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英奇嘆了口氣:“所以才能吸引住那個腦科專家。”
桂森雖然不明白他講的是誰,但仍然點頭同意:“當然,每個腦科專家都會被他吸引,願意付出一切代價,來親眼看個究竟。”
英奇懇切地問他:“你看小翔到底會不會恢復過來?”
桂森看著屏幕上的各種檢查結果:“完全恢復肯定是不可能的,我們都要有這個心理準備。他現在已基本脫離了生命危險。在他昏迷的這幾個月里,我們重建了他的免疫系統,他的其他系統我們也正在逐步修復。有些傷害是可逆的,只是需要時間。當然,他的身體肯定是垮掉了,好在他還年輕,也許能夠恢復一部分,不過,他這一生體弱多病是免不了的。目前,我們除了進行治療外,還儘量注意減少外部環境對他造成的刺激,譬如光線、聲音、溫度、濕度等等。他需要安靜……”
說到這兒,桂森停頓了一下,在屏幕上一頁一頁地翻著記錄。英奇沒有問什麼,耐心地等著他。
過了一會兒,桂森的眼光離開了屏幕,十分嚴肅地看著他:“坦率地說,我們目前對他腦部和心理上所受到的創傷無法做出準確的評估。事實上,‘挖掘機’對人的身體的傷害還是其次,它重創的是人的意志,這種心理上的毀滅使他們無法繼續活下去。在過去有限的病例中,那些上了‘挖掘機’的人都經過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療,但無一例外地都很快選擇了自殺,顯然對他們的心理重建都失敗了。對於小翔……在修復他的心理損傷方面,我們也毫無把握。”
“那麼……”英奇猶豫著,沒敢問出來。
桂森理智地說道:“那麼,也就是說,即使我們治好了他的身體,他也很可能會選擇自殺。”
英奇忍不住抬手搓了搓臉,終於在心裡承認了自己此刻的無助:“難道真的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來治療嗎?”
“我們的心理專家已經做了幾個方案,不過目前我們對每一個方案都沒有把握。世界上著名的幾個心理臨床治療專家也對這個病例很感興趣,當然礙於你們的保密條例,我們不會讓他們實際接觸到小翔,只是作為一個學術探討的課題。我們可能會開一個有關的國際心理學研討會,邀請那些有名的心理專家來,以便制定出更好的治療方案。”
英奇一再聽他說有不少專家對“這個病例”很感興趣,忽然大怒:“桂森,我兒子可不是實驗室里的小白鼠。”
桂森自然明白他的心情,只是微笑道:“對不起,也許是我的措辭不當,請原諒。不過,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的。”
英奇鎮定下來:“不,是我心情惡劣,請別介意。”
“我明白。”桂森溫和地安慰他。“英奇,咱們也是多年老友了,小翔成了這樣,我也跟你一樣難過,一樣著急。不過,我是醫生,你也是個理智冷靜的人,咱們都要面對現實,這樣才能夠做到最好,或許還能救回他。”
“我知道,我知道。”
“好吧,怎麼治療他是我們的事,我也不必跟你講太多。我現在只說你應該注意的。”
英奇如釋重負:“好,我該怎麼做。”
“我知道你對他挺內疚的,至於為什麼,我也不想問,你也不會說。不過,我要提醒你,你雖然很內疚,但你不可在英翔面前表露出來。你不要對他特別親熱,也不要刻意的小心翼翼,態度最好一如既往,不要有太大的改變。你情緒上太大的變化其實是在提醒他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我們一定要避免這個。”
“好,我知道了。”
“其他的現在暫時還不需要,如果他將來能夠出院回家了,咱們再說。”
“好吧。”
在病房裡,英翔其實並沒有睡熟。他只是覺得睜開眼很累,於是閉上了眼睛。他的頭腦里仍然不時地天旋地轉,身體也仿佛陷在急速下沉的漩渦中。就連這樣一動不動地躺著,他也覺得累。
身體真是累贅啊。他想著。真是重如磐石,而且笨拙不堪。
外面真的太吵了,似乎遠遠的笑聲和講話聲都在不斷地隨著空氣傳過來,連光線都顯得是那麼嘈雜。
依露遜總是會說:陽光太吵……
他想關掉燈,關掉聲音,關掉一切。但他動不了,完全動不了。
有寒氣像小蛇一樣,從窗fèng里,門下面,一絲一絲地游進來,緩緩地浸進他的身體裡。
他覺得冷,一直冷到骨頭裡,全身的每個細胞似乎都在瑟縮不已。
沒有人知道他這麼冷,沒人知道。
深入骨髓的痛苦一直伴隨著他,令他不願意清醒。可是,乘他一入睡便進入他大腦侵襲他的噩夢,又使他恐懼睡眠。無窮無盡的難以言喻的各式各樣的魔魘不斷糾纏著他,將他拖進恐怖的黑暗裡,沒有人能夠幫助他。
那些醫護人員總是輕手輕腳地進來,給他打針、輸液,偶爾用推車推他去檢查。沒有人跟他說話,他們總是小心翼翼。他也不想說什麼,而且一個字也不想聽。
厚厚的窗簾阻隔了外面的晝夜交替,他早已喪失了對時間的感覺。每次睜開眼,屋裡都是一樣的光線,一樣的擺設,身邊永遠是輸液器和監視儀在發出輕微的嗡嗡聲。惟一不同的,可能就是隨著空氣傳來的遙遠的說話聲和笑聲。
有時候,英奇會悄悄地出現在房間裡,靜靜地看著他。英翔完全沒有感覺,只是時睡時醒,即使醒著時也是對著天花板發呆。
有時,黎遠望會溜進來,低著頭瞧他半天。感覺到他在自己的身邊,英翔雖然還是不發一言,但卻會覺得空氣不是那麼冷了。黎遠望本身好似一個大火爐,令他能夠感覺到一絲溫暖。
每天夜裡,從他頭頂上方的安裝在牆裡的傳聲器里,會輕柔地傳出依露遜悠遠的溫柔的聲音。每一次,她都在說著同樣的話,而每一分鐘,英翔都在凝神傾聽,無論是醒著,還是在沉睡。
不知道過了多少天,英翔終於感到漸漸有了一點力氣。儘管整個身體依然重若千鈞,但他至少可以動一動頭,抬一抬手了。
醫生們對此都露出了喜悅之色,英翔卻沒覺得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地方。不過,他希望能夠儘快恢復力氣。想要擺脫這令他痛苦不堪的生命的羈絆,仍然需要他自己動手。
第40章 譬如朝露 2
自從英翔醒過來,又過去了兩個月,他的身體狀況似乎恢復得不錯,這令桂森很滿意。他多次對英奇說:“這孩子有著驚人的毅力,他好像沒有放棄,而是在努力恢復。或許他真是個特例,會創造醫學史上的奇蹟。他的病例也許將成為人類腦科學和神經醫學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英奇覺得很安慰:“我只希望他能夠恢復正常,那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這時,桂森正在查看著英翔在前一天進行的全面檢查的結果。他微笑著對屏幕上的英奇說:“如果一年之後,他能夠恢復到過去的一半水平,那就是奇蹟了,我們還是不要操之過急。”
“他的身體……真的不能全部恢復嗎?”英奇嘆了口氣。他這一生加起來都沒有這幾個月嘆的氣多。
“目前是這樣。”桂森安慰他道。“不過,現在的醫學發展日新月異,很可能幾年後就會有新的突破、新的發明,能夠使他的病情進一步痊癒。”
忽然,護士長通過內部對講系統焦急地呼叫他:“院長,特別病房的那個病人把他房間裡的監視器關了,我們看不見任何圖像。”
“什麼?關了?”桂森聽得皺起了眉。“怎麼可能?是不是監視器出了機械故障?”
“不是,最後的圖像就是病人起了床,然後我們就失去了圖像。”
桂森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麼?起床?你們是不是看錯了?”
“應該沒看錯,我們確實看到他起來了,接著就什麼都看不見了。”護士長好像也對此感到不可思議。
“那你們立刻趕過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我們去過了。病人將門反鎖,不肯打開。”
“什麼?”桂森忽然明白了,他擔心的事情就要發生了。
英奇也是大吃一驚。電光石火之間,他已反應過來,急急地說:“桂森,別逼他。”
桂森當然也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你放心吧,我們會好好勸解說服他的。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會強行破門而入的。”他邊說邊起身往外趕,同時通過電腦助理下命令。“通知精神科吳主任立刻過來。還有,命令他們不准喧譁,不准砸門窗,不許做任何可能刺激他的事情。我馬上就到。”
桂森雖然不明白他講的是誰,但仍然點頭同意:“當然,每個腦科專家都會被他吸引,願意付出一切代價,來親眼看個究竟。”
英奇懇切地問他:“你看小翔到底會不會恢復過來?”
桂森看著屏幕上的各種檢查結果:“完全恢復肯定是不可能的,我們都要有這個心理準備。他現在已基本脫離了生命危險。在他昏迷的這幾個月里,我們重建了他的免疫系統,他的其他系統我們也正在逐步修復。有些傷害是可逆的,只是需要時間。當然,他的身體肯定是垮掉了,好在他還年輕,也許能夠恢復一部分,不過,他這一生體弱多病是免不了的。目前,我們除了進行治療外,還儘量注意減少外部環境對他造成的刺激,譬如光線、聲音、溫度、濕度等等。他需要安靜……”
說到這兒,桂森停頓了一下,在屏幕上一頁一頁地翻著記錄。英奇沒有問什麼,耐心地等著他。
過了一會兒,桂森的眼光離開了屏幕,十分嚴肅地看著他:“坦率地說,我們目前對他腦部和心理上所受到的創傷無法做出準確的評估。事實上,‘挖掘機’對人的身體的傷害還是其次,它重創的是人的意志,這種心理上的毀滅使他們無法繼續活下去。在過去有限的病例中,那些上了‘挖掘機’的人都經過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療,但無一例外地都很快選擇了自殺,顯然對他們的心理重建都失敗了。對於小翔……在修復他的心理損傷方面,我們也毫無把握。”
“那麼……”英奇猶豫著,沒敢問出來。
桂森理智地說道:“那麼,也就是說,即使我們治好了他的身體,他也很可能會選擇自殺。”
英奇忍不住抬手搓了搓臉,終於在心裡承認了自己此刻的無助:“難道真的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來治療嗎?”
“我們的心理專家已經做了幾個方案,不過目前我們對每一個方案都沒有把握。世界上著名的幾個心理臨床治療專家也對這個病例很感興趣,當然礙於你們的保密條例,我們不會讓他們實際接觸到小翔,只是作為一個學術探討的課題。我們可能會開一個有關的國際心理學研討會,邀請那些有名的心理專家來,以便制定出更好的治療方案。”
英奇一再聽他說有不少專家對“這個病例”很感興趣,忽然大怒:“桂森,我兒子可不是實驗室里的小白鼠。”
桂森自然明白他的心情,只是微笑道:“對不起,也許是我的措辭不當,請原諒。不過,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的。”
英奇鎮定下來:“不,是我心情惡劣,請別介意。”
“我明白。”桂森溫和地安慰他。“英奇,咱們也是多年老友了,小翔成了這樣,我也跟你一樣難過,一樣著急。不過,我是醫生,你也是個理智冷靜的人,咱們都要面對現實,這樣才能夠做到最好,或許還能救回他。”
“我知道,我知道。”
“好吧,怎麼治療他是我們的事,我也不必跟你講太多。我現在只說你應該注意的。”
英奇如釋重負:“好,我該怎麼做。”
“我知道你對他挺內疚的,至於為什麼,我也不想問,你也不會說。不過,我要提醒你,你雖然很內疚,但你不可在英翔面前表露出來。你不要對他特別親熱,也不要刻意的小心翼翼,態度最好一如既往,不要有太大的改變。你情緒上太大的變化其實是在提醒他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我們一定要避免這個。”
“好,我知道了。”
“其他的現在暫時還不需要,如果他將來能夠出院回家了,咱們再說。”
“好吧。”
在病房裡,英翔其實並沒有睡熟。他只是覺得睜開眼很累,於是閉上了眼睛。他的頭腦里仍然不時地天旋地轉,身體也仿佛陷在急速下沉的漩渦中。就連這樣一動不動地躺著,他也覺得累。
身體真是累贅啊。他想著。真是重如磐石,而且笨拙不堪。
外面真的太吵了,似乎遠遠的笑聲和講話聲都在不斷地隨著空氣傳過來,連光線都顯得是那麼嘈雜。
依露遜總是會說:陽光太吵……
他想關掉燈,關掉聲音,關掉一切。但他動不了,完全動不了。
有寒氣像小蛇一樣,從窗fèng里,門下面,一絲一絲地游進來,緩緩地浸進他的身體裡。
他覺得冷,一直冷到骨頭裡,全身的每個細胞似乎都在瑟縮不已。
沒有人知道他這麼冷,沒人知道。
深入骨髓的痛苦一直伴隨著他,令他不願意清醒。可是,乘他一入睡便進入他大腦侵襲他的噩夢,又使他恐懼睡眠。無窮無盡的難以言喻的各式各樣的魔魘不斷糾纏著他,將他拖進恐怖的黑暗裡,沒有人能夠幫助他。
那些醫護人員總是輕手輕腳地進來,給他打針、輸液,偶爾用推車推他去檢查。沒有人跟他說話,他們總是小心翼翼。他也不想說什麼,而且一個字也不想聽。
厚厚的窗簾阻隔了外面的晝夜交替,他早已喪失了對時間的感覺。每次睜開眼,屋裡都是一樣的光線,一樣的擺設,身邊永遠是輸液器和監視儀在發出輕微的嗡嗡聲。惟一不同的,可能就是隨著空氣傳來的遙遠的說話聲和笑聲。
有時候,英奇會悄悄地出現在房間裡,靜靜地看著他。英翔完全沒有感覺,只是時睡時醒,即使醒著時也是對著天花板發呆。
有時,黎遠望會溜進來,低著頭瞧他半天。感覺到他在自己的身邊,英翔雖然還是不發一言,但卻會覺得空氣不是那麼冷了。黎遠望本身好似一個大火爐,令他能夠感覺到一絲溫暖。
每天夜裡,從他頭頂上方的安裝在牆裡的傳聲器里,會輕柔地傳出依露遜悠遠的溫柔的聲音。每一次,她都在說著同樣的話,而每一分鐘,英翔都在凝神傾聽,無論是醒著,還是在沉睡。
不知道過了多少天,英翔終於感到漸漸有了一點力氣。儘管整個身體依然重若千鈞,但他至少可以動一動頭,抬一抬手了。
醫生們對此都露出了喜悅之色,英翔卻沒覺得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地方。不過,他希望能夠儘快恢復力氣。想要擺脫這令他痛苦不堪的生命的羈絆,仍然需要他自己動手。
第40章 譬如朝露 2
自從英翔醒過來,又過去了兩個月,他的身體狀況似乎恢復得不錯,這令桂森很滿意。他多次對英奇說:“這孩子有著驚人的毅力,他好像沒有放棄,而是在努力恢復。或許他真是個特例,會創造醫學史上的奇蹟。他的病例也許將成為人類腦科學和神經醫學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英奇覺得很安慰:“我只希望他能夠恢復正常,那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這時,桂森正在查看著英翔在前一天進行的全面檢查的結果。他微笑著對屏幕上的英奇說:“如果一年之後,他能夠恢復到過去的一半水平,那就是奇蹟了,我們還是不要操之過急。”
“他的身體……真的不能全部恢復嗎?”英奇嘆了口氣。他這一生加起來都沒有這幾個月嘆的氣多。
“目前是這樣。”桂森安慰他道。“不過,現在的醫學發展日新月異,很可能幾年後就會有新的突破、新的發明,能夠使他的病情進一步痊癒。”
忽然,護士長通過內部對講系統焦急地呼叫他:“院長,特別病房的那個病人把他房間裡的監視器關了,我們看不見任何圖像。”
“什麼?關了?”桂森聽得皺起了眉。“怎麼可能?是不是監視器出了機械故障?”
“不是,最後的圖像就是病人起了床,然後我們就失去了圖像。”
桂森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麼?起床?你們是不是看錯了?”
“應該沒看錯,我們確實看到他起來了,接著就什麼都看不見了。”護士長好像也對此感到不可思議。
“那你們立刻趕過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我們去過了。病人將門反鎖,不肯打開。”
“什麼?”桂森忽然明白了,他擔心的事情就要發生了。
英奇也是大吃一驚。電光石火之間,他已反應過來,急急地說:“桂森,別逼他。”
桂森當然也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你放心吧,我們會好好勸解說服他的。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會強行破門而入的。”他邊說邊起身往外趕,同時通過電腦助理下命令。“通知精神科吳主任立刻過來。還有,命令他們不准喧譁,不准砸門窗,不許做任何可能刺激他的事情。我馬上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