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子忻撫著她的肩,繼續道:“別這麼傷心。看你如今已成了古董行家,便是離了父母也能生存,你媽媽在天之靈應當放心了。”
她破涕而笑:“什麼古董行家?離這頭銜還差十萬八千里呢。”
那一刻他一直低著頭。她便揚起臉,用額頭輕輕摩挲他的臉頰。雨水和汗水從他的額上滑落,和她的淚水混在一處,流到嘴邊,有一股淡淡的鹹味。兩人默默無言,相擁而坐。
一道閃電划過山谷,雨又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漸漸地,越來越大。
“要打雷了。”他突然道,一隻手不知不覺緊緊地抓住了她,好像生怕她會溜走。
“你怕打雷?”她眯眼一笑。
“是的,”他目中郁色忽現,“我怕打雷。”
“有我在,沒事。”她拍了拍他的背。說罷拾起藥筐,拉著他的手,指著不遠處的山腰道:“瞧,那裡有個小廟,咱們去避避雨。衣裳都濕了呢!”
他猛然抬起頭,遠處天空沉雲密布,當中涌動著一團漩渦狀的雲霧。沒有雷聲,雲層中只有頻頻的閃電,照得天際一片澄紅。他忽然覺得此景似曾相識,不禁有些遲疑,沒有起身。蘇風沂卻已將手杖交到他的手中,將他拉了起來:“快些走,只怕要下暴雨了。”
兩人在雨中跋涉,從一條小徑爬到山腰,衝進廟中。
那只是一個廢棄多年的山寺,後牆已頹了一個大洞。一塊巨石橫臥在牆中,仿佛是被百年前的山洪衝下來的。平滑的石面上有一排水滴而成的小坑,雨水正滴滴答答地落下來,水花四濺,發出幽然輕快的聲響。
蘇風沂將地上的枯枝聚攏,掏出火折,燃起一小團火。兩個人脫下濕漉漉的外套,架在火邊輕輕烘烤。見門邊的泥fèng里長著三朵金黃的雛jú,蘇風沂忙摘到手中,笑嘻嘻地拿到子忻眼前:“這雛jú便是我最喜歡的花兒,不知是否也能入藥?”
他怔怔地盯著鼻尖前的三朵毛茸茸的花蕊,臉上的表情有些古怪,又有些尷尬。然後他的臉色突然蒼白,不由自主地向後靠了靠,將身子靠在牆上,呼吸越來越急促。
“怎麼啦?”蘇風沂一驚,隨即省悟,將雛jú扔到地上,“是花粉,對麼?你害怕雛jú的花粉?”
他點點頭,勉強算是回答。呼吸卻越來越因難,手指發青,冷汗淋漓,臉已憋得通紅。
她急忙從他的衣袋裡翻出一個黑色的藥瓶,那藥瓶與六年前的藥瓶一模一樣。從中倒出一粒正方形的藥丸,藥丸的顏色與形狀也與六年前一模一樣。她將藥丸塞到他口中,拿出水袋給他灌了一口水。然後用力地掐著他的魚際穴。良久,他方深深地吁出一口氣,呼吸漸趨平穩,十分靦腆地向她笑了笑。
事隔多年,他什麼也沒有變。還是很不習慣有人看見他發病,更不習慣有人照料他。她默默地凝視著他,覺得有些傷心。
他笑得很虛弱,只是為了安慰她而笑。
“這紅色的藥瓶是幹什麼用的?”她問。他的衣袋裡一直還有一個藥瓶,裡面裝著一種紅色的藥丸。第一次見他發病時,她驚慌失措,也不知哪一種藥管用,便將兩粒藥丸同時餵到他口中。後來他告訴她,他只需要黑瓶子裡的藥。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
“藥是我父親給我的,他叮囑我每隔三個月服用一次。”
“而他卻沒有告訴你藥的用途?”
“他說是用於治咳喘之症,不過我不相信。——我又不是不懂藥理。既然我給他的藥他從來不吃,我為什麼要吃他給我的藥?”
“你們父子倆……咳咳……真是有趣。”聽了這話,她哭笑不得。
過了一會兒,子忻忽然道:“風沂,地上有很多蟑螂。”
蟑螂!
聽見這兩個字,她幾乎要跳起來,子忻怕蟑螂!
她左看右看,不見一點蟑螂的影子,又將地上一塊糙墊翻開仔細搜索,仍無半點蹤跡,不禁問道:“蟑螂在哪裡?為什麼我一隻也沒發現?”
“就在你腳邊……三隻。”
“沒有。”她瞪大眼睛,四處查看,“沒有蟑螂。”
“沒關係,竹殷會幫我們解決的。蟑螂是他最喜歡吃的東西。”他淡笑,“你從沒見過竹殷,是麼?”
她越聽越糊塗:“竹殷是誰?”
“竹殷在樹上,”他向空中打了一招呼,“竹兄,好久不見。”
她呆住,身子忽然發僵,愣愣地看著他喃喃自語,那神情就好像遇見了一位多年的老友那樣親切。她仔細聆聽,想知道他說了些什麼,他的嘴唇一直在動,聲音卻低不可聞。
她推了推他的身子,小聲道:“子忻,醒醒!醒醒!”
他轉眼看著她,柔聲道:“不要怕,竹殷是我的朋友,他的樣子雖……雖有些古怪,但在他們這一族裡,每個人都是這種樣子。”
“子忻,你聽我說,”她將濕漉漉的衣裳捲成一團,捂在他的額頭上,盯著他的眼睛,一字一字地道,“這裡沒有樹,也沒有竹殷。”
他推開她的手,神情明顯有些惱怒。半晌,克制了自己的怒火,平靜地道:“竹殷就坐在我身邊。”
她的臉有些發白:“為什麼我看不見他?”
他目色迷離:“他剛從樹上下來,穿著一件深紅色的衣裳,人首蛇身。難道你沒看見這裡有一株冷杉,上面爬滿了千年古藤……”
“那麼竹殷究竟坐在哪裡?在我的左邊?還是右邊?”她冷冷地問。
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道:“風沂,你不明白我的話,我也不指望你能相信我。我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
她凝視著他的雙眼:“子忻,你是大夫,難道你也相信鬼魂顯靈?”
他搖搖頭。
“那麼,告訴我,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你能看見我看不見的東西?”
他拒絕回答。
“每個人只有一個靈魂,難道你有兩個?”
他沉默。過了很久,才道:“你錯了。每個人都有數不清的靈魂,每一個念頭都是一次靈魂的顯現。這些靈魂,就像一群走到同一間屋子的人,有的彼此認識,有的完全陌生,有的相合,有的反目。——我是這樣,你也是這樣。”
她聽見外面的雨停了,太陽再次從雲間鑽出,遍地金光。
她不相信他的話,因為她生活在明亮的世界裡。是的,明亮的世界裡,每一個人只有一個靈魂。
“子忻,我喜歡你,但你不能逼我相信我不相信的東西。”她呆呆地看著他,怔怔地說道。
他點點頭,表示理解,淡淡地道:“這裡離山下很近,你為什麼不先回去?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想單獨跟竹兄聊一會兒。”
她的臉氣得鐵青,什麼話也沒說,扭頭就衝出了門外。
那一天,她騎著馬在山道上徘徊良久。
好幾次她都想沖回去告訴子忻,她願意相信有竹殷這個人,相信廟裡有棵纏滿古藤的冷杉樹。只要他愛著她。無論他腦子裡想的什麼,她都願意相信。她也願意相信人有無數個靈魂,儘管屬於她自己的靈魂太少,儘管她生活在看不見竹殷的世界裡。她期望他能給她更多的靈魂,以便她能走入他的世界。她想了很久很久,最終卻認為她不是任何人,只是她自己。於是她默默地回到了客棧,默默地吃了一頓早飯,回到屋子,見唐蘅已然離去,便倒在床上,蒙頭大睡。
亭午時分,她無精打采地下樓要了兩個饅頭充飢,正欲走出客棧,子忻忽然出現在她面前。
他牽著馬,背著藥筐,顯然是剛剛回來。
她看了他一眼,咬了一口饅頭,沒有說話,正要走開,子忻突然叫住她。
“風沂。”
她沒有答應,只是冷冷地看著他的臉。
他遞給她一樣東西。
“送給你。——我自己做的,也許你會喜歡。”
她接過來一看,是一隻精緻的藤鐲。上面雕著一排小小的漩渦,和刺在他足踝上的圖案一模一樣。接榫之處甚新,尚不及塗漆,顯是剛剛完成之作。不過,那古藤漆黑光亮,紋理細密,卻至少有百年之久。
“哪裡找來這麼黑的古藤?”她問。
“那棵冷杉樹上。”
她微微一怔,既而臉上露出譏誚之意:“你送我這隻鐲子,是為了想讓我高興,還是為了證明你是對的?”
“我只是想送你這隻鐲子。”
……
“告訴我,這裡有什麼?”
一個時辰以後,蘇風沂重新回到山腰上的那個小廟,她的身後跟著唐蘅。
“一地枯枝,一個糙墊,一團灰燼。”唐蘅邊走邊看,“一堵破牆,幾扇爛窗,一個巨石。”
“請問這廟裡有沒有一株冷杉?”
“什麼?”
“一株冷杉,上面纏著古藤。”
“沒有。這么小的廟裡怎麼可能會有一棵大樹?不過,當中倒是有個柱子。”
“你是說,子忻把這柱子看成了冷杉?”
“不會。誰都知道柱子和冷杉是兩回事。”
“那麼,這裡有沒有別人,比如穿著深紅衣裳的男人……人首蛇身?”
“開什麼玩笑,這又不是《山海經》。”
“這地上有蟑螂麼?”
“沒有……沒發現。”
“那麼,阿蘅,”蘇風沂傷感地道,“至少咱們倆的世界是一樣的。”
“嗯,阿青會同意你的說法。”他微笑著從懷裡掏出那隻小木雕,放在嘴邊輕輕吻了一下。
“阿蘅,你……可見過阿青?可相信他活在這世上?”她忽然又問。
“我當然見過阿青,阿青當然活在這世上。”唐蘅道,“阿青無時不在,永遠陪在我身邊。”
“阿青……他是什麼模樣?”
“蛙臉人身。總穿著綠衣裳。”
“唐蘅,你在認真回答我的問題麼?”蘇風沂氣呼呼地道。
“當然!”
“那麼,這樣看來,我們的世界也不一樣了!”她道,“我就從沒有見過阿青!”
她破涕而笑:“什麼古董行家?離這頭銜還差十萬八千里呢。”
那一刻他一直低著頭。她便揚起臉,用額頭輕輕摩挲他的臉頰。雨水和汗水從他的額上滑落,和她的淚水混在一處,流到嘴邊,有一股淡淡的鹹味。兩人默默無言,相擁而坐。
一道閃電划過山谷,雨又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漸漸地,越來越大。
“要打雷了。”他突然道,一隻手不知不覺緊緊地抓住了她,好像生怕她會溜走。
“你怕打雷?”她眯眼一笑。
“是的,”他目中郁色忽現,“我怕打雷。”
“有我在,沒事。”她拍了拍他的背。說罷拾起藥筐,拉著他的手,指著不遠處的山腰道:“瞧,那裡有個小廟,咱們去避避雨。衣裳都濕了呢!”
他猛然抬起頭,遠處天空沉雲密布,當中涌動著一團漩渦狀的雲霧。沒有雷聲,雲層中只有頻頻的閃電,照得天際一片澄紅。他忽然覺得此景似曾相識,不禁有些遲疑,沒有起身。蘇風沂卻已將手杖交到他的手中,將他拉了起來:“快些走,只怕要下暴雨了。”
兩人在雨中跋涉,從一條小徑爬到山腰,衝進廟中。
那只是一個廢棄多年的山寺,後牆已頹了一個大洞。一塊巨石橫臥在牆中,仿佛是被百年前的山洪衝下來的。平滑的石面上有一排水滴而成的小坑,雨水正滴滴答答地落下來,水花四濺,發出幽然輕快的聲響。
蘇風沂將地上的枯枝聚攏,掏出火折,燃起一小團火。兩個人脫下濕漉漉的外套,架在火邊輕輕烘烤。見門邊的泥fèng里長著三朵金黃的雛jú,蘇風沂忙摘到手中,笑嘻嘻地拿到子忻眼前:“這雛jú便是我最喜歡的花兒,不知是否也能入藥?”
他怔怔地盯著鼻尖前的三朵毛茸茸的花蕊,臉上的表情有些古怪,又有些尷尬。然後他的臉色突然蒼白,不由自主地向後靠了靠,將身子靠在牆上,呼吸越來越急促。
“怎麼啦?”蘇風沂一驚,隨即省悟,將雛jú扔到地上,“是花粉,對麼?你害怕雛jú的花粉?”
他點點頭,勉強算是回答。呼吸卻越來越因難,手指發青,冷汗淋漓,臉已憋得通紅。
她急忙從他的衣袋裡翻出一個黑色的藥瓶,那藥瓶與六年前的藥瓶一模一樣。從中倒出一粒正方形的藥丸,藥丸的顏色與形狀也與六年前一模一樣。她將藥丸塞到他口中,拿出水袋給他灌了一口水。然後用力地掐著他的魚際穴。良久,他方深深地吁出一口氣,呼吸漸趨平穩,十分靦腆地向她笑了笑。
事隔多年,他什麼也沒有變。還是很不習慣有人看見他發病,更不習慣有人照料他。她默默地凝視著他,覺得有些傷心。
他笑得很虛弱,只是為了安慰她而笑。
“這紅色的藥瓶是幹什麼用的?”她問。他的衣袋裡一直還有一個藥瓶,裡面裝著一種紅色的藥丸。第一次見他發病時,她驚慌失措,也不知哪一種藥管用,便將兩粒藥丸同時餵到他口中。後來他告訴她,他只需要黑瓶子裡的藥。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
“藥是我父親給我的,他叮囑我每隔三個月服用一次。”
“而他卻沒有告訴你藥的用途?”
“他說是用於治咳喘之症,不過我不相信。——我又不是不懂藥理。既然我給他的藥他從來不吃,我為什麼要吃他給我的藥?”
“你們父子倆……咳咳……真是有趣。”聽了這話,她哭笑不得。
過了一會兒,子忻忽然道:“風沂,地上有很多蟑螂。”
蟑螂!
聽見這兩個字,她幾乎要跳起來,子忻怕蟑螂!
她左看右看,不見一點蟑螂的影子,又將地上一塊糙墊翻開仔細搜索,仍無半點蹤跡,不禁問道:“蟑螂在哪裡?為什麼我一隻也沒發現?”
“就在你腳邊……三隻。”
“沒有。”她瞪大眼睛,四處查看,“沒有蟑螂。”
“沒關係,竹殷會幫我們解決的。蟑螂是他最喜歡吃的東西。”他淡笑,“你從沒見過竹殷,是麼?”
她越聽越糊塗:“竹殷是誰?”
“竹殷在樹上,”他向空中打了一招呼,“竹兄,好久不見。”
她呆住,身子忽然發僵,愣愣地看著他喃喃自語,那神情就好像遇見了一位多年的老友那樣親切。她仔細聆聽,想知道他說了些什麼,他的嘴唇一直在動,聲音卻低不可聞。
她推了推他的身子,小聲道:“子忻,醒醒!醒醒!”
他轉眼看著她,柔聲道:“不要怕,竹殷是我的朋友,他的樣子雖……雖有些古怪,但在他們這一族裡,每個人都是這種樣子。”
“子忻,你聽我說,”她將濕漉漉的衣裳捲成一團,捂在他的額頭上,盯著他的眼睛,一字一字地道,“這裡沒有樹,也沒有竹殷。”
他推開她的手,神情明顯有些惱怒。半晌,克制了自己的怒火,平靜地道:“竹殷就坐在我身邊。”
她的臉有些發白:“為什麼我看不見他?”
他目色迷離:“他剛從樹上下來,穿著一件深紅色的衣裳,人首蛇身。難道你沒看見這裡有一株冷杉,上面爬滿了千年古藤……”
“那麼竹殷究竟坐在哪裡?在我的左邊?還是右邊?”她冷冷地問。
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道:“風沂,你不明白我的話,我也不指望你能相信我。我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
她凝視著他的雙眼:“子忻,你是大夫,難道你也相信鬼魂顯靈?”
他搖搖頭。
“那麼,告訴我,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你能看見我看不見的東西?”
他拒絕回答。
“每個人只有一個靈魂,難道你有兩個?”
他沉默。過了很久,才道:“你錯了。每個人都有數不清的靈魂,每一個念頭都是一次靈魂的顯現。這些靈魂,就像一群走到同一間屋子的人,有的彼此認識,有的完全陌生,有的相合,有的反目。——我是這樣,你也是這樣。”
她聽見外面的雨停了,太陽再次從雲間鑽出,遍地金光。
她不相信他的話,因為她生活在明亮的世界裡。是的,明亮的世界裡,每一個人只有一個靈魂。
“子忻,我喜歡你,但你不能逼我相信我不相信的東西。”她呆呆地看著他,怔怔地說道。
他點點頭,表示理解,淡淡地道:“這裡離山下很近,你為什麼不先回去?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想單獨跟竹兄聊一會兒。”
她的臉氣得鐵青,什麼話也沒說,扭頭就衝出了門外。
那一天,她騎著馬在山道上徘徊良久。
好幾次她都想沖回去告訴子忻,她願意相信有竹殷這個人,相信廟裡有棵纏滿古藤的冷杉樹。只要他愛著她。無論他腦子裡想的什麼,她都願意相信。她也願意相信人有無數個靈魂,儘管屬於她自己的靈魂太少,儘管她生活在看不見竹殷的世界裡。她期望他能給她更多的靈魂,以便她能走入他的世界。她想了很久很久,最終卻認為她不是任何人,只是她自己。於是她默默地回到了客棧,默默地吃了一頓早飯,回到屋子,見唐蘅已然離去,便倒在床上,蒙頭大睡。
亭午時分,她無精打采地下樓要了兩個饅頭充飢,正欲走出客棧,子忻忽然出現在她面前。
他牽著馬,背著藥筐,顯然是剛剛回來。
她看了他一眼,咬了一口饅頭,沒有說話,正要走開,子忻突然叫住她。
“風沂。”
她沒有答應,只是冷冷地看著他的臉。
他遞給她一樣東西。
“送給你。——我自己做的,也許你會喜歡。”
她接過來一看,是一隻精緻的藤鐲。上面雕著一排小小的漩渦,和刺在他足踝上的圖案一模一樣。接榫之處甚新,尚不及塗漆,顯是剛剛完成之作。不過,那古藤漆黑光亮,紋理細密,卻至少有百年之久。
“哪裡找來這麼黑的古藤?”她問。
“那棵冷杉樹上。”
她微微一怔,既而臉上露出譏誚之意:“你送我這隻鐲子,是為了想讓我高興,還是為了證明你是對的?”
“我只是想送你這隻鐲子。”
……
“告訴我,這裡有什麼?”
一個時辰以後,蘇風沂重新回到山腰上的那個小廟,她的身後跟著唐蘅。
“一地枯枝,一個糙墊,一團灰燼。”唐蘅邊走邊看,“一堵破牆,幾扇爛窗,一個巨石。”
“請問這廟裡有沒有一株冷杉?”
“什麼?”
“一株冷杉,上面纏著古藤。”
“沒有。這么小的廟裡怎麼可能會有一棵大樹?不過,當中倒是有個柱子。”
“你是說,子忻把這柱子看成了冷杉?”
“不會。誰都知道柱子和冷杉是兩回事。”
“那麼,這裡有沒有別人,比如穿著深紅衣裳的男人……人首蛇身?”
“開什麼玩笑,這又不是《山海經》。”
“這地上有蟑螂麼?”
“沒有……沒發現。”
“那麼,阿蘅,”蘇風沂傷感地道,“至少咱們倆的世界是一樣的。”
“嗯,阿青會同意你的說法。”他微笑著從懷裡掏出那隻小木雕,放在嘴邊輕輕吻了一下。
“阿蘅,你……可見過阿青?可相信他活在這世上?”她忽然又問。
“我當然見過阿青,阿青當然活在這世上。”唐蘅道,“阿青無時不在,永遠陪在我身邊。”
“阿青……他是什麼模樣?”
“蛙臉人身。總穿著綠衣裳。”
“唐蘅,你在認真回答我的問題麼?”蘇風沂氣呼呼地道。
“當然!”
“那麼,這樣看來,我們的世界也不一樣了!”她道,“我就從沒有見過阿青!”