中,事後,她曾派人去查問,得到了他的名字,倉謖……

  那寺人還要說,鄭姬忽而低低打斷,“住口!”

  寺人唬了一下,忙閉嘴。

  鄭姬暗自深吸口氣,看著他,恢復和色。

  “他們什麼也不知曉,嚇你罷了。”她說,“你只道不知,一旦鬆口,你我皆死罪,知曉麼?”

  她的聲音淡淡,卻似藏著威懾和底氣。

  那寺人望著她,神色不定,少頃,連忙點頭。

  “回去吧。”鄭姬和緩道,說罷,轉身離開。

  “那寺人何事?怎驚驚惶惶。”穆夫人見她才過來,望了望。

  “無事,殿裡入了長蟲罷了。”鄭姬微笑,看了身旁的侍婢一眼,輕輕將穆夫人攙著,朝大社的正門而去。

  寺人望著鄭姬離開,心中忐忑不安,卻知曉留在此處不是辦法,只得離開。

  他心底愁苦,又是害怕又是懊悔。悔自己不該貪圖鄭姬的財物,為她通風報信,以致於招來這般禍患。可是如今已無路可退,他心裡想著鄭姬方才的話,知道自己也只能瞞下去,否則便是殺身之禍。

  正低頭走著,忽然,他聽到有人在喚他,回頭,卻見是鄭姬的侍婢。

  “主人方才有些話未說清,令我來告知你。”侍婢道。

  寺人訝然:“甚話?”

  侍婢卻瞅瞅四周,低聲道,“此處非言語之所。”說罷,看他一眼,朝人群外邊走去。

  寺人不敢怠慢,連忙跟上。

  國人都擁著往大社去看熱鬧,大社邊上的樹林茂密,走十幾步,已經安靜許多。

  寺人不敢走遠,忙讓侍婢停下,“有甚話快說,大王那邊若尋不到我,更是麻煩!”

  侍婢頷首,站在一棵樹後,道:“此話緊要,你近前些。”

  寺人忙湊過去,侍婢作勢要與他密語,待他湊前,臉上忽而殺氣浮現。寺人瞅見她袖子閃過寒光,已知不妙,卻來不及躲開!

  正在此時,突然“嗖”一聲破空之聲,一支利箭貫穿了侍婢的手!

  利刃脫手落在地上,侍婢捂著手,蜷在地上痛呼不已!

  寺人面色煞白,軟在地上,忙驚惶無措地退開兩丈。

  不遠處,幾名吏人亦是目瞪口呆,看向倉謖,有些不可置信。

  “都帶回去,尤其是那侍婢,莫讓她死了。”倉謖淡淡道,將手中的大弓交給吏人,轉身朝大社匆匆而去。

  *****

  阡陌第一次來大社。她記得以前在爺爺的資料上看過,這個時代的人對各種祭祀場所很是重視,分類也很講究,社、廟、祠、壇等等,功用不一。那些名目太繁多,阡陌看看,水過鴨背一般記不住,到了這裡,方才重新認識。

  郢都的大社,是楚武王遷都時所立,歷代經營,頗有規模。楚人喜歡高台和巍峨的宮殿,雖然那幾丈高的土台,在阡陌眼裡也並沒有多高,但在這個時代,已經是人力所及的雄偉之作。台上有殿宇,立柱高高擎起殿頂,正中,一根巨木聳立,看著頗有些古舊滄桑之貌,便是社主。

  楚王見她目光好奇,得意不已。說這台基是取楚國的四方之土堆成的,光從各地運圖到此地,夯築台基,就耗費了半年之久。而那社主所用的巨木,傳說是先祖季連所留下,有它護佑,可保患害不侵。

  阡陌看他言之鑿鑿的樣子,雖然覺得事實未必如此,卻微笑聽著,並不多言。

  楚王這個人,阡陌有時覺得自己已經很能夠了解他,但有時,又覺得還不夠。他平日言行做派,皆以務實為上,可是在某些時候,他又是一個頗有浪漫情懷的人。

  比如,他會天然地相信他的家族來自於傳說中的高陽氏,身上淌著神的血,有上天的庇佑,儘管這事久遠到超出了文字的歷史,而他連一份能用作證明家譜都拿不出來。

  但是,他又並不會迷信老天真的能罩住小命,跟人征戰廝殺,該追打的時候他會追打,該逃跑的時候他也會逃跑;也不會全然相信楚國能靠著這根了不起的古木安然無恙,他疏浚河道對付水患,打開倉廩賑濟國人,別人來犯,他就披甲親征。

  阡陌曾經跟他討論過這種哲學層面的問題。她說,既然神能夠做的事,其實都是人在做,那麼花費這麼許多人力物力去敬神,價值何在?

  楚王想了想,不以為然。

  “我從不求神能助我多少,我祀奉祭拜,不過是求他莫與我擾亂。”

  “如何算是擾亂?”阡陌問。

  “多了。災荒,戰禍等等,皆不可測。”說罷,他看著阡陌,唇角勾勾,“再如婦人失蹤不見,或是生出個不肖子……”

  他的手總是不安分,阡陌窘然,忙將它們按住。

  但他的話,阡陌卻思索良久。

  楚國的歷史,她大致知曉。相對於其他的諸侯國來說,楚國起步的時間晚,卻算得幸運。在禮崩樂壞的時代,它抓住機緣,不斷地兼併擴張,最終成為雄踞一方的大國。但再輝煌的成就,也抵不過歷史的腳步,它終有一天會在紛雜的爭端中疲憊不支,灰飛煙滅。

  “侶。”她小心地問,“你真覺得,你苦心經營的所有,可延綿萬世麼?”

  楚王看看她,卻是一笑,目光深遠,“太久遠我管不得,我能管好的,只有此生。”

  ……

  只有此生。

  阡陌如今望著這大社,心底寧靜。自己來到這個地方,已經是不可思議,她能把握的,其實也只有此生,並不比別人多,也不比別人少。而她希望,自己可以與楚王永遠站在一起,就像今天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