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家兒子一定能像那個當叔叔的一樣!

  蕭家一個夏天添了兩口子人口,又都是男丁,傳出去,燕京城裡不知道多少人羨慕,於是這邊叔叔過百天,那天侄子又過滿月,最後叔侄兩個躺一個榻上,都是一樣胖乎乎的小身子,一樣白嫩嫩的模樣,只是那當叔叔的比侄子大上一截罷了。

  蕭杏花原本打算這就離開燕京城,跟著蕭戰庭回去大轉子村祭奠婆婆的,可是又恰好趕上北疆那邊,北狄人好像要開戰,蕭戰庭這個回鄉祭祖的摺子便被一壓再壓。

  北疆緊繃的形勢,讓燕京城裡的貴婦們也都有些喘不上氣,年紀稍微大點的還記得當年經歷的種種。

  所謂錦繡富貴,那都是太平時候的好日子,若真打起仗來,可不管你是幾品誥命,她是哪家夫人。

  皇太后自然是知道蕭杏花急著帶孩子回家鄉,蕭杏花也直接給太后說了,只說婆婆幾次託夢,要她帶著小孫子和重孫子回去看看。

  皇太后自然是勸她等一等,北疆邊關告急,蕭戰庭這邊大事要緊。如此被勸了幾次,蕭杏花也不好說什麼了。

  蕭戰庭那邊呢,他也確實是不好脫身。

  大昭的兵馬,一半是聽他號令的,那是他的權利,也是他的責任,既然在這個位置上,便該有所擔當。

  這兵馬調動邊關布守調兵遣將,稍有不慎,萬一打起來,不知道多少人命折損在裡面。

  所以現在不是說眾多將士替皇帝老子賣命,而是自己給自己掙命的時候。蕭戰庭可以將皇帝放在一邊,卻不能把那些可以以性命交託的兄弟放一邊。

  蕭戰庭既然沒法走,蕭杏花也就暫時消下那個心,在家好好地養著自己身子,慢慢地減去產後身上的豐腴,再沒事逗逗兒子孫子,日子過得也算安逸。

  一直到了這年八月十五中秋節,太后娘娘要在宮裡辦個賞月宴,邀了燕京城裡有頭有臉的夫人們過去,蕭杏花自然是其中的貴客。

  蕭杏花原本不打算去的,無非就是過去聽幾句奉承話罷了。再說了,如今平時往來的那些夫人們,個個都想從她這裡探聽點消息,比如這仗到底會不會打起來,萬一打輸了怎麼辦,北狄人會不會再次殺過來啊?

  聽到這種問題,她都想皺眉,完全不想回答。

  她其實也沒什麼可回答的啊,她們問她,她去問誰呢?

  不過皇太后盛情相邀,還說讓她一定要帶著兒子孫子兩個寶貝一起過去,好讓她瞧瞧。她想想,不好拒絕,也就去了。

  去的時候浩浩蕩蕩的,兒子孫子各兩個奶娘一個嬤嬤,再加上平日本就例內的嬤嬤丫鬟,這一趟進宮,光是馬車就四五輛。

  到了宮門後,那前來迎著的秉禮太監,放下前頭的夫人不提,趕緊朝著她這邊奔過來,點頭哈腰一口一個夫人地叫著。

  蕭杏花下了馬車後,便被迎上了宮裡的車輦。

  她可以感覺到,前後不知道多少目光看著自己,那裡面再沒有不屑,更沒有打量,有的全都是敬畏,欣羨。

  她們被秉禮太監晾在那裡,可是沒有人因此感到不悅,因為她們知道,這是鎮國侯府夫人來了。

  蕭杏花到了這個時候,才深深體會到,什麼叫做妻憑夫貴。

  燕京城的人約莫都知道,她懷了個孕,她家夫君把整個燕京城的人都折騰了一遍,甚至連皇上太后都巴巴地來給她送補品送藥材的……

  她甚至可以想像到,她現在隨便咳嗽一聲,不知道有多少人趕緊過來,噓寒問暖的,唯恐她受半點委屈。

  蕭杏花帶著兒媳婦女兒,就這麼在眾人的羨慕目光中,換上了宮中的輦車,前往太后今日設宴賞月之處。

  她這邊輦車還沒到,就早有人去通稟太后,太后特意派了底下最得力的大太監過來接蕭杏花。

  蕭杏花心裡暗暗嘆息,想著真是今非昔比,可能是要打仗了吧,這手中有兵的人,地位憑空被拔高了三丈。

  因她兒子孫子都抱過來的,自然要去給太后看。這小叔侄兩個,一個已經五個多月,一個不過兩個月,如今當侄子的也長開了,又很是能吃奶,倒是比這當叔叔的並不顯小太多。偏生他們又生得模樣相似,小鼻子小眼兒,都看著仿佛一般無二。

  這叔侄兩個一亮相,眾人便見兩個小胖娃兒睜著清澈見底的大眼睛,好奇地看著他們,那小眼神滴溜溜地左看右看,仿佛看不夠似的,都不由得笑起來。

  也有人嘖嘖稱奇:“這知道的是叔侄兩個,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雙胞胎,只是這當叔叔的到底看著大兩個月罷了!”

  “可不是麼,咱燕京城裡也見過叔侄差不多時候出生的,可是長這麼像的還沒有。”

  皇太后瞧著這兩叔侄,也是喜歡,喜歡之餘又分外羨慕:“杏花兒你可真是好福氣,憑空多了這麼兩個寶貝。”

  說著,她還親自伸手去抱。

  也是奇了,幾個月的小娃兒並不認生,別人要抱,他們也就讓抱。

  皇太后抱的是蕭千翎,抱在懷裡,看了半響,一團粉嫩的小蕭千翎還裂開嘴沖她笑了笑,露出粉嫩的小牙床。

  這下子可把皇太后逗得不輕,忍不住自己也笑起來,一邊笑一邊道:“到底是將門虎子,可真真不像尋常小孩兒那般愛哭鬧!”

  當今皇上早沒了皇后,如今皇太后身邊只有幾位妃子陪著,其中一個胡貴妃,素來得寵的,人也分外機靈,見此情景,便乾脆笑著道:“今日這小少爺得了太后喜歡,還不知道得什麼好賞呢!”

  她其實是有心巴結蕭杏花,便故意這麼說的。

  皇太后剛才一見了這叔侄兩個,就不捨得挪開眼睛。年紀大了嘛,總是喜歡白胖小娃兒的,特別是一對男娃娃,更是讓她愛不釋手。

  如今聽胡貴妃提醒,這才想起來,笑望著蕭杏花:“瞧我這記性,知道這叔侄兩個要來,特意準備了見面禮的,不曾想如今見了,一高興,竟然險些忘記了。”

  說著,趕緊命大太監呈上來,卻見一個鏤空雕刻的木盒裡,上面覆了一層明黃緞布,揭開上面那層布,下面是兩塊長命鎖。

  這世上長命鎖雖多得是,可是這個長命鎖,卻是一瞧便不同凡響,做工精緻繁瑣,上面鑲嵌了各色瑪瑙寶石。

  取下來仔細看,還能看到背面繡了一些字,兩個長命鎖背面都是四個字,四個字又各有不同。

  蕭杏花也看不太懂,自然只有謝恩的份了。

  若是以前,她看到這麼金貴的玩意兒,還不趕緊拾起來揣懷裡。可是現在她哪裡缺這個東西,金銀珠寶什麼的,蕭家庫房裡隨便挑,想挑什麼樣就挑什麼樣。

  人見識多了,眼界廣了,自然不把這區區金銀之物放在眼裡了。

  可是她也知道,太后特意命人打造的這兩個金鎖,又是如此華麗貴重,這就是太后把她兒子孫子放在眼裡了。

  其他人,太后有賞,還不是隨便從庫房裡挑點現成的,哪來這麼麻煩?

  所以蕭杏花著實感恩,帶著女兒媳婦的,起身就要跪著謝恩。

  太后娘娘連忙命人將她們攔住:“你和秀梅都才生完孩子沒多久,仔細地下涼,別那麼多規矩。今晚是中秋佳節,叫了大傢伙來,都是一起賞賞月,吃吃餅,樂呵樂呵。若還是如往日那般規矩地磕頭,我還不如看身邊的宮女磕給我看。”

  太后說這話,倒是把大家逗樂了,一時身邊的妃子們恭維起來,旁邊的貴婦們也都紛紛笑著附和。

  於是外面絲竹之聲響起,晚上的宴席開始,一群貴婦姑娘們,紛紛邊吃邊說笑,後來太后興致高了,便起了一個題目,讓大家接龍作詩。

  作詩這種事是豪門宴席上顯擺自己的大好機會,更是家裡未曾定親的女兒展露才華的時候。

  第一次輪到蕭杏花作詩的時候,她直言不會,並讓自己女兒佩珩代為作詩。

  有知道的,自然有些替她擔心,譬如安南侯夫人,險些說不用作了,因為她知道,佩珩來燕京城前還不識字的,哪可能一年多時間就會作詩了。

  安南侯夫人旁邊是薄夫人,薄夫人看安南侯夫人著急,便輕輕地按住她手,搖了搖頭。

  薄夫人是佩珩的乾娘,她自然是知道,佩珩如今長進不小。

  就在安南侯暗暗替佩珩擔心的時候,只見佩珩略一沉吟,便吟出一首詩來。

  眾人原本也沒指望這位一年前據說還是鄉下姑娘大字不識的侯門千金能吟出什麼詩,好歹接上別丟人,也讓她們能藉機夸一夸就罷了,誰曾想,佩珩吟出的詩竟然是對仗工整琅琅上口。

  這下子,原本準備好的讚美之詞都凝在了口邊,她們愣了片刻後,才開始連連稱讚起來。

  “蕭姑娘真是秀外慧中,這模樣長得跟天仙似的,不曾想,詩也作得這麼好。”

  “可不是,蕭姑娘這首,算得上是今晚之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