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家屬又去商量了一番,回來提了要求:插管,醫院派救護車把病人送回鄉下去。
趙彬沒好氣地說:「送回鄉下?你們家在哪裡?」
家屬說了地方。在青北縣的一個村里,車程大概1.5小時。
救護車一般是轉運危重病人的,很少用來送病危病人回去。但這種要回家斷氣的人,二線說農村里很多,她遇到過不少。但是在C大附院,確實近幾年沒有過。現在醫療資源緊缺,來C大附院就診的,都是抱著要搏一把儘量把病人就回來的心。二線打了醫院值班電話,協調救護車的事。
青北院區畢竟是在城郊,接診的農村病人更多,其他科室倒已經遇到過這種情況,送過瀕死病人回家,在家裡宣布死亡。醫院值班把事情應了下來,調了一輛救護車,準備送病人回家。
病人家屬方面,在聽說老人情況不好時候,就分兩撥人準備起來,一撥在家安排後事,一撥開了車來醫院準備接人。
天剛剛亮,病人帶著氣管插管被抬上救護車,急診科住院總和一個值班護士跟車,帶著球囊給病人一路通氣維持呼吸。病人家屬開車在前面帶路,救護車一路跟著。一起護送一個未被宣布臨床死亡的呼吸心跳驟停病人回家。
第16章 主訴:大小便失禁1小時
趙彬坐在救護車上,捏著氣囊給病人維持呼吸。他沉默不語,對面的護士上了半個晚上夜班,疲憊不堪,也沒有精力說話。兩個人只是無聲地到了時間交換按壓氣囊,用機械重複的動作打發枯燥的路上時間。病人早就失去生命體徵,此時按壓氣囊也不可能做到充足通氣,不過是自欺欺人地維持還沒有宣布臨床死亡之前,必須搶救的假象。
突然,車裡出現一股濃烈的糞便臭氣。
「什麼味道啊?」護士醒過神來,捂住鼻子,轉頭四處查看。
趙彬也皺起眉。兩個健康人不可能突然發出臭氣,那只能是面前的病人出了什麼問題。他果斷揭開病人身上的被子,看到病人身下的擔架床上,一灘黃色的液體,正慢慢從衣服下面滲出來,流向擔架床邊緣。
「有紙嗎?」趙彬馬上問道。
護士上下找了一圈,無奈搖頭:「平時科室里都能拿到紙,包里東西太多了,沒有帶紙。就是有,穿著防護服怎麼拿?」一邊說,一邊眉頭也皺了起來,顯然被眼前狀況搞得煩悶不已。
趙彬也隔著防護服摸了自己白大褂三個口袋,沒有隨身帶紙。
兩個人只能眼睜睜看著黃色地懸濁液體,從擔架床上一滴滴流到救護車上。
救護車已經開到了鄉村路上,馬路比起城裡不太平坦,有些顛簸。在救護車震盪之中,病人失禁的大小便在身體下散開,擔架床和救護車車廂里,也四處受到污染。惡臭氣熏得兩個人直想作嘔,然而他們出了打開救護車窗子透氣,什麼也做不了,這樣的情況下,還必須繼續按壓氣囊,給病人通氣。按壓的時候,他們和病人靠的極盡,那個味道更可怕。擔架床邊緣已經全面淪陷,到處都是髒污,床的邊緣,金屬架和床墊接頭的凹陷里,都能看到有小的糞便顆粒附著,一不小心就會蹭上,而兩個人都穿的是寬鬆的防護服,隨便動一下,就蹭到很多。兩個人辛苦地忍著臭氣和維持姿勢,救護車的窗子打開以後,更是吹得全身僵硬,整個人風中凌亂。
好不容易下了國道,又是一條還沒鋪水泥的土路,顛簸得更加厲害。這時候兩個人都蹭到不少黃色在防護服上面了,忍得也麻木了,難以維持平衡時,索性直接靠在了擔架床上,任病人的屎尿流了一身。反正防護服也有防水性,捂得嚴嚴實實,至少不會弄到自己衣服上面。
終於到達村里病人家院門口。剛進去,就聽見鑼鼓喧天,鞭炮震耳欲聾,救護車上的人都嚇了一跳。這不是喪事嗎?怎麼搞得像迎喜事的出來。司機膽戰心驚地下來開救護車後門,趙彬協助他把擔架車打開,把病人轉移下來。擔架車一落地,病人的一大家子人,戴著口罩一擁而上,邊哭邊吼地接老人的身體。
趙彬不得不對農村人的忍耐力表示佩服,病人已經全身污物了,剛才他和護士都是避之不及,這些人卻只是說了一句:「不體面了」,繼續把人抬好了往家裡送,抬的人都把人抱的緊緊的,一點嫌棄的表情也沒有。
院子裡已經搭好了供親戚們來參加追悼的桌椅。桌子上擺滿了瓜子、花生,院子角落裡有幾個熱水壺。不了解情況的,怕是會以為這是哪家茶館要開張。趙彬倒也了解有些地方葬禮習俗是辦的熱鬧,但看到這樣的架勢,還是忍不住有些震驚。
司機是青北縣本地人,對這種情況見怪不怪,還收了一支煙,一點吃的。趙彬和護士卻是身上一團糟,不好湊過去,也不方便吃喝,擺手婉拒了。
護士和司機詢問家屬:「有沒有水,這整的我們車裡這樣……我們得清理一下救護車。」
家屬回答家裡沒有裝自來水管,平時都是去井裡打水,旁邊有一條河,他們可以去河邊洗車。
於是他們向家屬借了清理用的桶和刷子,司機開車去河邊,趙彬和護士走路過去。三個人在河邊簡單清理了擔架車和車廂,趙彬和護士洗了防護服前面蹭上的髒東西。
回來還東西時候,家裡還在辦送葬的特殊儀式。家裡請來的「師爺」,負責安排喪葬每一步事宜。這會兒正說著「:身上晦氣都停完了,才能下土。」說著,又在屍體邊上點了幾支香,把屍體圍住。帶著家屬到處忙碌操持。
趙彬沒好氣地說:「送回鄉下?你們家在哪裡?」
家屬說了地方。在青北縣的一個村里,車程大概1.5小時。
救護車一般是轉運危重病人的,很少用來送病危病人回去。但這種要回家斷氣的人,二線說農村里很多,她遇到過不少。但是在C大附院,確實近幾年沒有過。現在醫療資源緊缺,來C大附院就診的,都是抱著要搏一把儘量把病人就回來的心。二線打了醫院值班電話,協調救護車的事。
青北院區畢竟是在城郊,接診的農村病人更多,其他科室倒已經遇到過這種情況,送過瀕死病人回家,在家裡宣布死亡。醫院值班把事情應了下來,調了一輛救護車,準備送病人回家。
病人家屬方面,在聽說老人情況不好時候,就分兩撥人準備起來,一撥在家安排後事,一撥開了車來醫院準備接人。
天剛剛亮,病人帶著氣管插管被抬上救護車,急診科住院總和一個值班護士跟車,帶著球囊給病人一路通氣維持呼吸。病人家屬開車在前面帶路,救護車一路跟著。一起護送一個未被宣布臨床死亡的呼吸心跳驟停病人回家。
第16章 主訴:大小便失禁1小時
趙彬坐在救護車上,捏著氣囊給病人維持呼吸。他沉默不語,對面的護士上了半個晚上夜班,疲憊不堪,也沒有精力說話。兩個人只是無聲地到了時間交換按壓氣囊,用機械重複的動作打發枯燥的路上時間。病人早就失去生命體徵,此時按壓氣囊也不可能做到充足通氣,不過是自欺欺人地維持還沒有宣布臨床死亡之前,必須搶救的假象。
突然,車裡出現一股濃烈的糞便臭氣。
「什麼味道啊?」護士醒過神來,捂住鼻子,轉頭四處查看。
趙彬也皺起眉。兩個健康人不可能突然發出臭氣,那只能是面前的病人出了什麼問題。他果斷揭開病人身上的被子,看到病人身下的擔架床上,一灘黃色的液體,正慢慢從衣服下面滲出來,流向擔架床邊緣。
「有紙嗎?」趙彬馬上問道。
護士上下找了一圈,無奈搖頭:「平時科室里都能拿到紙,包里東西太多了,沒有帶紙。就是有,穿著防護服怎麼拿?」一邊說,一邊眉頭也皺了起來,顯然被眼前狀況搞得煩悶不已。
趙彬也隔著防護服摸了自己白大褂三個口袋,沒有隨身帶紙。
兩個人只能眼睜睜看著黃色地懸濁液體,從擔架床上一滴滴流到救護車上。
救護車已經開到了鄉村路上,馬路比起城裡不太平坦,有些顛簸。在救護車震盪之中,病人失禁的大小便在身體下散開,擔架床和救護車車廂里,也四處受到污染。惡臭氣熏得兩個人直想作嘔,然而他們出了打開救護車窗子透氣,什麼也做不了,這樣的情況下,還必須繼續按壓氣囊,給病人通氣。按壓的時候,他們和病人靠的極盡,那個味道更可怕。擔架床邊緣已經全面淪陷,到處都是髒污,床的邊緣,金屬架和床墊接頭的凹陷里,都能看到有小的糞便顆粒附著,一不小心就會蹭上,而兩個人都穿的是寬鬆的防護服,隨便動一下,就蹭到很多。兩個人辛苦地忍著臭氣和維持姿勢,救護車的窗子打開以後,更是吹得全身僵硬,整個人風中凌亂。
好不容易下了國道,又是一條還沒鋪水泥的土路,顛簸得更加厲害。這時候兩個人都蹭到不少黃色在防護服上面了,忍得也麻木了,難以維持平衡時,索性直接靠在了擔架床上,任病人的屎尿流了一身。反正防護服也有防水性,捂得嚴嚴實實,至少不會弄到自己衣服上面。
終於到達村里病人家院門口。剛進去,就聽見鑼鼓喧天,鞭炮震耳欲聾,救護車上的人都嚇了一跳。這不是喪事嗎?怎麼搞得像迎喜事的出來。司機膽戰心驚地下來開救護車後門,趙彬協助他把擔架車打開,把病人轉移下來。擔架車一落地,病人的一大家子人,戴著口罩一擁而上,邊哭邊吼地接老人的身體。
趙彬不得不對農村人的忍耐力表示佩服,病人已經全身污物了,剛才他和護士都是避之不及,這些人卻只是說了一句:「不體面了」,繼續把人抬好了往家裡送,抬的人都把人抱的緊緊的,一點嫌棄的表情也沒有。
院子裡已經搭好了供親戚們來參加追悼的桌椅。桌子上擺滿了瓜子、花生,院子角落裡有幾個熱水壺。不了解情況的,怕是會以為這是哪家茶館要開張。趙彬倒也了解有些地方葬禮習俗是辦的熱鬧,但看到這樣的架勢,還是忍不住有些震驚。
司機是青北縣本地人,對這種情況見怪不怪,還收了一支煙,一點吃的。趙彬和護士卻是身上一團糟,不好湊過去,也不方便吃喝,擺手婉拒了。
護士和司機詢問家屬:「有沒有水,這整的我們車裡這樣……我們得清理一下救護車。」
家屬回答家裡沒有裝自來水管,平時都是去井裡打水,旁邊有一條河,他們可以去河邊洗車。
於是他們向家屬借了清理用的桶和刷子,司機開車去河邊,趙彬和護士走路過去。三個人在河邊簡單清理了擔架車和車廂,趙彬和護士洗了防護服前面蹭上的髒東西。
回來還東西時候,家裡還在辦送葬的特殊儀式。家裡請來的「師爺」,負責安排喪葬每一步事宜。這會兒正說著「:身上晦氣都停完了,才能下土。」說著,又在屍體邊上點了幾支香,把屍體圍住。帶著家屬到處忙碌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