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趙貞卿眉梢一挑,果然敲著堂鼓為他打起了節奏。
“世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昨日隔壁家那錢寡婦與縣太爺之子偷情,恰巧讓我撞見。今日那紈絝子又送了我一雙金釵,約我黃昏後去林里與他相見……”虞小鼓生硬地念著詞,聲音雖好聽,卻無半點感情可言。
他的手指舊時受了傷,影人的動作顯得有些遲鈍。
李金釵放下一雙金釵,在梳妝鏡前坐下,無語良久,忽然雙手掩面,哽咽道:“昔年山盟依舊在,一紙錦書憑誰托。孫郎在外將仕途謀,我在這裡為他將空閨守,又怎敢有其他依託?”到了這裡,戲詞就改了套路了。
“只說這兩情若在長久時,又豈在這朝朝暮暮?”唱罷將金釵狠狠一摔。
趙貞卿像是合了戲中人的表演,用力將堂鼓一捶,丟到旁邊,冷笑道:“唱腔無情,行動生澀,轉折生硬。本王還從來沒看過這麼爛的戲!”
從頭到尾,那縣太爺之子的皮影淒淒涼涼地躺在桌上,連場都沒上過。
虞小鼓道:“糙民技拙,請王爺贖罪。”
“哈!”趙貞卿用扇子用力抽了下堂鼓,拂袖走了。
當天晚上,趙貞卿又去了季樂養傷的房間。他並沒有進門,隔著窗紙上的破洞望進去,只見虞小鼓抱著季樂,兩人鬢貼著鬢,是一副相依相偎的姿態。
趙貞卿一時動了惻隱之心,竟有些不忍拆散他們。他將扇子往手心裡一敲,嘆道:“相貌倒是生的有幾分相像,性情卻是截然不同的……”說罷就搖著頭離開了。
23
23、第二十三章...
過了幾日,季樂終於養好了傷。
這幾日趙貞卿沒來找他們的麻煩,甚至還給季樂送了不少傷藥。這些不但沒讓虞小鼓心存感激,反而感到提心弔膽。
果然,虞小鼓去找趙貞卿辭行,趙貞卿聽罷一聲冷笑:“你們莫不是將本王當做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了吧?”
虞小鼓心裡雖不忿,關鍵時候還是曉得利害的。他努力藏起所有的不滿,低聲下氣道:“糙民代師兄弟多謝王爺的照拂。”口氣還是硬邦邦的。
趙貞卿見他絕口不提要報答,又是一陣冷笑,道:“你不想報仇了?”
虞小鼓果然全身一震。
趙貞卿轉著扇子笑道:“現今的皇帝是本王的胞兄,要弄死一個刑部尚書,於本王而言,不算難事。可於你而言,卻難比登天了。”
虞小鼓受不住這樣的誘惑,果然往他的套里鑽:“這……王爺想要糙民做什麼?”
趙貞卿道:“本王要你做本王的男寵。”
虞小鼓緊蹙雙眉,有些賭氣地說:“那我不報仇了。”
趙貞卿失笑:“你就這麼討厭本王?論權勢、地位、品貌,本王哪一點不如你那個師兄?和本王相好,還能為你報滅門之仇。”趙貞卿怎麼也想不通虞小鼓有不跟自己的理由。於他而言,世上似乎只有有利的和不利的兩種情況。
虞小鼓清清冷冷地說:“人各有志,請王爺勿強求。”
“呵。”趙貞卿道:“本王也不是沒見過有骨氣的,權勢壓下去,鋼筋鐵骨的架子都散了。本王倒是好奇,你卻說兩個理由來教本王聽聽。你若說的好,本王便放你們走。”
虞小鼓道:“第一,季樂待我如親人,王爺視我為玩物。第二,我視季樂如親人,我願與他共甘苦,我對王爺卻沒這樣的情誼。”
趙貞卿道:“那仇你不報了麼?”
虞小鼓道:“報不了仇,是我無能,我對不起九泉之下的親人。如今我只剩下季樂、花凌那些親人,我不願再辜負他們。”
趙貞卿眯起眼,盯著他看了良久,突然輕輕嘆了口氣:“若是他有你一半……”頓了頓,方才一瞬間流露出的溫和已被收斂,又成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本王救你出獄,又請人為你治傷,這裡面費的周折總不能白費吧。一個月之內,你們若能教會本王的愛妾們兩齣戲,並做出五套戲的影人,本王親自送你們離開。”
製作影人須八個步驟二十四道工序,要在一個月內製出五套戲的影人,實在有些倉促。然而虞小鼓還是道:“製作影人不成問題,可是教王爺的嬪妃演影戲……”
趙貞卿不耐煩道:“祖訓便是合理的麼?伶人不能參加科舉,這樣的苦你吃過,你難道還不能看開些麼?”
虞小鼓怔了片刻,苦笑道:“……是。”
之後的幾天裡,少年們就開始了操勞地繪製影人和教王府女眷唱戲的日子。
皮影雕刻首先要選皮,這點他們自然是不愁的,趙貞卿早就備好了數張上等的牛皮和驢皮;其次是制皮,少年用們清水將牛皮浸泡刮薄,然後陰乾待用;之後要在陰乾的皮上畫稿,再之後要鏤刻影人、敷彩、綴結合成,這樣一來皮影才算完工。
前幾道工序費時,後幾道費力。雖說影人的頭茬和身體可以分離組裝,不是每一個角色都需要做一個影人,可五套戲的皮影人也至少需要幾十個身體和頭茬,要這四個少年在短短一個月內趕工完成依舊是一件極難的事情。
在等牛皮陰乾的那幾日裡,少年們每日要用八個時辰教瑞王府的女眷唱戲,直把女眷們累的哀聲載道,一個接一個病倒了。到了畫稿的日子裡,他們白天教女眷唱戲,晚上季樂畫稿,其他三人鏤刻。鏤刻的工藝也極其繁瑣,鏤刻一個影人需要三十幾把不同的刀,總共要刻三千多刀,若是一個不慎刻壞了,只怕又要重頭做起。
到了第二十天,花凌病倒了。
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另外三個少年每天睡眠的時間從兩個半時辰縮短至兩個時辰,除了教戲、畫稿、鏤刻,還要兼照顧生病的同伴。花凌病的很重,前三日高燒燒得他昏迷不醒,到了第四日,燒退了些許,他就立刻下床幫工。
很快,一個月的期限到了。
一大疊影人送到趙貞卿面前,他隨手拿起一個看了看,孰料輕輕一扯那影人的胳膊便落了下來。他嗤笑一聲便扔到一旁:“粗製濫造。”
緊接著,趙貞卿讓女眷們演皮影戲,當月琴第三次奏錯的時候,趙貞卿喚了聲停。
這日花凌因病在房裡歇著未出來,倪小八也已是強弩之末,全靠鑼鼓聲強吊著他的精氣神,等奏樂一停下,他“咚”的一聲就直挺挺倒下去了。
趙貞卿讓下人將倪小八抬回房去,目光悠悠在季樂和虞小鼓臉上轉了一圈,發現這兩個少年簡直是面無人色,什麼樣的美貌靈氣在這一個月里都給折騰沒了。他似笑非笑地看著虞小鼓:“兩位小師父,你們自己說呢?”
虞小鼓只覺氣血上涌,這幾個月來的鬱憤和不平都在這一刻爆發,慪的他“哇”一聲吐出一口黑血來。
季樂慌張地抱住他,替他擦去嘴角的血跡,憤恨又哀傷的目光狠狠向趙貞卿she去。
趙貞卿嫌惡地看了眼那灘血跡,道:“本王真不明白,你們何苦非要同自己過不去?虞小鼓,若是你不想同你的師弟兄們分開,那也好辦。”他用目光仔細將季樂打量了一番,“你們這幾人樣貌倒還都入得了本王的眼,不如我將你們統統收了,這樣可好?”
虞小鼓正欲反駁,一張口,喉頭又是一陣甜腥。季樂將他的臉埋進自己懷裡,示意他稍安勿躁。“王爺,你又何苦不肯放過我們?”
趙貞卿冷冷道:“本王只是想不明白,這種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你們為什麼不願意?你倒替本王解解惑。”
季樂道:“人各有志。先師遺命,我們不可依附權勢而活。王爺,我人較愚笨,什麼名利、榮華我不懂,我只知道從前我們師兄日子過的雖苦,每日相伴相守卻很快樂;自從進了王府,我們每日提心弔膽,以淚洗面,已不知快樂是何物。”
趙貞卿不悅道:“又不是本王強迫你們。是虞小鼓自己一時衝動去行刺刑部尚書,若不是本王救他,你們如今早已天人永隔了。”
季樂黯然道:“我們自然感念王爺恩德,然我們無權無勢,此生無以為報。王爺救了我們,又何苦強迫我們?”
趙貞卿不耐煩道:“罷了,本王也不與你們多費口舌,只問最後一次。你們師兄弟四人本王可以一併收下做男寵,你們感情好要住在一塊,本王就專門騰出一個院子讓你們住。你們肯是不肯?”
虞小鼓掙扎著爬起來,摟著季樂的脖子道:“王爺的恩情只有來世再報。”
趙貞卿驀地從椅子上站起來,氣得來回走了兩圈,捏著扇子對著他們指點:“你們、你們……我真不明白,你們從小過的是苦日子,骨頭卻要比別人硬;他只不過過了兩年的苦日子,如今要什麼便有什麼,骨頭卻軟的誰都可以揉,誰都可以捏……這究竟是什麼世道?”
他撒完了氣,拂袖怒道:“罷了,瑞王府里容不下你們這幾尊菩薩,快點收拾東西滾出去吧!以後你們是死是活,馬固要找你們的麻煩,也都與本王無關了!”
虞小鼓和季樂聞言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一齊跪下給趙貞卿磕頭:“多謝王爺的大恩大德。”
趙貞卿氣得頭上冒煙,大步走了。
作者有話要說:馬上要完結啦~開始收尾
開了系列文,趙貞卿秦小樓的故事,秦小樓是五更鐘里的人物,也就是趙貞卿一直提的“他”,第一次寫YD受啊(其實是渣攻渣受),求捧場
24
24、第二十四章...
九戲班的四個少年相扶相攜出了臨安城,走了不多遠,發現有一個衣著襤褸的男人躺在田埂邊。
少年們走上前查看,只覺此人臭不可聞,興許已死了很久了。倪小八驚呼道:“你們看,這人竟沒有右腿。”只見這人右腿膝蓋骨以下的部位已經缺失了。
花凌道:“既然撞見了,讓他曝屍荒野總不好,不如埋了吧。”
倪小八和季樂去找工具挖坑,虞小鼓和花凌將那男人翻了個身,花凌正準備將他拖動,虞小鼓突然驚呼道:“張峰大哥!”
季樂聞聲,從遠方跑了過來,也是一驚:“真的是他!”
原來這人正是那時將潘九戲師徒三人私放出城的守備兵長。
少年們不勝唏噓,季樂黯然道:“大約是在前線吃了敗仗,賠了一條腿。當不成兵想回鄉,卻還差一步沒到臨安城便……”
“世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昨日隔壁家那錢寡婦與縣太爺之子偷情,恰巧讓我撞見。今日那紈絝子又送了我一雙金釵,約我黃昏後去林里與他相見……”虞小鼓生硬地念著詞,聲音雖好聽,卻無半點感情可言。
他的手指舊時受了傷,影人的動作顯得有些遲鈍。
李金釵放下一雙金釵,在梳妝鏡前坐下,無語良久,忽然雙手掩面,哽咽道:“昔年山盟依舊在,一紙錦書憑誰托。孫郎在外將仕途謀,我在這裡為他將空閨守,又怎敢有其他依託?”到了這裡,戲詞就改了套路了。
“只說這兩情若在長久時,又豈在這朝朝暮暮?”唱罷將金釵狠狠一摔。
趙貞卿像是合了戲中人的表演,用力將堂鼓一捶,丟到旁邊,冷笑道:“唱腔無情,行動生澀,轉折生硬。本王還從來沒看過這麼爛的戲!”
從頭到尾,那縣太爺之子的皮影淒淒涼涼地躺在桌上,連場都沒上過。
虞小鼓道:“糙民技拙,請王爺贖罪。”
“哈!”趙貞卿用扇子用力抽了下堂鼓,拂袖走了。
當天晚上,趙貞卿又去了季樂養傷的房間。他並沒有進門,隔著窗紙上的破洞望進去,只見虞小鼓抱著季樂,兩人鬢貼著鬢,是一副相依相偎的姿態。
趙貞卿一時動了惻隱之心,竟有些不忍拆散他們。他將扇子往手心裡一敲,嘆道:“相貌倒是生的有幾分相像,性情卻是截然不同的……”說罷就搖著頭離開了。
23
23、第二十三章...
過了幾日,季樂終於養好了傷。
這幾日趙貞卿沒來找他們的麻煩,甚至還給季樂送了不少傷藥。這些不但沒讓虞小鼓心存感激,反而感到提心弔膽。
果然,虞小鼓去找趙貞卿辭行,趙貞卿聽罷一聲冷笑:“你們莫不是將本王當做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了吧?”
虞小鼓心裡雖不忿,關鍵時候還是曉得利害的。他努力藏起所有的不滿,低聲下氣道:“糙民代師兄弟多謝王爺的照拂。”口氣還是硬邦邦的。
趙貞卿見他絕口不提要報答,又是一陣冷笑,道:“你不想報仇了?”
虞小鼓果然全身一震。
趙貞卿轉著扇子笑道:“現今的皇帝是本王的胞兄,要弄死一個刑部尚書,於本王而言,不算難事。可於你而言,卻難比登天了。”
虞小鼓受不住這樣的誘惑,果然往他的套里鑽:“這……王爺想要糙民做什麼?”
趙貞卿道:“本王要你做本王的男寵。”
虞小鼓緊蹙雙眉,有些賭氣地說:“那我不報仇了。”
趙貞卿失笑:“你就這麼討厭本王?論權勢、地位、品貌,本王哪一點不如你那個師兄?和本王相好,還能為你報滅門之仇。”趙貞卿怎麼也想不通虞小鼓有不跟自己的理由。於他而言,世上似乎只有有利的和不利的兩種情況。
虞小鼓清清冷冷地說:“人各有志,請王爺勿強求。”
“呵。”趙貞卿道:“本王也不是沒見過有骨氣的,權勢壓下去,鋼筋鐵骨的架子都散了。本王倒是好奇,你卻說兩個理由來教本王聽聽。你若說的好,本王便放你們走。”
虞小鼓道:“第一,季樂待我如親人,王爺視我為玩物。第二,我視季樂如親人,我願與他共甘苦,我對王爺卻沒這樣的情誼。”
趙貞卿道:“那仇你不報了麼?”
虞小鼓道:“報不了仇,是我無能,我對不起九泉之下的親人。如今我只剩下季樂、花凌那些親人,我不願再辜負他們。”
趙貞卿眯起眼,盯著他看了良久,突然輕輕嘆了口氣:“若是他有你一半……”頓了頓,方才一瞬間流露出的溫和已被收斂,又成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本王救你出獄,又請人為你治傷,這裡面費的周折總不能白費吧。一個月之內,你們若能教會本王的愛妾們兩齣戲,並做出五套戲的影人,本王親自送你們離開。”
製作影人須八個步驟二十四道工序,要在一個月內製出五套戲的影人,實在有些倉促。然而虞小鼓還是道:“製作影人不成問題,可是教王爺的嬪妃演影戲……”
趙貞卿不耐煩道:“祖訓便是合理的麼?伶人不能參加科舉,這樣的苦你吃過,你難道還不能看開些麼?”
虞小鼓怔了片刻,苦笑道:“……是。”
之後的幾天裡,少年們就開始了操勞地繪製影人和教王府女眷唱戲的日子。
皮影雕刻首先要選皮,這點他們自然是不愁的,趙貞卿早就備好了數張上等的牛皮和驢皮;其次是制皮,少年用們清水將牛皮浸泡刮薄,然後陰乾待用;之後要在陰乾的皮上畫稿,再之後要鏤刻影人、敷彩、綴結合成,這樣一來皮影才算完工。
前幾道工序費時,後幾道費力。雖說影人的頭茬和身體可以分離組裝,不是每一個角色都需要做一個影人,可五套戲的皮影人也至少需要幾十個身體和頭茬,要這四個少年在短短一個月內趕工完成依舊是一件極難的事情。
在等牛皮陰乾的那幾日裡,少年們每日要用八個時辰教瑞王府的女眷唱戲,直把女眷們累的哀聲載道,一個接一個病倒了。到了畫稿的日子裡,他們白天教女眷唱戲,晚上季樂畫稿,其他三人鏤刻。鏤刻的工藝也極其繁瑣,鏤刻一個影人需要三十幾把不同的刀,總共要刻三千多刀,若是一個不慎刻壞了,只怕又要重頭做起。
到了第二十天,花凌病倒了。
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另外三個少年每天睡眠的時間從兩個半時辰縮短至兩個時辰,除了教戲、畫稿、鏤刻,還要兼照顧生病的同伴。花凌病的很重,前三日高燒燒得他昏迷不醒,到了第四日,燒退了些許,他就立刻下床幫工。
很快,一個月的期限到了。
一大疊影人送到趙貞卿面前,他隨手拿起一個看了看,孰料輕輕一扯那影人的胳膊便落了下來。他嗤笑一聲便扔到一旁:“粗製濫造。”
緊接著,趙貞卿讓女眷們演皮影戲,當月琴第三次奏錯的時候,趙貞卿喚了聲停。
這日花凌因病在房裡歇著未出來,倪小八也已是強弩之末,全靠鑼鼓聲強吊著他的精氣神,等奏樂一停下,他“咚”的一聲就直挺挺倒下去了。
趙貞卿讓下人將倪小八抬回房去,目光悠悠在季樂和虞小鼓臉上轉了一圈,發現這兩個少年簡直是面無人色,什麼樣的美貌靈氣在這一個月里都給折騰沒了。他似笑非笑地看著虞小鼓:“兩位小師父,你們自己說呢?”
虞小鼓只覺氣血上涌,這幾個月來的鬱憤和不平都在這一刻爆發,慪的他“哇”一聲吐出一口黑血來。
季樂慌張地抱住他,替他擦去嘴角的血跡,憤恨又哀傷的目光狠狠向趙貞卿she去。
趙貞卿嫌惡地看了眼那灘血跡,道:“本王真不明白,你們何苦非要同自己過不去?虞小鼓,若是你不想同你的師弟兄們分開,那也好辦。”他用目光仔細將季樂打量了一番,“你們這幾人樣貌倒還都入得了本王的眼,不如我將你們統統收了,這樣可好?”
虞小鼓正欲反駁,一張口,喉頭又是一陣甜腥。季樂將他的臉埋進自己懷裡,示意他稍安勿躁。“王爺,你又何苦不肯放過我們?”
趙貞卿冷冷道:“本王只是想不明白,這種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你們為什麼不願意?你倒替本王解解惑。”
季樂道:“人各有志。先師遺命,我們不可依附權勢而活。王爺,我人較愚笨,什麼名利、榮華我不懂,我只知道從前我們師兄日子過的雖苦,每日相伴相守卻很快樂;自從進了王府,我們每日提心弔膽,以淚洗面,已不知快樂是何物。”
趙貞卿不悅道:“又不是本王強迫你們。是虞小鼓自己一時衝動去行刺刑部尚書,若不是本王救他,你們如今早已天人永隔了。”
季樂黯然道:“我們自然感念王爺恩德,然我們無權無勢,此生無以為報。王爺救了我們,又何苦強迫我們?”
趙貞卿不耐煩道:“罷了,本王也不與你們多費口舌,只問最後一次。你們師兄弟四人本王可以一併收下做男寵,你們感情好要住在一塊,本王就專門騰出一個院子讓你們住。你們肯是不肯?”
虞小鼓掙扎著爬起來,摟著季樂的脖子道:“王爺的恩情只有來世再報。”
趙貞卿驀地從椅子上站起來,氣得來回走了兩圈,捏著扇子對著他們指點:“你們、你們……我真不明白,你們從小過的是苦日子,骨頭卻要比別人硬;他只不過過了兩年的苦日子,如今要什麼便有什麼,骨頭卻軟的誰都可以揉,誰都可以捏……這究竟是什麼世道?”
他撒完了氣,拂袖怒道:“罷了,瑞王府里容不下你們這幾尊菩薩,快點收拾東西滾出去吧!以後你們是死是活,馬固要找你們的麻煩,也都與本王無關了!”
虞小鼓和季樂聞言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一齊跪下給趙貞卿磕頭:“多謝王爺的大恩大德。”
趙貞卿氣得頭上冒煙,大步走了。
作者有話要說:馬上要完結啦~開始收尾
開了系列文,趙貞卿秦小樓的故事,秦小樓是五更鐘里的人物,也就是趙貞卿一直提的“他”,第一次寫YD受啊(其實是渣攻渣受),求捧場
24
24、第二十四章...
九戲班的四個少年相扶相攜出了臨安城,走了不多遠,發現有一個衣著襤褸的男人躺在田埂邊。
少年們走上前查看,只覺此人臭不可聞,興許已死了很久了。倪小八驚呼道:“你們看,這人竟沒有右腿。”只見這人右腿膝蓋骨以下的部位已經缺失了。
花凌道:“既然撞見了,讓他曝屍荒野總不好,不如埋了吧。”
倪小八和季樂去找工具挖坑,虞小鼓和花凌將那男人翻了個身,花凌正準備將他拖動,虞小鼓突然驚呼道:“張峰大哥!”
季樂聞聲,從遠方跑了過來,也是一驚:“真的是他!”
原來這人正是那時將潘九戲師徒三人私放出城的守備兵長。
少年們不勝唏噓,季樂黯然道:“大約是在前線吃了敗仗,賠了一條腿。當不成兵想回鄉,卻還差一步沒到臨安城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